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U型螺旋输送机的吊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559189发布日期:2020-07-21 12:34阅读:51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U型螺旋输送机的吊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螺旋输送机的吊具装置,尤其涉及的u型螺旋输送机的吊瓦。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的u型螺旋输送机设备繁多,以往的u型螺旋输送机设备中的螺旋机吊瓦,包括上吊瓦和下吊瓦,只有在与上吊瓦连通的注油管上部有注油杯,很难将润滑油加到吊瓦下部的毛毡上,导致毛毡上下润滑不均,长期运行会导致吊瓦下部毛毡磨损严重,进而影响螺旋输送机的寿命。即现有的吊瓦的结构比较简陋,注油效果不好,造成螺旋轴和瓦座装置经常磨损,使得维修成本大大提高,且影响日常生产,又降低了设备使用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实用新型目的:针对上述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u型螺旋输送机的吊瓦,其目的是解决以往的吊瓦所存在的问题,该吊瓦操作方便,投资少,保证设备长时间运转,克服了因磨损而经常更换等问题。

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u型螺旋输送机的吊瓦,包括吊具装置和瓦套,吊具装置由固定板、u型装置和注油管组成,瓦套由上吊瓦和下吊瓦组成,u型装置和注油管能拆卸的连接在固定板上,u型装置为内部空腔的u型管,瓦套位于u型装置底部,瓦套的下吊瓦内周(即为瓦套内壁)与u型装置连通;瓦套的上吊瓦内周与注油管连通。

瓦套为由上吊瓦与下吊瓦紧密组合形成能够套住螺旋轴的圆筒状结构,瓦套内壁设置有毛毡,即上吊瓦内壁和下吊瓦内壁组成的内壁设置有毛毡。毛毡具有耐磨且柔软的特点,作用是避免吊瓦和螺旋轴直接硬性接触,保证吊瓦和螺旋轴的使用寿命。

瓦套内壁(包括上吊瓦内壁和下吊瓦内壁)轴向方向上设置有油槽,即如图3所示的,与瓦套轴向同向的方向上设置有油槽,油槽与u型装置和注油管连通。具体为设置有两条油槽,一条油槽与下吊瓦设置的第一通油孔连通,第一通油孔与u型装置连通,另一条油槽与上吊瓦设置的第二通油孔连通,第二通油孔与注油管连通。油槽限制润滑油流动的方向,使润滑油能够沿着油槽流淌,避免仅通过注入润滑油的点进行扩散,导致润滑油不能均匀的浸润瓦套内壁。

所述瓦套外圈设置有第一沟槽,第一沟槽至少设置在瓦套与u型装置接触的位置。也就是说可以仅在瓦套与u型装置接触的位置设置一段第一沟槽,也可以直接将第一沟槽设置一圈,即沿着瓦套外壁以瓦套的轴线为轴设置一圈,第一沟槽与u型管相扣合,使瓦套与u型装置能够连接更稳定,限制瓦座装置在其轴向上移动。

所述瓦套的内圈轴向的两端还设置有耐磨铸铁圈。耐磨铸铁圈的作用在于:1.耐磨铸铁圈用于保护螺旋轴与瓦套,提高耐磨度,避免螺旋轴与瓦套直接接触而造成损伤;2.当油槽内注入润滑油时,耐磨铸铁圈能够起到限制润滑油沿着螺旋轴的轴向方向流淌的作用。在瓦套的内圈设置供耐磨铸铁圈插入的第二沟槽。如图2所示,润滑油分别从注油管和u型装置流入上、下吊瓦的油槽,沿着油槽流至第二沟槽,即润滑油能够从上、下吊瓦的油槽浸润毛毡的上部和下部,以及润滑油能够沿着瓦套两侧的第二沟槽浸润毛毡轴向两侧的一周圈,进而逐步扩散浸润整个毛毡。

所述注油管上设置有加强板和压缩弹簧,固定板上设置有一个刚好容纳注油管穿过的孔,刚好容纳就是注油管与孔之间的间隙尽量的小,使得注油管上下移动时不跑偏,注油管的上端穿过该孔就是高于孔的上沿。注油管能在不脱离该孔的情况下,相对于该孔做上下(自己的轴向)移动,加强板两端卡在u型装置上,加强板两端各设置有一个豁口,豁口卡在u型装置上用于限位,使用时,压缩弹簧一端顶触加强板,另一端顶触固定板。使得上吊瓦和下吊瓦与轴紧密接触,能够防止粉尘进入瓦套内,保证了上吊瓦和下吊瓦和毛毡不受损伤。加强板能够限制压缩弹簧仅纵向移动,调节压缩弹簧的张弛度。

