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食用菌产品采摘收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510007发布日期:2021-04-02 09:27阅读:47来源:国知局
一种食用菌产品采摘收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农业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食用菌产品采摘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其中食用菌产品如香菇、双孢菇等在采摘时需要用到收集筐用于装取产品,而现在的筐体一般包括由四块侧板构成的矩形围边及位于围边内底部的底板,而底板与围边一体设置,但是该类筐体在使用时容易发生如下问题:由于采摘的产品不可能均是质量较好的,其中必然夹杂一些次品或者有少许腐烂的产品,而工人一般情况下是直接将次品与良品一同扔入筐体内予以存放,但是该种方法导致工人需要在采摘完毕后将产品倒出进行二次挑拣,从而将次品挑出,最终导致增加了劳动强度及人工成本,同时由于次品数量较少,而花费大量时间将该少量的次品从良品中挑拣出也较为浪费。

并且由于菌类产品较为脆弱,而将其大堆的放置在筐体内,导致最下方的产品需要承受其上方所以产品的挤压,使得下方产品容易被压伤,从而影响该部分产品的市场价值。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食用菌产品采摘收集装置。

本发明的技术问题主要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一种食用菌产品采摘收集装置,包括矩形筐体,所述筐体内顶部设置有一圈截面呈v型的导流板,其中导流板两端均与筐体内侧壁固定连接,且位于下方的导流板斜面端为网状结构,在筐体侧壁上还均匀设置有位于导流板上下两端之间的手抓口,所述筐体内两侧均倾斜设置有格网,其中格网上下两端分别与对应的导流板底端面及筐体底壁固定连接,且格网、导流板及筐体对应侧壁之间构有次品储存腔,所述筐体内还上下设置有多组位于导流板下方的支撑机构,其中支撑机构位于两组格网之间,且支撑机构两端与对应的格网之间均构有落料口,所述支撑机构包括倾斜设置的支撑板,其中上下相邻两组支撑板的倾斜方向相反,所述支撑板最顶端两侧设置有贯穿筐体侧壁的转轴,其中支撑板最底端两侧均设置有圆杆,且筐体内侧壁上设置有对应圆杆的弧形滑槽,所述圆杆末端插入对应的滑槽内。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筐体侧壁上设置有与次品储存腔连通的出料口,其中出料口上设置有密封塞。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筐体侧壁上设置有与次品储存腔顶部连通的进出口。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格网最顶端与导流板固定连接,且格网最底端与筐体底壁固定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在使用时工人可将良品放入筐体内储存,而次品则可通过进出口放置在次品储存腔内进行存放,使得良品与次品能有效的在同一个储存装置内区分开,这不仅无需准备两个储存装置用于存放不同品质的产品,同时在采摘完毕后只需将对应产品倒入对应的存放区内即可,也无需像以往一样将产品倒出并再次进行人工手工挑拣良品与次品。

2、通过上下多组支撑机构支撑筐体内多个不同区域处的食用菌以分担压力,防止筐体底部产品需要单独承受其顶部所有产品重量,导致压力过大而将筐体底部产品挤压坏的问题,同时倾斜状态下的支撑板也不会影响产品在筐体内的流动填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翻转筐体倾倒其内部产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筐体,2、导流板,3、手抓口,4、格网,5、次品储存腔,6、进出口,7、出料口,8、密封塞,9、支撑机构,91、支撑板,92、转轴,93、圆杆,94、滑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一种食用菌产品采摘收集装置,包括矩形筐体1,所述筐体1内顶部设置有一圈截面呈v型的导流板2,其中导流板2两端均与筐体1内侧壁固定连接,且位于下方的导流板2斜面端为网状结构,在筐体1侧壁上还均匀设置有位于导流板2上下两端之间的手抓口3。

