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修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95611发布日期:2020-06-30 19:57阅读:262来源:国知局
一种修复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玻璃加工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修复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装饰等需要,玻璃的表面需要印刷油墨层,加工过程中,玻璃的边缘可能会附着有油墨,印刷后需要对玻璃的油墨面丝印边进行修复,以去除玻璃边缘的污染物。现有技术中用于对玻璃边缘磨粉修复常为人工修复,自动化程度较低,集成度较低,工作效率较低,工作人员的工作量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修复装置,该修复装置自动化程度较高、集成度高、工作效率高。

一种修复装置,包括上机架、下机架和框架,还包括:

上料定位机构、工作平台机构、下料定位机构和修复机构,所述上料定位机构用于对上料的玻璃定位,所述工作平台机构设于所述上机架上,用于放置并稳定所述玻璃,所述下料定位机构设于所述上机架上,用于对下料的所述玻璃定位,所述修复机构设于所述框架上,位于所述工作平台机构的上方,用于修复所述玻璃的油墨面丝印边。

以上技术方案优选的,所述修复装置还包括除尘防护机构,所述除尘防护机构包括无尘布、收放组件和导向组件,所述无尘布通过若干个所述导向组件覆盖于所述工作平台机构的工作面上,所述收放组件分别设于所述工作平台机构的两端,用于收放所述无尘布。

以上技术方案优选的,所述工作平台机构包括多个并排的工作平台,每个所述工作平台包括多个依次共线设置的工作工位,每个所述工作工位对应一个吸附平台组件,用于吸附所述玻璃,所述吸附平台组件的上表面为所述工作面。

以上技术方案优选的,所述上料定位机构设于所述工作平台机构的输入端,包括上料定位升降组件、第一支撑板、第一放置架和第一平面对位组件,所述上料定位升降组件用于带动所述第一支撑板上下移动,所述第一放置架设于所述第一支撑板上,用于放置上料的所述玻璃,所述第一平面对位组件用于调整所述玻璃的左右方向和前后方向的位置。

以上技术方案优选的,所述上料定位升降组件包括第二升降结构、第一固定板和第一导柱,所述第二升降结构的固定端安装在所述第一固定板的下方,所述第二升降结构的移动端穿过所述第一固定板与所述第一支撑板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板上设有通孔,所述第一导柱的下方固定在所述下机架上,所述第一导柱的上方穿过所述通孔与所述第一支撑板连接。

以上技术方案优选的,所述第一平面对位组件包括第三前后移动结构、第一前后移动滑块和第一定位轮,所述第三前后移动结构为带传动机构,所述第一支撑板上位于所述第三前后移动结构的传动带的两侧平行于所述传动带分别设有前后方向的第一滑轨,所述第一前后移动滑块分别与所述第一滑轨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前后移动滑块的内侧与所述传动带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前后移动滑块上安装有至少两个所述第一定位轮,所述第一定位轮的连线与所述第一滑轨垂直。

以上技术方案优选的,所述第一平面对位组件还包括第二左右移动结构和第一左右移动滑块,所述第二左右移动结构为带传动机构,所述第一支撑板上位于所述第二左右移动结构的传动带的两侧平行于所述传动带分别设有左右方向的第二滑轨,所述第一左右移动滑块分别与所述第二滑轨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左右移动滑块的内侧与所述传动带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左右移动滑块上安装有至少两个所述第一定位轮,所述第一定位轮的连线与所述第二滑轨垂直。

以上技术方案优选的,所述修复机构包括支撑架、与多个工作工位对应的多个擦拭组件、平面运动组件和玻璃移栽组件,所述擦拭组件设于所述支撑架上,用于加工所述工作工位上放置的所述玻璃,所述玻璃移栽组件设于所述支撑架上,用于移动所述工作工位上放置的所述玻璃,所述支撑架与所述平面运动组件的移动端连接。

以上技术方案优选的,多个所述擦拭组件包括磨粉水擦拭组件、第一无尘布擦拭组件、酒精擦拭组件和第二无尘布擦拭组件,所述磨粉水擦拭组件包括第三升降气缸、第五连接板、第六连接板、磨粉水擦拭头和快换气夹头,所述第三升降气缸的缸体安装在所述支撑架的侧面上,所述第三升降气缸的移动端与所述第五连接板连接,所述第六连接板设于所述第五连接板的下方,所述第五连接板与所述第六连接板之间设有缓冲弹簧,所述第五连接板上设有通孔,第二导柱的下方与所述第六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导柱的上方穿过所述通孔与所述第五连接板滑动连接,所述磨粉水擦拭头通过所述快换气夹头设于第六连接板的下方。