所述注油管与瓦套连接端还设置有密封垫。如图1所示,上吊瓦上端设置有一个套管,套管内设置有一个内置通孔的台,注油管下端伸入套管内并顶住该台,使得该台的通路与注油管连通,而密封垫就设置在注油管与台接触的位置,密封垫使注油管与瓦套连接的更密实,避免润滑油溢出。

所述u型装置两端口设置为第一注油口和第二注油口,所述注油管的上端设置有第三注油口。

还包括油杯,油杯安装在第一注油口、第二注油口和第三注油口上,用于方便注入润滑油。

所述毛毡为高密度毛毡。

优点效果:

本实用新型将原本只有固定作用的u型装置设计成为内部空腔的u型管结构,使得上下吊瓦能同时注油,使得上下位置的毛毡都始终处于含油状态,保持良好润滑状况,进而使得螺旋轴的旋转也更加润滑顺畅,本实用新型可使毛毡使用一年以上,而充分润滑后的毛毡也更好的避免了螺旋轴与吊瓦的硬接触,从而进一步延长毛毡、螺旋轴等构件的使用寿命。

另外,耐磨铸铁圈也很好的保护了螺旋轴与瓦套,提高耐磨度,避免螺旋轴与吊瓦直接接触而造成损伤。

本实用新型能够保证螺旋输送机长期正常运转,避免了经常更换螺旋轴和吊瓦的烦恼,其日常维护简单、方便,维修成本低,吊瓦耐用,提高了设备使用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侧视图;

图3为瓦套的剖视图;

1、固定板,2、u型装置,3、瓦套,3-1、上吊瓦,3-2、下吊瓦,4、注油管,5、第一沟槽,6、油槽,7、毛毡,8、耐磨铸铁圈,8-1、第二沟槽,9、第一通油孔,10、第二通油孔,11、加强板,12、压缩弹簧,13、密封垫,14、台,15、套管,16、油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u型螺旋输送机的吊瓦,包括吊具装置和瓦套3,吊具装置由固定板1、u型装置2和注油管4组成,瓦套3由上吊瓦3-1和下吊瓦3-2组成,u型装置2和注油管4能拆卸的连接在固定板1上,u型装置2为内部空腔的u型管,瓦套3位于u型装置2底部,即u型装置2从底部兜住瓦套3,瓦套3的下吊瓦3-2内周,即为瓦套内壁,与u型装置2连通;瓦套3的上吊瓦3-1内周与注油管4连通。

瓦套3为由上吊瓦3-1与下吊瓦3-2紧密组合形成能够套住螺旋轴的圆筒状结构,如图2所示,瓦套3内壁,即上吊瓦3-1内壁和下吊瓦3-2内壁组成的内壁,设置有毛毡7。毛毡7具有耐磨的特点,作用是保证吊瓦和螺旋轴的使用寿命。

如图2和图3所示,瓦套3内壁(包括上吊瓦3-1内壁和下吊瓦3-2内壁)轴向方向上设置有油槽6,油槽6与u型装置2和注油管4连通。具体为设置有上下两条油槽6,一条油槽6与下吊瓦3-2设置的第一通油孔9连通,第一通油孔9与u型装置2连通,另一条油槽6与上吊瓦3-1设置的第二通油孔10连通,第二通油孔10与注油管4连通。油槽6限制润滑油流动的方向,避免润滑油浸润瓦套3的内壁出现不均匀的现象。

所述瓦套3外圈设置有第一沟槽5,第一沟槽5至少设置在瓦套3与u型装置接触的位置。也就是说可以仅在瓦套3与u型装置接触的位置设置一段第一沟槽5,也可以直接将第一沟槽5设置一圈,第一沟槽5与u型管相扣合,使瓦套3与u型装置2能够连接更稳定,限制瓦座装置在其轴向上移动。

