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鲜盒组装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402747发布日期:2020-12-25 08:04阅读:107来源:国知局
保鲜盒组装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化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保鲜盒组装机。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玻璃保鲜盒的组装基本完全由人工完成,需要把标签纸放进玻璃盒内,用薄膜盖在口上,然后扣上盖子,不仅生产效率低下,长期机械性劳作容易漏放标签纸或薄膜,且劳动强度高,如果玻璃存在破损情况还会划伤手。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保鲜盒组装机,能代替工人完成保鲜盒的组装,生产效率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保鲜盒组装机,其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置有输送机构,所述输送机构一侧设置有送料机构,所述输送机构一端部上方设置有取料机构,所述输送机构上方依次设置有贴标签机构及扣盖机构,所述输送机构一侧于扣盖机构前方设置有送盖机构,所述输送机构另一侧设置有送膜机构,所述扣盖机构后方设置有收料机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输送机构包括输送链条,所述输送链条上固定有承载板,所述承载板随着输送链条的输送方向依次移送至贴标签机构所在工位、送盖机构所在工位、扣盖机构所在工位、收料机构所在工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送料机构设置有第一输送架,所述第一输送架上设置有第一输送带,所述第一输送带上方设置有隔离架,所述隔离架将第一输送带上方分隔成两个输送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取料机构设置在送料机构一端部,所述取料机构设置有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上设置有第一移送装置,所述第一移送装置上设置有第一夹持装置,所述第一移送装置带动第一夹持装置来回移送,所述第一夹持装置包括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上设置有第一驱动气缸,所述第一固定板下方设置有第一夹爪,所述第一驱动气缸带动第一夹爪上下移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贴标签机构包括上标签纸装置及吸标签纸装置,所述上标签纸装置包括支板,所述支板上方设置有上料台,所述上料台上放置有标签纸,所述支板下方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一端设置有驱动丝杆,所述驱动丝杆上卡持有升降板,所述升降板通过连接杆与上料台连接,所述驱动丝杆带动升降板做上下运作;所述吸标签纸装置包括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上设置有第二移送装置,所述第二移送装置上设置有吸附装置,所述第二移送装置带动吸附装置来回移送,所述吸附装置包括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上设置有第二驱动气缸,所述第二固定板下方设置有吸盘座,所述第二驱动气缸带动吸盘座上下移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料台周侧设置有限位柱,所述限位柱固定在支板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送膜机构包括送膜架,所述送膜架一侧设置有送膜轮盘,所述送膜轮盘上绕设有薄膜,所述送膜架上设置有转向杆,所述转向杆上设置有转向轮,所述送膜架上设置有输送装置,所述薄膜随着转向轮送至输送装置上,所述输送装置一端部设置有夹膜装置,所述输送装置上方设置有切膜装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送盖机构包括第二输送架,所述第二输送架上设置有第二输送带,所述第二输送架一端设置有上盖装置,所述第二输送架上方于上盖装置一侧设置有加热装置,所述第二输送架另一端设置有取盖装置,所述上盖装置上设置有驱动杆,所述驱动杆上间隔设置有支撑片;所述加热装置设置有加热箱,所述取盖装置包括第三支架,所述第三支架上设置有第三移送装置,所述第三移送装置上设置有第二夹持装置,所述第一移送装置带动第二夹持装置来回移送,所述第二夹持装置包括第三固定板,所述第三固定板上设置有第三驱动气缸,所述第三固定板下方设置有第二夹爪,所述第三驱动气缸带动第二夹爪上下移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扣盖机构包括第四支架,所述第四支架上设置有第四固定板,所述第四固定板上设置有下压气缸,所述下压气缸下方连接有下压板,所述下压板下方横向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下压块,所述下压板下方纵向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二下压块;所述下压板下方设置有第一调节块及第二调节块,所述第一调节块上设置有第一调节螺杆,所述第一下压块与第一调节螺杆连接,所述第二调节块上设置有第二调节螺杆,所述第二下压块与第二调节螺杆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收料机构包括第五支架,所述第五支架上设置有第四移送装置,所述第四移送装置上设置有第三夹持装置,所述第四移送装置带动第三夹持装置来回移送,所述第三夹持装置包括第五固定板,所述第五固定板上设置有第四驱动气缸,所述第五固定板下方设置有第三夹爪,所述第四驱动气缸带动第三夹爪上下移动,所述第三夹爪用于夹持或松开组装完成后的玻璃盒;所述第五支架一侧设置有第三输送架,所述第三输送架上设置有第三输送带。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保鲜盒组装机通过在输送机构一侧分别设置送料机构、送盖机构、送膜机构,通过取料机构将玻璃盒送至输送机构上,再配合贴标签机构将标签纸贴至玻璃盒内,然后依次将玻璃盒上端开口处盖上薄膜及盒盖,最后随着输送链条的带动送至扣盖机构处将盒盖盖紧在玻璃盒上,收料机构完成对组装后的玻璃盒的收料操作,有效提高了玻璃盒的组装效果,减轻了工人工作强度,防止人工组装过程中产生的错漏,保证工人的人身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保鲜盒组装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保鲜盒组装机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取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上标签纸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吸标签纸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送膜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送膜机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扣盖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夹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技术手段以及所达到的具体目的、功能,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至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保鲜盒组装机包括机架100,所述机架100上设置有输送机构200,所述输送机构200一侧设置有送料机构300,所述送料机构300用于将玻璃盒进行输送,所述输送机构200一端部上方设置有取料机构400,所述取料机构400用于将送料机构300玻璃盒移送至输送机构200上,所述输送机构200上方依次设置有贴标签机构500及扣盖机构600,所述输送机构200一侧于扣盖机构600前方设置有送盖机构700,所述输送机构200另一侧设置有送膜机构800,其中,所述送盖机构700匹配设置在扣盖机构600的前一工位处;所述扣盖机构600后方设置有收料机构900。