当将产品扔至导流板2顶部时,产品易于沿导流板2顶部斜面流向其中间处,最终由其中间处开口流入导流板2下方的筐体1内进行储存,无需对产品进行二次干预即可很方便的将产品导入筐体1内进行储存,同时在倒出筐体1内的产品时只需翻转筐体1,使得筐体1内的产品沿导流板2中网状结构的斜面流向其中间处开口并倾倒出,从而方便产品的倒出工作。由于导流板2将筐体1顶部开口缩小,使得位于筐体1内的产品不易于从其顶部开口晃出,同时放置在导流板2顶端面上的产品也易于沿其顶部斜面流向其中间开口处,最终流入筐体1内储存。

如图1所示,在正常使用时可通过手抓口3提起筐体1进行转运,而由于有导流板2的存在,使得人们手指不会接触到筐体1内的产品,同时筐体1内可通过导流板2中网状结构的孔径及手抓口3与外界之间进行空气流通,从而提升筐体1内的存储环境。

其中在筐体1内两侧均倾斜设置有格网4,而格网4最顶端与导流板2固定连接,并且格网4最底端与筐体1底壁固定连接,本实施例中格网4、导流板2及筐体1对应侧壁之间构有次品储存腔5,如图1所示,在筐体1侧壁上设置有与次品储存腔5连通的出料口7,其中出料口7上设置有密封塞8。同时在筐体1侧壁上设置有与次品储存腔5顶部连通的进出口6。

在使用时工人可将良品放入筐体1内储存,而次品则可通过进出口6放置在次品储存腔5内进行存放,使得良品与次品能有效的在同一个储存装置内区分开,这不仅无需准备两个储存装置用于存放不同品质的产品,同时在采摘完毕后只需将对应产品倒入对应的存放区内即可,也无需像以往一样将产品倒出并再次进行人工手工挑拣良品与次品。

如图1所示,在密封塞8外侧顶端串有拉绳,通过扯动拉绳可将密封塞8从出料口7内拔出,而次品储存腔5内的产品可通过出料口7排出,假如在筐体1中的良品倒出后需要倒出次品储存腔5中的次品时可拔出密封塞8,并倾斜及摇换筐体1,使得次品储存腔5内的产品因受重力及抖动影响滑向出料口7处并排出,当然也可翻转筐体1,使得其内部的产品从进出口6处倒出。

同时在筐体1内还上下设置有多组位于导流板2下方的支撑机构9,其中支撑机构9位于两组格网4之间,且支撑机构9两端与对应的格网4之间均构有落料口(未图示),所述支撑机构9包括倾斜设置的支撑板91,其中上下相邻两组支撑板91的倾斜方向相反,所述支撑板91最顶端两侧设置有贯穿筐体1侧壁的转轴92,其中支撑板91最底端两侧均设置有圆杆93,且筐体1内侧壁上设置有对应圆杆93的弧形滑槽94,所述圆杆93末端插入对应的滑槽94内。

如图1所示,受重力影响支撑板91以转轴92为圆心进行旋转,此时支撑板91带动圆杆93在滑槽94内向下滑动并由滑槽94底端支撑固定,使得支撑板91倾斜设置,那么可将食用菌通过导流板2开口流入筐体1内后,食用菌会沿支撑板91斜面流动,或者通过落料口落下,从而将两组格网4之间的筐体1内填充满,此时通过上下多组支撑机构9支撑筐体1内多个不同区域处的食用菌以分担压力,防止筐体1底部产品需要单独承受其顶部所有产品重量,导致压力过大而将筐体1底部产品挤压坏的问题,同时倾斜状态下的支撑板91也不会影响产品在筐体1内的流动填充。

如图2所示,在需要倾倒出筐体1内产品时,倾斜筐体1后,支撑板91以转轴92为圆心进行旋转,使得支撑板91其中一端带动圆杆93在滑槽94内朝筐体1开口方向向下滑动,从而改变支撑板91此时的倾斜方向,使得筐体1内的产品易于沿此时支撑板91的倾斜面流下并由导流板2开口及筐体1开口排出。

以上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发明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发明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发明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