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头灌液自动控制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98258阅读:29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三头灌液自动控制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用于直管瓶回转式灌封机中的灌液自动控制机构。
现有的在制药机构中的直管瓶回转式灌封机上的多头灌流控制机构一般是采用电器控制机构,这种灌液控制机构的结构复杂、成本高,并该机构工作时容易误动作或漏液,工作可靠性差。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的三头灌液自动控制机构,该机构在直管瓶回转式灌封机工作时,当由于缺瓶或碎瓶等原因造成灌液工位无瓶时,能自动停止灌液;当灌液工位有瓶时,能自动进行灌液。
本实用新型是由3个探头(5)、3个离合插销(3)、1个凸轮控制器(19)、2根芯线(4、10)组成。
探头(5)是由调节螺栓(21)、防松螺母(22)、弹簧固定套(23)、探头插销(24)、弹簧(25)、探头固定板(26)构成。调节螺栓(21)的轴向有一道孔。调节螺栓(21)装在弹簧固定套(23)的后端,在调节螺栓(21)上设有防松螺母(22)。弹簧固定套(23)前部装有一个中间带有凸肩的探头插销(24)。在弹簧固定套(23)内设有一弹簧(25),弹簧(25)位于探头插销(24)凸肩处至调节螺栓(21)顶部之间。芯线(10)的一端穿过调节螺栓(21)的通孔,芯线(10)的内芯线接在探头插销(24)的后端。探头固定板(26)通过螺栓(27)将弹簧固定套(23)固定在大围环(28)上。灌封机的回转盘(8)位于大圈环(28)的内侧。
离合插销(3)是由插销(29)、复位弹簧(30)、弹簧固定套(31)、调节螺栓(32)、防松螺母(33)构成。调节螺栓(32)的轴向有一道孔。调节螺栓(32)装在弹簧固定套(31)的后端,调节螺栓(32)上设有防松螺母(33)。弹簧固定套(31)的前部装有一个中间带有凸肩的插销(29)。在弹簧固定套(31)内设有一复位弹簧(30),复位弹簧(30)位于插销(29)凸肩处至调节螺拴(32)顶部之间。芯线(4)的一端穿过调节螺栓(32)的通孔,芯线(4)的内芯线接在插销(29)的后端。弹簧固定套(31)通过螺纹固定在控制灌液的连杆(2)上。连杆(2)下部轴向有一个深孔,深孔内设有可活动的顶杆(34)。连杆(2)与弹簧固定套(31)相接处有一小孔,小孔与连杆(2)下部轴向的深孔相通。插销(29)通过连杆(2)的小孔插入连杆(2)的深孔内。
凸轮控制器(19)是由3个控制杠杆(11)、3个控制凸轮(12)构成。控制杠杆(11)的中部装在杠杆支轴(40)上。控制杠杆(11)的后部装有液子(38)。控制杠杆(11)的后端装有芯线连接板(37),芯线连接板(37)和与离合插销(3)相连的芯线(4)的一头内芯线相接。控制杠杆(11)的前端和与探头(5)相连的芯线(10)的一头内芯线相接。在控制杠杆(11)的滚子(38)下面设有控制凸轮(12),控制凸轮(12)装在控制凸轮轴(42)上。控制凸轮轴(42)和杠杆支轴(40)均装在凸轮控制器支座(43)上。
装在探头(5)上的弹簧(25)压缩力大于装在离合插销(3)上的复位弹簧(30)压缩力。
在直管瓶回转式灌封机工作时,当回转盘(8)开始转位前,凸轮控制器(19)的控制凸轮(12)转至最高位置,使控制杠杆(11)向前转动并抽动位于控制杠杆(11)前端芯线(10)的内芯线,放松位子控制杠杆(11)后端芯线(4)的内芯线,使探头插销(24)后缩,插销(29)伸出。当回转盘(8)转到位后,控制凸轮(12)转至最低位置,使控制杠杆(11)向后转动并放松位于控制杠杆(11)前端芯线(10)的内芯线,抽动位子控制杠杆(11)后端芯线(4)的内芯线,使探头插销(24)伸出,插销(29)后缩。如果回转盘(8)上灌液工位无瓶时,则由于探头插销(24)伸出插销(29)后缩,使顶杆(34)能在连杆(2)下部的深孔内不受阻挡地自由运动,连杆(2)不被顶杆(34)顶起,灌液杠杆(1)也不转动,灌液泵(15)不工作。如果回转盘(8)上灌液工位有瓶时,则使探头插销(24)压缩,离合插销(3)上的插销(29)伸出,顶秆(34)顶着在连杆(2)下部的深孔内的插销(29)带动连杆(2)向上运动,灌液杠杆(1)也随之转动并带动灌液泵(15)工作。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的多头灌液控制机构相比,具有结构筒单、成本低,动作可靠、准确的特点。由于采用了芯线控制传动方式,安装三头灌液自动控制机构不受空间限制。本实用新型特别适合安装在三头或多头的直管瓶回转式灌封机中,本实用新型也适用于安装在其它类似的液体灌装机中。


