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定量倒取容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168098发布日期:2020-12-04 14:00阅读:143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定量倒取容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装容器,尤其是一种可定量倒取容器。



背景技术:

包装容器设计各行各业,以用于保护商品,具有方便储存及使用,利于运输,促进销售,防止环境污染和预防安全事故等作用,不同行业及不同的产品需要按一定技术规范而采用相应的包装容器。其中现有的定量倒取容器瓶子中,由于其结构较为复杂,使得制造成本较高,以及存在定量倒取操作复杂而不方便人们使用的缺陷;而且现在容器瓶子配件繁多,造成摆放空间大、占用空间多等不足。

本实用新型即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陷进行研发而提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定量倒取容器,通过作用阀门套管控制进液控制结构开启或关闭,而使得储液腔与定量腔连通或隔绝;当储液腔与定量腔连通时,储液腔的液体流入定量腔内,达到所需用量时,作用阀门套管控制进液控制结构关闭,而使得储液腔与定量腔相互隔绝,从而定量腔的液体从倒液口流出;并且储液腔设于定量腔内,或者定量腔设于储液腔内;为此,具有设计合理,结构简洁、使用便捷和占用空间小的特点,同时,还具有定量倒取的功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定量倒取容器,包括开口的容器本体100,所述容器本体100内腔形成有定量腔1,所述容器本体100的定量腔1上设有倒液口11,所述容器本体100内活动地连接有阀门套管200,所述阀门套管200内腔形成有储液腔2,所述储液腔2与定量腔1之间设有当阀门套管200活动时可使储液腔2与定量腔1连通或隔绝的进液控制结构3。

如上所述一种可定量倒取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控制结构3包括设在阀门套管200下端的阀门进液口31和定量腔1的内底壁,当作用阀门套管200相对定量腔1向上运动时,可使阀门进液口31与定量腔1的内底壁脱离,而使得储液腔2的液体流入定量腔1内。

如上所述一种可定量倒取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控制结构3包括设在阀门套管200下端的阀门进液口31和设在定量腔1内底壁的凹槽32,当作用阀门套管200相对定量腔1向上运动时,可使阀门进液口31与定量腔1的凹槽32脱离,而使得储液腔2的液体流入定量腔1内。

如上所述一种可定量倒取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量腔1的内底壁向上延伸形成有供阀门套管200下部插接的密封套管12;所述进液控制结构3包括设在阀门套管200上的动进液口33和设在密封套管12上的静进液口34,当作用阀门套管200相对密封套管12转动或上下运动时,可使动进液口33与静进液口34对齐连通,而使得储液腔2的液体流入定量腔1内。

如上所述一种可定量倒取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量腔1上设有标识刻度101。

如上所述一种可定量倒取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阀门套管200上设有用于控制储液腔2与外界导通或隔绝的单向补气阀门201,初始时,单向补气阀门201封闭,而使得储液腔2与外界隔绝密封;当进液控制结构3打开时可使单向补气阀门201打开,而使得储液腔2与外界导通。

如上所述一种可定量倒取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阀门套管200与凹槽32之间设有阀门套管密封环202,或阀门套管200与密封套管12之间设有阀门套管密封环202。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可定量倒取容器,包括开口的容器本体100,所述容器本体100内腔形成有储液腔2,所述容器本体100内活动地连接有阀门套管200,所述阀门套管200内腔形成有定量腔1,所述阀门套管200的定量腔1设有倒液口11,所述储液腔2与定量腔1之间设有当阀门套管200活动时可使储液腔2与定量腔1连通或隔绝的进液控制结构3。

如上所述一种可定量倒取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腔2内底形成有供阀门套管200插接的密封孔套21;所述进液控制结构3包括设在阀门套管200上的阀门进液口a35和设在密封孔套21上且与储液腔2连通的进液槽36,当作用阀门套管200相对密封孔套21转动或上下运动时,可使阀门进液口a35与进液槽36对齐连通,而使得储液腔2的液体流入定量腔1内。

