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圆形钢煤斗与顶部支撑件的封堵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581790发布日期:2020-07-24 16:20阅读:24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圆形钢煤斗与顶部支撑件的封堵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卸煤沟连接缝隙封堵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圆形钢煤斗与顶部支撑件的封堵组件。



背景技术:

汽车卸煤沟是火力发电厂一种主要的供煤形式,常见的缝式煤槽施工麻烦,运行过程中容易出现堵煤情况,随着经济技术的不断发展,多数电厂规划了足够的储煤场地,卸煤沟的储煤功能被弱化,主要功能就是卸煤。新型圆形钢煤斗卸煤沟结构形式简单、工艺性能好、体量小、造价低、施工周期短,具有较好的推广前景。

但新的结构形式也带来了新的问题:汽车卸煤沟支撑式圆形钢煤斗顶部通常设有煤篦子支撑梁,煤篦子支撑梁与钢煤斗相交处设有缺口。当煤篦子顶部有运煤车辆、推煤机及堆煤荷载作用时,煤篦子支撑梁会有一定的变形,为防止支撑梁变形后压在钢煤斗缺口处造成应力集中,带来安全隐患,钢煤斗缺口尺寸需大于支撑梁的变形量,留有适当的空隙,而空隙造成了汽车卸煤时煤斗内的灰尘及煤渣外溢。对卸煤沟底部皮带层运行造成不利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开发一种既满足煤篦子支撑梁变形要求,又不将支撑梁的荷载传给钢煤斗,同时不漏灰尘和煤渣的封堵节点将更好的完善圆形钢煤斗卸煤沟的性能,提供更好的运行维护条件。

一种用于圆形钢煤斗与顶部支撑件的封堵组件,包括:顶部支撑件包括圆形的煤篦子1、与煤篦子1底板面接触的支撑梁2、环形支撑梁3、混凝土现浇板5,还包括卸煤沟4、圆形的钢煤斗6,环形支撑梁3、支撑梁2、卸煤沟4、混凝土现浇板5为一体浇注成型的混凝土结构;支撑梁2包括支撑主梁21、支撑次梁22,支撑次梁22设在支撑主梁21间即支撑次梁22以支撑主梁21为支座,卸煤沟4包括卸煤沟侧壁41、卸煤沟底板42,支撑梁2下方钢煤斗6的顶壁加工有支撑梁穿槽61,支撑梁2中支撑主梁21、支撑次梁22均无接触式穿过钢煤斗6的支撑梁穿槽61中,环形支撑梁3设置在卸煤沟侧壁41的内壁并围绕圆形煤篦子1周向分布,支撑梁2中支撑主梁21、支撑次梁22的端部与环形支撑梁3内壁连接固定;钢煤斗6外侧空间中由卸煤沟侧壁41、支撑主梁21、支撑次梁22和环形支撑梁3围合而成的空间中设置有混凝土现浇板5;在支撑主梁21、支撑次梁22的底部及宽度两侧面分别设置梁底埋件24、梁侧埋件25,无接触式穿插在支撑梁穿槽61中的支撑主梁21、支撑次梁22底边、两宽度侧边与支撑梁穿槽61之间均留有缝隙,在所述缝隙中安装弹性封堵件,其中位于底部缝隙中的弹性封堵件一端与支撑主梁21或支撑次梁22的梁底埋件24焊接、另一端与梁底埋件24下方的钢煤斗6焊接,位于侧面缝隙中的弹性封堵件一端与支撑主梁21或支撑次梁22的梁侧埋件25焊接、另一端与梁侧埋件25一侧的钢煤斗6焊接。

