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摄像头分拣输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05542发布日期:2020-05-20 01:33阅读:195来源:国知局
车载摄像头分拣输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传送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载摄像头分拣输出装置。



背景技术:

车载摄像头在被进一步安装紧固之前,通常需要调整至同一姿态,便于安装紧固环节的操作。现有的,可以通过人工作业的方式,先将散乱的摄像头扶正,再通过传送带传送至安装紧固环节。在这种情况下,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和时间,增加作业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动分离的车载摄像头分拣输出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车载摄像头分拣输出装置,包括第一传送装置,还包括输送管、分离板和导向板;

所述输送管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进料段和出料段,所述输送管通过支架倾斜安装;

所述出料段设置在第一传送装置的上方;

所述第一传送装置具有第一传送面,所述出料段的轴线与第一传送面之间的夹角为直角;

所述分离板位于第一传送装置的上方,且沿第一传送面的宽度方向斜向设置;

所述分离板设置有分离孔,且靠近第二安装端;

所述分离孔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限位侧壁和第二限位侧壁;所述第一限位侧壁靠近第一安装端,所述第二限位侧壁靠近第二安装端;

所述分离板与导向板之间具有传送通道;

所述导向板一端为固定端,另一端为导向端;所述导向板安装在分离板与出料段之间;所述固定端与出料段位于第一传送装置宽度方向的同侧,所述导向端沿第一传送装置的传送方向倾斜延伸至第一传送装置的上方;

所述分离板的一端为第一安装端,另一端为第二安装端;所述第一安装端到导向板的距离大于第二安装端到导向板的距离;

沿宽度方向具有与第一传送面相垂直的参考面;

所述第一限位侧壁在参考面上具有第一投影,所述导向端在参考面上具有第二投影,所述第一投影与第二投影相重合。

进一步的,还包括换向装置、第二传送装置、控制器和红外传感器;

所述换向装置包括转动盘和驱动电机;

所述转动盘的一端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开口位于转动盘的端部;

所述转动盘的轴向设置有转轴,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转轴相连;

所述驱动电机安装在转动盘与凹槽开口相背的一侧,所述第二传送装置位于转动盘的另一侧;

所述第二传送装置的一端为第一传输端,另一端为第二传输端;

所述第一传输端位于第一安装端与固定端之间,所述第一传输端与固定端均安装在第一传送装置的同侧;

所述第一传输端与第一传送装置之间具有第一传送间隙,第二传输端与转动盘之间具有第二传送间隙;

所述分离板的第一安装端延伸至第二传送装置远离固定端的一侧;

所述控制器安装在驱动电机一侧;所述红外传感器通过立柱安装在转动盘外周的一侧,且与第二传送间隙共面设置;

所述控制器分别与驱动电机和红外传感器通讯连接。

进一步的,还包括电动推杆装置,所述控制器与电动推杆装置通讯连接;

所述电动推杆装置安装在转动盘与凹槽开口相背的一侧;

所述凹槽与开口相对的侧壁上设置有通孔;

所述电动推杆装置的推杆与通孔相适配,所述推杆的轴向与通孔的轴向相平行。

进一步的,还包括第三传送装置;

所述第三传送装置的一端位于转动盘与凹槽开口相对的一侧,且与转动盘之间具有第一安装间隙;

所述第一传送装置包括沿长度方向依次设置的分流段和输出段;所述分离板设置在分流段与输出段的相交处;所述第二传送装置的第一传输端位于分流段;

所述第三传送装置的另一端位于输出段长度方向的一侧,且与第一传送装置之间具有第二安装间隙。

进一步的,还包括挡板;所述挡板沿长度方向安装在第一传送装置的一侧,且与第二传送装置相对设置;

所述挡板的两端分别延伸至分流段和输出段。

进一步的,还包括第一引流板;

所述第一引流板位于第一传送间隙处;所述第一引流板与分离板相对设置,且具有分流通道;

