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温环氧胶粘合剂储存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583021发布日期:2023-03-24 18:38阅读:57来源:国知局
一种低温环氧胶粘合剂储存罐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环氧胶粘合剂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低温环氧胶粘合剂储存罐。


背景技术:

2.环氧胶粘合剂是以聚氨酯预聚物改性环氧树脂与自制的固化剂按一定的比例配制成耐高温、韧性好、反应活性大的固化体系,可室温固化,具有优异的耐油、耐水、耐酸、碱、耐有机溶剂的性能,可粘接潮湿面,油面及金属、塑料、陶瓷、硬质橡皮、木材等。
3.在环氧胶粘合剂生产后需要对其进行储存,同时对于低温固化或室温固化的粘合剂在储存时要保证整体存储的温度较低,现有的存储罐在使用的过程中一般是通过罐体内顶部的温度传感器来检测存储温度,这样的检测方式由于其粘合剂内部无法检测进而导致数据不够准确,同时现有的储存罐在用尽后其内壁会粘有一定的粘合剂,直接对其内部进行清理会导致一部分的粘合剂浪费。
4.因此亟需提供一种低温环氧胶粘合剂储存罐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存储罐在使用的过程中一般是通过罐体内顶部的温度传感器来检测存储温度,这样的检测方式由于其粘合剂内部无法检测进而导致数据不够准确,同时现有的储存罐在用尽后其内壁会粘有一定的粘合剂,直接对其内部进行清理会导致一部分的粘合剂浪费。
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低温环氧胶粘合剂储存罐,包括储存罐主体,所述储存罐主体外壁的顶部和底部之间固定连接有罐体保温外壳,所述储存罐主体的顶部安装有装置顶盖;
7.所述装置顶盖的中心安装有刮料清理机构,所述装置顶盖的底部设置有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罐体保温外壳的外壁上安装有冷却机构;
8.所述储存罐主体的底部内表面安装有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储存罐主体外壁底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输出管道,所述输出管道上安装有阀门。
9.本实用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储存罐主体的底部内表面为倾斜结构。
10.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保证了环氧胶粘合剂可以尽量的排出,避免存在罐体底部的残留。
11.本实用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刮料清理机构为直板刮料机构,所述直板刮料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装置顶盖顶部中心的第一驱动电机,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直式固定杆,所述直式固定杆在远离第一驱动电机一端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直式刮板。
12.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罐体内的粘合剂排尽后,第一驱动电机带动直式固定杆进而带动直式刮板,将粘接在储存罐主体内壁上的粘合剂刮下,随后掉落在罐体的底部通过输出管道排出。
13.本实用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直式刮板的一侧与储存罐主体的内壁紧贴。
14.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保证了将储存罐主体内壁粘接的粘合剂全部刮下。
15.本实用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刮料清理机构为弯板刮料机构,所述弯板刮料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装置顶盖顶部中心的第二驱动电机,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l型固定杆,所述l型固定杆在远离第一驱动电机一端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螺旋曲板,所述螺旋曲板的底部与l型固定杆一端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杆。
16.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罐体内的粘合剂排尽后,第二驱动电机带动l型固定杆进而带动螺旋曲板,将粘接在储存罐主体内壁上的粘合剂刮下,随后掉落在罐体的底部通过输出管道排出。
17.本实用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螺旋曲板的一侧与储存罐主体的内壁紧贴。
18.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保证了将储存罐主体内壁粘接的粘合剂全部刮下。
19.本实用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冷却机构包括分别固定连接在罐体保温外壳顶部一侧和底部一侧的进液管和出液管,所述进液管的一端安装有叶轮泵。
20.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其中一个检测到温度达到设定值后,叶轮泵开始将冷却液通过进液管输出到储存罐主体和罐体保温外壳之间,使冷却液全部包裹储存罐主体外壁,进而可以均匀的对储存罐主体内的粘合剂进行降温,随后从出液管流出,在温度低于一定数值后,叶轮泵停止工作,此时冷却液完全包裹储存罐主体,直至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其中一个检测到温度达到设定值后,叶轮泵继续工作,同时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分别设计在储存罐主体内壁底部和装置顶盖的底部,对储存粘合剂的顶部和底部进行检测,由于粘合剂的四周被冷却液包裹,所以粘合剂的顶部和底部的温度会最先达到设定值,通过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的检测可以保证了整体粘合剂不会超过设定的温度。
21.本实用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罐体保温外壳的外壁分别开设有与进液管、出液管和输出管道相对应的通孔。