以上技术方案优选的,所述上机架上位于所述磨粉水擦拭组件下方的吸附平台组件的一侧设有磨粉水容器,所述磨粉水容器内乘装有玻璃磨粉水,所述上机架上安装有第四升降气缸,所述第四升降气缸的移动端与连接板连接,所述连接板部分伸入所述磨粉水容器内,所述磨粉水容器内的所述连接板上表面粘附有磨粉水块。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修复装置,包括上料定位机构、工作平台机构、下料定位机构和修复机构,通过设置上料定位机构能够对上料的玻璃定位,工作平台机构设于上机架上,通过设置工作平台机构能够放置并稳定加工中的玻璃,下料定位机构设于上机架上,通过设置下料定位机构能够对下料的玻璃定位,修复机构设于框架上,位于工作平台机构的上方,通过设置修复机构能够修复玻璃的油墨面丝印边。整个修复装置不仅集成化程度高、自动化程度高,且工作效率高,所需的操作人员少,操作人员的工作量少。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提供的玻璃磨粉修复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提供的上下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提供的上料料仓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提供的上料翻转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提供的上料定位抓取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提供的修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提供的修复装置省去修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提供的上料定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提供的下料定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提供的吸附平台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提供的吸附平台组件处的收放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提供的导向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提供的修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提供的磨粉水擦拭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提供的磨粉水容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一无尘布擦拭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7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提供的酒精擦拭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8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提供的无尘布料卷的安装结构图;

图19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提供的支撑架处的收放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0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提供的玻璃移栽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提供的料盘搬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一输送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玻璃磨粉修复设备,该玻璃磨粉修复设备能够对玻璃油墨面的丝印边进行修复。如图1-22所示,该玻璃磨粉修复设备包括机架1和设置在机架上的修复装置2和上下料装置3。机架为采用钣金件拼装形成的框架结构,具有支撑稳定性高,以及制造成本低等优点。为了提高机架的结构强度,可以在框架结构上设置加强筋等结构。本实施例中为了便于安装,具体地,机架1分为上机架11和下机架12,上机架与下机架间通过框架进行稳固。上机架尺寸小于下机架尺寸,上机架位于下机架的上方中部。修复装置2设置在上机架11上,包括上料定位机构21、工作平台机构22、下料定位机构23和修复机构24,上料定位机构用于对上料的玻璃定位,工作平台机构用于放置并稳定玻璃,下料定位机构用于对下料的玻璃定位,修复机构用于修复玻璃的油墨面丝印边;上下料装置3包括上料机构31和下料机构32,上料机构位于修复装置2的输入端,用于将玻璃输送到修复装置,下料机构位于修复装置2的输出端,用于将修复后的玻璃从修复装置取走。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玻璃磨粉修复设备,包括修复装置和上下料装置,通过设置上下料装置能够实现玻璃的自动上下料,修复装置包括上料定位机构、工作平台机构、下料定位机构和修复机构,通过设置上料定位机构能够实现对上料的玻璃定位,通过设置工作平台机构能够实现放置并稳定玻璃,通过设置下料定位机构能够实现对下料的玻璃定位,通过设置修复机构能够实现修复玻璃的油墨面丝印边。整个玻璃磨粉修复设备不仅集成化程度高、自动化程度高,且工作效率高,所需的操作人员少,操作人员的工作量少。

上料机构31包括上料料仓311、上料升降组件、上料分料组件、上料翻转组件312和上料定位抓取组件313。上料料仓设于下机架12上,位于修复装置2的输入端,上料料仓内堆叠有若干个料盘,料盘内放置有待加工的玻璃。具体地,上料料仓311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限位挡板3111和罩设于限位挡板外部的固定支架3112,固定支架安装在下机架上。为了适应不同规格的玻璃和料盘,两个限位挡板3111之间设有料仓调节组件,料仓调节组件包括丝杠3113和螺套3114,固定支架的一侧设有第一连接板3115,第一连接板上设有水平的丝杠,丝杠上螺纹连接有两个螺套,螺套分别通过第二连接板3117与限位挡板3111固定连接。上料料仓靠近上料翻转组件的一侧设有上料部。