所述第一引流板的一端安装在第二传送装置长度方向的一侧,另一端延伸至第一传送装置长度方向的一侧。

进一步的,还包括第二引流板,所述第二引流板位于第二安装间隙处;

所述第二引流板的一端安装在第三传送装置远离分离板长度方向的一侧,另一端倾斜延伸至第一传送装置宽度方向的上方。

进一步的,还包括进料传送装置;

所述输送管为若干个,若干个所述输送管沿第一传送装置的长度方向依次排列;

所述进料传送装置上表面设置有若干分流板,相邻两个分流板之间具有传送空间;

所述传送空间与输送管的进料段相连通。

进一步的,还包括导流槽,所述导流槽的上端与传送空间相连通,下端与进料段相连通;

所述导流槽沿径向设置有限位环板,所述限位环板下表面与导流槽上表面构成限位通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动分离的车载摄像头分拣输出装置,其结构简单、易于实施,将不同状态的车载摄像头进行分离,输出符合状态要求的车载摄像头。还能对不符合状态要求的车载摄像头进行转向操作,将其转换成符合要求的状态后再输出。整个装置自动化操作,能批量分拣输出,节约人力和时间,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转动盘与电动推杆装置相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转动盘与红外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分离板与挡板相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进料传送装置;101-分流板;102-传送空间;2-输送管;201-进料段;202-出料段;3-第一传送装置;301-分流段;302-输出段;303-传送通道;4-分离板;401-分离孔;402-第一限位侧壁;403-第二限位侧壁;404-第一安装端;405-第二安装端;5-导向板;501-固定端;502-导向端;6-第二传送装置;7-转动盘;701-凹槽;702-通孔;8-驱动电机;801-输出轴;9-转轴;10-电动推杆装置;1001-推杆;11-第三传送装置;12-导流槽;13-限位环板;14-限位通道;15-挡板;16-第一引流板;17-第二引流板;18-红外传感器;19-支架;20-立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附图所示,车载摄像头分拣输出装置,包括第一传送装置3,还包括输送管2、分离板4和导向板5;所述输送管2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进料段201和出料段202,所述输送管2通过支架19倾斜安装;所述出料段202设置在第一传送装置3的上方;所述第一传送装置3具有第一传送面,所述出料段202的轴线与第一传送面之间的夹角为直角;所述分离板4位于第一传送装置3的上方,且沿第一传送面的宽度方向斜向设置;所述分离板4设置有分离孔401,且靠近第二安装端405;所述分离孔401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限位侧壁402和第二限位侧壁403;所述第一限位侧壁402靠近第一安装端404,所述第二限位侧壁403靠近第二安装端405;所述分离板4与导向板5之间具有传送通道303;所述导向板5一端为固定端501,另一端为导向端502;所述导向板5安装在分离板4与出料段202之间;所述固定端501与出料段202位于第一传送装置3宽度方向的同侧,所述导向端502沿第一传送装置3的传送方向倾斜延伸至第一传送装置3的上方;所述分离板4的一端为第一安装端404,另一端为第二安装端405;所述第一安装端404到导向板5的距离大于第二安装端405到导向板5的距离;沿宽度方向具有与第一传送面相垂直的参考面;所述第一限位侧壁402在参考面上具有第一投影,所述导向端502在参考面上具有第二投影,所述第一投影与第二投影相重合。