支撑梁2也可以是钢板结构,这时无需设置金属埋件,弹性封堵件直接与相应位置的钢板焊接即可,再者煤篦子1中的落煤孔要大于煤料的体积,通常采取单孔为250mmx250mm或300mmx300mm,具体可根据煤料的大小设定。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圆形钢煤斗卸煤沟煤篦子顶部支撑体系中煤篦子1以支撑梁2为支座,支撑次梁22以支撑主梁21为支座,环形支撑梁3以支撑梁2为支座,通过支撑梁穿槽61使钢煤斗6脱离上方煤篦子1的支撑力传递;钢煤斗6中部通过煤斗支撑层及煤斗支撑短柱支撑,卸煤沟底板42上固定有输煤皮带且输煤皮带正对钢煤斗6的出口位置,此专利仅涉及对煤篦子上方支撑系统的改进,所以对不涉及改进的结构可参照公开号为cn206580328u的专利。弹性封堵件设置在支撑梁2与支撑梁穿槽61形成的缝隙中,一方面满足煤篦子1、支撑梁2受力的变性要求,另一方面不会将支撑梁2的载荷传递给钢煤斗6,再者将缝隙进行封堵后不会从缝隙中进入灰尘或煤渣。

优选的,所述用于圆形钢煤斗与顶部支撑件的封堵组件,所述弹性封堵件为v形钢板7,所述v形钢板7包括v形钢板本体71、与v形钢板本体71两端一体结构的平直固定边72及倾斜固定边73,其中,平直固定边72与梁底埋件24或梁侧埋件25焊接固定,倾斜固定边73与位于梁底埋件24下方或梁侧埋件25一侧的钢煤斗6焊接。

优选的,所述用于圆形钢煤斗与顶部支撑件的封堵组件,所述倾斜固定边73与位于梁底埋件24下方或梁侧埋件25一侧的钢煤斗6的内壁焊接。

优选的,所述用于圆形钢煤斗与顶部支撑件的封堵组件,v形钢板7中v形钢板本体71的v形腔内填充有弹性材料8。

弹性材料8的设置可进一步吸收煤篦子1、支撑梁2变形传递力,可更好隔绝钢煤斗6与支撑梁2之间力的传递。

优选的,所述用于圆形钢煤斗与顶部支撑件的封堵组件,所述弹性材料8为沥青、木板、麻絮、橡胶、聚苯烯泡沫塑料中的一种。所述弹性材料8起到重要的受力伸缩作用。

优选的,所述用于圆形钢煤斗与顶部支撑件的封堵组件,同心轴设置的煤篦子1的直径大于钢煤斗6的顶端圆直径,环形支撑梁3中设置有环形金属埋件,环形金属埋件与钢煤斗6的顶端外壁焊接固定,钢煤斗6的顶端面与煤篦子1的底端面之间留有10mm~20mm的距离。

优选的,所述用于圆形钢煤斗与顶部支撑件的封堵组件,支撑梁2的顶标高、环形支撑梁3的顶标高与煤篦子1的底标高平齐,混凝土现浇板5的顶标高与煤篦子1的顶标高平齐。

混凝土现浇板5不会阻碍煤篦子1的安装,另一方面混凝土现浇板5与煤篦子1之间不会产生高度差缝隙,避免煤渣及煤尘从高度差缝隙中落入卸煤沟4中。

优选的,所述用于圆形钢煤斗与顶部支撑件的封堵组件,煤篦子1的圆周外壁与混凝土现浇板5之间留有8mm~12mm的空隙,以便于煤篦子1的安装。

优选的,所述用于圆形钢煤斗与顶部支撑件的封堵组件,煤篦子1下方支撑梁2中的支撑主梁21、支撑次梁22均位于煤篦子1中单列落煤孔范围内。避免支撑主梁21宽度范围跨越两列及以上落煤孔导致堵煤现象的发生。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说明,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圆形钢煤斗卸煤沟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圆形钢煤斗卸煤沟煤篦子顶部支撑件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支撑梁与煤斗顶部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v形钢板的弹性封堵示意图;

图5、图6分别是图4中的v形钢板弹性封堵结构的截面示意图;

编号对应的具体结构如下:

煤篦子1,支撑梁2,支撑主梁21,支撑次梁22,梁底埋件24,梁侧埋件25,环形支撑梁3,卸煤沟4,卸煤沟侧壁41,卸煤沟底板42,混凝土现浇板5,钢煤斗6,支撑梁穿槽61,v形钢板7,v形钢板本体71,平直固定边72,倾斜固定边73,弹性材料8,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案例1:

