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管杆转运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943252发布日期:2020-11-19 19:23阅读:61来源:国知局
一种钢管杆转运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设备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钢管杆转运车。



背景技术:

在电线的架设中,需要使用到各种各样的电线杆,目前,电线杆在制造时,大都首先生产出钢管杆,然后再在钢管杆上再安装各种支架等装置,由于钢管杆往往体积巨大,重量较重,在生产时转运起来十分不方便,不仅增加了工人的劳动强度,也影响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钢管杆转运车,目的在于:使钢管杆转运起来更加方便,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钢管杆转运车,包括上支架、下支架和导轨,所述上支架和下支架均水平设置,上支架和下支架均设置为矩形框架,上支架设置在下支架的上方,上支架和下支架固定连接,下支架的底面上的四个角上均固定设置有支座,支座内转动设置有滚轮,滚轮转动连接有动力装置,所述导轨沿前后方向固定设置在地面上且平行间隔设置两条,滚轮与导轨滚动配合连接。

优选地,所述上支架的前、后两侧对称设置有限位装置,其中上支架前侧的限位装置沿左右方向间隔设置两个且上支架前侧的两个限位装置关于上支架的中心对称设置,上支架后侧的限位装置沿左右方向间隔设置两个且上支架后侧的两个限位装置关于上支架的中心对称设置,所述上支架前右侧的限位装置为第一限位装置,第一限位装置包括旋转支脚和旋转轴,旋转轴沿前后方向固定设置在上支架的前侧面上,旋转支脚靠近上支架的一端与旋转轴转动连接,旋转支脚远离上支架的一端往前上方延伸且其端部高于上支架的上表面,当旋转支脚围绕旋转轴旋转180度后,旋转支脚靠近上支架的一端端面的上边缘与上支架的上表面平齐,旋转支脚远离上支架的一端延伸至地面上。

优选地,所述第一限位装置还包括挡板、旋转柱和限位块,所述旋转柱沿左右方向固定设置在上支架的右侧面上,限位块固定设置在上支架的右侧面上,限位块位于旋转柱的后上方,挡板沿前后方向竖直设置且挡板的中部与旋转柱转动连接,挡板的前端与旋转柱之间的距离大于挡板的后端与旋转柱之间的距离,挡板的左侧面与旋转支脚的右侧面贴紧设置,挡板后端的上侧面与限位块接触设置。

优选地,所述旋转支脚包括上支板、下支板和连接板,其中上支板和下支板平行设置且上支板靠近上支架的一端和下支板靠近上支架的一端通过连接板固定连接,连接板沿左右方向竖直设置,连接板的中部与旋转轴转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上支架内沿前后方向设置固定有支撑梁,支撑梁沿左右方向间隔设置至少两个。

优选地,所述动力装置包括减速器和电机。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转运钢管杆时,只需先将钢管杆使用吊车吊装到上支架上,然后启动动力装置带动滚轮沿导轨移动到指定位置后,再将钢管杆卸下来即可,整个装置结构简单,转运钢管十分方便,减少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当现场没有吊车时,可以首先旋转支脚围绕旋转轴旋转180度,然后沿着旋转支脚将钢管杆推上上支架,然后再将旋转支脚围绕旋转轴旋转180度,可以防止钢管杆从上支架上滑落,在卸下钢管杆时,可以将旋转支脚围绕旋转轴旋转180度,使得钢管杆沿着旋转支脚滑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相较于人工将钢管杆直接抬上上支架,极大地节省了人力,减少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总之,本实用新型使钢管杆转运起来更加方便,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部位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旋转支脚旋转180度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b部位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1、导轨,2、加强杆,3、上支架,4、支座,5、下支架,6、旋转支脚,61、上支板,62、下支板,63、旋转轴,64、连接板,7、挡板,71、旋转柱,8、限位块,9、连轴,10、动力装置,11、支撑梁。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实施例: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钢管杆转运车,包括上支架3、下支架5和导轨1,所述上支架3和下支架5均水平设置,上支架3和下支架5均设置为矩形框架,为了提高上支架3的强度,所述上支架3内沿前后方向设置固定有支撑梁11,支撑梁11沿左右方向间隔设置至少两个。上支架3设置在下支架5的上方,上支架3和下支架5固定连接,下支架5的底面上的四个角上均固定设置有支座4,支座4内转动设置有滚轮,滚轮转动连接有动力装置10,作为具体的一种实施方式,左侧两支座4内的滚轮之间设置有连轴9且连轴9与左侧两支座4内的滚轮均为同轴固定连接,所述动力装置10包括减速器和电机,连轴9与减速器传动连接,减速器与电机传动连接,所述导轨1沿前后方向固定设置在地面上且平行间隔设置两条,滚轮与导轨1滚动配合连接。

