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晶圆载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48196发布日期:2020-05-22 20:36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晶圆载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盖(10),其上设有容置所述晶圆的容置槽(121);所述容置槽(121)的内侧设有沿所述容置槽(121)的径向凸起以支撑所述晶圆的环形支撑台(122);

顶盖(20),所述顶盖(20)设置在所述底盖(10)的一侧且与所述底盖(10)可活动连接,以盖合所述底盖(10),

限位结构,其包括间隔设置在所述顶盖(20)中的若干限位凸台(23)、以及设置在所述容置槽(121)内侧壁且沿所述环形支撑台(122)间隔设置以与所述限位凸台(23)配合限位的若干限位槽(123);在所述晶圆置于所述环形支撑台(122)且所述底盖(10)和所述顶盖(20)盖合时,所述限位凸台(23)的内壁面与所述晶圆的外边缘抵接以对所述晶圆进行限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晶圆载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盖(10)包括第一本体(11)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本体(11)上的卡接凸台(12);所述容置槽(121)设置在所述卡接凸台(12)内侧;

所述顶盖(20)包括第二本体(21)、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本体(21)内侧供所述卡接凸台(12)卡入的卡接槽(22);所述若干限位凸台(23)设置在所述卡接槽(22)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晶圆载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支撑台(122)的内壁面呈斜坡状;

所述限位凸台(23)的尺寸朝所述卡接槽(22)的开口方向逐渐减小,所述限位凸台(23)的内壁面为斜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晶圆载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槽(22)的内侧设有圆形凹槽(221);所述圆形凹槽(221)的边沿向外延伸与所述卡接槽(22)的内侧壁连接形成支撑台(222);

所述若干限位凸台(23)间隔设置在所述支撑台(222)上,且从所述支撑台(222)的内侧壁朝所述卡接槽(22)的开口方向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晶圆载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槽(123)的尺寸大于所述限位凸台(23)的尺寸。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晶圆载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槽(22)的尺寸大于所述卡接凸台(12)的尺寸。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晶圆载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顶盖(20)和所述底盖(10)之间的卡接结构;

所述卡接结构包括间隔设置在所述卡接凸台(12)外侧壁的若干卡槽(124)、以及设置在所述卡接槽(22)内侧壁与所述若干卡槽(124)对应设置的卡台(212)。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晶圆载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本体(11)位于所述卡接凸台(12)的外周设有第一外凸缘(111);

所述第二本体(21)位于所述卡接槽(22)的开口端面设有第二外凸缘(211);

所述顶盖(20)和所述底盖(10)盖合时,所述第一外凸缘(111)与所述第二外凸缘(211)相互贴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晶圆载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凸缘(111)和所述第二外凸缘(211)的形状尺寸相适配。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晶圆载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本体(21)的顶面设有朝所述顶面边缘凸出的叠合台(24);

所述第一本体(11)的底面设有与另一所述晶圆载运装置的所述第二本体(21)的叠合台(24)叠合的环形叠合槽(13)。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晶圆载运装置,包括底盖,其上设有容置所述晶圆的容置槽;所述容置槽的内侧设有沿所述容置槽的径向凸起以支撑所述晶圆的环形支撑台;顶盖,所述顶盖设置在所述底盖的一侧且与所述底盖可活动连接,以盖合所述底盖,限位结构,其包括间隔设置在所述顶盖中的若干限位凸台、以及设置在所述容置槽内侧壁且沿所述环形支撑台间隔设置以与所述限位凸台配合限位的若干限位槽;在所述晶圆置于所述环形支撑台且所述底盖和所述顶盖盖合时,所述限位凸台的内壁面与所述晶圆的外边缘抵接以对所述晶圆进行限位。该晶圆载运装置可支撑固定该晶圆,最大程度的保护晶圆,避免晶圆在存储或运载过程中损坏。

技术研发人员:邱摩西;刘汝拯;陈松平;何江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义柏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9.29
技术公布日:2020.05.22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