所述输送机构200包括输送链条(图未示),所述输送链条上固定有承载板210,所述承载板210随着输送链条的输送方向依次移送至贴标签机构500所在工位、送盖机构700所在工位、扣盖机构600所在工位、收料机构900所在工位。

所述送料机构300设置有第一输送架310,所述第一输送架310上设置有第一输送带320,所述第一输送带320上方设置有隔离架330,所述隔离架330将第一输送带320上方分隔成两个输送道340,以使得玻璃盒经由第一输送带320沿输送道340方向进行输送。

所述取料机构400设置在送料机构300一端部,所述取料机构400设置有第一支架410,所述第一支架410上设置有第一移送装置420,所述第一移送装置420上设置有第一夹持装置430,所述第一移送装置420带动第一夹持装置430来回移送,使得第一夹持装置430在送料机构300及输送机构200上方来回移动,所述第一夹持装置430包括第一固定板431,所述第一固定板431上设置有第一驱动气缸432,所述第一固定板431下方设置有第一夹爪433,所述第一驱动气缸432带动第一夹爪433上下移动,所述第一夹爪433用于夹持或松开玻璃盒。

所述贴标签机构500包括上标签纸装置510及吸标签纸装置520,所述上标签纸装置510包括支板511,所述支板511上方设置有上料台512,所述上料台512上放置有标签纸,所述支板511下方设置有驱动电机513,所述驱动电机513一端设置有驱动丝杆514,所述驱动丝杆514上卡持有升降板515,所述升降板515通过连接杆516与上料台512连接,所述驱动丝杆514带动升降板515做上下运作,进而使得上料台512随着升降板515同步做上下运动,从而为吸标签纸装置520持续提供标签纸操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料台512周侧设置有限位柱517,所述限位柱517固定在支板511上,所述限位柱517用于对上料台512上的标签纸进行限位,避免标签纸被吸标签纸装置520吸附时造成移位而影响产品的组装效果。

