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野生食用菌的加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菌类的加工方法,具体地说是一种野生食用菌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林区无环境污染的山里生长的野生食用菌采集后,如当时不食用,一般就会将其进行粗加工后放起来,供日后食用。由于对野生食用菌存储所采用的是粗加工,在加工过程中,不但损耗大、存储时间短、而且经粗加工出的野生食用菌质量也差,并影响其自身所应有的营养价值,即,现在还没有一种将其进行精加工后,损耗小、存储时间长、质量好、能够保存其自身营养价值的一种纯有机的野生食用菌的加工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所加工出的野生食用菌,不但保存期长、质量好、味道纯、无污染、方便食用、而且属纯绿色食品的野生食用菌加工方法。本发明的主要技术内容是,一种野生食用菌的加工方法,其特征是,收购林区无环境污染的山里生长的野生食用菌,把菌菇根去净、要求无虫蛀、无霉烂、无异味、无杂质,用喷雾器把清洁凉水均匀地喷洒在野生食用菌菌菇表面进行回潮,回潮水份比例为25% ±5,回潮时间3小时以上;把 野生食用菌用设备压缩成方正菌菇块,无缺陷、无飞边,计量差±1克,把压缩好的野生食用菌装箱进行烘干,当温度达到80度时,关闭烘干箱的第一道闸开关,待15小时,取出烘干后的野生食用菌菌菇块的含水率需低于13%,将烘干好的野生食用菌菌菇块放进运转预热5分钟后的微波机内灭菌120秒,将灭菌好的野生食用菌菌菇块用干净纸箱装好进行包装后、储存在离地面20厘米的干燥仓库内,防止阳光直晒。本发明和现有技术相比其先进之处在于,该野生食用菌的加工方法,具有工艺简单、批量生产、加工出的野生食用菌,不含杂菌污染、保存期长、方便食用的特点,从而克服了现有野生食用菌的粗加工生产方法,在加工生产过程中,所粗加工出的野生食用菌易腐烂、破坏营养成份、食用不便、保存期短的不足之处。
具体实施例方式本发明的实施例是,收购林区无环境污染的山里生长的野生食用菌,把菌菇根去净、要求无虫蛀、无霉烂、无异味、无杂质,用喷雾器把清洁凉水均匀地喷洒在野生食用菌菌菇表面进行回潮,回潮水份比例为25% ±5,回潮时间3小时以上;把野生食用菌用设备压缩成方正菌菇块,无缺陷、无飞边,计量差±1克,把压缩好的野生食用菌装箱进行烘干,当温度达到80度时,关闭烘干箱的第一道闸开关,待15小时,取出烘干后的野生食用菌菌菇块的含水率需低于13%,将烘干好的野生食用菌菌菇块放进运转预热5分钟后的微波机内灭菌120秒,将灭菌好的野生食用菌菌菇块用干净纸箱装好进行包装后、储存在离地面20厘米的干燥仓库内,防止阳光直晒,以上便构成本发明。
权利要求
1. 一种野生食用菌的加工方法,其特征是,收购林区无环境污染的山里生长的野生食用菌,把菌菇根去净、要求无虫蛀、无霉烂、无异味、无杂质,用喷雾器把清洁凉水均匀地喷洒在野生食用菌菌菇表面进行回潮,回潮水份比例为25% ±5,回潮时间3小时以上;把野生食用菌用设备压缩成方正菌菇块,无缺陷、 无飞边,计量差±1克,把压缩好的野生食用菌装箱进行烘干,当温度达到80度时,关闭烘干箱的第一道闸开关,待15小时,取出烘干后的野生食用菌菌菇块的含水率需低于13%,将烘干好的野生食用菌菌菇块放进运转预热5分钟后的微波机内灭菌120秒,将灭菌好的野生食用菌菌菇块用干净纸箱装好进行包装后、储存在离地面20厘米的干燥仓库内,防止阳光直晒。
全文摘要
本发明是一种野生食用菌的加工方法,其特征是,将收购上来的野生食用菌精选后,用喷雾器将清洁凉水均匀地喷洒在野生食用菌菌菇表面进行回潮,把回潮后野生食用菌用设备压缩成方块,装箱烘干,当烘干箱温度达到80度时,需关闭烘干箱的第一道闸开关,待15小时后,所取出的野生食用菌菌菇块的含水率需低于13%,把烘干好的野生食用菌菌菇块,再放进预热5分钟后的微波机内,开始灭菌120秒。将灭菌好的野生食用菌菌菇块用干净纸箱装好,入库,即为成品。该野生食用菌的加工方法,具有工艺简单、不含杂菌污染、不破坏营养成份、纯绿色、保存期长、方便食用的特点,是一种较为实用的野生食用菌的加工方法。
文档编号A23L1/28GK102894348SQ201210382039
公开日2013年1月30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24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24日
发明者贾英杰 申请人:伊春市兴安塔有机食品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