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退卷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128450发布日期:2020-03-20 06:35阅读:176来源:国知局
一种退卷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退卷机。



背景技术:

染整工艺是织物在一定的工艺条件下,通过染料、药剂和助剂在专用设备上进行的化学和物理加工过程。布匹在染整工艺之前,需要将成卷的布匹先打开,所用到的机器设备就是退卷机。

现有的退卷机一般机架较高,工作人员在将布料引入退卷机时候需要借助凳子,然后站在凳子上,另一个人将布料拉过来,站在凳子上的人再把布料绕过退卷机的退卷辊进行退卷,引入过程较为麻烦,耗费时间较多,导致整体退卷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退卷机,通过驱动组件带动退卷辊和支撑筒的升降,使工作人员无需借助凳子等工具即可将布料绕过退卷辊,操作简单方便,占用时间较少,从而提高了整体的退卷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退卷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一端设置有滑移杆,所述滑移杆上设置有沿所述滑移杆做竖向滑移运动的支撑筒,所述机架上设置有与所述支撑筒连接且使所述支撑筒做竖向运动的驱动组件,退卷辊转动安装在所述支撑筒远离机架一端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上布时,驱动组件带动支撑筒沿滑移杆运动,从而改变支撑筒的高度,进而改变退卷辊的高度;当布料绕或退卷辊之后,可在通过驱动组件带动支撑筒做上升运动,使退卷辊回到原来的高度,将收集车推到退卷辊下方后即可进行退卷。通过驱动组件带动退卷辊和支撑筒的升降,使工作人员无需借助凳子等工具即可将布料绕过退卷辊,操作简单方便,占用时间较少,从而提高了整体的退卷效率。

优选的,所述机架一端的两侧均设置有所述滑移杆,所述滑移杆包括两个呈相对设置且具有间隔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第一立杆、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立杆顶端的水平杆、固定设置在所述水平杆另一端的上表面的第二立杆;所述支撑筒外侧壁对称开设有与所述第二立杆滑移配合的滑移槽,所述驱动组件设置在两个相对的所述第一立杆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过程中,支撑筒通过滑移槽沿第二立杆滑移升降,在升降过程中不会偏离方向。

优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安装在所述机架上且位于两个相对的所述第一立杆之间的电机、同轴插接安装在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且与输出轴同步转动的螺杆,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呈竖向,且在所述支撑筒开设有与所述螺杆螺纹配合的螺纹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升降时,启动电机,电机的输出轴带动螺杆转动,螺杆转动带动支撑筒运动,实现了支撑筒沿第二立杆滑移的过程。

优选的,所述支撑筒的侧壁开设有与所述螺纹孔连通的注油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设备长期运行之后,螺杆与支撑筒的螺纹孔之间摩擦力会变大,导致两者的磨损加重,会减短使用寿命。通过注油孔的设置,可向螺纹孔内通入润滑油,从而大大降低了两者的磨损程度,从而可提高使用寿命。

优选的,所述注油孔呈倾斜设置,所述注油孔在所述支撑筒侧壁的开口端的高度高于在所述螺纹孔侧壁的开口的高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润滑油倒入注油孔之后,若注油孔呈水平设置,则在注油孔的孔壁会残留有润滑油,甚至可能从注油孔漏到支撑柱的外侧壁上,导致润滑油未被利用或者浪费。通过将注油孔设置呈倾斜状,从而可避免润滑油漏出,也基本可使润滑油流到螺纹孔内,提高了润滑油的利用率。

优选的,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套接安装有接油槽,所述接油槽的底部开设有出油孔,所述出油孔过盈卡接设置有橡胶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工作人员向注油孔内倒入润滑油之后,可能会出现倒入过多的情况,而多余的润滑油会沿螺纹杆留下,直至电机的输出轴,部分润滑油仍旧会从输出轴留下,导致润滑油的浪费。通过接油槽的设置,将多余的润滑油收集起来,并从出油孔排出,用作下一次的润滑,从而避免了润滑油的浪费,提高了润滑油的利用率。

