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施工升降机的双向超速制动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722734发布日期:2020-05-12 18:26阅读:669来源:国知局
用于施工升降机的双向超速制动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施工升降机中的安全保护技术,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带对重的施工升降机向上或向下超速运行的安全保护制动器。



背景技术:

在大规模的城镇建设发展过程中,建筑起重机械是常用的必要设备。因此,建筑起重机械事故在建筑行业事故中占有很高的比例,尤其是其中的载人施工升降机由于其工作特点,一旦发生事故,就会造成群死群伤的特大事故,造成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另一方面,为了增加载重量或提高设备的能效,带对重的施工升降机对重的重量常常超过吊笼的自重,曳引机驱动的施工升降机对重的重量就更大,这就要求升降机具有向上及向下两个方向的超速限制功能。但是,该种制动器受结构限制存在速度弹簧干涉、有效制动距离短、二次制动可能发生零件脱落等隐患,且制动后复位困难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施工升降机的双向超速制动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施工升降机的双向超速制动器,包括水平设置的壳体、大端盖以及双向超速制动机构,所述大端盖覆盖在壳体的开口端并与壳体固定连接,壳体内设有相互连通的离心制动腔以及离心加压腔,所述双向超速制动机构包括离心制动部件以及离心加压部件,

所述离心制动部件设于离心制动腔内,包括制动鼓、摩擦片以及齿轮轴,所述制动鼓外端的外侧面通过摩擦片与所述壳体的内侧相连接;所述制动鼓内设有离心块、速度调整弹簧、离心座以及制动块,所述齿轮轴水平穿过大端盖,齿轮轴的内端与离心座固定连接,齿轮轴的外端与升降机上相应的齿条或齿轮啮合;所述离心块设于离心座的外侧,所述速度调整弹簧穿过离心块,其内端与离心座固定连接;所述制动块均匀间隔设于制动鼓外端的内侧面上,所述制动块至齿轮轴的距离略大于速度调整弹簧的外端至齿轮轴的距离;所述摩擦片、离心块、速度调整弹簧以及制动块在同一平面上;

所述离心加压部件设于离心加压腔内,包括螺杆、内螺母、外螺母、阻转环、碟形弹簧以及挡圈,螺杆的外端与制动鼓的内端固定连接,内螺母套设在螺杆的内端上,内螺母内侧设有内螺纹,内螺母通过内螺纹与螺杆相连;外螺母套设在内螺母外,内螺母外侧设有外螺纹,内螺母通过外螺纹与外螺母相连,所述内螺母内侧螺纹与内螺母外侧螺纹的螺纹方向相反;外螺母还与阻转环固定连接,阻转环的长柄从壳体的内侧穿出;碟形弹簧套设于螺杆外,碟形弹簧的一端与外螺母相连,另一端与加压腔以及离心腔连通处的壳体相连;所述挡圈设于内螺母的外端;

所述螺杆的轴线与所述齿轮轴的轴线重合。

所述离心块的数量为2个,所述2个离心块设于离心座的相对外侧。

所述制动块的数量为4个。

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施工升降机的双向超速制动器,由于齿轮轴的转动,带动离心块克服速度调整弹簧的压力而向外移动,当齿轮轴的转动超过预定速度时,离心块移动至速度调整弹簧的外端,此时,离心块的端部与制动块相抵并带动制动鼓转动;并且由于内螺母、挡圈、外螺母及阻转环的结构,迫使碟形弹簧均沿螺杆的轴向朝制动鼓方向移动(不论齿轮轴的转向),碟形弹簧的弹力通过制动鼓反作用于摩擦片上,随着碟形弹簧的弹力的逐渐增加,最终通过制动鼓与摩擦片的作用实现制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施工升降机的双向超速制动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沿a-a向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请参阅图1、图2所示的一种用于施工升降机的双向超速制动器,包括水平设置的壳体6、大端盖9以及双向超速制动机构,大端盖9覆盖在壳体6的开口端并与壳体6固定连接,壳体6内设有相互连通的离心制动腔以及离心加压腔,双向超速制动机构包括离心制动部件以及离心加压部件,离心制动部件设于离心制动腔内,包括制动鼓7、摩擦片8以及齿轮轴10,制动鼓7外端的外侧面通过摩擦片8与壳体6的内侧相连接;制动鼓7内设有2个离心块11、速度调整弹簧12、离心座15以及制动块,齿轮轴10水平穿过大端盖9,齿轮轴10的内端与离心座15固定连接,齿轮轴10的外端与升降机上相应的齿条或齿轮啮合;离心块11设于离心座的相对外侧,速度调整弹簧12分别穿过离心块11,速度调整弹簧12的内端与离心座15固定连接;制动块14均匀间隔设于制动鼓7外端的内侧面上,制动块14至齿轮轴10的距离略大于速度调整弹簧12的外端至齿轮轴10的距离;摩擦片8、离心块11、速度调整弹簧12以及制动块14在同一平面上;离心加压部件设于离心加压腔内,包括螺杆13、内螺母2、外螺母3、阻转环4、碟形弹簧5以及挡圈1,螺杆13的外端与制动鼓7的内端固定连接,内螺母2套设在螺杆13的内端上,内螺母2内侧设有内螺纹,内螺母2通过内螺纹与螺杆13相连;外螺母3套设在内螺母2外,内螺母2外侧设有外螺纹,内螺母2通过外螺纹与外螺母3相连,内螺母内侧螺纹与内螺母外侧螺纹的螺纹方向相反;外螺母3还与阻转环4固定连接,阻转环4的长柄从壳体6的内侧穿出;碟形弹簧5套设于螺杆13外,碟形弹簧5的一端与外螺母3相连,另一端与加压腔以及离心腔连通处的壳体相连;挡圈1设于内螺母2的外端;螺杆13的轴线与齿轮轴10的轴线重合。

