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负压密封状态的厨余桶上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021659发布日期:2020-06-09 19:44阅读:404来源:国知局
具有负压密封状态的厨余桶上盖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储纳箱体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具有负压密封状态的厨余桶上盖。



背景技术:

大多数的家庭中每日都会产生厨余,厨余多为吃剩的食物、果皮、坏掉的食物等,而厨余属于有机垃圾,经由回收后可做为堆肥、饲料等,以让厨余再生为食物以供人类食用,且一般垃圾中出现的恶臭,多是因为民众为将有机垃圾混入一般垃圾中,导致有机垃圾发酵后产生恶臭。

因此,政府多提倡民众将有机垃圾与一般垃圾分开处理,不仅能够提升有机垃圾的资源再利用,更能够减少一般垃圾所散发出的恶臭,可谓一举两得。

大多数家庭中通常借由垃圾桶与厨余桶将一般垃圾以及有机垃圾妥善分类,由于囤放于厨余桶内的有机垃圾非常容易发酵而产生恶臭,且厨余桶内的有机垃圾多是蚊蝇等生物的食物来源,若厨余桶没有加盖,则容易产生前述的问题,因此多数厨余桶会附有上盖,以让民众将有机垃圾倒入厨余桶后,能够以上盖封闭厨余桶,不仅能够防止有机垃圾发酵所产生的臭味溢出,同时能够防止蚊蝇进入取食,然而一般厨余上盖并无法完全密封厨余桶,导致蚊蝇仍然能够从上盖及厨余桶之间的缝隙钻入厨余桶内,而气味也会从缝隙中窜出,造成环境卫生不良。

有鉴于此,确有必要提供一种具有负压密封状态的厨余桶上盖,以解决厨余桶无法密封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的厨余桶无法密封的缺陷,进而防止蚊蝇进入或味道溢出造成卫生问题。

为达成前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具有负压密封状态的厨余桶上盖,适用于一厨余桶,而该具有负压密封状态的厨余桶上盖,包含:

一本体,为软质材料,该本体具有一底面及一顶面,该底面供以贴附并封闭该厨余桶,该顶面具有一提耳及二拉耳,该提耳供以让人握取,二该拉耳分别设于该提耳的二侧,该本体中央的重量比周缘重,而边缘较薄且重量较轻,当本体盖于厨余桶时,中央造成些微下沉而形成负压作用,使本体更紧密地吸附于厨余桶上;

借此,拉动该二拉耳以贴附于该提耳,该二拉耳位移使该本体变形,令该底面局部脱离该厨余桶。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该二拉耳分别具有一连接部及一扣持部,该连接部的其中一端连接该顶面,该连接部的另一端连接该扣持部,该扣持部的其中一端连接该连接部,而该扣持部的另一端则朝反向该提耳的方向延伸。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该底面设有一挂耳,在本实施例中则是设有二个该挂耳,该挂耳具有一支撑部及一勾部,该支撑部的其中一端连接该底面,该支撑部的另一端连接该勾部,该勾部与该支撑部之间夹有一角度,使该勾部与该底面之间形成一勾挂空间。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该厨余桶的内壁面环状凹设一环槽,且另具有设于该环槽内的一固定环,该固定环卡制于该环槽内。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该提耳能够设置于该本体上顶面的任意位置。

借此,由硅胶制成的该本体在盖设于该厨余桶上时,不仅能够防止该蚊蝇进入该厨余桶内,更能够阻止外部空气进入该厨余桶,更借由设置该二拉耳,让使用者仅需单手即可解除该厨余桶的密封状态,防止沾污使用者的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于一较佳实施例中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于一较佳实施例中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于一较佳实施例中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于一较佳实施例中开启中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于一较佳实施例中本体挂至于厨余桶侧壁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与部件的对应关系如下:

厨余桶10;环槽11;本体20;底面21;顶面22;提耳23;拉耳24;连接部241;扣持部242;挂耳25;支撑部251;勾部252;勾挂空间253;导引环26;固定环30;塑料袋40。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具有负压密封状态的厨余桶上盖,适用于一厨余桶10,而该具有负压密封状态的厨余桶上盖,包含:

一本体20,为软质材料,该本体20具有一底面21及一顶面22,该底面21供以贴附并封闭该厨余桶10,该顶面22具有一提耳23及一拉耳24,该提耳23供以让人握取,该拉耳24分别设于该提耳23的一侧;在本实施例中,该拉耳24的数量为二个,而该二拉耳分别设于该提耳23的两侧,由于该提耳23及该拉耳24位于该本体20的中央,使该本体20的中央重量比周缘重。值得一提的是,该提耳23的位置并不以此为限,亦能够设置于该本体20上顶面22的任意位置,在不脱离提耳23所能达成的功效为前提,都应为提耳23的均等范围。