所述吸标签纸装置520包括第二支架521,所述第二支架521上设置有第二移送装置522,所述第二移送装置522上设置有吸附装置523,所述第二移送装置522带动吸附装置523来回移送,使得吸附装置523在上标签纸装置510与输送机构200上方来回移送,所述吸附装置523包括第二固定板5231,所述第二固定板5231上设置有第二驱动气缸5232,所述第二固定板5231下方设置有吸盘座5233,所述第二驱动气缸5232带动吸盘座5233上下移动,所述吸盘座5233用于吸附或松开标签纸。

所述送膜机构800包括送膜架810,所述送膜架810一侧设置有送膜轮盘820,所述送膜轮盘820上绕设有薄膜830,所述送膜架810上设置有转向杆840,所述转向杆840上设置有转向轮850,所述送膜架810上设置有输送装置860,所述薄膜830随着转向轮850送至输送装置860上,所述输送装置860一端部设置有夹膜装置870,所述输送装置860上方设置有切膜装置880,所述夹膜装置870设置有夹膜气缸871及夹膜块872,所述夹膜气缸871带动夹膜块872对薄膜830进行夹持,以方便切膜装置880对薄膜830进行切割,保证切断的薄膜830尺寸符合玻璃盒尺寸要求;所述切膜装置880包括冲切气缸881及冲切板882,所述冲切板882与冲切气缸881一端连接,所述冲切板882下方设置有冲切齿条883,所述冲切齿条883匹配设置在夹膜块872上方,所述冲切气缸881带动冲切板882上下运作,进而使得冲切齿条883对夹膜块872夹持的薄膜830进行切割。

具体地,所述送膜架810上还设置有齿轮条812及上膜电机813,所述齿轮条812一端与夹膜装置连接,所述送膜架810设置有导送轨814,所述齿轮条812卡持在导送轨814上,所述上膜电机813一端设置有上膜齿轮(图未示),所述上膜齿轮与齿轮条812啮合设置,所述上膜电机813带动上膜齿轮转动,进而使得齿轮条812沿导送轨814方向来回滑动,从而将薄膜移送至玻璃盒上方,此时冲切齿条883向下运作将夹膜装置870夹持的薄膜进行切割,切割后的薄膜830置于玻璃盒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送膜架810于输送装置860上方设置有支撑架811,所述支撑架811上设置有冲孔装置890,所述冲孔装置890设置有冲孔气缸891,所述冲孔气缸891下方设置有冲孔柱892,所述冲孔柱892在冲孔气缸891的带动下对输送装置860上的薄膜830进行冲孔,以使得薄膜830能很好地贴附在玻璃盒的上端开口处。

所述送盖机构700包括第二输送架710,所述第二输送架710上设置有第二输送带720,所述第二输送架710一端设置有上盖装置730,所述第二输送架710上方于上盖装置730一侧设置有加热装置740,所述第二输送架710另一端设置有取盖装置750,所述上盖装置730上设置有驱动杆731,所述驱动杆731上间隔设置有支撑片732,所述驱动杆731带动支撑片732上下运作,所述支撑片732用于支撑盒盖的周侧,随着驱动杆731向下运作,使得支撑片732带动盒盖向下运作,进而使得盒盖掉落至第二输送带720上,盒盖随着第二输送带720的运动依次移送至加热装置740及取盖装置750下方;所述加热装置740设置有加热箱741,盒盖随着输送带进入到加热箱741内进行加热,以使得盒盖能很好地盖在玻璃盒上;所述取盖装置750包括第三支架751,所述第三支架751上设置有第三移送装置752,所述第三移送装置752上设置有第二夹持装置753,所述第一移送装置420带动第二夹持装置753来回移送,所述第二夹持装置753包括第三固定板7531,所述第三固定板7531上设置有第三驱动气缸7532,所述第三固定板7531下方设置有第二夹爪7533,所述第三驱动气缸7532带动第二夹爪7533上下移动,所述第二夹爪7533用于夹持或松开盒盖。

