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料送料装置以及多级分料送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154569发布日期:2020-09-08 14:37阅读:57来源:国知局
分料送料装置以及多级分料送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料传送领域,尤其是分料送料装置以及多级分料送料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技术中的分料送料装置,包括有固定的料仓和设置在料仓下方的可活动的封板,料仓内包括若干个独立隔间,封板包括卸料口,开始时,封板将独立隔间都封闭了,隔间无法下料。当第一驱动装置驱动封板移动时,卸料口分别经过所述隔间的底部并先后地与隔间连通,从而分别令各隔间卸料,从而实现分批卸料。

为了适应不同的装料、卸料位置,现有技术中也存在另一种分料送料装置,其设置有第二驱动装置,来驱动料仓运动。即,第二驱动装置驱动料仓、封板以及第一驱动装置运动,而第一驱动装置只驱动封板相对于料仓运动。

现有技术的缺陷在于:需要分别用不同的驱动装置来驱动料仓、封板,结构不够简单。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旨在给出一种结构更简单,无需分别使用驱动装置来驱动料仓和封板的分料送料装置以及多级分料送料装置。

分料送料装置,包括单向间歇运动机构、装料框、托盘、驱动装置,装料框包括若干装料通腔,托盘包括卸料口,装料框可活动地安装于托盘上;托盘可活动地设置,驱动装置可驱动托盘正向、反向运动,装料框通过单向间歇运动机构与托盘连接,当驱动装置驱使托盘朝某一方向运动时,单向间歇运动机构带动装料框与托盘共同运动,当驱动装置驱使托盘朝另一方向运动时,单向间歇运动机构使装料框不随托盘运动,从而卸料口在抵达一个装料通腔的下方后连通该装料通腔,使该装料通腔可以卸料。

进一步地,分料送料装置的下方还包括接料工位,驱动装置可驱使所述装料通腔分别抵达接料工位的正上方。

进一步地,还包括固定挡板,托盘可活动地设置在固定挡板上;固定挡板包括有开口,当托盘的卸料口与装料通腔连通且所述卸料口也和所述开口连通时,装料通腔才能卸料。

进一步地,所述装料通腔包括网格栅,接料工位包括若干子接料工位,当装料通腔抵达接料工位的正上方且卸料口连通所述装料通腔时,网格栅内的每个网格各朝一个子接料工位卸料。

进一步地,卸料口可分别经过所有装料通腔。

进一步地,卸料口连通一个装料通腔后可令该装料通腔完全出料。

进一步地,驱动装置驱使托盘沿其周向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单向间歇运动机构为棘轮机构;托盘的周侧设置有凸起部,装料框可转动地安装于托盘内,所述凸起部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用于嵌装所述棘轮机构。

进一步地,托盘、装料框为圆形,二者相互平行,且二者的圆心的连线分别垂直于托盘、装料框。

多级分料送料装置,包括至少两个如以上任一项所述的分料送料装置,第一分料送料装置位于第二分料送料装置上方,二者之间设置有输送管道,当第一分料送料装置卸料时,输送管道的入料端连通第一分料送料装置的卸料口,输送管道的出料端连通第二分料送料装置的装料框。

有益效果在于:初始时,卸料口不与装料通腔连通,驱动装置驱动托盘正向运动时,装料框在单向间歇运动机构的作用下与托盘共同运动,装料通腔可以移动至一个指定的位置以进行装料动作或者预备卸料动作,而期间由于托盘和装料框保持了相对静止,因而装料通腔保持被托盘封闭无法出料;当装料通腔抵达同一个或另一个指定的位置后,驱动装置驱动托盘反向运动,装料框在单向间歇运动机构的作用下不与托盘共同运动,从而托盘的卸料口可以在抵达一个装料通腔的下方后连通该装料通腔,令该装料通腔可以卸料。本分料送料装置中,装料框相当于背景技术的料仓,托盘相当于背景技术的封板,而本实用新型能够以一个驱动装置驱动装料框和托盘,使二者共同运动以调整装料框和托盘整体位置,也可以使托盘相对于装料框移动,从而使装料框中的某装料通腔卸料。

附图说明

图1为多级分料送料装置的示意图;

图2为分料送料装置的仰视角示意图;

