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用途的深水自动放线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765562发布日期:2020-10-31 10:22阅读:145来源:国知局
特殊用途的深水自动放线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无线电通信技术领域,具体为特殊用途的深水自动放线机构。



背景技术:

无线电通信是将需要传送的声音、文字、数据、图像等电信号调制在无线电波上经空间和地面传至对方的通信方式,利用无线电磁波在空间传输信息的通信方式,与有线电通信相比,无线电通信不需要架设传输线路,不受通信距离限制,机动性好,建立迅速,但传输质量不稳定,信号易受干扰或易被截获,易受自然因素影响,保密性差,但是无线电通信的最大魅力在于,借助无线电波具有的波动传递信息的功能,人们可以省去敷设导线的麻烦,实现更加自由、更加快捷、无障碍的信息交流和沟通。

在进行无线电通信时,尤其实在水中进行无线电通信时,往往需要很长的电缆,但是将电缆放在一个狭小的空间内很容易出现相互缠绕的现象,不仅影响电缆的正常使用,缠绕在一起的电缆相互之间也会产生扭力,造成电缆的损坏,而且无线电通信装置的天线上浮体尺寸有限,浮力也有限,缠绕在一起的电缆也会影响天线的正常放出,进而影响无线电通信装置的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特殊用途的深水自动放线机构,解决了电缆相互缠绕影响电缆正常使用和易造成电缆损坏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特殊用途的深水自动放线机构,包括工装底座和放线壳体,所述工装底座顶部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梳齿,所述工装底座顶部另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梳齿,所述放线壳体前端一角位置设置有与电缆对应的放线槽,所述放线壳体前端中间位置设置有第一安装槽,所述放线壳体前端与放线槽相对的另一角设置有第二安装槽。

优选的,所述第一梳齿和第二梳齿的数量相等且第一梳齿与第二梳齿的齿位一一对应,所述第一梳齿和第二梳齿的边角位置均经过圆弧倒角处理。

优选的,所述放线壳体后端一角设置有与电缆对应的进线孔。

优选的,所述第一安装槽内设置有与电源霍尔开关对应的电磁铁且第二安装槽内设置有与霍尔开关对应的电磁铁。

优选的,特殊用途的深水自动放线机构的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首先使电缆紧贴工装底座的上表面,然后将电缆从第二梳齿上的第一个齿位拉到第一梳齿上对应的第一个齿位,使电缆绕过第一梳齿上的第一个齿位后再拉到第二梳齿上的第二个齿位,然后使电缆绕过第二梳齿上的第二个齿位后再拉到第一梳齿上的第三个齿位,依此类推,将电缆依次交错缠绕在第一梳齿和第二梳齿上;

s2.将电缆在第一梳齿和第二梳齿上缠绕一层后,先用水溶性胶水将电缆固定住,然后在第一层电缆上面粘一层阻隔膜,之后继续在第一层电缆上面从下往上依次将电缆盘成一层一层,并且每层电缆都用水溶性胶水固定,并用阻隔膜将每层电缆间隔开;

s3.将电缆在第一梳齿和第二梳齿上盘线完成后,将电缆从工装底座上取下并放入放线壳体内,并使电缆的两端分别从放线壳体上的进线孔和放线槽导出。

优选的,所述电缆的长度为60m。

优选的,所述阻隔膜的材质为pva冷水溶膜。

工作原理:将电缆交替的缠绕在第一梳齿和第二梳齿的齿位上,再用水溶性胶水和阻隔膜将每一层电缆分隔并固定,然后将盘线完成后的电缆放入放线壳体内,可以防止电缆之间出现相互缠绕的情况,从而防止电缆相互缠绕影响电缆的正常使用,以及因为缠绕产生扭力对电缆造成损伤,当放线壳体工作时,首先将进线孔延伸出的电缆的一端连接在无线电通信装置的主体上,并将放线槽延伸出的电缆的另一端连接在无线电通信装置的天线上,然后将整个无线电通信装置和放线壳体放入水中,然后无线电通信装置的天线首先会与放线壳体分离,并拉动电缆的一端,同时水从放线槽进入放线壳体内使阻隔膜和水溶性胶水逐层溶解,从而使放线壳体内的电缆一层一层的释放出来,进而使无线电通信装置的天线顺利分离并释放出去,从而实现无线电通信。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特殊用途的深水自动放线机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将电缆在第一梳齿和第二梳齿上交替缠绕若干层,并在每层电缆之间用水溶性胶水和阻隔膜进行分隔固定,然后将盘线完成后的电缆放放入放线壳体内,使电缆在放线壳体内可以排列整齐,从而防止电缆相互缠绕影响电缆的正常使用,也可以防止产生扭力损坏电缆,并且在放线壳体工作时,水溶性胶水和阻隔膜可以在水中逐层溶解,使电缆可以一层一层的顺利释放出来,从而防止电缆相互缠绕影响无线电通信装置的正常使用,值得大力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工装底座俯视图;