上料升降组件设于上料料仓上,用于向下运送料盘。其中上料升降组件包括第一移动气缸314、第一带轮315、第二带轮316、第一传动带317、第一电机和第一导轨。第一移动气缸的移动端上设置有上料板,上料板能够伸入料盘之间,用于支撑料盘;第一电机安装在固定支架的顶板或限位挡板的内侧,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伸出限位挡板与第一带轮连接;第一带轮正下方的限位挡板上设有第二带轮,第一带轮与第二带轮通过第一传动带连接;第一传动带上设有第三连接板318,限位挡板上位于第一传送带的一侧设有竖直设置的第一导轨,第三连接板能够相对于第一滑轨上下滑动,第一移动气缸安装在第三连接板上。第一移动气缸、上料板和第三连接板均能够上下移动。第一带轮、第二带轮、第一传动带、第一电机的带传动结构还可以被替换为丝杠螺母传动结构、齿轮齿条传动结构、链传动结构或直线线性模组等。

上料分料组件设于上料料仓的两侧,用于分离上料的料盘。具体地,上料分料组件包括第一固定气缸319、第一分料板和第四连接板,第四连接板设于限位挡板的外侧,第四连接板上安装有第一固定气缸,第一固定气缸的移动端与第一分料板连接,两侧的第一分料板伸出能够固定住料盘。

上料翻转组件312设于机架上,上料翻转组件用于将上料料仓内料盘上的玻璃移送到上料部。具体地,上料翻转组件包括第一前后移动结构3121、第一升降结构3122、第一旋转气缸3123和第一吸盘3124。第一升降结构和第一前后移动结构可以为带传动结构、丝杠螺母传动结构、齿轮齿条传动结构、链传动结构或直线线性模组等。第一升降结构的固定端与第一前后移动结构的移动端固定连接,第一升降结构的移动端与第一旋转气缸的缸体固定连接,第一旋转气缸的移动端与第一吸盘固定连接,第一升降结构的下端能够相对于下机架前后滑动。本实施例中第一吸盘为伯努利无痕吸盘,与第一吸盘连接的第一安装板中部设有第二传感器,用于感应有无玻璃。

上料定位抓取组件313设于机架上,用于将上料部的玻璃移送至上料定位机构21。上料定位抓取组件313包括第一左右移动结构3131、第二前后移动结构3132、第一升降气缸3133和第二吸盘3134。第一左右移动结构和第二前后移动结构可以为带传动结构、丝杠螺母传动结构、齿轮齿条传动结构、链传动结构或直线线性模组等。第一左右移动结构3131的固定端安装在上机架11上,第一左右移动结构的移动端与第二前后移动结构的固定端固定连接,第二前后移动结构的移动端与第一升降气缸的缸体连接,第一升降气缸的移动端上通过第二安装板3135安装有第二吸盘3134。本实施例中第二吸盘为聚醚醚酮(peek)材质无痕吸盘。第一升降气缸通过第三安装板3136与第二前后移动结构的移动端连接,第三安装板的顶板下侧可以设有第三传感器,用于感应玻璃的有无,本实施例中第三传感器可以为真空压力传感器。

本实施例中上料机构的工作过程:未上料状态下,第一固定气缸的移动端伸长将第一分料板伸入上料料仓内堆叠的多个料盘底部,或夹持住料盘的侧边,使多个料盘固定在上料料仓内;上料时,第一移动气缸的移动端伸长带动上料板向上料料仓内移动,上料料板插入上料的堆叠的多个料盘的最下方料盘的底部,托住堆叠的多个料盘;启动第一电机,通过带传动结构带动第一移动气缸和上料板上移一定距离,上料板托住堆叠的料盘并带动多个料盘上移一定距离,第一固定气缸的移动端回缩带动第一分料板回缩;第一电机反转通过带传动结构带动第一移动气缸、上料板和堆叠的料盘下移,当多个料盘中最下方的料盘刚好移至第一固定气缸的下方时,第一固定气缸的移动端伸长,将多个料盘中下方的倒数第二个料盘固定住,使倒数第二个料盘和上部的多个料盘固定在第一固定气缸的上方,从而将最下方料盘分离出;最下方料盘跟随第一移动气缸和上料板继续下移供上料翻转组件取料;空的料盘下落到位后第一移动气缸的移动端回缩并上移待下一次上料,如此重复实现依次上料;第一前后移动结构和第一升降结构带动第一吸盘上下、前后移动至合适位置吸取玻璃,随后将玻璃的油墨面朝上放置到上料部;第一左右移动结构、第二前后移动结构和第一升降气缸带动第二吸盘左右、前后、上下移动至上料部上方取走玻璃,并适当移动将玻璃移送至上料定位机构。