图3为托盘和棘轮机构的示意图;

图4为装料框和棘轮机构的示意图;

图5为装料框(隐藏了网格栅)的示意图;

图6为分料送料装置(隐藏了托盘)和接料工位的位置关系图。

图中:1、装料框;2、固定挡板;3、托盘;4、凸起部;5、棘轮机构;6、装料通腔;7、网格栅;8、接料工位;9、卸料口;10、分料送料装置;20、电机;30、输送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实施例一

如图5所示,圆形的装料框1,被均分成四个扇形的装料通腔6,圆心处设置有安装孔;如图4所示,装料框1的每个装料通腔6上设置并连接有网格栅7。再如图3所示,圆形的托盘3,圆心处设置有安装孔,托盘3开设有四分之一圆大小的扇形卸料口9,卸料口9的形状、大小与装料框1的装料通腔6相同,其周侧设置有凸起部4,凸起部4的内侧壁设置有凹槽,凹槽内嵌装有棘轮机构5。将如图4所示具有网格栅7的装料框1设置在如图3所示的托盘3上,再用一根固定轴分别穿过装料框1、托盘3的安装孔,使得装料框1、托盘3能够相对转动,同时棘轮机构5与二者相都接触;为了保证平稳转动,装料框1和托盘3相互平行,固定轴与二者相互垂直。如图2所示,固定轴固定地安装在固定挡板2上,固定挡板2上设置有一个开口,开口的形状、大小与卸料口9相同。如图6,装料框1、托盘3、固定挡板2都相互连接好后,将固定挡板2水平地固设,从而使整个分料送料装置10与水平面平行,固定挡板2其开口的下方为接料工位8。

工作过程如下:如图1所示,一上一下地设置有分料送料装置10(称为“多级分料送料装置”),两个分料送料装置10之间(准确而言,在接料工位8处)设置有若干位置固定的输送管道30,每条输送管道30(相当于权利要求中所述的子接料工位8)的一端各自连通上分料送料装置10其网格栅7的一个网格,所有的网格均有单独的输送管道30连通,输送管道30的另一端分别连通下分料送料装置10的装料空腔,以便能够进行两次分料;两个分料送料装置10的托盘3的周侧设置有电机20,以其中任一个分料送料装置10举例而言,电机20驱动托盘3正向自转,装料框1在棘轮机构5的作用下与托盘3共同转动,使一个装料通腔6移动到固定挡板2的开口的上方,然后控制电机20驱动托盘3反向自转,装料框1在棘轮机构5的作用下不与托盘3共同转动,从而使得托盘3的卸料口9也运动至固定挡板2的开口的上方,使得装料通腔6、卸料口9、开口三者相互连通,装料通腔6内的全部物料可以在自身重力作用下掉落到接料工位8,从而完成第一个装料通腔6的出料。要对下一个装料通腔6出料时,同样地先使下一个装料通腔6移动到开口上方,再使托盘3运动令卸料口9也运动到开口上方,即可对下一个装料通腔6出料。重复上述步骤,可令卸料口9分别经过全部装料通腔6,从而完成对装料框1内物料分批次地卸料。

有益效果如下:接料工位8可以设置有终端设备,但是终端设备可能一次只能接收一个或几个面团(假设物料是面团),而使用本实用新型给出的方案,可以在面团分别放置在上分料送料装置10其网格栅7内,每个网格放置一个面团,然后控制电机20驱动托盘3、装料框1转动以卸料,每次卸料的量为一个装料通腔6的面团(如图1,一个装料通腔6可以放9个面团),然后面团通过输送管道30分别到达下分料机构的各装料通腔6,下分料送料装置10刚好为9个装料通腔6,使下分料送料装置10的电机20驱动下分料送料装置10的托盘3以上述的方式转动,每次对一个装料通腔6卸料,所以可以每次只出一个面团,实现了多次少量地卸料。应说明,每个分料送料装置10单独使用都可以实现多次少量地卸料,将两个分料送料装置10组合机构组合使用仅为一种优选的实施例。

实施例二

托盘3、装料框1、固定挡板2可以是长板,权利要求所述的驱动装置可以是直线运动驱动装置,直线运动驱动装置可驱动托盘3沿其长度方向运动,其余与实施例一相同。

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