如上所述一种可定量倒取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控制结构3包括设在阀门套管200下端的阀门进液口b37和储液腔2的内底壁,当作用阀门套管200相对储液腔2向上运动时,可使阀门进液口b37与储液腔2的内底壁脱离,而使得储液腔2的液体流入定量腔1内。

如上所述一种可定量倒取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本体100开口连接有底座300,所述底座300上设有供阀门套管200上部贯穿的底座连接孔套310,所述底座300上连接有用于盖合倒液口11的上盖320,或阀门套管200连接有用于盖合倒液口11的上盖320。

如上所述一种可定量倒取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连接孔套310与阀门套管200上部之间设有联动结构400以使得底座300转动时带动阀门套管200相应转动或上下运动,并且作用进液控制结构3而将储液腔2与定量腔1连通或隔绝。

如上所述一种可定量倒取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连接孔套310与阀门套管200之间设有进气控制结构500,所述进液控制结构3为设在阀门套管200上且与储液腔2连通的阀门进液口c38,当作用进气控制结构500打开,可使储液腔2的液体流入定量腔1内。

如上所述一种可定量倒取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控制结构500包括设在阀门套管200上的动进气口510和设在底座连接孔套310上的静进气口520,当作用阀门套管200相对底座连接孔套310转动或上下运动时,可使动进气口510与静进气口520对齐连通,而使得储液腔2的液体流入定量腔1内。

如上所述一种可定量倒取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阀门套管200内且位于动进气口510下方可破坏设有密封件600。

如上所述一种可定量倒取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阀门套管200与密封孔套21之间设有阀门套管密封圈203。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一种可定量倒取容器,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通过作用阀门套管控制进液控制结构开启或关闭,而使得储液腔与定量腔连通或隔绝;当储液腔与定量腔连通时,储液腔的液体流入定量腔内,达到所需用量时,作用阀门套管控制进液控制结构关闭,而使得储液腔与定量腔相互隔绝,从而定量腔的液体从倒液口流出;并且储液腔设于定量腔内,或者定量腔设于储液腔内;为此,具有设计合理,结构简洁、使用便捷和占用空间小的特点,同时,还具有定量倒取的功能。

2、定量腔上设有刻度标识,有利于方便人们进行定量使用。

3、为了减少容器配件的摆放空间及提高整体美观度,让使用者使用便捷,所述储液腔活动设于定量腔内,或者定量腔活动设于储液腔内。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个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个实施例的剖视图之一。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个实施例的剖视图之二。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二个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三个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第四个实施例的剖视图之一。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第四个实施例的剖视图之二。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五个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中第六个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七个实施例的剖视图之一。

图11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七个实施例的剖视图之二。

图12为本实用新型中第八个实施例的剖视图之一。

图13为本实用新型中第八个实施例的剖视图之二。

图14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九个实施例的剖视图之一。

图15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九个实施例的剖视图之二。

图16为本实用新型中第十个实施例的剖视图之一。

图17为本实用新型中第十个实施例的剖视图之二。

图18为本实用新型中第十一个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19为本实用新型中第十二个实施例的剖视图之一。

图20为本实用新型中第十二个实施例的剖视图之二。

图21为本实用新型中第十三个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22为本实用新型中第十四个实施例的剖视图之一。

图23为本实用新型中第十四个实施例的剖视图之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23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

如图1-9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定量倒取容器,包括开口的容器本体100,所述容器本体100内腔形成有定量腔1,所述容器本体100的定量腔1上设有倒液口11,所述容器本体100内活动地连接有阀门套管200,所述阀门套管200内腔形成有储液腔2,所述储液腔2与定量腔1之间设有当阀门套管200活动时可使储液腔2与定量腔1连通或隔绝的进液控制结构3。在使用时,使用者作用阀门套管相对定量腔活动,可使进液控制结构打开,而使得储液腔的液体流入定量腔内,达到所需用量时,继续作用阀门套管可使进液控制结构关闭,而使得储液腔与定量腔相互隔绝,之后定量腔的液体从倒液口流出;为此,具有设计合理,结构简洁、使用便捷和占用空间小的特点,同时,还具有定量倒取的功能。