一种用于圆形钢煤斗与顶部支撑件的封堵组件,包括:顶部支撑件、卸煤沟4、圆形的钢煤斗6:顶部支撑件包括圆形的煤篦子1、与煤篦子1底板面接触的支撑梁2、环形支撑梁3、混凝土现浇板5,环形支撑梁3、支撑梁2、卸煤沟4、混凝土现浇板5为一体浇注成型的混凝土结构;支撑梁2包括支撑主梁21、支撑次梁22,支撑次梁22设在支撑主梁21间即支撑次梁22以支撑主梁21为支座,卸煤沟4包括卸煤沟侧壁41、卸煤沟底板42,支撑梁2下方钢煤斗6的顶壁加工有支撑梁穿槽61,支撑梁2中支撑主梁21、支撑次梁22均无接触式穿过钢煤斗6的支撑梁穿槽61中,环形支撑梁3设置在卸煤沟侧壁41的内壁并围绕圆形煤篦子1周向分布,支撑梁2中支撑主梁21、支撑次梁22的端部与环形支撑梁3内壁连接固定;钢煤斗6外侧空间中由卸煤沟侧壁41、支撑主梁21、支撑次梁22和环形支撑梁3围合而成的空间中设置有混凝土现浇板5;在支撑主梁21、支撑次梁22的底部及宽度两侧面分别设置梁底埋件24、梁侧埋件25,无接触式穿插在支撑梁穿槽61中的支撑主梁21、支撑次梁22底边、两宽度侧边与支撑梁穿槽61之间均留有缝隙,在所述缝隙中安装弹性封堵件,其中位于底部缝隙中的弹性封堵件一端与支撑主梁21或支撑次梁22的梁底埋件24焊接、另一端与梁底埋件24下方的钢煤斗6焊接,位于侧面缝隙中的弹性封堵件一端与支撑主梁21或支撑次梁22的梁侧埋件25焊接、另一端与梁侧埋件25一侧的钢煤斗6焊接。

其中,所述弹性封堵件为v形钢板7,所述v形钢板7包括v形钢板本体71、与v形钢板本体71两端一体结构的平直固定边72及倾斜固定边73,其中,平直固定边72与梁底埋件24或梁侧埋件25焊接固定,倾斜固定边73与位于梁底埋件24下方或梁侧埋件25一侧的钢煤斗6焊接。

可选择的,所述倾斜固定边73与位于梁底埋件24下方或梁侧埋件25一侧的钢煤斗6的内壁焊接。

进一步的,v形钢板7中v形钢板本体71的v形腔内填充有弹性材料8。

所述弹性材料8为沥青、木板、麻絮、橡胶、聚苯烯泡沫塑料中的一种。

进一步的,同心轴设置的煤篦子1的直径大于钢煤斗6的顶端圆直径,环形支撑梁3中设置有环形金属埋件,环形金属埋件与钢煤斗6的顶端外壁焊接固定,钢煤斗6的顶端面与煤篦子1的底端面之间留有10mm距离,煤篦子1的圆周外壁与混凝土现浇板5之间留有10mm的空隙。

进一步的,支撑梁2的顶标高、环形支撑梁3的顶标高与煤篦子1的底标高平齐,混凝土现浇板5的顶标高与煤篦子1的顶标高平齐。

进一步的,煤篦子1下方支撑梁2中的支撑主梁21、支撑次梁22均位于煤篦子1中单列落煤孔范围内。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用于圆形钢煤斗与顶部支撑件的封堵组件,具有以下优势:顶部支撑体系的结构、施工形式简单且受力传递明确;钢煤斗范围内设环形煤篦子,钢煤斗范围以外设混凝土现浇板,四周有环形支承梁,形成了严密的封闭系统,防止煤及煤灰外漏至煤斗以外;弹性封堵组件既满足煤篦子支撑梁的变形要求,又不将支撑梁的荷载传给钢煤斗,同时不漏灰尘和煤渣,v形钢板式的弹性封堵组件结构耐久性好,不易损坏,同时方便拆卸和更换。