修复装置2设置在上机架11上,包括上料定位机构21、工作平台机构22、除尘防护机构25、修复机构24和下料定位机构23。上料定位机构21设于工作平台机构22的输入端,具体地包括上料定位升降组件、第一支撑板211、第一放置架212和第一平面对位组件,上料定位升降组件用于带动第一支撑板211上下移动,第一放置架212设于第一支撑板211上,用于放置上料的玻璃,第一平面对位组件用于调整玻璃的左右方向和前后方向的位置。上料定位升降组件包括第二升降结构213、第一固定板214和第一导柱215,第二升降结构可以是气缸、液压缸、带传动结构、丝杠螺母传动结构、齿轮齿条传动结构、链传动结构或直线线性模组等,第二升降结构的固定端安装在第一固定板的下方,第二升降结构的移动端穿过第一固定板与第一支撑板211连接,第一固定板上可以设有通孔,第一导柱的下方固定在下机架上,第一导柱的上方穿过通孔与第一支撑板连接。本实施例中玻璃为四边形结构,因此需要对玻璃的四边进行定位,第一平面对位组件包括第三前后移动结构216、第二左右移动结构217、第一前后移动滑块、第一左右移动滑块和第一定位轮218。第三前后移动结构和第二左右移动结构均为带传动机构,第一支撑板211上位于第三前后移动结构的传动带的两侧平行于传动带分别设有前后方向的第一滑轨,第一前后移动滑块分别与第一滑轨滑动连接,第一前后移动滑块的内侧与传动带固定连接,第一前后移动滑块上安装有至少两个第一定位轮218,两个第一定位轮的连线与第一滑轨垂直,用于对玻璃的前后两边定位。第三前后移动结构运动,传动带带动两侧的第一前后移动滑块移动,由于第一前后移动滑块位于传动带两侧,玻璃前后两边对应的两个第一前后移动滑块移动方向相反,使其均向内运动,使第一定位轮对玻璃定位,或者均向外运动松开玻璃。第一支撑板上位于第二左右移动结构的传动带的两侧平行于传动带分别设有左右方向的第二滑轨,第一左右移动滑块分别与第二滑轨滑动连接,第一左右移动滑块的内侧与传动带固定连接,第一左右移动滑块上安装有至少两个第一定位轮,两个第一定位轮的连线与第二滑轨垂直,用于对玻璃的左右两边定位。第二左右移动结构运动,传动带带动两侧的第一左右移动滑块移动,由于第一左右移动滑块位于传动带两侧,玻璃前后两边对应的两个第一左右移动滑块移动方向相反,使其均向内运动,使第一定位轮对玻璃定位,或者均向外运动松开玻璃。第一放置架上可以设有第五传感器,用于感应玻璃有无。本实施例中下料定位机构23与上料定位机构相比没有设置上料定位升降组件,第二支撑板231通过支撑柱232安装在上机架11上,其他结构均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工作平台机构22包括多个并排的工作平台,每个工作平台包括多个依次共线设置的工作工位221,每个工作工位对应一个吸附平台组件,用于吸附玻璃,吸附平台组件的上表面为工作面。本实施例具体地,设有两个并排的工作平台,每个工作平台包括4个依次共线设置的工作工位,依次是磨粉水擦拭工位、无尘布清洁擦拭工位、酒精擦拭工位和无尘布清洁工位。吸附平台组件为真空吸附形式,包括吸附平台222和设于吸附平台上的硅胶片223,硅胶片上均布有多个吸附孔224,吸附孔与外界的真空泵连接。吸附平台组件能够将玻璃吸附在吸附平台上。

为了避免磨损玻璃的放置面,本实施例还设置有除尘防护机构25,除尘防护机构包括无尘布、收放组件251和导向组件252,无尘布通过若干个导向组件覆盖于工作平台机构22的工作面上,收放组件分别设于工作平台机构的两端,用于收放无尘布。收放组件251包括收放轮2511,收放轮通过齿轮传动结构与第二电机2512的输出轴连接,第二电机转动带动收放轮转动,从而实现无尘布的收放。导向组件252包括第二升降气缸2521和导向杆2522,第二升降气缸的缸体安装在上机架11上,导向杆与第二升降气缸的移动端连接,导向杆与无尘布接触,进行导向。玻璃的放置面与吸附平台组件的工作面间设有无尘布,能够保护玻璃的放置面不受磨损及污染。

