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抽吸式袜子收集分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227315发布日期:2020-09-15 19:26阅读:216来源:国知局
一种抽吸式袜子收集分类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袜子收集分类的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抽吸式袜子收集分类装置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织袜机是一种快速纺织袜子的机器,通常几十台成组地摆放在生产车间内,从而分别织造不同的款式、颜色和规格的袜子。袜子由织袜机织好后,需要统一收集处理。目前,通常由一个工人对应照管2~4台织袜机,工人逐一地去收集各个织袜机生产的袜子,再进行翻袜打包。有的工厂则是由几个工人专门负责将所有的袜子统一收集,再一起混合丢入分类台之中,然后由剩余的工人再进行人工分拣和翻袜打包。两种方法都存在人工耗费大的问题,成本较高,效率较低,亟待解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出一种抽吸式袜子收集分类装置,能够使一个工人可以同时看顾10台以上的织袜机,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大大降低人工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抽吸式袜子收集分类装置,包括底座、转台、电机、抽风机、集料器以及中央控制器,所述转台位于底座之上并由电机驱动转动,所述转台的顶部环绕设有若干个上存料室,所述集料器包括集料管、管电磁阀、分隔网、主管道、副管道、收集罩以及罩电磁阀,所述集料管通过支架固定在转台的一侧且底部出口位于其中一个上存料室之上,所述管电磁阀固定在集料管的底端,所述分隔网固定在集料管的侧开口处,所述主管道的一端封闭而另一端与集料管的顶端相连接,若干根副管道的顶端分别与主管道的侧开口相连接而底端与收集罩相连接,所述收集罩的底部开口分别位于若干个织袜机的出料板之上,所述罩电磁阀固定在收集罩的底端,所述抽风机包括机体主体、进风管和排风管,所述进风管和排风管的一端分别与机体主体的进风口和排风口相连接,所述进风管的另一端与集料管的侧开口相连接,所述电机、抽风机、集料器和织袜机分别与中央控制器电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底座包括座体,所述座体的顶板中央设有与内腔相连通的通孔,所述电机位于座体的内腔之中且输出轴沿着通孔向上伸出并与转台的底面中央相固定。

作为优选,所述底座还包括珠圈以及滚珠,所述座体的顶面设有若干个与通孔同心的下圆槽,所述珠圈分别固定在下圆槽之内,所述珠圈的顶面环绕设有若干个珠槽,若干个所述滚珠分别可滚动固定在珠槽中,所述滚珠的顶部从珠槽中伸出,所述转台的底面设有与滚珠相配合的上圆槽。

作为优选,所述转台包括上底板、上筒体和上侧板,所述上筒体固定在上底板的顶面中央并形成中存料室,若干个所述上侧板环绕固定在上筒体的外壁上且底面与上底板的顶面相固定从而分隔形成若干个上存料室。

作为优选,所述转台还包括下底板、下筒体和下侧板,所述下筒体的上下两端分别与上底板的底面中央和下底板的顶面中央相固定,若干个所述下侧板环绕固定在下筒体的外壁上且底面与下底板的顶面相固定从而分隔形成若干个下存料室。

作为优选,所述上底板的顶面外缘设有上环形挡片,所述下底板的顶面外缘设有下环形挡片。

作为优选,所述上筒体的高度大于上侧板的高度,所述下筒体的高度大于上筒体的高度,所述下侧板的高度与下筒体的高度一致。

作为优选,所述上筒体和下筒体的外壁上分别环绕设有若干个对应每一格上存料室和下存料室的上标签和下标签。

作为优选,所述上存料室和下存料室的数量均为6~24个。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抽风机、管电磁阀和罩电磁阀间的相互配合,将指定织袜机产出的袜子抽吸进集料管之中,利用电机驱动底座之上的转台转动,使所需上存料室对准集料管,使袜子在重力作用下掉入该上存料室内,从而实现袜子的自动分拣,令一个工人可以同时看顾10台以上的织袜机,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大大降低人工成本;通过在座体之上设置珠圈和滚珠,减小转台与座体之间的摩擦力以及电机的负荷,从而降低工作功率;利用下底板、下筒体和下侧板形成下存料室,对处理后的袜子进行暂存,无需额外增设若干个储料箱,有效提高空间利用率;通过设置上环形挡片和下环形挡片,有效避免袜子在转台转动的过程中掉出;通过设置上标签和下标签,便于工人辨认袜子款号;通过设置中存料室,便于放置工人工作过程中涉及到的配件、杂物。

本发明的特征及优点将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抽吸式袜子收集分类装置的主视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抽吸式袜子收集分类装置的底座的主视图;

图3是本发明一种抽吸式袜子收集分类装置的底座的俯视图;

图4是本发明一种抽吸式袜子收集分类装置的转台的主视图;

图5是本发明一种抽吸式袜子收集分类装置的转台的俯视图;

