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家用无井道电梯自动护栏门防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301517发布日期:2020-09-23 01:24阅读:94来源:国知局
一种家用无井道电梯自动护栏门防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井道电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家用无井道电梯自动护栏门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无井道电梯作为一种新型电梯模式,由于失去了对垂直运行轿厢的运行空间围壁防护,因而对于轿厢运行空间的软硬防护尤为重要。而目前,现有无井道电梯的防坠保护装置的防护效果往往较差,依旧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中国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无井道电梯二楼防坠保护装置,该装置在轿厢顶部设置有活动盖板,当轿厢运行并停止时,活动盖板嵌入至通道口,并将通道口盖住,从而起到防坠落的效果。

申请人对比现有技术发现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

通过活动盖板封堵通道口,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避免坠落,但是行人或者物品可以落至活动盖板上,对于电梯的正常运行形成阻碍,同时存在行人与正在运行的电梯轿厢产生误撞的风险,依旧存在安全隐患,防护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家用无井道电梯自动护栏门防护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现有无井道电梯防护效果较差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驱动装置包括动力装置和传动装置,动力装置用于提供牵引动力,传动装置用于动力的传递;牵引装置包括牵引轮和牵引绳,牵引轮和牵引绳相互配合,在驱动装置的带动下,直接用于门体的牵引;门体两侧设置连接片,连接片上设置有移动装置,连接件将移动装置和门体相连,使移动装置和门体能够相对于导轨同步升降;移动装置包括导向轮,导向轮与导轨滚动配合,摩擦损耗较小,门体移动灵活;牵引绳连接件用于牵引绳牵引端的连接固定;导轨上设置有接近开关,接近开关与护栏门电控装置电连接,接近开关能够检测门体的运行速度信息和位置信息,并传递至护栏门电控装置;检测装置和驱动装置均与护栏门电控装置电连接,使门体的升降实现自动化控制,并且与轿厢运行电控系统相互配合;检测装置包括光幕装置,光幕装置设置在导轨上且形成对射光幕,门体处于打开状态时,对射光幕设置在门体上方,能够有效避免门体误夹现象,进一步提高防护效果,同时具有电梯轿厢垂直运行空间障碍物探测功能,对电梯的安全运行增加了防护;检测装置包括护栏门限位开关,护栏门限位开关与护栏门电控装置电连接,用于门体的开门限位和关门限位等。),详见下文阐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家用无井道电梯自动护栏门防护装置,包括导轨、门体、驱动装置和牵引装置,其中:所述导轨的数量设置为两个,两个所述导轨平行设置在所述门体的两侧,所述门体两侧连接设置有移动装置,所述移动装置设置在所述导轨内且能沿所述导轨移动;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牵引装置传动相连,所述牵引装置与所述门体相连,所述驱动装置能通过所述牵引装置带动所述门体沿所述导轨升降。

优选地,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动力装置和传动装置,其中:所述传动装置包括传动轴,所述传动轴设置在所述门体的上方,所述传动轴分别与动力装置和所述牵引装置传动相连。

优选地,所述牵引装置包括牵引轮和牵引绳,其中:所述牵引轮的数量至少设置为两个;所有所述牵引轮均设置在所述传动轴上,且与所述传动轴同步转动;每个所述牵引轮上均缠绕设置有所述牵引绳,所有所述牵引绳的牵引端均与所述门体相连。

优选地,所述门体的两侧连接设置有连接片,所述移动装置与所述连接片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移动装置包括导向轮,所述导向轮与所述连接片固定连接,所述导向轮设置在所述导轨内且能沿所述导轨移动。

优选地,所述连接片上设置有牵引绳连接件,所述牵引装置的牵引端与所述牵引绳连接件相连。

优选地,所述导轨上设置有接近开关,所述接近开关与护栏门电控装置电连接,所述接近开关用于检测所述门体的运行速度和运行位置。

优选地,所述家用无井道电梯自动护栏门防护装置还包括护栏门电控装置和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和所述驱动装置均与所述护栏门电控装置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检测装置包括光幕装置,所述光幕装置与所述护栏门电控装置电连接,所述光幕装置设置在所述导轨上,以使两个所述导轨之间形成对射光幕,所述门体处于打开状态时,所述对射光幕位于所述门体上方和所述门体所在楼层的顶部楼板下方之间的位置。

