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铸铁炊具的坯体夹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029670发布日期:2020-11-25 14:30阅读:98来源:国知局
一种铸铁炊具的坯体夹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炊具加工工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铸铁炊具的坯体夹持装置。



背景技术:

铸铁主要由铁、碳和硅组成的合金的总称。在这些合金中,含碳量超过在共晶温度时能保留在奥氏体固溶体中的量。而铸铁炊具是用铸铁经过加工,然后做成的炊具,有很多形状。铸铁炊具在制造过程中,需要将铸铁胚体加热然后经过多次锻造成各种形状,制造不同种类的炊具。制造铸铁炊具时需要使用夹持工件将胚料送入炉内加热,先没有专门用于铸铁炊具胚料的夹持搬运工具使工人操作不便,劳动强度较大。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铸铁炊具的坯体夹持装置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铸铁炊具的坯体夹持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铸铁炊具的坯体夹持装置,包括第一支臂和第二支臂,所述第一支臂和第二支臂通过销轴连接,所述第二支臂外部靠近第一支臂的一侧安装有齿条,所述齿条的外部安装有定位机构,所述第一支臂的前端通过螺栓安装有第一夹臂,所述第二支臂的前端通过螺栓安装有第二夹臂,所述第一支臂的末端安装有腕套,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外壳、定位块、转轴、安装孔、弹簧和直柱,所述外壳侧壁的下部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弹簧安装安在安装孔,所述直柱安装在弹簧的内部,所述转轴水平焊接在外壳的内部,所述转轴穿过定位块中部开设的通孔,所述转轴的两端分别连接外壳内壁的两侧,所述弹簧的一端连接安装孔的内壁而另一端连接直柱。

优选的,所述定位机构包括支架、侧板和滑块,所述侧板相对于外壳在齿条的另一侧,所述侧板靠近齿条一侧的中心位置焊接有滑块,所述支架的一侧通过螺栓连接外壳而另一侧通过螺栓连接第一支臂的侧面。

优选的,所述齿条包括弧形板、定位槽、滑槽和托板,所述弧形板的底端焊接固定于托板顶面的一侧,所述弧形板靠近定位块的侧面等距间隔开设有定位槽,所述弧形板的另一侧沿轴线方向开设有滑槽。

优选的,所述托板下部一侧通过螺栓连接第二支臂的侧面,所述滑槽内部滑动安装有滑块,所述弧形板穿过外壳和侧板之间,所述定位槽移动路径与定位块的位置相匹配,所述弧形板呈条状。

优选的,所述腕套包括固定套和卡套,所述卡套上部开口而底部焊接有固定套,所述固定套套接在第一支臂的外部。

优选的,所述第二支臂末端靠近安装有把手,所述把手外部安装有海绵套。

优选的,所述第一夹臂外端在靠近第二夹臂的一侧焊接有第一夹板,所述第二夹臂外端在靠近第一夹臂的一侧焊接有第二夹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利用卡套由一侧的卡扣开口卡在手臂外部,第一支臂的末端连接手臂,减轻手腕处所受到的胚料重量而省力,便于工作人员转移搬运胚料;

2.利用齿条相对于定位块向上移动时定位块不断地在齿槽间跳动,直至第一支臂和第二支臂间不能转动时定位块嵌入的齿槽内部,阻止齿条相对于定位块向下的移动,避免第二支臂背离第一支臂而移动,保证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在把手脱手时牢固的夹紧胚料,工人人员无需始终握住把手,节省工作人员的力气,减低劳动强度,同时利于搬运重量较大的胚料;

3.利用直柱受压后向外壳的内侧移动挤压定位块的一端使定位块嵌入齿槽的一端脱离齿槽,齿条释放,利于顺利的将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之间的胚料卸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定位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腕套结构示意图。