借此,拉动该拉耳24以贴附于该提耳23,该拉耳24位移使该本体20变形,令该底面21局部脱离该厨余桶10。

在本实施例中,该本体20是由硅胶制成,但并不限于此,亦可以为橡胶、有机硅胶(rtv,roomtemperaturevulcanizing)等同类型的软质材料,借由以软质材料制成,当使该二拉耳24固定于该顶面22并贴附于该提耳23时,该二拉耳24的位移会导致该本体20变形,进而让该底面21局部脱离该厨余桶10,达成解除密封状态的效果。更因为该提耳23及该二拉耳24设置于该本体20的中央,使该本体20中央的重量较周缘重,因此该本体20置放于该厨余桶10上时,该本体20中央会因为重量自然下沉,借此形成负压而让该本体20吸附于厨余桶10上。

其次,该二拉耳24分别具有一连接部241及一扣持部242,该连接部241的其中一端连接该顶面22,该连接部241的另一端连接该扣持部242,该扣持部242的其中一端连接该连接部241,而该扣持部242的另一端则朝反向该提耳23的方向延伸,当使用者握持该二拉耳24并朝向该提耳23贴近时,借由该连接部241与该扣持部242之间的夹角,让使用者的手指能够扣于该连接部241与该扣持部242之间的夹角,提升解除密封状态以及提拿该本体20的便利性。

再者,该底面21设有一挂耳25,在本实施例中则是设有二个该挂耳25,该挂耳25具有一支撑部251及一勾部252,该支撑部251的其中一端连接该底面21,该支撑部251的另一端连接该勾部252,该勾部252与该支撑部251之间夹有一角度,使该勾部252与该底面21之间形成一勾挂空间253,借此,使用者能够将该挂耳25挂至于该厨余桶10的侧壁,不仅能够防止该本体20上的脏污沾附于地面,更佳的是,使用者在倾倒有机垃圾时不须一只手持续握持该本体20,而让倾倒过程更顺利。

最后,该厨余桶10的内壁面环状凹设一环槽11,且另具有设于该环槽11内的一固定环30,该固定环30卡制于该环槽11内,借此能够将一塑料袋40套于该固定环30内,并将塑料袋40的边缘自该固定环30反折,再将固定环30固定于环槽11中,不仅使塑料袋40能够稳固固定于该厨余桶10内,且塑料袋40的边缘也不需要反折至该厨余桶10外,使该厨余桶10开口处不会被塑料袋40所干扰,而能够让该本体20的底面21确实贴附并密封。

特别的是,该底面21另凸设一导引环26,该导引环26的形状与该厨余桶10的开口相当,且该导引环26以该本体20的中央为基准环绕该本体20,当该底面21贴附于该厨余桶10时,该导引环26位于该厨余桶10内,不仅导引该本体20能够于正确的位置与该厨余桶10结合,更能够防止该本体20脱离该厨余桶。

以上为本实用新型于一较佳实施例中的结构组态及其连接关系,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式及其所能达成的功效如下所述:

请参阅图3,一般使用状态下,将该本体20贴附于该厨余桶10时,能够捏持该提耳23,并将该本体20朝内轻微按压,使该厨余桶10内的部分气体自该本体20的周缘排出,当使用者放开该提耳23时,由于该本体20是以硅胶材质制成,因此该底面21会紧密贴附于该厨余桶10的边缘,又因为该厨余桶10内局部的气体被排出,使该厨余桶10内部呈现负压状态,进而让该本体20被该厨余桶10的负压吸附,让该本体20能够更紧密地盖于该厨余桶10上。

请参阅图4,使用者欲开启该本体20时,能够将拇指及食指同时捏住该二拉耳24,并使该二拉耳24朝向该提耳23的方向倾靠,当该二拉耳24靠抵于该提耳23上,使用者能够借由将拇指及食指扣于该二拉耳24的扣持部242,并同时捏起该二拉耳24及该提耳23,使该本体20的两侧翘起并脱离该厨余桶10,当该底面21脱离该厨余桶10时,外部大气进入该厨余桶10内而解除了该厨余桶10内的负压状态,让使用者能够轻易拿起该本体20。

请参阅图5,使用者开启该本体20后,能够将该本体20的该挂耳25勾挂于该厨余桶10的侧壁,让使用者不须将该本体20接触地面,不仅能够保持清洁,更让使用者在倾倒有机垃圾时,能够将两只手都空出并倾倒有机垃圾,更佳的是,若使用者仅有单臂,仍然能够借由一只手先将该本体20挂至于该厨余桶10侧壁,再进行倾倒有机垃圾的作业,倾倒完毕后将该本体20从该厨余桶10侧壁取下并盖回该厨余桶10上即可。

借此,由硅胶制成的该本体20在盖设于该厨余桶10上时,不仅能够防止该蚊蝇进入该厨余桶10内,更能够阻止外部空气进入该厨余桶10,更借由设置该二拉耳24,让使用者仅需单手即可解除该厨余桶10的密封状态,防止沾污使用者的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