图6是本发明一种抽吸式袜子收集分类装置的转台在去除上底板、上筒体、上侧板、上环形挡片和上标签后的俯视图。

图中:1-底座、11-座体、111-下圆槽、112-通孔、12-珠圈、121-珠槽、13-滚珠、2-转台、21-上底板、211-上环形挡片、22-上筒体、221-上标签、23-上侧板、24-上存料室、25-中存料室、26-下底板、261-下环形挡片、27-下筒体、271-下标签、28-下侧板、29-下存料室、3-电机、4-抽风机、41-机体主体、42-进风管、43-排风管、5-集料器、51-集料管、52-管电磁阀、53-分隔网、54-主管道、55-副管道、56-收集罩、57-罩电磁阀、6-织袜机、61-出料板。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至图6,本发明一种抽吸式袜子收集分类装置,包括底座1、转台2、电机3、抽风机4、集料器5以及中央控制器,所述转台2位于底座1之上并由电机3驱动转动,所述转台2的顶部环绕设有若干个上存料室24,所述集料器5包括集料管51、管电磁阀52、分隔网53、主管道54、副管道55、收集罩56以及罩电磁阀57,所述集料管51通过支架固定在转台2的一侧且底部出口位于其中一个上存料室24之上,所述管电磁阀52固定在集料管51的底端,所述分隔网53固定在集料管51的侧开口处,所述主管道54的一端封闭而另一端与集料管51的顶端相连接,若干根副管道55的顶端分别与主管道54的侧开口相连接而底端与收集罩56相连接,所述收集罩56的底部开口分别位于若干个织袜机6的出料板61之上,所述罩电磁阀57固定在收集罩56的底端,所述抽风机4包括机体主体41、进风管42和排风管43,所述进风管42和排风管43的一端分别与机体主体41的进风口和排风口相连接,所述进风管42的另一端与集料管51的侧开口相连接,所述电机3、抽风机4、集料器5和织袜机6分别与中央控制器电连接。

所述底座1包括座体11,所述座体11的顶板中央设有与内腔相连通的通孔112,所述电机3位于座体11的内腔之中且输出轴沿着通孔112向上伸出并与转台2的底面中央相固定。

所述底座1还包括珠圈12以及滚珠13,所述座体11的顶面设有若干个与通孔112同心的下圆槽111,所述珠圈12分别固定在下圆槽111之内,所述珠圈12的顶面环绕设有若干个珠槽121,若干个所述滚珠13分别可滚动固定在珠槽121中,所述滚珠13的顶部从珠槽121中伸出,所述转台2的底面设有与滚珠13相配合的上圆槽。

所述转台2包括上底板21、上筒体22和上侧板23,所述上筒体22固定在上底板21的顶面中央并形成中存料室25,若干个所述上侧板23环绕固定在上筒体22的外壁上且底面与上底板21的顶面相固定从而分隔形成若干个上存料室24。

所述转台2还包括下底板26、下筒体27和下侧板28,所述下筒体27的上下两端分别与上底板21的底面中央和下底板26的顶面中央相固定,若干个所述下侧板28环绕固定在下筒体22的外壁上且底面与下底板26的顶面相固定从而分隔形成若干个下存料室29。

所述上底板21的顶面外缘设有上环形挡片211,所述下底板26的顶面外缘设有下环形挡片261。

所述上筒体22的高度大于上侧板23的高度,所述下筒体27的高度大于上筒体22的高度,所述下侧板28的高度与下筒体27的高度一致。

所述上筒体22和下筒体27的外壁上分别环绕设有若干个对应每一格上存料室24和下存料室29的上标签221和下标签271。

所述上存料室24和下存料室29的数量均为6~24个。

本发明工作过程:

当其中一个织袜机6(以第一个织袜机6为例)完成编织后,其所对应的收集罩56之下的罩电磁阀57打开,其他织袜机6所对应的罩电磁阀57关闭,同时管电磁阀52关闭,机体主体41开始抽吸。第一个织袜机6出料板61之上的袜子在抽吸作用下,先后沿着收集罩56、副管道55和主管道54进入集料管51之内,而随之抽吸而来的气体则从集料管51的侧开口进入抽风机4中,并最终排出。接下来,电机3驱动转台2转动,使与第一个织袜机6相对应的上存料室24转动至集料管51之下。随后,管电磁阀52打开,袜子由于重力作用自动掉落至该上存料室24中。站在转台2周围的工人再取出转台2内的袜子进行翻袜等处理,并在处理后丢入下存料室29之中暂存。

本发明通过抽风机、管电磁阀和罩电磁阀间的相互配合,将指定织袜机产出的袜子抽吸进集料管之中,利用电机驱动底座之上的转台转动,使所需上存料室对准集料管,使袜子在重力作用下掉入该上存料室内,从而实现袜子的自动分拣,令一个工人可以同时看顾10台以上的织袜机,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大大降低人工成本;通过在座体之上设置珠圈和滚珠,减小转台与座体之间的摩擦力以及电机的负荷,从而降低工作功率;利用下底板、下筒体和下侧板形成下存料室,对处理后的袜子进行暂存,无需额外增设若干个储料箱,有效提高空间利用率;通过设置上环形挡片和下环形挡片,有效避免袜子在转台转动的过程中掉出;通过设置上标签和下标签,便于工人辨认袜子款号;通过设置中存料室,便于放置工人工作过程中涉及到的配件、杂物。

上述实施例是对本发明的说明,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定,任何对本发明简单变换后的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