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生物驱油解堵剂保温存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184061发布日期:2020-03-27 14:22阅读:160来源:国知局
一种微生物驱油解堵剂保温存储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微生物驱油解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微生物驱油解堵剂保温存储装置。



背景技术:

微生物驱油解堵技术是现代生物技术在采油工程领域开拓性的应用,也是技术含量较高的一种提高采收率技术。它利用微生物或其代谢产物提高原油产量和采收率。具体来说,微生物本身可以达到驱油解堵的目的,比如在地下岩石表面油膜下生长繁殖,迫使原油从岩石表面脱离,从而驱出原油。有的微生物还可以吃掉原油,主要吃原油中的长链饱和烃,这样原油黏度降低了,流动性增强,也会变得更容易被开采出来。此外,微生物的代谢产物对油藏也有间接作用,比如co2、甲烷、氢气等气体以及表面活性剂等,气体溶解在原油中,以及表面活性剂达到的“洗洁精”作用,致使吸附在岩石表面的油膜脱落,都可以达到提高采收率的作用;微生物驱油解堵技术具有绿色环保、低投入、技术投入产出比高的优势。

但是,微生物驱油解堵剂必须保存在常温零度条件上,不然就会丧失微生物活性而导致驱油解堵效果不好,而生物驱油解堵往往又在户外作业,气温变化大,但是目前还没有这方面的专门装置对微生物驱油解堵剂进行保温存放处理。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保温效果好、携带方便的微生物驱油解堵剂保温存储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微生物驱油解堵剂保温存储装置,包括罐体、转移组件和存放筒;罐体包括保温罐和转移罐,保温罐内部设置有保温层,保温罐内壁上设置有滑动槽,转移罐设置在保温罐上端,转移罐上活动铰接有封闭门,转移罐和保温罐之间设置有封闭组件,封闭组件包括阻隔板和活动板,阻隔板固定设置在保温罐和转移罐之间,阻隔板上设置有通孔,活动板活动卡接在阻隔板内部,活动板上设置有转移孔,活动板能够以阻隔板中心为轴转动;转移组件包括转移拖板和旋转杆,转移拖板设置在保温罐内部,且与滑动槽活动卡接,转移拖板上设置有放置槽,放置槽的数量与通孔和转移孔的数量一致,旋转杆贯穿括罐体后与转移拖板螺纹连接,旋转杆顶端设置有旋转手柄;存放筒活动卡接在放置槽上,存放筒能够穿过通孔和转移孔。

进一步地,旋转杆底端与保温罐连接处设置有轴承座,通过设置轴承座使得旋转杆旋转更加顺畅,有利于将存放筒转移至腔室内。

进一步地,放置槽、通孔和转移孔均设置有3-7个,设置多个防止槽有利于提高解堵剂的存放量,提高生物除油解堵效率。

进一步地,转移罐内部设置有单独的腔室,腔室的数量与放置槽的数量相等,每个腔室对应一个封闭门,设置单独的腔室,有效避免了保温罐内部热量流失而导致解堵剂活性丧失。

进一步地,保温罐底部设置有橡胶防护垫,对保温罐形成保护,减少野外作业时保温罐的磨损。

进一步地,转移罐上设置有提手环,通过提手环便于对装置进行转移,提高装置的便携性。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首先将微生物解堵剂注入存放筒中,旋转活动板,使得转移孔与通孔重合;通过旋转手柄使得旋转杆带动转移托板沿滑动槽上移至保温罐顶部,打开封闭门,将存放筒放置在放置槽上,通过旋转手柄,使得存放筒连同转移托板一起移动至保温罐底部,旋转活动板,使得转移孔与通孔相互错开进行封闭,进行存放;使用时,旋转活动板,使得转移孔与通孔重合;通过旋转手柄使得旋转杆带动转移托板连同存放筒一起沿滑动槽上移至保温罐顶部,打开封闭门,取出存放筒,关闭封闭门即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保温效果好,便于携带和转移;通过设置保温罐和存放罐,避免了热量的流失,有效保证微生物驱油解堵剂的生物活性,提高驱油效果;设置的橡胶防护垫对保温罐形成保护,减少了野外作业时保温罐的磨损,避免因保温罐损坏而造成的微生物驱油解堵剂泄露;通过设置转移组件,使得存放筒的存储和使用更加便利,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纵剖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温罐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转移罐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其中,1-罐体、10-保温罐、100-保温层、101-滑动槽、102-橡胶防护垫、11-转移罐、110-封闭门、111-腔室、112-提手环、2-转移组件、20-转移拖板、200-放置槽、21-旋转杆、210-旋转手柄、211-轴承座、3-封闭组件、30-阻隔板、300-通孔、31-活动板、310-转移孔、4-存放筒。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如图1、2、4所示的一种微生物驱油解堵剂保温存储装置,包括罐体1、转移组件2和存放筒4;罐体1包括保温罐10和转移罐11,保温罐10内部设置有保温层100,保温罐10内壁上设置有滑动槽101,转移罐11设置在保温罐10上端,转移罐11上活动铰接有封闭门110,转移罐11内部设置有单独的腔室111,腔室111的数量与放置槽200的数量相等,每个腔室111对应一个封闭门110,设置单独的腔室111,有效避免了保温罐10内部热量流失而导致解堵剂活性丧失;转移罐11上设置有提手环112,通过提手环112便于对装置进行转移,提高装置的便携性;转移罐11和保温罐10之间设置有封闭组件3;封闭组件3包括阻隔板30和活动板31,阻隔板30固定设置在保温罐10和转移罐11之间,阻隔板30上设置有通孔300,活动板31活动卡接在阻隔板30内部,活动板31上设置有转移孔310,活动板31能够以阻隔板30中心为轴转动;保温罐10底部设置有橡胶防护垫102,对保温罐10形成保护,减少野外作业时保温罐10的磨损;

如图1、2、3所示,转移组件2包括转移拖板20和旋转杆21,转移拖板20设置在保温罐10内部,且与滑动槽101活动卡接,转移拖板20上设置有放置槽200,放置槽200的数量与通孔300和转移孔310的数量一致,旋转杆21贯穿括罐体1后与转移拖板20螺纹连接,旋转杆21顶端设置有旋转手柄210;旋转杆21底端与保温罐10连接处设置有轴承座211,通过设置轴承座211使得旋转杆21旋转更加顺畅,有利于将存放筒4转移至腔室111内;放置槽200、通孔300和转移孔310均设置有4个,设置多个防止槽200有利于提高解堵剂的存放量,提高生物除油解堵效率;

如图2所示,存放筒4活动卡接在放置槽200上,存放筒4能够穿过通孔300和转移孔310。

首先将微生物解堵剂注入存放筒4中,旋转活动板300,使得转移孔310与通孔300重合;通过旋转手柄210使得旋转杆21带动转移托板20沿滑动槽101上移至保温罐10顶部,打开封闭门110,将存放筒4放置在放置槽200上,通过旋转手柄210,使得存放筒4连同转移托板20一起移动至保温罐10底部,旋转活动板300,使得转移孔310与通孔300相互错开进行封闭,进行存放;使用时,旋转活动板300,使得转移孔310与通孔300重合;通过旋转手柄210使得旋转杆21带动转移托板20连同存放筒4一起沿滑动槽101上移至保温罐10顶部,打开封闭门110,取出存放筒4,关闭封闭门110即可。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