具体实施案例2:

一种用于圆形钢煤斗与顶部支撑件的封堵组件,包括:顶部支撑件、卸煤沟4、圆形的钢煤斗6:顶部支撑件包括圆形的煤篦子1、与煤篦子1底板面接触的支撑梁2、环形支撑梁3、混凝土现浇板5,环形支撑梁3、支撑梁2、卸煤沟4、混凝土现浇板5为一体浇注成型的混凝土结构;支撑梁2包括支撑主梁21、支撑次梁22,支撑次梁22设在支撑主梁21间即支撑次梁22以支撑主梁21为支座,卸煤沟4包括卸煤沟侧壁41、卸煤沟底板42,支撑梁2下方钢煤斗6的顶壁加工有支撑梁穿槽61,支撑梁2中支撑主梁21、支撑次梁22均无接触式穿过钢煤斗6的支撑梁穿槽61中,环形支撑梁3设置在卸煤沟侧壁41的内壁并围绕圆形煤篦子1周向分布,支撑梁2中支撑主梁21、支撑次梁22的端部与环形支撑梁3内壁连接固定;钢煤斗6外侧空间中由卸煤沟侧壁41、支撑主梁21、支撑次梁22和环形支撑梁3围合而成的空间中设置有混凝土现浇板5;在支撑主梁21、支撑次梁22的底部及宽度两侧面分别设置梁底埋件24、梁侧埋件25,无接触式穿插在支撑梁穿槽61中的支撑主梁21、支撑次梁22底边、两宽度侧边与支撑梁穿槽61之间均留有缝隙,在所述缝隙中安装弹性封堵件,其中位于底部缝隙中的弹性封堵件一端与支撑主梁21或支撑次梁22的梁底埋件24焊接、另一端与梁底埋件24下方的钢煤斗6焊接,位于侧面缝隙中的弹性封堵件一端与支撑主梁21或支撑次梁22的梁侧埋件25焊接、另一端与梁侧埋件25一侧的钢煤斗6焊接。

其中,所述弹性封堵件为v形钢板7,所述v形钢板7包括v形钢板本体71、与v形钢板本体71两端一体结构的平直固定边72及倾斜固定边73,其中,平直固定边72与梁底埋件24或梁侧埋件25焊接固定,倾斜固定边73与位于梁底埋件24下方或梁侧埋件25一侧的钢煤斗6焊接。

可选择的,所述倾斜固定边73与位于梁底埋件24下方或梁侧埋件25一侧的钢煤斗6的内壁焊接。

进一步的,v形钢板7中v形钢板本体71的v形腔内填充有弹性材料8。

所述弹性材料8为沥青、木板、麻絮、橡胶、聚苯烯泡沫塑料中的一种。

进一步的,同心轴设置的煤篦子1的直径大于钢煤斗6的顶端圆直径,环形支撑梁3中设置有环形金属埋件,环形金属埋件与钢煤斗6的顶端外壁焊接固定,钢煤斗6的顶端面与煤篦子1的底端面之间留有15mm或20mm距离,煤篦子1的圆周外壁与混凝土现浇板5之间留有12mm的空隙。

进一步的,支撑梁2的顶标高、环形支撑梁3的顶标高与煤篦子1的底标高平齐,混凝土现浇板5的顶标高与煤篦子1的顶标高平齐。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用于圆形钢煤斗与顶部支撑件的封堵组件,具有以下优势:顶部支撑体系的结构、施工形式简单且受力传递明确;钢煤斗范围内设环形煤篦子,钢煤斗范围以外设混凝土现浇板,四周有环形支承梁,形成了严密的封闭系统,防止煤及煤灰外漏至煤斗以外;弹性封堵组件既满足煤篦子支撑梁的变形要求,又不将支撑梁的荷载传给钢煤斗,同时不漏灰尘和煤渣,v形钢板式的弹性封堵组件结构耐久性好,不易损坏,同时方便拆卸和更换。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