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压水带卷盘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981404发布日期:2020-02-21 19:50阅读:507来源:国知局
一种液压水带卷盘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带收纳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液压水带卷盘装置。



背景技术:

水带是一种可用于传输高压水或者泡沫等液体的软管,现有水带的卷盘技术在收纳水带的时候,往往都是利用绞盘机构进行收纳,由于其材料的特质,经常会出现收纳水带时水带难以平整,水带内部遗留水无法排出问题。现有的水带收纳装置,存在当水带收纳时水带时内部遗留水分无法排净而影响水带收纳、收纳装置底座无收纳水的排水管口、水带收纳时的无水带平整装置,一旦水带出现折叠,需要重新整理,收纳效率不高且耗时、水带收纳完整后也无简单操作的固定紧锁装置,而是用扎带固定或者放置绞盘底架处,易出现运输过程中水带松脱,卷盘旋转晃动,导致下次操作设备时容易无法正常操作,降低工作效率问题。其次,一旦出现水带绞盘驱动液压系统无法工作时,无法实现水带快速收放,影响排水进度,而且需要多人操作靠人力配合才能进行应急收放,耗时耗力,不利于高小及时作业。

因此,需要一种解决水带卷盘,能够解决收纳水带时无法排除水带内部积水问题,并在收纳过程中自动平整水带,不至水带收纳过程中出现褶皱,重叠,还能满足水带收纳后能够平稳压紧至卷盘上不易随运输松脱的双层保护,达到应急模式下可以进行单人操作快速收放的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压水带卷盘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水带收纳装置水带内部积水、水带褶皱重叠、没有紧固装置和无法快速收放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缺陷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液压水带卷盘装置,包括支架,水带卷盘、驱动机构、水带平整机构和外部液压控制系统;水带卷盘安装在支架上,包括卷盘卷筒、三爪接口槽、挡板圈、卷筒排水孔和卷盘轴,三爪接口槽设置在卷盘卷筒中部,卷盘卷筒两侧设有挡板圈,卷盘卷筒两端和挡板圈表面上设有多个卷筒排水孔,卷盘轴固定安装在挡板圈的中心上。驱动机构分别与水带卷盘和外部液压控制系统相连。水带平整机构包括固定滑轮轴、可拆滑轮轴和耳孔槽,固定滑轮轴和耳孔槽分层固定在支架上,可拆滑轮轴可拆卸地安装在耳孔槽内。

进一步地,驱动机构包括安装座、液压马达、中央回转齿轮和行星齿轮,液压马达与外部液压控制系统相连,安装座将水带卷盘固定在支架上,中央回转齿轮同心固定在水带卷盘一侧的挡板圈外侧,液压马达的轴上安装行星齿轮,行星齿轮与中央回转齿轮啮合,中央回转齿轮和行星齿轮齿数比为1:4。

进一步地,水带卷盘设有紧固机构,包括刹车磨盘和手动液压刹车片,刹车磨盘固定安装在水带卷盘的卷盘轴上,手动液压刹车片可滑动的安装在支架上。

进一步地,外部液压控制系统包括高压球阀开关,手动换向阀、单向阀,齿轮泵,驱动能源,液压油箱,手摇泵和溢流阀;液压马达与手动换向阀相连,高压球阀开关并联在液压马达与手动换向阀之间,手动换向阀通过单向阀分别与手摇泵、齿轮泵相连;齿轮泵由驱动能源驱动;手动换向阀、手摇泵和齿轮泵分别连入液压油箱形成回路;溢流阀设置在手动换向阀、手摇泵、齿轮泵和液压油箱形成的回路中。

进一步地,手动换向阀为弹跳定位手柄机构带m中位基能的三位四通换向阀。

可选地,齿轮泵的驱动能源为电机或发动机取力器。

优选地,支架底部设有开口密封腔、水带固定板和排水管,排水管和开口密封腔相连,水带固定板安装在水带卷盘下方。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具有快速固定装置和水带挡板,能够快速固定水带接口防止收纳过程中水带偏离收纳卷盘做到收纳齐整,减少水带的使用损耗。

2、通过水带平整装置能够排出水带内部的积水,使得水带收纳平整不易褶皱重叠。

3、使用液压控制装置,在单人的操作下也能够进行快速有效的收纳。

4、具有紧固装置,可以防止在运输移动过程中的颠簸而引起的脱离、散乱,进而保证高效作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后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水带平整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液压控制系统连接示意图

图中:1-支架,2-水带卷盘,21-卷盘卷筒,22-三爪接口槽,23-挡板圈,24-排水孔,25-卷盘轴,3-转动机构,31-安装座,32-液压马达,33-中央回转齿轮,34-行星齿轮,4-紧固机构,41-刹车磨盘,42-手动液压刹车片,5-水带平整机构,51-固定滑轮轴,52-可拆滑轮轴,53-耳孔槽,61-手动换向阀,62-节流阀,63-高压球阀开关,64-单向阀,65-齿轮泵,66-驱动能源,67-液压油箱,68-手摇泵,69-溢流阀,7-开口密封腔,71-排水管,72-水带固定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在此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例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如图1、图2所示,一种液压水带卷盘装置,包括支架1,水带卷盘2、转动机构3、紧固机构4和水带平整机构5。