优选地,所述检测装置包括护栏门限位开关,所述护栏门限位开关与所述护栏门电控装置电连接;所述门体处于打开状态时,所述导轨上位于所述门体的底部位置和所述门体的顶部位置均设置有所述护栏门限位开关。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家用无井道电梯自动护栏门防护装置至少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所述导轨的数量设置为两个,两个所述导轨平行设置在所述门体两侧,所述门体两侧连接设置有移动装置,所述移动装置设置在所述导轨内且能沿所述导轨移动,所述导轨具有导向作用,所述移动装置使所述门体能够沿所述导轨移动;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牵引装置传动相连,所述牵引装置与所述门体相连,所述驱动装置能通过所述牵引装置带动所述门体沿所述导轨升降,所述驱动装置为所述牵引装置提供动力,所述牵引装置牵引所述门体;本实用新型所述驱动装置能够驱动门体运行至打开状态,不影响电梯的正常使用,所述驱动装置能够驱动门体运行至关闭状态,能够有效防止行人或物品落至轿厢通道,防护效果显著。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导轨、第一导向轮和连接片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导向轮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导轨嵌入件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导轨;11、导轨固定件;12、嵌入件;2、门体;21、连接片;22、牵引绳连接件;3、驱动装置;31、动力装置;32、传动装置;4、牵引装置;41、牵引轮;42、牵引绳;43、导轮;5、检测装置;51、光幕装置;52、护栏门限位开关;6、移动装置;61、第一导向轮;62、第二导向轮;7、轿厢。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家用无井道电梯自动护栏门防护装置,如图1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和图2本实用新型俯视结构示意图所示,所述家用无井道电梯自动护栏门防护装置包括导轨1、门体2、驱动装置3和牵引装置4,其中:导轨1的数量设置为两个,两个导轨1平行设置在门体2的两侧,导轨1通过导轨固定件11安装在相应楼层的楼板上,门体2两侧连接设置有移动装置6,移动装置6设置在导轨1内且能沿导轨1移动;驱动装置3与牵引装置4传动相连,牵引装置4与门体2相连,驱动装置3能通过牵引装置4带动门体2沿导轨1升降;二层至以上楼层均设置有所述家用无井道电梯自动护栏门防护装置。

在使用的过程中,当轿厢7运动至某楼层时,初始处于关闭状态的对应门体2,在驱动装置3的驱动下,通过牵引装置4的牵引,与移动装置6同步向下运动,直至门体2完全打开,轿厢7的轿门打开;当轿厢7离开某楼层时,处于打开状态的门体2,在驱动装置3的驱动下,通过牵引装置4的牵引,与移动装置6同步向上运动,直至门体2完全关闭,轿门完全关闭,轿厢7开始离开;本实用新型通过门体2在驱动装置3和牵引装置4的带动下,能够进行打开和关闭,在不影响使用的前提下,有效避免行人和物品误入轿厢通道,防护效果显著。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驱动装置3包括动力装置31和传动装置32,其中:动力装置31设置为安全电压驱动减速电机,传动装置32包括传动轴,所述传动轴设置在门体2的上方,所述传动轴分别与动力装置31和牵引装置4传动相连。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牵引装置4包括牵引轮41和牵引绳42,其中:牵引轮41的数量至少设置为两个;所有牵引轮41均设置在所述传动轴上,且与所述传动轴同步转动;每个牵引轮41上均缠绕设置有牵引绳42,所有牵引绳42的牵引端均与门体2相连;牵引绳42设置为钢丝绳,牵引轮41设置为钢丝绳绕绳轮,牵引轮41的数量设置为两个,两个牵引轮41套装设置在所述传动轴上,两个牵引轮41位于门体2两侧的上方。