修复机构24包括支撑架241、与多个工作工位对应的多个擦拭组件、平面运动组件242和玻璃移栽组件243,擦拭组件设于支撑架上,用于加工工作工位上放置的玻璃,玻璃移栽组件设于支撑架上,用于移动工作工位上放置的玻璃,支撑架与平面运动组件的移动端连接。本实施例中多个擦拭组件分别为磨粉水擦拭组件244、第一无尘布擦拭组件245、酒精擦拭组件246和第二无尘布擦拭组件247,分别对应磨粉水擦拭工位、无尘布清洁擦拭工位、酒精擦拭工位和无尘布清洁工位设置。平面运动组件242包括第四前后移动结构2421和第三左右移动结构2422,上机架的框架的上方设有第四安装板111,第四前后移动结构的固定端安装在第四安装板上,第三左右移动结构设于第四前后移动结构的下方,第三左右移动结构的固定端与第四前后移动结构的移动端连接,第三左右移动结构的移动端与支撑架241连接,支撑架的前后两侧设有多个擦拭组件和玻璃移栽组件。

磨粉水擦拭组件244包括第三升降气缸2441、第五连接板2442、第六连接板2443、磨粉水擦拭头2444和快换气夹头2445,第三升降气缸的缸体安装在支撑架241的侧面上,第三升降气缸的移动端与第五连接板连接,第六连接板2443设于第五连接板2442的下方,第五连接板与第六连接板之间设有缓冲弹簧,第五连接板上设有通孔,第二导柱的下方与第六连接板固定连接,第二导柱的上方穿过通孔能够与第五连接板滑动,缓冲弹簧能够增大擦拭力,提高擦拭效果;磨粉水擦拭头2444和快换气夹头2445均设于第六连接板2443的下方,磨粉水擦拭头通过快换气夹头安装在第六连接板的下方。快换气夹头属于现有技术产品,为快拆式结构,固定时间由人工进行更换;磨粉水擦拭头底部贴pva吸水棉。上机架上位于磨粉水擦拭工位处的吸附平台组件的一侧设有磨粉水容器113,磨粉水容器内乘装有玻璃磨粉水,上机架上安装有第四升降气缸114,第四升降气缸的移动端与连接板115连接,连接板部分伸入磨粉水容器内,磨粉水容器内的连接板上表面粘附有磨粉水块。磨粉水块从玻璃磨粉水液体中上升后,磨粉水擦拭头与其接触,将磨粉水粘至涂抹头擦拭玻璃。

第一无尘布擦拭组件245包括第五升降气缸2451、第六升降气缸2452、第五安装板、第六安装板、第七连接板、第八连接板、无尘布导轮架、缓冲弹簧和第一无尘布擦拭头。第五安装板2453安装在支撑架241的侧面,第五升降气缸2451的缸体安装在第五安装板2453的顶端下方,第五安装板与第六安装板2454滑动连接,第六安装板分别与第五升降气缸的移动端和第六升降气缸的缸体连接,第七连接板2455的一端与第六安装板2454的下端连接,第六升降气缸的移动端穿过第七连接板与第八连接板2456连接,第八连接板下表面设有第一无尘布擦拭头2457,第八连接板与第六升降气缸的移动端间设有多个竖直的缓冲弹簧,能够增大第一无尘布擦拭头的擦拭力。第八连接板与第七连接板间设有第三导柱,第三导柱的下端与第八连接板固定连接,第三导柱的上端与第七连接板滑动连接。第七连接板的下方还设有无尘布导轮架2458,无尘布导轮架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无尘布导轮2459,用于对无尘布进行导向。

酒精擦拭组件246的结构与第一无尘布擦拭组件相似,区别在于酒精擦拭组件的酒精擦拭头上设有进酒精管接头2461,用于与外部的酒精罐连接,使酒精擦拭头上附着有酒精,其他具体结构在此不再赘述。第二无尘布擦拭组件包括第二无尘布擦拭头247,第二无尘布擦拭组件的结构与第一无尘布擦拭组件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支撑架241的左右两端安装有无尘布料卷2411,无尘布料卷的下方分别设有收放组件2412,该收放组件与前述的收放组件结构相似在此不再赘述。无尘布穿过无尘布导轮间的缝隙依次覆盖在磨粉水擦拭头、第一无尘布擦拭头、酒精擦拭头和第二无尘布擦拭头的下方,对玻璃的四个边进行擦拭。