较佳地,制动块的数量为4个。

工作原理:

1、下行超速保护

双向超速制动器的齿轮轴与施工升降机上相应的齿条或齿轮啮合形成运动关系,齿轮轴在外力作用下转动,同时带动离心座、离心块转动,升降机超速运行时离心块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克服调速弹簧的约束力向外张开,与制动鼓的制动块啮合带动制动鼓转动,由于内螺母在外螺母及阻转环的约束下无法转动,迫使内螺母向压缩碟形弹簧的方向移动,碟形弹簧的弹力通过制动鼓反作用于摩擦片上,随着碟形弹簧的弹力的逐渐增加,最终通过制动鼓与摩擦片的作用实现制动。

2、上行超速保护

与下行超速保护相似,此时齿轮轴的转动方向与下行超速保护是相反,齿轮轴在外力作用下转动,同时带动离心座、离心块转动,这时离心块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克服调速弹簧的约束力向外张开,与制动鼓的制动块啮合带动制动鼓转动,由于内螺母在挡圈的约束下不能运动,而外螺母在阻转环的约束下只能向压缩碟形弹簧的方向移动,碟形弹簧的弹力通过制动鼓反作用于摩擦片上,随着碟形弹簧的弹力逐渐增加,最终通过制动鼓与摩擦片的作用实现制动。

本技术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而并非用作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对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变化、变型都将落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施工升降机的双向超速制动器,其特征在于:

包括水平设置的壳体、大端盖以及双向超速制动机构,所述大端盖覆盖在壳体的开口端并与壳体固定连接,壳体内设有相互连通的离心制动腔以及离心加压腔,所述双向超速制动机构包括离心制动部件以及离心加压部件,

所述离心制动部件设于离心制动腔内,包括制动鼓、摩擦片以及齿轮轴,所述制动鼓外端的外侧面通过摩擦片与所述壳体的内侧相连接;所述制动鼓内设有离心块、速度调整弹簧、离心座以及制动块,所述齿轮轴水平穿过大端盖,齿轮轴的内端与离心座固定连接,齿轮轴的外端与升降机上相应的齿条或齿轮啮合;所述离心块设于离心座的外侧,所述速度调整弹簧穿过离心块,其内端与离心座固定连接;所述制动块均匀间隔设于制动鼓外端的内侧面上,所述制动块至齿轮轴的距离略大于速度调整弹簧的外端至齿轮轴的距离;所述摩擦片、离心块、速度调整弹簧以及制动块在同一平面上;

所述离心加压部件设于离心加压腔内,包括螺杆、内螺母、外螺母、阻转环、碟形弹簧以及挡圈,螺杆的外端与制动鼓的内端固定连接,内螺母套设在螺杆的内端上,内螺母内侧设有内螺纹,内螺母通过内螺纹与螺杆相连;外螺母套设在内螺母外,内螺母外侧设有外螺纹,内螺母通过外螺纹与外螺母相连,所述内螺母内侧螺纹与内螺母外侧螺纹的螺纹方向相反;外螺母还与阻转环固定连接,阻转环的长柄从壳体的内侧穿出;碟形弹簧套设于螺杆外,碟形弹簧的一端与外螺母相连,另一端与加压腔以及离心腔连通处的壳体相连;所述挡圈设于内螺母的外端;

所述螺杆的轴线与所述齿轮轴的轴线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超速制动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离心块的数量为2个,所述2个离心块设于离心座的相对外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向超速制动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制动块的数量为4个。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施工升降机的双向超速制动器,包括壳体、大端盖以及双向超速制动机构,壳体内设有相互连通的离心制动腔以及离心加压腔,双向超速制动机构包括离心制动部件以及离心加压部件,离心制动部件设于离心制动腔内,包括制动鼓、摩擦片以及齿轮轴,制动鼓内设有离心块、速度调整弹簧、离心座以及制动块,离心加压部件设于离心加压腔内,包括螺杆、内螺母、外螺母、阻转环、碟形弹簧以及挡圈,当齿轮轴的转动超过预定速度时,离心块的端部与制动块相抵并带动制动鼓转动,并且由于内螺母、挡圈、外螺母及阻转环的结构,迫使碟形弹簧沿螺杆的轴向朝制动鼓方向移动,最终通过制动鼓与摩擦片的作用实现制动。

技术研发人员:于志强;杨伟浩;李亚飞;张亚飞;常江;张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
技术研发日:2019.08.30
技术公布日:2020.05.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