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炒菜机器人用加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441594发布日期:2021-06-11 22:01阅读:135来源:国知局
一种炒菜机器人用加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炒菜机器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炒菜机器人用加料装置。



背景技术:

炒菜机器人,首先要将复杂的中国菜烹饪工艺与动作进行分解与定义,并用机器人专.业与烹饪专.业均能理解的语言进行描述;在此基础上,找出中国烹饪的核心工艺与核心动作;之后设计机器人运动系统,包括锅具动作机构、加料机构、火控机构、出料机构等;研制出的机器人掌握中国烹饪工艺的“十八般武艺”,能顺溜地晃锅、颠勺、划散、倾倒,还能娴熟地炒、爆、煸、烧、熘等。机器人控制程序中,还融入中国烹饪大师的配方与经验。机器人自动炒菜机实现了炒菜过程的自动化。您只需轻轻一按,就可以享受到世界各地的地道美食,烹饪过程不粘不糊不溢、而且安全、节能、无油烟。炒菜过程中,锅体自动密封保鲜、菜肴营养美味正宗。

现有的机器人加料机构都是通过翻转将装在容器内的配料倒入锅中。但是翻转倒料的冲击力较大,会使锅中的油水飞溅,甚至还会使配料洒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炒菜机器人用加料装置,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技术方案一种炒菜机器人用加料装置,设置在锅具一侧,包括支撑台和固定在支撑台上的支撑架,所述支撑台中部设置有缺口,所述支撑台上设置有承料机构和与承料机构固定的驱动机构,所述承料机构底部为敞口结构,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承料机构沿支撑台长度方向来回运动;所述支撑架上固定有转料机构,所述转料机构在锅具和支撑台的缺口之间来回运动。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例中,所述承料机构包括承料槽和间隔固定在承料槽内的隔板,所述承料槽为上下均设置有开口的通槽,所述承料槽底部与支撑台贴合,所述隔板将承料槽隔成若干个承料区域,若干个所述承料区域对称分布在支撑台两侧。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设置在承料槽一侧的第一电动滑轨,和固定在第一电动滑轨上的滑块,所述滑块与承料槽固定,且所述滑块与承料槽中部固定。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例中,所述缺口大小与承料区域开口大小相适应,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承料槽移动过程中使每一个承料区域具可位于缺口上方。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架和固定有第二电动滑轨,所述转料机构包括滑动固定在第二电动滑轨上的第一气缸、与第一气缸固定的固定架、固定在固定架上的开合件,以及与开合件可拆卸固定的转料件,所述转料件通过开合件实现开合。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例中,所述开合件包括横向且对称设置的两第二气缸和固定在第二气缸上且竖直设置的内设有螺纹的螺纹筒,所述转料件端部设置与螺纹轴,所述转料件与开合件螺纹固定。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例中,所述转料件包括两相对设置的且体积为四份之一圆的两转料槽,两所述转料槽分别与两第二气缸固定。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承料机构将炒菜所需的配料集中盛放,在承料机构被驱动机构驱动的过程中,配料可从缺口处漏出并由转料机构接住;转料机构接料后运行到锅具上方才将配料倒入锅具中,避免配料在倾倒过程中漏出,且经过转料机构转运的配料在卸料时冲击力较小,不会造成锅内液体飞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承料机构、驱动机构与安装台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开合件与转料件侧视图,

图4为本发明安转台侧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1支撑台、2支撑架、3锅具、4缺口、5承料机构、51承料槽、52隔板、53承料区域、6驱动机构、61第一电动滑轨、62滑块、7转料机构、71第一气缸、72固定架、73开合件、731第二气缸、732螺纹筒、74螺纹轴、75转料件、751转料槽、8第二电动滑轨、9操作屏。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发明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发明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

参照图1-图4,本发明技术方案一种炒菜机器人用加料装置,设置在锅具3一侧,包括支撑台1和固定在支撑台1上的支撑架2,所述支撑台1中部设置有缺口4,所述支撑台1上设置有承料机构5和与承料机构5固定的驱动机构6,所述承料机构5底部为敞口结构,所述驱动机构6驱动承料机构5沿支撑台1长度方向来回运动;所述支撑架2上固定有转料机构7,所述转料机构7在锅具3和支撑台1的缺口4之间来回运动。

使用时,通过操作屏9输入所需制作的菜品种类,然后炒菜机器人自动完成炒菜工作。开始工作前,先将配料依次倒入承料机构5内,驱动机构6用于驱动承料机构5运动,因为承料机构5底部是敞口的,当承料机构5运动到支撑台1的缺口4处,位于承料机构5内的配料会从缺口4处漏下。转料机构7用于接住从缺口4漏下的配料,然后再转运到锅具3上方,并放入锅内。

通过承料机构5将炒菜所需的配料集中盛放,在承料机构5被驱动机构6驱动的过程中,配料可从缺口4处漏出并由转料机构7接住;转料机构7接料后运行到锅具3上方才将配料倒入锅具3中,避免配料在倾倒过程中漏出,且经过转料机构7转运的配料在卸料时冲击力较小,不会造成锅内液体飞溅。

所述承料机构5包括承料槽51和间隔固定在承料槽51内的隔板52,所述承料槽51为上下均设置有开口的通槽,所述承料槽51底部与支撑台1贴合,所述隔板52将承料槽51隔成若干个承料区域53,若干个所述承料区域53对称分布在支撑台1两侧。

每个承料区域53内均可以放置配料,配料在放置时,先炒制的配料放置在靠近缺口4处的承料区域53内,按照炒制顺序由远至近放置。

所述驱动机构6包括设置在承料槽51一侧的第一电动滑轨61,和固定在第一电动滑轨61上的滑块62,所述滑块62与承料槽51固定,且所述滑块62与承料槽51中部固定。

所述缺口4大小与承料区域53开口大小相适应,所述驱动机构6驱动承料槽51移动过程中使每一个承料区域53具可位于缺口4上方。缺口4大小与承料区域53开口大小相适应,保证配料可以顺利从缺口4处落下。

转料机构7开始位于缺口4下方,接到落入其内部的配料后,转运到锅具3上方,完成一次转运和卸料后,再运行到缺口4下方等待下一次转料。

所述支撑架2和固定有第二电动滑轨8,所述转料机构7包括滑动固定在第二电动滑轨8上的第一气缸71、与第一气缸71固定的固定架72、固定在固定架72上的开合件73,以及与开合件73可拆卸固定的转料件75,所述转料件75通过开合件73实现开合。

转料件75用于承接从缺口4落下的配料,开合件73用于将转料件75打开使配料顺利落入锅具3内。

所述开合件73包括横向且对称设置的两第二气缸731和固定在第二气缸731上且竖直设置的内设有螺纹的螺纹筒732,所述转料件75端部设置与螺纹轴74,所述转料件75与开合件73螺纹固定。转料件75可从开合件73上拆卸下来定期进行清洗。

所述转料件75包括两相对设置的且体积为四份之一圆的两转料槽751,两所述转料槽751分别与两第二气缸731固定。两个转料槽751靠近后可拼接成一个半圆形,卸料时,通过两气缸分别带着两转料槽751沿相互远离方向运动,使得配料从二者中间落入锅内。相较于翻转倾倒更加安全,配料不会洒出。

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及相关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本发明中未具体描述和解释说明的结构、装置以及操作方法,如无特别说明和限定,均按照本领域的常规手段进行实施。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