所述瓦套3的内圈轴向的两端还设置有耐磨铸铁圈8。如图2所示,润滑油分别从注油管4和u型装置2流入上、下吊瓦的油槽6,沿着油槽6流至第二沟槽8-1,即润滑油能够从上、下吊瓦的油槽6浸润毛毡7的上部和下部,以及润滑油能够沿着瓦套3两侧的第二沟槽8-1浸润毛毡7轴向两侧的周圈,进而逐步扩散浸润整个毛毡7。耐磨铸铁圈8的作用在于:1.耐磨铸铁圈用于保护螺旋轴与瓦套3,耐磨铸铁直接与螺旋轴接触,其具有很高的耐磨度,其避免螺旋轴与瓦套3直接接触而对瓦套3造成损伤;2.当油槽内注入润滑油时,耐磨铸铁圈8能够起到限制润滑油沿着螺旋轴的轴向方向流淌的作用。在瓦套3的内圈设置供耐磨铸铁圈8插入的第二沟槽8-1。

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注油管4上设置有加强板11和压缩弹簧12,固定板1上设置有一个刚好容纳注油管4穿过的孔,刚好容纳就是注油管4与孔之间的间隙尽量的小,使得注油管4上下移动时不跑偏,注油管4的上端穿过该孔就是高于孔的上沿。注油管4能在不脱离该孔的情况下,相对于该孔做上下(自己的轴向)移动,加强板11两端卡在u型装置2上,加强板11两端各设置有一个豁口,豁口卡在u型装置2上用于限位,使用时,压缩弹簧12一端顶触加强板11,另一端顶触固定板1。使得上吊瓦3-1和下吊瓦3-2与轴紧密接触,能够防止粉尘进入瓦套3内,保证了上吊瓦3-1和下吊瓦3-2和毛毡7不受损伤。加强板11能够限制压缩弹簧12仅纵向移动,通过加强板11上下设置的两个螺母调节压缩弹簧12的张弛度,使上吊瓦3-1和下吊瓦3-2与轴紧密接触,并调整螺旋轴的至水平状态。

所述注油管4与瓦套3连接端还设置有密封垫13。如图1所示,上吊瓦3-1上端设置有一个套管15,套管15内设置有一个内置通孔的台14,注油管4下端伸入套管内并顶住该台14,使得该台14的通路与注油管4连通,而密封垫13就设置在注油管4与台14接触的位置,密封垫13使注油管4与瓦套3连接的更密实,避免润滑油溢出。

所述u型装置2两端口设置为第一注油口2-1和第二注油口2-2,所述注油管4的上端设置有第三注油口4-1。

还包括油杯16,油杯16安装在第一注油口2-1、第二注油口2-2和第三注油口4-1上,用于注入润滑油。

所述毛毡7为高密度毛毡。

使用时,固定板已经固定在u型螺旋输送机的壳体中,将浸泡后的毛毡分别放入上吊瓦内壁和下吊瓦内壁,下吊瓦通过第一沟槽与u型管底部相扣合,u型管从固定板的下方穿入固定板,并用螺母临时固定,上吊瓦放在u型螺旋输送机的螺旋轴上,并与下吊瓦相吻合,将密封垫放入上吊瓦与注油管的连接端的台上,注油管从固定板的上面穿入,从注油管的下端依次套上压缩弹簧和加强板,如图1所示,加强板与注油管通过上下两个螺母固定连接,然后向上推动加强板,使得注油管上移,压缩弹簧收缩,将注油管插入套管内,在压缩弹簧的作用下,注油管向下顶紧台,此时,压缩弹簧顶触上吊瓦与螺旋轴紧密扣合,注油管的下端与密封垫紧密接触后,调节u型管在固定板上的两个螺母,直至螺旋轴水平为止,将两个螺母紧固。

油杯安装在注油口上,可以在三个注油口向瓦座装置注入润滑油,通过注油管流到毛毡上,中间注油口将润滑油注入到瓦座装置的上半部的毛毡上,两侧的注油口将润滑油注入到瓦座装置的下半部的毛毡上。当螺旋输送机运行时,螺旋轴被浸油的毛毡包裹,起到润滑作用。浸油后的毛毡能够撑起螺旋轴,旋转时保证不磨损吊瓦,上吊瓦受压缩弹簧下压的作用力,使得上、下吊瓦与螺旋轴紧密接触,能够防止粉尘进入吊瓦内,保证了上、下吊瓦和毛毡不受损伤。从而达到了毛毡耐磨的目的,保证吊瓦和螺旋轴的使用寿命。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