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抽真空的储存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707543发布日期:2020-10-30 21:18阅读:105来源:国知局
可抽真空的储存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物储存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可抽真空的储存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人们对食物的保鲜存储变得更加的重视;由于食物与空气接触时,容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从而腐蚀变质,为了延长食物的保鲜时间,人们往往将食物储存在封闭的储存装置中。

但是,传统的封闭储存装置中还是会有空气的存在,依然会产生腐蚀作用,使得食物的保鲜时间不长,且密封效果不好,也容易导致食物变质。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目前传统技术的问题,提供一种可抽真空的储存装置。

一种可抽真空的储存装置,包括筒体、盖体、密封塞、泄气阀、第一密封圈及第二密封圈;所述筒体具有开口端,所述开口端设有连通所述筒体内的开口;所述盖体盖合在所述开口处,所述盖体上设有连通所述筒体内的抽真空口及泄压口;所述泄气阀密封在所述泄压口处;所述第一密封圈设置在所述开口端的端面与所述盖体的顶壁之间;所述第二密封圈设于所述开口端的外侧壁及所述盖体的内侧壁之间。

上述上述可抽真空的储存装置通过在盖体上开设连通筒体的抽真空口,进行抽真空时,外界真空泵的接口通过连接管与盖体上的抽真空口21连接,从而外界真空泵可对筒体内进行抽真空,以将筒体内的空气抽出,使筒体内经过抽真空后达到近似真空的状态,有效延长储存在筒体内的食物的保鲜期;且通过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分别对盖体与开口端之间的两个方向上做双重密封处理,有效保证盖体与开口端之间的密封性,使得储存在筒体内的食物不易变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用于可拆卸连接盖体的抽真空口及外界真空泵的接口;所述密封塞密封在所述抽真空口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管的两端分别为第一连接端及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一连接端用于插入所述盖体的抽真空口内;所述第二连接端用于插入外界真空泵的接口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气密芯,所述气密芯插设在所述抽真空口内,所述密封塞封堵在所述气密芯内;抽真空时,所述连接管的一端与所述气密芯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盖体包括盖板及从所述盖板的周边延伸出的环盖,所述盖板密封在所述开口处,所述环盖套设在所述开口端上,所述抽真空口及所述泄压口设于所述盖板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盖板背离所述筒体的一侧设有凹槽;所述密封塞包括本体部、设置在所述本体部上的定位部、设置在所述本体部上的塞体部,所述定位部卡设在所述凹槽内,所述塞体部封堵在所述抽真空口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盖体背离所述筒体的一侧还设有第一限位槽,所述抽真空口及所述凹槽设于盖板对应所述第一限位槽的底部,所述本体部卡设在所述第一限位槽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盖板背离所述筒体的一侧设有卡槽;所述泄气阀包括主体部、设置在所述主体部上的卡接部、以及设置在所述主体部上的密封部,所述卡接部卡设在所述卡槽内;所述密封部封堵在所述泄压口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盖板背离所述筒体的一侧还设有第二限位槽,所述泄压口及所述卡槽设于所述盖板对应所述第二限位槽的底部,所述主体部卡设在所述第二限位槽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开口端的外侧壁设有外螺纹,所述盖体的内侧壁设有内螺纹,所述盖体的内螺纹与所述开口端的外螺纹互相螺纹配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可抽真空的储存装置的状态结构示意图,密封塞密封在抽真空口处;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可抽真空的储存装置的另一状态结构示意图,连接管连接抽真空口;

图3为图1的可抽真空的储存装置的剖视图;

图4为图1的可抽真空的储存装置的分解图;

图5为图4的可抽真空的储存装置的密封塞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4的可抽真空的储存装置的泄气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2的可抽真空的储存装置的连接管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的含义为:

筒体10,开口端11,开口12,盖体20,抽真空口21,泄压口22,盖板23,第一环形槽230,环盖24,第二环形槽240,凹槽25,第一限位槽26,卡槽27,第二限位槽27,连接管30,第一连接端31,第二连接端32,第一密封垫33,第二密封垫34,密封塞40,本体部41,定位部42,塞体部43,泄气阀50,第一密封圈60,第二密封圈70,气密芯8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相反,当元件被称作“直接在”另一元件“上”时,不存在中间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请参考图1至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可抽真空的储存装置,包括筒体10、盖体20、密封塞40、泄气阀50、第一密封圈60及第二密封圈70;筒体10具有开口端11,开口端11设有连通筒体10内的开口12;盖体20盖合在开口12处,盖体20上设有连通筒体10内的抽真空口21及泄压口22;密封塞40密封在抽真空口21处;泄气阀50密封在泄压口22处;第一密封圈60设置在开口端11的端面与盖体20的顶壁之间;第二密封圈70设于开口端11的外侧壁及盖体20的内侧壁之间。

可抽真空的储存装置,需要对筒体10内进行抽真空时,打开密封塞40,将外界真空泵的接口通过连接管30与抽真口21相连,外界真空泵通过连接管30对筒体10内进行抽真空,抽真空处理完毕后,连接管30将密封塞40将抽真空口21密封住,以防漏气,如图2;当用于需要可抽真空的储存装置时,先打开泄气阀50,使筒体10内的气压通过泄压口22与外界环境平衡,则可打开盖体20。