如图2、3、8、9所示,根据设计需求和提供多种进液控制结构方式,所述进液控制结构3包括设在阀门套管200下端的阀门进液口31和定量腔1的内底壁,当作用阀门套管200相对定量腔1向上运动时,可使阀门进液口31与定量腔1的内底壁脱离,而使得储液腔2的液体流入定量腔1内。

如图1、2、3所示,为了便于使用者作用阀门套管活动,所述阀门套管200上连接有供使用者作用阀门套管200活动的拉手部210。拉手部可为拉环或扳片。

或者所述拉手部210由阀门套管200上部露出容器本体100开口而形成。

如图4、5所示,根据设计需求和提供多种进液控制结构方式,所述进液控制结构3包括设在阀门套管200下端的阀门进液口31和设在定量腔1内底壁的凹槽32,当作用阀门套管200相对定量腔1向上运动时,可使阀门进液口31与定量腔1的凹槽32脱离,而使得储液腔2的液体流入定量腔1内。

图4的实施例与图5的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图4中阀门套管与容器本体之间通过套接、卡接连接;图5中阀门套管与容器本体之间通过螺纹连接。

如图6、7所示,根据设计需求和提供多种进液控制结构方式,所述定量腔1的内底壁向上延伸形成有供阀门套管200下部插接的密封套管12;所述进液控制结构3包括设在阀门套管200上的动进液口33和设在密封套管12上的静进液口34,当作用阀门套管200相对密封套管12转动或上下运动时,可使动进液口33与静进液口34对齐连通,而使得储液腔2的液体流入定量腔1内。

如图1所示,为了便于定量倒取,所述定量腔1上设有标识刻度101。

如图8、9所示,为了便于使储液腔的液体流入定量腔内,所述阀门套管200上设有用于控制储液腔2与外界导通或隔绝的单向补气阀门201,初始时,单向补气阀门201封闭,而使得储液腔2与外界隔绝密封,保障了储液腔的密封性,以延长填装在储液腔内液体的使用周期;当进液控制结构3打开时可使单向补气阀门201打开,而使得储液腔2与外界导通,即单向补气阀门、储液腔、进液控制结构、定量腔、倒液口形成通气过道。

图8的实施例与图9的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图8中阀门套管与容器本体之间通过螺纹连接;图9中阀门套管与容器本体之间通过卡扣连接。

如图4-7所示,为了进一步地提高阀门套管与凹槽/密封套管之间密封连接,同时防止阀门套管与凹槽/密封套管直接接触摩擦,以提高阀门套管和凹槽/密封套管的使用周期,所述阀门套管200与凹槽32之间设有阀门套管密封环202,或阀门套管200与密封套管12之间设有阀门套管密封环202。

如图1-9所示,为了便于倒取定量腔内的液体和提高整体美观度;且在倒取过程中,防止液体散落出来,所述倒液口11呈喇叭口状。

如图10-23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定量倒取容器,包括开口的容器本体100,所述容器本体100内腔形成有储液腔2,所述容器本体100内活动地连接有阀门套管200,所述阀门套管200内腔形成有定量腔1,所述阀门套管200的定量腔1设有倒液口11,所述储液腔2与定量腔1之间设有当阀门套管200活动时可使储液腔2与定量腔1连通或隔绝的进液控制结构3。在使用时,使用者作用阀门套管相对储液腔活动,可使进液控制结构打开,而使得储液腔的液体流入定量腔内,达到所需用量时,继续作用阀门套管可使进液控制结构关闭,而使得储液腔与定量腔相互隔绝,之后定量腔的液体从倒液口流出;为此,具有设计合理,结构简洁、使用便捷和占用空间小的特点,同时,还具有定量倒取的功能。

如图10-15所示,根据设计需求和提供多种进液控制结构方式,所述储液腔2内底形成有供阀门套管200插接的密封孔套21;所述进液控制结构3包括设在阀门套管200上的阀门进液口a35和设在密封孔套21上且与储液腔2连通的进液槽36,当作用阀门套管200相对密封孔套21转动或上下运动时,可使阀门进液口a35与进液槽36对齐连通,而使得储液腔2的液体流入定量腔1内。