输送管2通过支架19倾斜安装,输送管2的内径与车载摄像头的最大外径相适配,车载摄像头能够在输送管2中滑动。杂乱无章的车载摄像头依次从进料段201进入输送管2,最终从出料段202排出。出料段202的轴线与第一传送装置3的第一传送面之间的夹角为直角,第一传送装置3采用低速且匀速传送。被排出的车载摄像头具有两种状态:倒立状态和正立状态,两种状态下的车载摄像头均能竖直落在第一传送面上。分离板4沿第一传送面的宽度方向斜向设置,第一安装端404到导向板5的距离大于第二安装端405到导向板5的距离,分离孔401靠近第二安装端405设置。分离板4能在第一传送装置3的配合下,将两种状态下的车载摄像头实现分离。由于,导向板5安装在分离板4与出料段202之间,固定端501与出料段202位于第一传送装置3宽度方向的同侧,导向端502沿第一传送装置3的传送方向倾斜延伸至第一传送装置3的上方,因此,车载摄像头在第一传动装置3的传送作用下从导向板5的固定端501运动至导向端502。固定端501可以安装在出料段202的外表面;也可以通过支杆安装在第一传送装置3宽度方向的一侧。车载摄像头在离开导向端502时,沿第一传送装置3的传送方向进入传送通道303中。分离孔401的第一限位侧壁402是指分离孔401靠近第一安装端404的侧壁,第二限位侧壁403是指分离孔401靠近第二安装端405的侧壁。第一限位侧壁402和第二限位侧壁403之间的间距与正立状态的车载摄像头的最大外径处相适配。分离孔401与正立状态的车载摄像头的大小形状均适配,正立状态下的车载摄像头能够通过分离孔401。沿宽度方向具有与第一传送面相垂直的参考面,分离孔401的第一限位侧壁402在参考面上的投影为第一投影,导向板5的导向端502在参考面上的投影为第二投影,第一投影与第二投影相重合。正立状态的车载摄像头在通过分离孔401时,其外表面不会受到第一限位侧壁402的干扰。正立状态的车载摄像头能够顺利通过分离孔401,而倒立状态的车载摄像头不能通过分离孔401。倒立状态的车载摄像头在斜向设置的分离板4和第一传送装置3的共同作用下,继续向第一安装端404的方向运动,最终从第一传送装置3的一侧输出。

为了将倒立状态的车载摄像头转换成正立状态,优选的,还包括换向装置、第二传送装置6、控制器和红外传感器18;所述换向装置包括转动盘7和驱动电机8;所述转动盘7的一端设置有凹槽701,所述凹槽701的开口位于转动盘7的端部;所述转动盘7的轴向设置有转轴9,所述驱动电机8的输出轴801与转轴9相连;所述驱动电机8安装在转动盘7与凹槽701开口相背的一侧,所述第二传送装置6位于转动盘7的另一侧;所述第二传送装置6的一端为第一传输端,另一端为第二传输端;所述第一传输端位于第一安装端404与固定端501之间,所述第一传输端与固定端501均安装在第一传送装置3的同侧;所述第一传输端与第一传送装置3之间具有第一传送间隙,第二传输端与转动盘7之间具有第二传送间隙;所述分离板4的第一安装端404延伸至第二传送装置6远离固定端501的一侧;所述控制器安装在驱动电机8一侧;所述红外传感器18通过立柱20安装在转动盘7外周的一侧,且与第二传送间隙共面设置;所述控制器分别与驱动电机8和红外传感器18通讯连接。倒立状态的车载摄像头继续向第一安装端404的方向运动。第二传送装置6的第一传输端位于第一安装端404与固定端501之间,第一安装端404延伸至第二传送装置6远离固定端501的一侧。第一安装端404对倒立状态的车载摄像头具有导向作用,使其从第一传送装置3传送至第二传送装置6上。进而继续向转动盘7的方向运动。倒立状态的车载摄像头在第二传送装置6的传送下,进入凹槽701中。转动盘7的轴向设置有转轴9,驱动电机8的输出轴801与转轴9相连,驱动电机8通过输出轴801和转轴9的相互配合,驱动转动盘7转动,凹槽701以转轴9为转动中心转动180°,使凹槽701中的车载摄像头由倒立状态转换为正立状态。控制器控制驱动电机8的输出轴801的转动和停转。红外传感器18通过立柱20安装在转动盘7外周的一侧,且与第二传送间隙共面设置。转动盘7转动时,红外传感器18不随转动盘7的转动而转动。红外传感器18始终检测与第二传送装置6相对应的凹槽701中是否进入车载摄像头。当凹槽701转动到其他位置时,红外传感器18不对该位置的凹槽701进行检测。红外传感器18检测倒立状态的车载摄像头是否完全进入凹槽701中。当倒立状态的车载摄像头没有进入或没有完全进入凹槽701中时,驱动电机8的输出轴801停转。当倒立状态的车载摄像头完全进入凹槽701中时,红外传感器18将工作信号发送给控制器,控制器接收到工作信号后,驱动输出轴801转动,进而带动转动盘7转动。凹槽701随着转动盘7的转动而转动,车载摄像头由倒立状态转换为正立状态时,驱动电机8的输出轴801停止转动,此时操作人员可以将正立的车载摄像头从凹槽701中取出。第一传输端与第一传送装置3之间具有的第一传送间隙,第二传输端与转动盘7之间具有的第二传送间隙,第一传送间隙和第二传送间隙均不影响车载摄像头的通过。第一传送间隙是为了保证第一传送装置3和第二传送装置6独立工作,互不影响。第二传送间隙是为了保证第二传送装置6和转动盘7独立工作,互不影响。凹槽701可以只设置一个;也可以设置若干个,若干个凹槽701以转轴9为对称中心,呈中心对称分布。

