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通孔零部件的起吊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56837发布日期:2020-05-22 21:15阅读:138来源:国知局
具有通孔零部件的起吊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吊运工具,特别涉及一种用于起吊具有通孔零部件的吊运工具,属于起重工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具有通孔的零部件如船用柴油机的机架、缸盖、前端箱、飞轮等大型零部件在搬运、加工和装配作业时,一般采用柔性吊具如钢缆、绷带穿孔吊运或在零部件上钻攻螺纹孔安装专用吊具进行吊装作业,需多人配合完成,且操作繁琐,往往需要耗费较长时间及较多人力才能完成吊运,工作效率低且存在安全隐患。如安装专用吊具,则在零部件表面会留有工艺螺纹孔,影响零部件的结构强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通孔零部件的起吊装置,减轻劳动强度,提高装卸效率。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具有通孔零部件的起吊装置,包括起吊横轴、上吊臂、铰接销轴、第一下吊臂、第二下吊臂、弹性张开机构和下吊臂锁紧机构,所述上吊臂上端设有上吊臂u形座,下端设有穿孔板;起吊横轴横穿过上吊臂u形座,与上吊臂u形座固定连接;第一下吊臂上端和第二下吊臂上端分别设有第一下吊臂u形座、第二下吊臂u形座,上吊臂下端的穿孔板与第一下吊臂u形座、第二下吊臂u形座通过铰接销轴铰接,第一下吊臂下端和第二下吊臂下端分别向相反方向弯折成第一吊钩和第二吊钩;弹性张开机构设置在上吊臂下端一侧和第二下吊臂上端一侧,下吊臂锁紧机构设置在第一下吊臂和第二下吊臂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进一步实现:

进一步的,所述弹性张开机构包括弧形杆和拉簧,弧形杆上端固定在上吊臂下部一侧上,且在铰接销轴的上侧;拉簧两端分别钩挂在弧形杆下端和与弧形杆下端相邻的第二下吊臂上端。

进一步的,所述下吊臂锁紧机构包括挂钩和锁圈,挂钩一端与一根下吊臂铰接,锁圈固定在另一根下吊臂上;两根下吊臂锁定在彼此抵靠的状态时,挂钩另一端插进锁圈中。

进一步的,第一吊钩和第二吊钩结构相同,均向上倾斜,端部成锥形;第一吊钩或第二吊钩与各自对应的下吊臂夹角α=70°~75°。

进一步的,上吊臂、第一下吊臂和第二下吊臂均采用中碳钢锻造而成。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采用上吊臂与第一下吊臂及第二下吊臂铰接的结构,以及弹性张开机构使得两个下吊臂自动张开,即可采用两吊钩钩住水平通孔边缘的方式进行吊运。采用下吊臂锁紧机构使得第一下吊臂及第二下吊臂保持并紧,即可采用单吊钩钩住垂直通孔边缘的方式进行吊运。本实用新型使用十分方便,取代了繁琐的钢缆或绷带的穿孔操作,杜绝了安全隐患,提高了作业效率,减轻了作业工人的操作强度。还可制成大小不同规格,以满足大小不同具有通孔零部件的起吊,提高本实用新型使用的通用性。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点,将通过下面优选实例的非限制性说明进行图示和解释,这些实施例,是参照附图仅作为例子给出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并紧状态吊运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左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张开状态吊运的主视图;

图4是图1的ⅰ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本实用新型吊运船用柴油机零部件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包括起吊横轴1、上吊臂2、铰接销轴3、第一下吊臂4、第二下吊臂5、弹性张开机构6和下吊臂锁紧机构7,上吊臂2上端设有上吊臂u形座21,下端设有穿孔板22。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起吊横轴1一端设有螺纹,将起重卸扣、吊带或钢缆穿在左端已穿过上吊臂u形座21右侧的起吊横轴1上,再将起吊横轴1拧入上吊臂u形座21左侧的螺纹中,使得上吊臂u形座21与起吊横轴1固定连接,完成起重卸扣、吊带或钢缆的安装。

第一下吊臂4上端和第二下吊臂5上端分别设有第一下吊臂u形座41、第二下吊臂u形座51,上吊臂2下端的穿孔板22与插接在一起的第一下吊臂u形座41、第二下吊臂u形座51通过铰接销轴3铰接,并用开口销31锁定铰接销轴3。第一下吊臂4下端和第二下吊臂5下端分别向相反方向弯折成第一吊钩42和第二吊钩52,第一吊钩42和第二吊钩52结构相同,均向上倾斜,端部成锥形。本实施例倾斜的第一吊钩42或第二吊钩52与各自对应的下吊臂夹角α=75°,这样的结构既便于第一吊钩42或第二吊钩52单独钩住如图1所示零部件8的垂直孔81,也便于第一吊钩42或第二吊钩52如图3所示钩挂住被吊零部件9的水平通孔91下侧而不会滑脱,提高吊运的安全性。