本实施例中设有前后各五组玻璃移栽组件243,玻璃移栽组件包括第七升降气缸2431和第三吸盘2432,第七升降气缸的缸体与支撑架241连接,第三吸盘与第七升降气缸的移动端连接。本实施例中第三吸盘选用peek材质无痕吸盘。玻璃移栽组件用于将上料定位机构处的玻璃上料至工作平台上,或者将玻璃从一个工作工位移动到下一个工作工位,或者将玻璃下料至下料定位机构23。

下料机构包括下料料仓、下料升降组件、下料分料组件、下料翻转组件和下料定位抓取组件,下料料仓设于机架上,用于堆叠料盘,料盘内放置有加工后的玻璃,下料升降组件设于下料料仓上,用于向上运送料盘,下料分料组件设于下料料仓的两侧,用于分离堆叠的料盘,下料定位抓取组件设于机架上,用于将下料定位机构上的玻璃移送至下料部,下料料仓靠近下料翻转组件的一侧设有下料部,下料翻转组件设于机架上,下料翻转组件用于将下料部的玻璃移送到下料料仓内空的料盘上。

本实施例中下料机构的具体结构与上料机构结构相同在此不再赘述,下料机构的动作顺序与上料机构的动作顺序相反。下料升降组件设于下料料仓上,用于向上运送料盘。其中下料升降组件包括第二移动气缸、第三带轮、第四带轮、第二传动带、第三电机和第二导轨。第二移动气缸的移动端上设置有下料板,下料板能够伸入料盘之间,用于支撑料盘。下料分料组件包括第二固定气缸、第二分料板和第九连接板,第九连接板设于限位挡板的外侧,第九连接板下安装有第二固定气缸,第二固定气缸的移动端与第二分料板连接,两侧的第二分料板伸出能够固定住料盘。

本实施例中下料机构的工作过程:下料定位抓取组件将加工好的玻璃从下料定位机构移送至下料部;下料翻转组件将玻璃从下料部移动到下料料仓下端的空料盘内,开启第三电机,带动第二移动气缸和下料板下移到刚放置玻璃的料盘处,移动端伸长将下料板插入该料盘的下方,第三电机反转,带动第二移动气缸、下料板和该料盘上移,上移至第二固定气缸下方时,第二固定气缸移动端回缩,第二移动气缸、下料板和该料盘继续上移至第二固定气缸上方,第二固定气缸的移动端伸长,带动第二分料板插入该料盘下方托住该料盘;第二移动气缸回缩,待下一次下料。

上下料装置3还包括料盘回收机构33,料盘回收机构用于将上料机构31处上料后空的料盘输送至下料机构32处待放置加工后的玻璃。料盘回收机构33包括第一输送线、第二输送线和第三输送线,第一输送线的一端设于上料料仓311的下端,第三输送线的一端设于下料料仓的下端,第一输送线的另一端与第三输送线的另一端之间设有第二输送线,第二输送线的两端均设有料盘搬送组件331,第一输送线和第三输送线上均设有分料部。料盘搬送组件331包括第四左右移动结构3311和第四吸盘3312,第四左右移动结构的固定端安装在下机架12上,第四左右移动结构可以是带传动结构、链传动结构、齿轮齿条传动结构或直线线性模组等,能够实现左右移动即可。第四吸盘3312与第四左右移动结构3311的移动端连接。料盘搬送组件用于将空料盘从第一输送线搬送到第二输送线,将空料盘从第二输送线搬送到第三输送线。上料料仓的空料盘直接落在第一输送线上,经过第二输送线、第三输送线将空料盘移送至下料料仓的下端,供放置加工好的玻璃。分料部为分料气缸332,分料气缸的移动端向上设置,能够分隔传送中的空料盘。第一输送线、第二输送线和第三输送线的侧边均设有定位气缸333,用于对输送中的料盘定位,防止料盘偏离输送线。

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上料机构对料盘中的玻璃上料,玻璃经过上料定位机构前后左右方向定位后,经玻璃移栽组件移送至磨粉水擦拭工位,磨粉水擦拭头下降,对玻璃四边进行磨粉水擦拭,玻璃移栽组件将玻璃移送到下一工位的同时,将上料定位机构处的玻璃移送至磨粉水擦拭工位,依次类推;玻璃移栽组件下料的同时进行上料;料盘回收机构将上料机构处上料后空的料盘输送至下料机构下端;下料机构将加工后的玻璃放置到空料盘中,并向上堆叠装有加工后的玻璃的料盘。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