为了使车载摄像头更方便地从凹槽701中输出,优选的,还包括电动推杆装置10,所述控制器与电动推杆装置10通讯连接;所述电动推杆装置10安装在转动盘7与凹槽701开口相背的一侧;所述凹槽701与开口相对的侧壁上设置有通孔702;所述电动推杆装置10的推杆1001与通孔702相适配,所述推杆1001的轴向与通孔702的轴向相平行。电动推杆装置10安装在转动盘7与凹槽701开口相背的一侧,控制器控制电动推杆装置10的推杆1001的伸长或缩短。电动推杆装置10的推杆1001与通孔702相适配,推杆1001的轴向与通孔702的轴向相平行,推杆1001能在通孔702中做往复运用。凹槽701转动180°之后,车载摄像头由倒立状态转换为正立状态。控制器10发送停转信号给驱动电机8,输出轴801停转。控制器再发送伸长信号给电动推杆装置10,电动推杆装置10接收到伸长信号之后,推杆1001从通孔702中伸出,将正立状态的车载摄像头推出凹槽701。进一步的,控制器发送收缩信号给电动推杆装置10,推杆1001缩短,推杆1001缩短之后,控制器发送转动信号给驱动电机8,驱动电机8驱动输出轴801转动。缩短后的推杆1001与转动盘7之间具有转动间隙,不影响转动盘7的继续转动。

经推杆1001推出的正立状态的车载摄像头,工作人员可以手动收集。但是存在操作不方便的缺点。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优选的,还包括第三传送装置11;所述第三传送装置11的一端位于转动盘7与凹槽701开口相对的一侧,且与转动盘7之间具有第一安装间隙;所述第一传送装置3包括沿长度方向依次设置的分流段301和输出段302;所述分离板4设置在分流段301与输出段302的相交处;所述第二传送装置6的第一传输端位于分流段301;所述第三传送装置11的另一端位于输出段302长度方向的一侧,且与第一传送装置3之间具有第二安装间隙。第三传送装置11与转动盘7之间具有第一安装间隙,第三传送装置11与第一传送装置3之间具有第二安装间隙,第一安装间隙和第二安装间隙均不影响车载摄像头的传送。第一安装间隙是为了保证第三传送装置11与转动盘7各自独立工作、互不影响;第二安装间隙是为了保证第三传送装置11与第一传送装置3各自独立工作、互不影响。分离板4将第一传送装置3划分为相邻设置的分流段301和输出段302,倒立状态的车载摄像头从分流段301进入第二传送装置6。转换成正立状态的车载摄像头被推杆1001推到第三传送装置11上,第三传送装置11将其继续传送至第一传送装置3上,最终从第一传送装置3的输出段302上输出的车载摄像头全部为正立状态。