优选的,所述螺纹孔的竖向投影在所述接油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筒的螺纹孔上也会有润滑油滴下,落下后也会造成浪费。通过使从螺纹孔落下的润滑油可以滴在接油槽内,从而进一步避免了润滑油的浪费。

优选的,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设置有呈倾斜的导流环,所述导流环远离输出轴一端的高度低于靠近输出轴一端的高度;所述接油槽设置在所述导流环的下方,所述导流环的竖向投影在所述接油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接油槽套接在电机的输出轴外,因此接油槽与输出轴之间具有一定间隙,润滑油可能会从间隙漏出。通过导流环的设置,可使沿输出轴流下的润滑油通过导流环落到接油槽内,从而可避免润滑油的漏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1、通过驱动组件带动退卷辊和支撑筒的升降,使工作人员无需借助凳子等工具即可将布料绕过退卷辊,操作简单方便,占用时间较少,从而提高了整体的退卷效率;

2、通过注油孔的设置,可向螺纹孔内通入润滑油,从而大大降低了两者的磨损程度,从而可提高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局部爆炸图,示出电机的输出轴与螺杆的连接关系。

附图标记:1、机架;2、料框;31、支撑杆;311、第一立杆;312、水平杆;313、第二立杆;4、支撑筒;41、滑移槽;42、注油孔;5、退卷辊;6、驱动组件;61、电机;611、凹槽;62、螺杆;621、凸块;63、接油槽;64、导流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一种退卷机,参照图1,包括呈长方形的机架1,机架1一端固定设置有料框2,机架1远离料框2一端的两侧均设置有滑移杆,滑移杆包括两个呈相对设置且具有间隔支撑杆31,支撑杆31包括第一立杆311、水平杆312和第二立杆313,第一立杆311固定设置在机架1上,水平杆312一端固定设置在第一立杆311的顶端,第二立杆313固定设置在水平杆312另一端的上表面;两个支撑杆31的第一立杆311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二立杆313之间的距离。

参照图1和图2,第二立杆313上滑移设置有支撑筒4,两个支撑筒4顶部固定连接有横杆,退卷辊5转动安装在支撑筒4远离机架1一端,支撑筒4外侧壁对称开设有与第二立杆313滑移配合的滑移槽41;机架1上设置有使支撑筒4做竖向运动驱动组件6,驱动组件6包括电机61和螺杆62,电机61安装在机架1上且位于两个相对的第一立杆311之间,电机61的输出轴呈竖向,且输出轴端部开设有截面为六边形的凹槽611;支撑筒4底面开设有螺纹孔(图中未示出),螺纹孔与电机61的输出轴、支撑筒4同轴,螺杆62一端固定设置有与凹槽611插接配合的凸块621,另一端螺纹安装在螺纹孔内。

由于设备长期运行之后,螺杆62与支撑筒4的螺纹孔之间摩擦力会变大,导致两者的磨损加重,会减短使用寿命,因此设置了如下结构提高使用寿命。

在支撑筒4的侧壁开设有与螺纹孔连通的且呈倾斜的注油孔42,注油孔42在支撑筒4侧壁的开口端的高度高于在螺纹孔侧壁的开口的高度。由于加入的润滑油会有多余,多余的部分可以回收利用,因此在电机61的输出轴上抵紧套接安装有接油槽63,螺纹孔43的竖向投影在接油槽63内;接油槽63上方的电机61的输出轴上固定设置有呈倾斜的导流环64,导流环64远离输出轴一端的高度低于靠近输出轴一端的高度,且导流环64的竖向投影在接油槽63内。接油槽63的底部开设有出油孔(图中未示出),出油孔过盈卡接设置有橡胶块(图中未示出)。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

将布匹放在料架之后,同步启动两个电机61,电机61输出轴转动带动螺杆62转动,螺杆62转动带动支撑筒4下降;当下降至工作人员可将布匹的端头直接绕过退卷辊5时,停止电机61,然后工作人员可将布匹的端头绕过退卷辊5。

接着启动电机61,电机61反向转动,带动支撑筒4上升,直至可将收集车推到退卷辊5下方时,停止电机61。然后可进行退卷。

当需要添加润滑油时,可往注油孔42内直接加,多余的润滑油会被收集在接油槽63。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