上述可抽真空的储存装置通过在盖体20上开设连通筒体10的抽真空口21,进行抽真空时,外界真空泵的接口通过连接管30与盖体20上的抽真空口21连接,从而外界真空泵可对筒体10内进行抽真空,以将筒体10内的空气抽出,使筒体10内经过抽真空后达到近似真空的状态,有效延长储存在筒体10内的食物的保鲜期;且通过第一密封圈60和第二密封圈70分别对盖体20与开口端11之间的两个方向上做双重密封处理,有效保证盖体20与开口端11之间的密封性,使得储存在筒体10内的食物不易变质。

在一些实施例中,开口端11的外侧壁设有外螺纹,盖体20的内侧壁设有内螺纹,盖体20的内螺纹与开口端11的外螺纹互相螺纹配合,以使盖体20与开口端11旋转连接,从而通过旋转盖体20拧开盖体20或拧紧盖体20。

请参考图3及图4,盖体20包括盖板23及从盖板23的周边延伸出的环盖24,盖板23密封在开口12处,环盖24套设在开口端11上,抽真空口21及泄压口22设于盖板23上,内螺纹设于环盖24的内侧壁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开口端11的外径小于筒体10的外径,环盖24的外径等于筒体10的外径,从而当盖板23密封在开口12处,环盖24套设在开口端11上时,环盖24的外周表面与筒体10的外周表面在同一表面上,有利于减少可抽真空的储存装置的整体体积,便于携带,且美观。

请参考图4及图5,在一些实施例中,盖板23背离筒体10的一侧设有凹槽25,凹槽25设于抽真空口21的附近,且凹槽25与抽真空口21相对间隔设置;密封塞40包括本体部41、设置在本体部41上的定位部42、设置在本体部41上的塞体部43,定位部42与塞体部43相对间隔设置;定位部42卡设在凹槽25内,以防加强密封塞40与盖体20连接的稳定性;塞体部43封堵在抽真空口21内,以加强密封塞40对抽真空口21的密封性。

进一步地,盖板23背离筒体10的一侧还设有第一限位槽26,抽真空口21及凹槽25设于盖板23对应第一限位槽26的底部,本体部41卡设在第一限位槽26内,进一步提高密封塞40与盖体20连接的稳定性。

请参考图4及图6,在一些实施例中,盖板23背离筒体10的一侧设有卡槽27;泄气阀50包括主体部51、设置在主体部51上的卡接部52、以及设置在主体部41上的密封部53,卡接部52与密封部53相对间隔设置;卡接部52卡设在卡槽27内,以加强泄气阀50与盖体20连接的稳定性;密封部53封堵在泄压口22内,以加强泄气阀50对泄压口22的密封性。

进一步地,盖板23背离筒体10的一侧还设有第二限位槽28,泄压口22及卡槽27设于盖板23对应第二限位槽28的底部,主体部51卡设在第二限位槽28内,进一步加强泄气阀50与盖体20连接的稳定性。

请参考图3,盖板23朝向筒体10的一侧设有第一环形槽230,第一密封圈60容置在第一环形槽230内,可有效防止第一密封圈60脱离盖体20,便于打开和盖合盖体20;当盖板23密封在开口12处时,第一密封圈60与开口端11的端面紧贴。环盖23的内侧壁设有第二环形槽240,第二密封圈70容置在第二环形槽240内,可有效防止第二密封圈70脱离盖体20,便于打开和盖合盖体20;当环盖23套设在开口端11上时,第二密封圈70紧贴开口端11的外侧壁。

请参考图2及图4,在一些实施例中,可抽真空的储存装置还包括连接管30,连接管30用于可拆卸连接盖体20的抽真空口21及外界真空泵的接口;可以理解地,对筒体10进行抽真空时,连接管30的一端连接盖体20的抽真空口21,连接管30的另一端连接外界真空泵的接口,外界真空泵通过连接管30对筒体10内进行抽真空,抽真空处理后,将连接管30与盖体20的抽真空口21分开,将密封塞40将抽真空口21密封住。

请参考图7,具体地,连接管30的两端分别为第一连接端31及第二连接端32,第一连接端31用于插入盖体20的抽真空口21内;第二连接端32用于插入外界真空泵的接口内;进一步地,第一连接端31上套设有第一密封垫33,第一密封垫33用于与抽真空口21密封配合;第二连接端32上套设有第二密封垫34,第二密封垫34用于与外界真空泵的接口密封配合。

请参考图3及图4,在一些实施例中,可抽真空的储存装置还包括气密芯80,气密芯80插设在抽真空口21内,密封塞40封堵在气密芯80内;进一步地,密封塞40的塞体部43封堵在气密芯80内;可以理解地,需要对筒体10进行抽真空时,打开密封塞40,连接管30的一端与气密芯80连接,即将连接管30的第一连接端31插入至气密芯80内,第一密封垫33与气密芯80内密封配合,将连接管30的第二连接端32插入至外界真空泵的接口内,第二密封垫34与外界真空泵的接口密封配合。需要说明的是,气密芯80内设置有气体单向阀,用于抽真空过程中该气阀门只能从内向外打开,该单向阀门的作用防止外面的气体进入。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