图中:第一支臂1、第二支臂2、齿条3、定位机构4、腕套5、把手6、销轴7、第一夹臂8、第一夹板9、第二夹臂10、第二夹板12、弧形板31、定位槽32、滑槽33、拖板34、外壳41、定位块42、支架43、侧板44、滑块45、转轴46、安装孔47、弹簧48、直柱49、固定套51、卡套5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至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铸铁炊具的坯体夹持装置,包括第一支臂1和第二支臂2,第一支臂1和第二支臂2通过销轴7连接,第二支臂2外部靠近第一支臂1的一侧安装有齿条3,齿条3的外部安装有定位机构4,第一支臂1的前端通过螺栓安装有第一夹臂8,第二支臂2的前端通过螺栓安装有第二夹臂10,第一支臂1的末端安装有腕套5,定位机构4包括外壳41、定位块42、转轴46、安装孔47、弹簧48和直柱49,外壳41侧壁的下部开设有安装孔47,弹簧48安装安在安装孔47,直柱49安装在弹簧48的内部,直柱49受压后向外壳41的内侧移动挤压定位块42的一端使定位块42嵌入齿槽32的一端脱离齿槽32,齿条3释放,利于顺利的将第一夹板9和第二夹板12之间的胚料卸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转轴46水平焊接在外壳41的内部,转轴46穿过定位块42中部开设的通孔,转轴46的两端分别连接外壳41内壁的两侧,弹簧48的一端连接安装孔47的内壁而另一端连接直柱49,齿条3相对于定位块42向上移动时定位块42不断地在齿槽32间跳动,直至第一支臂1和第二支臂2间不能转动时定位块42嵌入的齿槽32内部,阻止齿条3相对于定位块42向下的移动,避免第二支臂2背离第一支臂1而移动,保证第一夹板9和第二夹板12牢固的夹紧胚料,工人人员无需始终握住把手6,节省工作人员的力气,减低劳动强度。

进一步地,定位机构4包括支架43、侧板44和滑块45,侧板44相对于外壳41在齿条3的另一侧,侧板44靠近齿条3一侧的中心位置焊接有滑块45,支架43的一侧通过螺栓连接外壳41而另一侧通过螺栓连接第一支臂1的侧面,支架43便于将定位机构4安装在第一支臂1的一侧,滑块45导向齿条3顺利的移动在外壳41内部移动。

进一步地,齿条3包括弧形板31、定位槽32、滑槽33和托板34,弧形板31的底端焊接固定于托板34顶面的一侧,弧形板31靠近定位块42的侧面等距间隔开设有定位槽32,弧形板31的另一侧沿轴线方向开设有滑槽33,定位槽32与定位块42相配合,固定第一支臂1和第二支臂2之间的夹角,保证胚料夹持的稳定性,节省力量。

进一步地,托板34下部一侧通过螺栓连接第二支臂2的侧面,滑槽33内部滑动安装有滑块45,滑块45在滑槽33内部滑动导向弧形板31顺利的通过外壳41和侧板44,弧形板31穿过外壳41和侧板44之间,定位槽32移动路径与定位块42的位置相匹配,弧形板31呈条状。

进一步地,腕套5包括固定套51和卡套52,卡套52上部开口而底部焊接有固定套51,固定套51套接在第一支臂1的外部,卡套52由一侧的卡扣开口卡在手臂外部,第一支臂1的末端连接手臂,减轻手腕处所受到的胚料重量而省力,便于工作人员转移搬运胚料。

进一步地,第二支臂2末端靠近安装有把手6,把手6外部安装有海绵套,把手6便于工作人员向上转动第二支臂2以将胚料夹紧,海绵套提高舒适度。

进一步地,第一夹臂8外端在靠近第二夹臂10的一侧焊接有第一夹板9,第二夹臂10外端在靠近第一夹臂8的一侧焊接有第二夹板12,第一夹板9和第二夹板12将胚料夹紧。

工作原理:实际工作时,工人人员将卡套52由一侧的卡扣开口卡在手臂外部,将第一支臂1的末端连接手臂,减轻手腕处所受到的胚料重量而省力,手握第一支臂1中部和把手6,接着将第一夹板9和第二夹板12放在胚料夹持位置的两侧,利用第一夹板9和第二夹板12之间夹住胚料,把手6向上提拉第二支臂2使第一夹板9和第二夹板12将胚料夹紧,第一支臂1和第二支臂2相对转动时带动齿条3在定位机构4内部滑动,齿条3相对于定位块42向上移动时定位块42不断地在齿槽32间跳动,直至第一支臂1和第二支臂2间不能转动时定位块42嵌入的齿槽32内部,阻止齿条3相对于定位块42向下的移动,避免第二支臂2背离第一支臂1而移动,保证第一夹板9和第二夹板12牢固的夹紧胚料,放下胚料时,按压直柱49外部使其向外壳41的内侧移动挤压定位块42的一端使定位块42嵌入齿槽32的一端脱离齿槽32,齿条3释放,利于顺利的将第一夹板9和第二夹板12之间的胚料卸下。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