牵引装置4包括导轮43,导轮43的数量与牵引轮41的数量相同,牵引绳42通过导轮43的导向与门体2固定连接。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门体2的两侧连接设置有连接片21,连接片21的长度与门体2的长度相同,连接片21采用5mm钢板开孔制作,连接片21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门体角接拉片,移动装置6与连接片21固定连接;优选地,门体2的长度和连接片21的长度设置为1200mm。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如图3本实用新型导轨、第一导向轮和连接片结构示意图和图4本实用新型第二导向轮结构示意图所示,移动装置6包括导向轮,导轨1的内部设置有滑道,所述导向轮设置在所述滑道内且能沿所述滑道移动,连接片21的一侧安装在门体2上,连接片21的另一侧插入至所述滑道内且与所述导向轮固定连接;所述导向轮包括第一导向轮61和第二导向轮62,第一导向轮61和第二导向轮62均与所述滑道滚动配合,第一导向轮61能够沿所述滑道的前后内壁滚动,第二导向轮62能够沿所述滑道远离连接片21一侧的内壁滚动。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如图3所示,连接片21上设置有牵引绳连接件22,牵引绳42的牵引端与牵引绳连接件22相连;牵引绳连接件22的长度设置为100mm,侧面设置有5个直径为4mm,深度为5mm的螺纹孔,采用螺钉将牵引绳连接件22固定在连接片21上。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导轨1上嵌入设置有接近开关,所述接近开关的数量设置为多个,所有所述接近开关通过安装条固定,所有所述接近开关均与护栏门电控装置电连接,所述接近开关主要包括两类,一类用于检测门体2的运行速度,另一类用于检测门体2的运行位置。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所述家用无井道电梯自动护栏门防护装置还包括护栏门电控装置和检测装置5,检测装置5和驱动装置3均与所述护栏门电控装置电连接,所述护栏门电控装置与电梯电控装置电连接,所述护栏门电控装置和所述电梯电控装置能够实现数据交换;当轿厢7不在本层时,门体2处于关门防护状态,当轿厢7到达本层并处于平层位置时,所述护栏门电控装置接收到所述电梯电控装置的轿厢7开门指令,门体2打开,所述电梯电控装置接收到门体2开限位信号后轿门打开,人员进出后,轿门关闭,之后所述护栏门电控装置接收到轿门关闭信号,门体2开始关闭,所述电梯电控装置接收到门体2的关闭信号后,轿厢7允许离开。

优选地,电梯正常使用时门体2的开门控制需要满足,第一,轿厢7处于停止状态,轿厢7的驱动装置无运行输出;第二,轿厢7运行至相应楼层停靠,并处于平层位置;第三,所述护栏门电控装置检测到轿厢7的开门指令;

电梯正常使用时门体2的关门控制需要满足,第一,轿厢7处于运行状态;第二,轿厢7不在本楼层平层位置;第三,所述护栏门电控装置检测到轿厢7的关门指令;

电梯正常运行时满足,第一,所有楼层的门体2均处于关门状态时,轿厢7可以上行或下行;第二,所有楼层所述家用无井道电梯自动护栏门防护装置无故障信号时,轿厢7可以运行;第三,所述电梯电控装置在发出轿门开启命令时,应等到检测到轿厢7所在楼层的门体2处于开门状态时,再执行轿门开启动作;第四,所述电梯电控装置在发出轿门关闭命令时,轿门关闭后,应等到轿厢7所在楼层的门体2处于关闭状态时,轿厢7可以离开。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检测装置5包括光幕装置51,光幕装置51与所述护栏门电控装置电连接,导轨1上设置有安装腔室,光幕装置51设置在所述安装腔室内,以使两个导轨1之间形成对射光幕,门体2处于打开状态时,所述对射光幕位于门体2上方和门体2所在楼层的顶部楼板下方之间的位置,所述对射光幕的高度设置为1000mm;如图5本实用新型导轨嵌入件结构示意图所示,导轨1上位于光幕装置51的下方嵌入设置有嵌入件12。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检测装置5包括护栏门限位开关52,护栏门限位开关52与所述护栏门电控装置电连接;对于二楼以及以上楼层,门体2处于打开状态时,导轨1上位于门体2的底部位置设置有护栏门限位开关52,对应门体2沿导轨1下降至低限时为开门状态,该位置的护栏门限位开关52设置为开门限位,导轨1上位于门体2的顶部位置设置有护栏门限位开关52,对应门体2沿导轨1上升至高限时为闭门状态,该位置的护栏门限位开关52形成闭门限位。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根据家用电梯各种复杂的应用场景,所述家用无井道电梯自动护栏门防护装置还包括漫反射防遮挡光幕装置,所述漫反射防遮挡光幕装置设置在轿厢7的轿顶和轿底;所述家用无井道电梯自动护栏门防护装置还包括安全触板,所述安全触板包括上安全触板和下安全触板,所述上安全触板和所述下安全触板分别设置在门体2的上侧和下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