所述扣盖机构600包括第四支架610,所述第四支架610上设置有第四固定板620,所述第四固定板620上设置有下压气缸630,所述下压气缸630下方连接有下压板640,所述下压板640下方横向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下压块650,所述下压板640下方纵向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二下压块660,所述第一下压块650及第二下压块660分别对盒盖的周侧进行压合,使得盒盖能稳稳盖设在玻璃盒上;具体地,所述下压板640下方设置有第一调节块671及第二调节块672,所述第一调节块671上设置有第一调节螺杆681,所述第一下压块650与第一调节螺杆681连接,所述第一调节螺杆681转动带动第一下压块650移动,进而对两第一下压块650之间的间距进行调节,以符合盒盖的上端开口尺寸要求;所述第二调节块672上设置有第二调节螺杆682,所述第二下压块660与第二调节螺杆682连接,所述第二调节螺杆682转动带动第二下压块660移动,进而对两第二下压块660之间的间距进行调节,以符合盒盖的上端开口尺寸要求。

所述收料机构900包括第五支架910,所述第五支架910上设置有第四移送装置920,所述第四移送装置920上设置有第三夹持装置930,所述第四移送装置920带动第三夹持装置930来回移送,所述第三夹持装置930包括第五固定板931,所述第五固定板931上设置有第四驱动气缸932,所述第五固定板931下方设置有第三夹爪933,所述第四驱动气缸932带动第三夹爪933上下移动,所述第三夹爪933用于夹持或松开组装完成后的玻璃盒;所述第五支架910一侧设置有第三输送架940,所述第三输送架940上设置有第三输送带941,所述第四移送装置920带动第三夹持装置930来回移送,使得第三夹持装置930在第三输送带941与输送机构200上方来回移送,从而将组装完成后的玻璃盒送至第三输送带941上进而完成收料操作。

本实用新型具体工作时,玻璃盒随着第一输送带320送至取料机构400处,通过第一夹持装置430将玻璃盒送至输送链条的承载板210上,随后玻璃盒随着输送链条的带动送至贴标签机构500所在工位,吸标签纸装置520将上标签纸装置510上的标签纸吸附后送至输送链条上的玻璃盒内,完成标签纸的贴附操作;然后玻璃盒随着输送链条的带动送至送盖机构700所在工位,送膜机构800将薄膜830送至玻璃盒上,同时,盒盖随着第二输送带720送至取盖装置750下方,取盖装置750将盒盖盖在输送链条上的玻璃盒上,再通过扣盖机构600将盒盖稳稳地与玻璃盒结合,保证盒盖固定在玻璃盒上的稳固性;最后通过第三夹持装置930将输送链条上组装完成后的玻璃盒送至第三输送带941上,完成对组装完成后的玻璃盒的收料操作,有效提高了玻璃盒的组装效果,工人只需要将玻璃盒、标签纸、薄膜830、盒盖放到预设位置,本实用新型设备自动完成对玻璃盒组装,减轻了工人工作强度,防止人工组装过程中产生的错漏,保证工人的人身安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保鲜盒组装机通过在输送机构200一侧分别设置送料机构300、送盖机构700、送膜机构800,通过取料机构400将玻璃盒送至输送机构200上,再配合贴标签机构500将标签纸贴至玻璃盒内,然后依次将玻璃盒上端开口处盖上薄膜830及盒盖,最后随着输送链条的带动送至扣盖机构600处将盒盖盖紧在玻璃盒上,收料机构900完成对组装后的玻璃盒的收料操作,有效提高了玻璃盒的组装效果,减轻了工人工作强度,防止人工组装过程中产生的错漏,保证工人的人身安全。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