如图16-18所示,根据设计需求和提供多种进液控制结构方式,所述进液控制结构3包括设在阀门套管200下端的阀门进液口b37和储液腔2的内底壁,当作用阀门套管200相对储液腔2向上运动时,可使阀门进液口b37与储液腔2的内底壁脱离,而使得储液腔2的液体流入定量腔1内。

如图12-23所示,为了使阀门套管稳定活动连接,所述容器本体100开口连接有底座300,所述底座300上设有供阀门套管200上部贯穿的底座连接孔套310,所述底座300上连接有用于盖合倒液口11的上盖320,或阀门套管200连接有用于盖合倒液口11的上盖320。

如图12-18所示,为了提供多种连接方式和防止上盖丢失、掉落,所述上盖320与底座300之间设有供上盖320可相对底座300翻转连接的连接件图中未表示出来,为此,具有干净卫生的特点。

为了提供多种连接方式和根据设计需求,所述上盖320与阀门套管200之间通过螺纹连接如图19-23所示或扣接或卡接。

如图12-21所示,根据设计需求,所述底座300与容器本体100开口之间通过卡接或扣接。

如图22、23所示,根据设计需求,所述底座300与容器本体100开口之间通过螺纹连接。

如图10、11所示,为了提高密封性,所述阀门套管200与容器本体100开口之间设有开口密封环220。

如图10、11所示,为了便于倒取定量腔内的物质和提高整体美观度,且在倒取过程中,防止液体散落出来,所述倒液口11呈喇叭口状。

如图12-23所示,为了提高密封性,所述底座300与容器本体100开口之间设有底座密封环330。

如图12-17所示,为了使得用户使用便捷,所述底座连接孔套310与阀门套管200上部之间设有联动结构400以使得底座300转动时带动阀门套管200相应转动或上下运动,并且作用进液控制结构3而将储液腔2与定量腔1连通或隔绝。

联动结构为设在底座连接孔套和阀门套管上部配合连接的止转棱面如图12-15所示,故当转动底座时,可联动阀门套管转动,进而使得进液控制结构将储液腔与定量腔连通或隔绝。

联动结构为设在底座连接孔套和阀门套管上部配合连接的螺纹如图16、17所示,故当转动底座时,可联动阀门套管上下运动,进而使得进液控制结构将储液腔与定量腔连通或隔绝。

如图19-21所示,所述底座连接孔套310与阀门套管200之间设有进气控制结构500,所述进液控制结构3为设在阀门套管200上且与储液腔2连通的阀门进液口c38,当作用进气控制结构500打开,可使储液腔2的液体流入定量腔1内。在使用时,使用者作用阀门套管相对底座连接孔套转动或上下运动,可使进气控制结构打开,而使得储液腔的液体流入定量腔内,达所需用量时,继续作用阀门套管相对底座连接孔套转动或上下运动,可使进液控制结构关闭,而使得储液腔的液体停止流入定量腔内,之后从倒液口流出。

进一步地,所述进气控制结构500包括设在阀门套管200上的动进气口510和设在底座连接孔套310上的静进气口520,当作用阀门套管200相对底座连接孔套310转动或上下运动时,可使动进气口510与静进气口520对齐连通,而使得储液腔2的液体流入定量腔1内。

如图21所示,为了提高密封性,所述阀门套管200内且位于动进气口510下方可破坏设有密封件600。

为了便于使用者破坏密封件,所述密封件600上设有供使用者拉扯的密封拉扯件图中未表示出来。

如图10-15所示,为了进一步地提高阀门套管与密封孔套之间密封连接,同时防止阀门套管与密封孔套直接接触摩擦,以提高阀门套管和密封孔套的使用周期,所述阀门套管200与密封孔套21之间设有阀门套管密封圈203。

本实用新型运用在酒具行业上时,定量腔可作为酒杯和储液腔可作为酒瓶,其两者合二为一设计,可大大减少了餐桌上酒瓶、分酒器、酒杯等酒具的摆放空间,同时具有使用简单方便,可根据需要或喜好任意定量,以任意切换酒杯中酒量的多少,不管是对使用者还是收纳者还是清洗者都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此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用于很多其它行业,如医药行业,取药和吃药也可以精准和方便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