图1为直管瓶回转式灌封机的灌液系统图。其中(1)表示灌液杠杆;(2)表示连杆;(3)表示离合插销;(4)表示芯线;(5)表示探头;(6)表示灌液胶管;(7)表示直管瓶;(8)表示回转盘;(9)表示回转盘凸轮;(10)表示芯线;(11)表示控制杠杆;(12)表示控制凸轮;(13)表示凸轮分配轴;(14)表示灌液凸轮;(15)表示灌液泵;(16)表示贮液槽;(17)表示单向阀。
图2为三头灌液自动控制机构结构示意图。其中(18)表示上工作台;(19)表示凸轮控制器;(20)表示下工作台。
图3为图2的俯视图。
图4为探头结构示意图。其中(21)表示调节螺栓;(22)表示防松螺母;(23)表示弹簧固定套;(24)表示探头插销;(25)表示弹簧;(26)表示探头固定板;(27)表示螺栓;(28)表示大圈环。
图5为离合插销结构示意图。其中(29)表示插销;(30)表示复位弹簧;(31)表示弹簧固定套;(32)表示调节螺栓;(33)表示防松螺母;(34)表示顶杆。
图6为凸轮控制器结构示意图。其中(35)表示防松螺母;(36)表示调节螺栓;(37)表示芯线连接板;(38)表示滚子;(39)表示滚子轴;(40)表示杠杆支轴;(41)表示铜套;(42)表示控制凸轮轴。
图7为图6的左视图。其中(43)表示凸轮控制器支座;(44)表示滑动轴承;(45)表示凸轮固定销;(46)表示挡圈;(47)表示紧固螺钉;(48)表示盖板;(49)表示螺母;(50)表示弹性垫圈;(51)表示外挡圈;(52)表示内挡圈。
图8为凸轮运动曲线图。
实施例根据本实用新型制造一种三头灌液自动控制机构。调节螺栓用螺栓通过钻床加工而成。防松螺母、弹簧、复位弹簧、螺栓为外购件。其余零部件采用结构钢通过切割、车、钻、铣、磨等加工方法制成。各零部件按图1、图2、图4、图5、图6装配便可得到一种三头灌液自动控制机构。
权利要求1.一种三头灌液自动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该机构是由3个探头(5)、3个离合插销(3)、1个凸轮控制器(19)、2根芯线(4、10)组成,其中a、探头(5)是由调节螺栓(21)、防松螺母(22)、弹簧固定套(23)、探头插销(24)、弹簧(25)、探头固定板(26)构成,轴向有一个通孔的调节螺栓(21)装在弹簧固定套(23)的后端,在调节螺栓(21)上设有防松螺母(22),在弹簧固定套(23)的前部设有一中间带有凸肩的探头插销(24),在弹簧固定套(23)内的探头插销(24)凸肩处至调节螺栓(21)顶部之间设有一弹簧(25),芯线(10)的一头穿过调节螺栓(21)的通孔,芯线(10)的内芯线接在探头插销(24)的后端,探头固定板(26)通过螺栓(27)将弹簧固定套(23)固定在大围环(28)上;b、离合插销(3)是由插销(29)、复位弹簧(30)、弹簧固定套(31)、调节螺栓(32)、防松螺母(33)构成,轴向有一道孔的调节螺栓(32)装在弹簧固定套(31)的后端,在调节螺栓(32)上设有防松螺母(33),在弹簧固定套(31)的前部设有一中间带有凸肩的插销(29),在弹簧固定套(31)内的插销(29)凸肩处至调节螺栓(32)顶部之间设有一复位弹簧(30),芯线(4)的一头穿过调节螺栓(32)的通孔,芯线(4)的内芯线接在插销(29)的后端,弹簧固定套(31)通过螺纹固定在控制灌液的连杆(2)上;c、凸轮控制器(19)是由3个控制杠杆(11)、3个控制凸轮(12)构成,控制杠杆(11)的中部装在杠杆支轴(40)上,控制杠杆(11)的后部装有滚子(38),控制杠杆(11)的后端装有芯线连接板(37),芯线连接板(37)和与离合插销(3)相连的芯线(4)的一头内芯线相接,控制杠杆(11)的前端和与探头(5)相连的芯线(10)的一头内芯线相接,在控制杠杆(11)的滚子(38)下面设有控制凸轮(12),控制凸轮(12)装在控制凸轮轴(42)上控制凸轮轴(42)和杠杆支轴(40)均装在凸轮控制器支座(43)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头灌液自动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控制灌液的连杆(2)下部轴向有一个深孔,连杆(2)与弹簧固定套(31)相接处有一小孔,该小孔与深孔相通。
专利摘要一种三头灌液自动控制机构。该机构是由3个探头、3个离合插销、1个凸轮控制器、2根芯线组成。该机构与现有的多头灌液控制机构相比,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动作可靠、准确的特点。由于该机构采用了芯线控制传动方式,安装时不受空间限制。该机构特别适合安装在三头或多头的直管瓶回转式灌封机中,该机构也适用于安装在其它类似的液体灌装机中。
文档编号B67C3/02GK2058404SQ8921868
公开日1990年6月20日 申请日期1989年10月27日 优先权日1989年10月27日
发明者平宇平 申请人:浙江永进化工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