22.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保证了冷却液的流入和排出。
2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24.1.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分别设计在储存罐主体内壁底部和装置顶盖的底部,同时由于冷却液的包裹,使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可以立即感应到最高的温度,保证了粘合剂内部的温度;
25.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计刮料清理机构完成了对粘连的粘合剂进行清理,减少环氧胶粘合剂浪费的同时,储存罐主体内部粘接的粘合剂较少也更加方便清理。
附图说明
2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27.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剖视图;
28.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直板刮料机构结构图;
29.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剖视图;
30.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弯板刮料机构结构图。
31.图中:1、储存罐主体;2、罐体保温外壳;3、装置顶盖;4、刮料清理机构;40、直板刮
料机构;401、第一驱动电机;402、直式固定杆;403、直式刮板;41、弯板刮料机构;411、第二驱动电机;412、l型固定杆;413、螺旋曲板;414、连接杆;5、第一温度传感器;6、冷却机构;601、进液管;602、出液管;603、叶轮泵;7、第二温度传感器;8、输出管道;9、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3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33.实施例一:
34.请参阅图1和图2,一种低温环氧胶粘合剂储存罐,包括储存罐主体1,储存罐主体1的底部内表面为倾斜结构,保证了环氧胶粘合剂可以尽量的排出,避免存在罐体底部的残留,储存罐主体1外壁的顶部和底部之间固定连接有罐体保温外壳2,储存罐主体1的顶部安装有装置顶盖3;
35.如图1-图3所示,装置顶盖3的中心安装有刮料清理机构4,刮料清理机构4为直板刮料机构40,直板刮料机构40包括固定连接在装置顶盖3顶部中心的第一驱动电机401,第一驱动电机40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直式固定杆402,直式固定杆402在远离第一驱动电机401一端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直式刮板403,在罐体内的粘合剂排尽后,第一驱动电机401带动直式固定杆402进而带动直式刮板403,将粘接在储存罐主体1内壁上的粘合剂刮下,随后掉落在罐体的底部通过输出管道8排出,直式刮板403的一侧与储存罐主体1的内壁紧贴,保证了将储存罐主体1内壁粘接的粘合剂全部刮下,装置顶盖3的底部设置有第一温度传感器5,罐体保温外壳2的外壁上安装有冷却机构6,冷却机构6包括分别固定连接在罐体保温外壳2顶部一侧和底部一侧的进液管601和出液管602,进液管601的一端安装有叶轮泵603,当第一温度传感器5和第二温度传感器7其中一个检测到温度达到设定值后,叶轮泵603开始将冷却液通过进液管601输出到储存罐主体1和罐体保温外壳2之间,使冷却液全部包裹储存罐主体1外壁,进而可以均匀的对储存罐主体1内的粘合剂进行降温,随后从出液管602流出,在温度低于一定数值后,叶轮泵603停止工作,此时冷却液完全包裹储存罐主体1,直至第一温度传感器5和第二温度传感器7其中一个检测到温度达到设定值后,叶轮泵603继续工作,同时第一温度传感器5和第二温度传感器7分别设计在储存罐主体1内壁底部和装置顶盖3的底部,对储存粘合剂的顶部和底部进行检测,由于粘合剂的四周被冷却液包裹,所以粘合剂的顶部和底部的温度会最先达到设定值,通过第一温度传感器5和第二温度传感器7的检测可以保证了整体粘合剂不会超过设定的温度,其中第一温度传感器5和第二温度传感器7可以使用瑞士microdulag温度传感器-ms1088,罐体保温外壳2的外壁分别开设有与进液管601、出液管602和输出管道8相对应的通孔,保证了冷却液的流入和排出;
36.如图1和图2所示,储存罐主体1的底部内表面安装有第二温度传感器7,储存罐主体1外壁底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输出管道8,输出管道8上安装有阀门9。
37.实施例二:
38.如图1-图5所示,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刮料清理机构4为弯板刮料机构41,弯板刮料机构41包括固定连接在装置顶盖3顶部中心的第二驱动电机411,第二驱动电机41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l型固定杆412,l型固定杆412在远离第一驱动电机401一端的底部
固定连接有螺旋曲板413,螺旋曲板413的底部与l型固定杆412一端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杆414,在罐体内的粘合剂排尽后,第二驱动电机411带动l型固定杆412进而带动螺旋曲板413,将粘接在储存罐主体1内壁上的粘合剂刮下,随后掉落在罐体的底部通过输出管道8排出,螺旋曲板413的螺旋结构会使粘合剂在刮出的过程中持续的向下移动,进而避免了螺旋曲板413上粘连过多粘合剂,螺旋曲板413的一侧与储存罐主体1的内壁紧贴,保证了将储存罐主体1内壁粘接的粘合剂全部刮下。
39.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打开装置顶盖3放置环氧胶粘合剂,盖上装置顶盖3后,整体装置实现密封,当第一温度传感器5和第二温度传感器7其中一个检测到温度达到设定值后,叶轮泵603开始将冷却液通过进液管601输出到储存罐主体1和罐体保温外壳2之间,使冷却液全部包裹储存罐主体1外壁,进而可以均匀的对储存罐主体1内的粘合剂进行降温,随后从出液管602流出,在温度低于一定数值后,叶轮泵603停止工作,此时冷却液完全包裹储存罐主体1,直至第一温度传感器5和第二温度传感器7其中一个检测到温度达到设定值后,叶轮泵603继续工作,在罐体内的粘合剂通过输出管道8排尽后,通过刮料清理机构4将粘接在储存罐主体1内壁上的粘合剂刮下,随后掉落在罐体的底部通过输出管道8排出。
40.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