在转运钢管杆时,只需先将钢管杆使用吊车吊装到上支架3上,然后启动动力装置10带动滚轮沿导轨1移动到指定位置后,再将钢管杆卸下来即可,整个装置结构简单,转运钢管十分方便,减少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上支架3的前、后两侧对称设置有限位装置,其中上支架3前侧的限位装置沿左右方向间隔设置两个且上支架3前侧的两个限位装置关于上支架3的中心对称设置,上支架3后侧的限位装置沿左右方向间隔设置两个且上支架3后侧的两个限位装置关于上支架3的中心对称设置,所述上支架3前右侧的限位装置为第一限位装置,第一限位装置包括旋转支脚6和旋转轴63,旋转轴63沿前后方向固定设置在上支架3的前侧面上,旋转支脚6靠近上支架3的一端与旋转轴63转动连接,在具体使用时,旋转支脚6与旋转轴63的转动连接方式不应太过灵活,只需可转动即可,旋转支脚6远离上支架3的一端往前上方延伸且其端部高于上支架3的上表面,当旋转支脚6围绕旋转轴63旋转180度后,旋转支脚6靠近上支架3的一端端面的上边缘与上支架3的上表面平齐,旋转支脚6远离上支架3的一端延伸至地面上。

当现场没有吊车时,可以首先旋转支脚6围绕旋转轴63旋转180度,然后沿着旋转支脚6将钢管杆推上上支架3,然后再将旋转支脚6围绕旋转轴63旋转180度,可以防止钢管杆从上支架3上滑落,此时为了防止旋转支脚6围绕旋转轴63自由旋转,可以手扶着旋转支脚6,在卸下钢管杆时,可以将旋转支脚6再围绕旋转轴63旋转180度,使得钢管杆沿着旋转支脚6滑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相较于人工将钢管杆直接抬上上支架3,极大地节省了人力,减少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

为了防止旋转支脚6围绕旋转轴63自由旋转,所述第一限位装置还包括挡板7、旋转柱71和限位块8,所述旋转柱71沿左右方向固定设置在上支架3的右侧面上,限位块8固定设置在上支架3的右侧面上,限位块8位于旋转柱71的后上方,挡板7沿前后方向竖直设置且挡板7的中部与旋转柱71转动连接,挡板7的前端与旋转柱71之间的距离大于挡板7的后端与旋转柱71之间的距离,挡板7的左侧面与旋转支脚6的右侧面贴紧设置,挡板7后端的上侧面与限位块8接触设置,当需要将旋转支脚6旋转时,首先将挡板7围绕旋转柱71转动90度,再将旋转支脚6旋转,然后再将挡板7围绕旋转柱71转动至沿前后方向,挡板7的左侧面与旋转支脚6的右侧面贴紧设置对旋转支脚6进行限位,防止旋转支脚6围绕旋转轴63自由旋转,挡板7的前端与旋转柱71之间的距离大于挡板7的后端与旋转柱71之间的距离可以使得在重力作用下挡板7后端的上侧面始终与限位块8接触设置。

作为具体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旋转支脚6包括上支板61、下支板62和连接板64,其中上支板61和下支板62平行设置且上支板61靠近上支架3的一端和下支板靠近上支架3的一端通过连接板64固定连接,连接板64沿左右方向竖直设置,连接板64的中部与旋转轴63转动连接。

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