如图1、图2所示,水带卷盘2安装在支架1上,包括卷盘卷筒21、三爪接口槽22、挡板圈23、排水孔24和卷盘轴25。其中卷盘卷筒21为中空的半圆柱体,中部设置三爪接口槽22。三爪接口槽22的三爪槽按照120°旋转排列,中心为圆形开孔。卷盘卷筒21两侧设有挡板圈23,卷盘卷筒21两端和挡板圈23表面有多个排水孔24,卷盘轴25固定在两侧挡板圈23的中心。

如图2所示,转动机构3包括安装座31、液压马达32、中央回转齿轮33和行星齿轮34。转动机构安装座31套接卷盘轴25固定安装在支架1上,液压马达32的轴上安装着与中央回转齿轮33相黏合的行星齿轮34,齿数比1:4的,保证水带卷盘高扭矩输出,中央回转齿轮同心安装在水带卷盘一侧挡板圈23上。

如图1、图2所示,水带卷盘装置的紧固机构4包括刹车磨盘41和手动液压刹车片42,刹车磨盘41同心固定安装在另一侧卷盘轴21上,手动液压刹车片42可滑动的安装在支架1上,手动液压刹车片42为内置循环密封回路,无需外接油路简易手动控制。

如图3所示,水带卷盘装置的水带平整机构5包括固定滑轮轴51、可拆滑轮抽52和耳孔槽53,支架1前部装有斜支架,固定滑轮轴51固定在斜支架中,耳孔槽53固定安装在支架上,耳孔槽53开孔与固定滑轮轴51安装位置在垂直方向上相错,可拆滑轮轴52安装在耳孔槽53内,两组固定滑轮轴51和可拆滑轮轴52交错放置,呈双s布置。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液压水带卷盘装置连接外部液压系统进行驱动控制,如图4所示,外部液压控制系统包括:液压马达32、手动换向阀61、节流阀62、高压球阀开关63、单向阀64、齿轮泵65、驱动能源66、液压油箱67、手摇泵68和溢流阀69。手动换向阀61为弹跳定位手柄机构带m中位基能的三位四通换向阀,可以实现手柄慢慢弹簧复位,也可实现定点压死至弹跳位置点进行定位固定。

液压马达32的进出油孔分别连接至手动换向阀61的a、b孔,ab液压支路上分别安装有节流阀62,进行调节液压管道流量输出,控制卷盘旋转速度。在液压马达32与节流阀62中间并联高压球阀开关63,实现高压球阀开关63开通后与液压马达32进出油口形成液压回路。

手动换向换向阀61的p口连接着单向阀64的出油口,单向阀64的进油口与齿轮泵65出油口连接,齿轮泵65由驱动能源66驱动,最终齿轮泵65的进油口连接至油箱67。其中驱动齿轮泵65的动力能源66可以为电机机构,也可以是发动机取力器机构。

在手动换向阀61的p口与单向阀64之间还安装着四通阀块,剩余二路支路,一路连接至手摇泵68至液压油箱67出油口,一路连接着溢流阀69至回油管路t口。

同时,本实用新型底部设置有开口密封腔7、排水管71和水带固定板72,如图1所示。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上述液压水带卷盘装置使用过程如下:

当需要进水带收纳时,将水带公头接入三爪接口槽22旋转固定连接,将固定好的水带平铺在固定滑轮轴51上,再将可拆滑轮轴52安装在耳孔槽53内,即可进行水带收纳:将手动换向阀61拨至自动工作状态,驱动外部液压控制系统的驱动能源66驱动齿轮泵65,经过液压回路的连接驱动液压马达32经过齿轮传动使得水带卷盘2开始转动收纳。

收纳过程中,水带通过双s轨道设置的水带平整机构,水带内的残留积水经过挤压后排出,不易出现褶皱重叠现象。当水带收纳至尾端时,取下可拆轮滑轴52,将水带尾端接头放置在底部水带固定板72上。

当遇到出现水带卷盘驱动能源66无法工作时,如需放送水带,直接将高压球阀开关63开启通路,使得液压马达32与高压球阀开关63连接管路形成为回路形式,清除其内部保压回路,加之液压油的润滑作业,可直接轻松用手转动水带卷盘2,进行单人拖动放送水带。当需要进行收纳水带时,将高压球阀开关63恢复至闭合状态,手动开启换向阀61的至收纳位置进行弹跳定位后,手柄将不会复位,进而可以直接使用手动泵进行收纳水带,可以实现单人操作(在出现应急情况下)快速收放水带。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不应局限于该实施例和附图所公开的内容。因此,凡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所做出的等效替换和修改都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