一种膏片导向负压输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522934发布日期:2019-12-27 14:32阅读:482来源:国知局
一种膏片导向负压输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药生产设备,特别是一种膏片导向负压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在膏药行业中,膏药卷经模切机模切完需经过输送装置输送至下一工序进行处理,由于模切机里的刀辊运转速度较快,且膏片重量非常轻,外观很薄,所以出料部位的膏片排列非常散乱,输送带输送过程中会进一步加剧散乱程度,对于下一工序的包装效率影响很大,目前急需提高包装效率,因此改善刀辊出料后膏片排列散乱的现象是首要前提。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情况,为解决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实用新型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膏片导向负压输送装置,可有效解决出料部位及输送带输送过程中膏片排列散乱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机架、输送带、电机和减速机,机架上从左至右分别固定有第一导辊、第七导辊、第六导辊、第二导辊、第八导辊、第五导辊、调节件、第三导辊,调节件上安装有第四导辊,电机通过减速机与第八导辊相连,传送带呈环形依次套在第一导辊、第二导辊、第三导辊、第四导辊、第五导辊、第八导辊、第六导辊、第七导辊上,传送带表面设有若干个规则排列的通孔,传送带与下方的机架形成负压腔,负压腔外接为传送带提供负压力的负压系统。

本实用新型方便后续工位的包装工作,能提高膏片的包装效率,使用效果好,保证模切装置出料部位的膏片排列整齐,输送带输送过程中可牢固吸附膏片,有利于提高下一工序的包装效率,是膏片导向负压输送装置上的创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俯视图。

图中,第一导辊1、第二导辊2、第三导辊3、第四导辊4、第五导辊5、第六导辊6、第七导辊7、第八导辊8、电机9、输送带10、负压腔11、减速机12、通孔13、调节件14、机架15、固定座16、底座17。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由图1-2给出,本实用新型包括机架、输送带、电机和减速机,机架15上从左至右分别固定有第一导辊1、第七导辊7、第六导辊6、第二导辊2、第八导辊8、第五导辊5、调节件14、第三导辊3,调节件14上安装有第四导辊4,电机9通过减速机12与第八导辊8相连,传送带10呈环形依次套在第一导辊1、第二导辊2、第三导辊3、第四导辊4、第五导辊5、第八导辊8、第六导辊6、第七导辊7上,传送带10表面设有若干个规则排列的通孔13,传送带10与下方的机架形成负压腔11,负压腔11外接为传送带10提供负压力的负压系统。

为了保证使用效果,所述的负压系统为负压泵或负压发生器。

所述的调节件14呈中空的“t”型,竖向中空部分为与第四导辊4相匹配的椭圆环形,可通过调节第四导辊4在调节件14内的上下位置来调节传送带10的松紧度。

所述的通孔13为圆形,直径小于5cm。

所述的通孔13为圆形、椭圆形或方形。

所述的负压腔11呈倒梯形,四周密闭,上部设置传送带10,第一导辊1、第三导辊3设置在倒梯形的两端部。

所述的负压腔11底部一侧装有固定座16,另一侧装有调节件14,中部装有固定第五导辊5、第六导辊6的底座17,第七导辊7装在固定座16上。

所述的电机9、减速机12、第八导辊8装在机架15的正中部,电机9输出端与减速机12输入端相连,减速机12输出端与第八导辊8相连。

所述的第二导辊2装在传送带10下方的负压腔11正中部。

所述的第五导辊5、第六导辊6与第八导辊8轴心相连呈等腰三角形。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情况是,上下调节第四导辊至合适位置,使传送带呈绷紧状态,打开电机,电机定向定速旋转,通过减速机带动第八导辊旋转,此时,由于第八导辊与传送带之间的摩擦力作用,第八导辊会带动传送带旋转,打开负压系统,负压腔开始工作,给传送带提供源源不断的负压力,通过传送带上的圆形通孔将膏片牢牢吸附在传送带上,本实用新型运行时有两方面效果:一方面可将模切刀辊高速旋转切完的膏片吸附住,使膏片不会胡乱飞舞;另一方面可使膏片随传送带定向传送中不会打滑散乱。

由上述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可保证模切装置出料部位的膏片排列整齐,输送带输送过程中可牢固吸附膏片,有利于提高下一工序的包装效率,是膏片导向负压输送装置上的创新,有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