图2为本发明的工装底座侧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放线壳体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放线壳体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放线壳体主视图。

其中,1、工装底座;2、第一梳齿;3、第二梳齿;4、电缆;5、阻隔膜;6、放线壳体;7、放线槽;8、第一安装槽;9、第二安装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如图1-5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特殊用途的深水自动放线机构,包括工装底座1和放线壳体6,工装底座1顶部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梳齿2,工装底座1顶部另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梳齿3,放线壳体6前端一角位置设置有与电缆4对应的放线槽7,放线壳体6前端中间位置设置有第一安装槽8,放线壳体6前端与放线槽7相对的另一角设置有第二安装槽9,将电缆4在工装底座1上的第一梳齿2和第二梳齿3上完成盘线,然后将盘线完成后的电缆4放入放线壳体6内,在放线壳体6工作时,水会从放线槽7进入放线壳体6内,并将水溶性胶水和阻隔膜5逐层溶解,从而使电缆4可以一层一层的逐渐放出,这样就可以防止电缆4之间出现相互缠绕的情况,从而防止电缆4相互缠绕影响电缆4的正常使用,以及因为缠绕产生扭力对电缆4造成损伤。

第一梳齿2和第二梳齿3的数量相等且第一梳齿2与第二梳齿3的齿位一一对应,第一梳齿2和第二梳齿3的边角位置均经过圆弧倒角处理,整齐排列的第一梳齿2和第二梳齿3是为了防止电缆4出现相互缠绕的情况,第一梳齿2和第二梳齿3的边角位置均经过圆弧倒角处理,这样是为了防止电缆4缠绕在第一梳齿2和第二梳齿3上时,第一梳齿2和第二梳齿3的边角对电缆4造成划伤。

放线壳体6后端一角设置有与电缆4对应的进线孔。

第一安装槽8内设置有与电源霍尔开关对应的电磁铁且第二安装槽9内设置有与霍尔开关对应的电磁铁,通过第一安装槽8和第二安装槽9内的电磁铁,可以启动对应的电源霍尔开关和霍尔开关。

实施例二: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特殊用途的深水自动放线机构的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首先使电缆4紧贴工装底座1的上表面,然后将电缆4从第二梳齿3上的第一个齿位拉到第一梳齿2上对应的第一个齿位,使电缆4绕过第一梳齿2上的第一个齿位后再拉到第二梳齿3上的第二个齿位,然后使电缆4绕过第二梳齿3上的第二个齿位后再拉到第一梳齿2上的第三个齿位,依此类推,将电缆4依次交错缠绕在第一梳齿2和第二梳齿3上;

s2.将电缆4在第一梳齿2和第二梳齿3上缠绕一层后,先用水溶性胶水将电缆4固定住,然后在第一层电缆4上面粘一层阻隔膜5,之后继续在第一层电缆4上面从下往上依次将电缆4盘成一层一层,并且每层电缆4都用水溶性胶水固定,并用阻隔膜5将每层电缆4间隔开;

s3.将电缆4在第一梳齿2和第二梳齿3上盘线完成后,将电缆4从工装底座1上取下并放入放线壳体6内,并使电缆4的两端分别从放线壳体6上的进线孔和放线槽7导出。

电缆4的长度为60m,60m长的电缆4是为了使整个放线机构可以应用于深水下的无线电通信。

阻隔膜5的材质为pva冷水溶膜,pva冷水溶膜材质的阻隔膜5可以在常温或低温的水中快速溶解,防止阻隔膜5溶解较慢影响电缆4释放,从而实现电缆4的顺利释放。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