如图1和图3所示,弹性张开机构6设置在上吊臂2下端右侧和第二下吊臂5上端右侧,包括弧形杆61和拉簧62,弧形杆61上端焊接固定在上吊臂2下端右侧上,且在铰接销轴3的上侧。拉簧62两端分别钩挂在弧形杆61下端和与弧形杆61下端相邻的第二下吊臂5上端。

如图4所示,下吊臂锁紧机构7设置在第一下吊臂4和第二下吊臂5之间,包括挂钩71和锁圈72,挂钩71右端与第二下吊臂5铰接,锁圈72固定在第一下吊臂5上。两根下吊臂锁定在彼此抵靠的状态时,挂钩71左端插进锁圈72中。上吊臂2、第一下吊臂4和第二下吊臂5均采用中碳钢锻造而成,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强度,使得本实用新型吊运零件时,具有较大的安全裕度。

如图3所示,使用本实用新型吊运水平面具有通孔10的零部件时,先将第一下吊臂4下端和第二下吊臂5下端合拢,弹性张开机构6的拉簧62被拉长,然后将第二下吊臂5上的挂钩71左端插进第一下吊臂4上的锁圈7中,接着行车吊钩下降,通过行车吊钩吊住的起重卸扣、吊带或钢缆带动本实用新型下降,第一下吊臂4下端的和第二下吊臂5下端的第一吊钩42和第二吊钩52伸进通孔10内。再将挂钩71脱离锁圈7,在拉簧62复位力作用下,第一下吊臂4下和第二下吊臂5自行打开,上翘的第一吊钩42和第二吊钩52牢牢钩住被吊零部件9的水平通孔91下侧边缘,就可安全地吊运被吊零部件。

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具有通孔零部件的起吊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起吊横轴、上吊臂、铰接销轴、第一下吊臂、第二下吊臂、弹性张开机构和下吊臂锁紧机构,所述上吊臂上端设有上吊臂u形座,下端设有穿孔板;起吊横轴横穿过上吊臂u形座,与上吊臂u形座固定连接;第一下吊臂上端和第二下吊臂上端分别设有第一下吊臂u形座、第二下吊臂u形座,上吊臂下端的穿孔板与第一下吊臂u形座、第二下吊臂u形座通过铰接销轴铰接,第一下吊臂下端和第二下吊臂下端分别向相反方向弯折成第一吊钩和第二吊钩;弹性张开机构设置在上吊臂下端一侧和第二下吊臂上端一侧,下吊臂锁紧机构设置在第一下吊臂和第二下吊臂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通孔零部件的起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张开机构包括弧形杆和拉簧,弧形杆上端固定在上吊臂下部一侧上,且在铰接销轴的上侧;拉簧两端分别钩挂在弧形杆下端和与弧形杆下端相邻的第二下吊臂上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通孔零部件的起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吊臂锁紧机构包括挂钩和锁圈,挂钩一端与一根下吊臂铰接,锁圈固定在另一根下吊臂上;两根下吊臂锁定在彼此抵靠的状态时,挂钩另一端插进锁圈中。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通孔零部件的起吊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吊钩和第二吊钩结构相同,均向上倾斜,端部成锥形;第一吊钩或第二吊钩与各自对应的下吊臂夹角α=70°~75°。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通孔零部件的起吊装置,其特征在于:上吊臂、第一下吊臂和第二下吊臂均采用中碳钢锻造而成。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通孔零部件的起吊装置,包括起吊横轴、上吊臂、铰接销轴、第一下吊臂、第二下吊臂、弹性张开机构和下吊臂锁紧机构,上吊臂上端设有上吊臂U形座,起吊横轴横穿过上吊臂U形座,与上吊臂U形座固定连接。上吊臂下端的穿孔板与第一下吊臂U形座、第二下吊臂U形座通过铰接销轴铰接,第一下吊臂下端和第二下吊臂下端分别向相反方向弯折成第一吊钩和第二吊钩;弹性张开机构设置在上吊臂下端一侧和第二下吊臂上端一侧,下吊臂锁紧机构设置在第一下吊臂和第二下吊臂之间。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使用十分方便,杜绝了安全隐患,提高了作业效率,减轻了作业工人的操作强度。

技术研发人员:赵俊;戴群;沈建华;黄汉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船动力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9.24
技术公布日:2020.05.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