当车载摄像头在分流段301积累较多时,位于第一传送装置3边缘的车载摄像头容易掉落;当车载摄像头在输出段302积累较多时,位于第一传送装置3边缘的车载摄像头容易掉落。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优选的,还包括挡板15;所述挡板15沿长度方向安装在第一传送装置3的一侧,且与第二传送装置6相对设置;所述挡板15的两端分别延伸至分流段301和输出段302。挡板15对第一传送装置3上传输的车载摄像头进行限位,能够防止位于分流段301的车载摄像头和位于输出段302的车载摄像头分别从第一传送装置3的边缘掉落。

位于传送通道303中的倒立状态的车载摄像头,当数量较多时,不容易单个依次地传送至第二传送装置6上。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优选的,还包括第一引流板16;所述第一引流板16位于第一传送间隙处;所述第一引流板16与分离板4相对设置,且具有分流通道;所述第一引流板16的一端安装在第二传送装置6长度方向的一侧,另一端延伸至第一传送装置3长度方向的一侧。第一引流板16与分离板4之间具有分流通道,该分流通道的宽度与倒立状态的车载摄像头的最大外径处相适配。倒立状态的车载摄像头在第一引流板16和分离板4的共同作用下,单个依次通过分流通道,进入第二传送装置6。同时,第一引流板16还能防止倒立状态的车载摄像头从第一传送装置3的边缘掉落。

从第三传送装置11输出的正立状态的车载摄像头容易从第一传送装置3的边缘掉落。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优选的,还包括第二引流板17,所述第二引流板17位于第二安装间隙处;所述第二引流板17的一端安装在第三传送装置11远离分离板4长度方向的一侧,另一端倾斜延伸至第一传送装置3宽度方向的上方。第二引流板17将从第三传送装置11输出的正立状态的车载摄像头引导至第一传送装置3的中部,避免其位于第一传送装置3的边缘,容易掉落。

为了实现对车载摄像头的批量分离,优选的,还包括进料传送装置1;所述输送管2为若干个,若干个所述输送管2沿第一传送装置3的长度方向依次排列;所述进料传送装置1上表面设置有若干分流板101,相邻两个分流板101之间具有传送空间102;所述传送空间102与输送管2的进料段201相连通。大量的车载摄像头通过进料传送装置1上的分流板101进行分流,分流后的车载摄像头通过传送空间102进入输送管2的进料段201。因此,能同时对大量的车载摄像头进行分离,工作效率高。

通过进料传送装置1传送的车载摄像头,有的是立式、有的是卧式,立式的车载摄像头无法顺利进入进料段201。为了使所有的车载摄像头均以卧式的状态进入进料段201,优选的,还包括导流槽12,所述导流槽12的上端与传送空间102相连通,下端与进料段201相连通;所述导流槽12沿径向设置有限位环板13,所述限位环板13下表面与导流槽12上表面构成限位通道14。导流槽12沿径向设置的限位环板13下表面与导流槽12上表面之间构成限位通道14,该限位通道14的大小形状与车载摄像头的最大外径处相适配,使车载摄像头只能以卧式状态通过,并进入到进料段201中。当车载摄像头以立式状态通过时,限位环板13能够将其推倒呈卧式状态,进而顺利通过限位通道14。

以上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从实施过程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动分离的车载摄像头分拣输出装置,其结构简单、易于实施,将不同状态的车载摄像头进行分离,输出符合状态要求的车载摄像头。还能对不符合状态要求的车载摄像头进行转向操作,将其转换成符合要求的状态后再输出。整个装置自动化操作,能批量分拣输出,节约人力和时间,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