阀式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98431阅读:67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阀式盖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包装容器(瓶)密封盖技术,特别是一种阀式盖。适用于各种包装容器(瓶)。
现有包装容器(瓶)的密封盖,一般是闷盖或者透盖。例如普通酒瓶的盖,当取出瓶内的酒时,需将瓶盖取掉,倒出酒后又要把盖盖回瓶口。这样使用不但不够方便,而且容器(瓶)使用完毕后,其盖常被到处乱放而遗失掉,甚至无法回收,造成浪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包装容器(瓶)密封盖技术上的不足,而提供一种使用中不需把盖取掉,具有阀功能的阀式盖。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方法如下本发明的结构由内盖、外盖、密封垫、密封圈、连接环组成。其中外盖套在内盖上,内盖和外盖盖面上及在它们之间的密封垫上各有两个大小相同又相对应的孔,分别分布在偏离心相对应的两侧,而且其直径小于盖面圆的半径,内盖上的一个孔固定一根进气管;内盖上的另一端与容器(瓶)口相连接或者相配合;内盖和外盖的边缘上各有一个凸环,连接环可以配合地套在这两个凸环上,使内、外盖连接在一起,保证外盖可以转动;密封圈在内盖与容器(瓶)口之间,起密封作用。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容器(瓶)处于密封状态时,外盖的两个孔与内盖和密封垫的两个孔相互错位;把装有液体的容器(瓶)倒转,转动外盖,使其两个孔与内盖和密封垫上的两个孔相对应,容器(瓶)呈开状态,这时,外界气体便从进气管进入容器(瓶)内,形成气液对流,容器(瓶)内的液体便同时从另一个孔自动流出来。取液完毕后,将外盖转动,使其两个孔与内盖和密封垫上的两个孔相互错位,这时,容器(瓶)呈关闭、密封状态。
本发明内盖、外盖、密封垫可以有双孔,也可以只有一个孔。均可采用现有制盖技术和材料或轻工加工技术制成。
本发明的具体结构和工作情况由以下实施例和附图给出。


图1是本发明原型的剖面图。
图2是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剖面图。
根据图1,本发明的结构有一个内盖1、一个外盖2、一个密封垫7、一个密封圈6、一个连接环5。其中内盖1的一端与容器(瓶)口8相连接,由它们之间的密封圈6密封;外盖2套在内盖1上;内盖1、外盖2和密封垫7分别有两个大小相同又相对应的孔,其中的一个孔组成流出孔4能让液体流出,另一个孔和固定在内盖盖面上的一根管共同组成进气管3,能让气体进入容器内;密封垫7在内盖1和外盖2之间起密封作用,并固定在内盖1上;外盖2上的两个孔与内盖1和密封垫7的两个孔相对应时,容器(瓶)呈开状态,反之,相错位时则呈关闭、密封状态。内盖1和外盖2的边缘上分别有内盖凸环10和外盖凸环9,连接环5配合地套在其上,使内盖1和外盖2相连接,并保证外盖2能够转动。
其工作情况是,当把装有液体的容器(瓶)倒转取液时,转动外盖2,使其上的两个孔与内盖1和密封垫7上的两个孔相对位,组成进气管3和流出孔4,外界气体便从进气管3进入容器(瓶)内,形成气液对流,容器(瓶)内的液体同时从流出孔4流出。取液完毕后,再转动外盖2,使其上的两个孔与内盖1和密封垫7上的两个孔相互错位,容器(瓶)即被关闭、密封。
图2是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其盖面上只有一个孔,其他结构和工作情况与图1相同。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取出容器(瓶)内的液体时不需取掉密封盖,并能与容器(瓶)连在一起重复使用或回收,还具有阀门功能,可作为阀门使用。尤其适用于各种包装容器(瓶)。
权利要求
1.一种阀式盖。其特征是,由内盖1、外盖2,连接环5、密封垫7和密封圈6组成。其中外盖2套在内盖1上,内盖1、外盖2、密封垫7在偏离盖面圆心相对的两侧各有一个大小相同的孔,孔的直径小于盖面圆的半径,而且互相对应,内盖1上一个孔固定有一根进气管3,另一个孔为流出孔4;密封垫7在内盖1和外盖2之间;连接环5配合地套于内盖1边缘的内盖凸环10和外盖2边缘的外盖凸环9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盖,其特征是,内盖1、外盖2、密封垫7既可有大小相同且相对应的两个孔,也可只有一个大小相同且相对应的孔。
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盖,其特征是密封垫7固定在内盖1上。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包装容器密封盖技术,特别是一种具有阀功能的阀式盖。其结构主要由内盖、外盖、密封垫、连接环组成,其中外盖套在内盖上,内盖、外盖和密封垫各有两个大小相同又可相对的孔,内盖的一个孔固定一根进气管,密封垫在内、外盖之间;内、外盖通过连接环相连接,并使外盖能转动。其优点是使用时不需把盖取掉,可回收,还可作为阀门使用,尤其适用于各种包装容器(瓶)。
文档编号B65D47/06GK1056658SQ9010366
公开日1991年12月4日 申请日期1990年5月18日 优先权日1990年5月18日
发明者冯建光 申请人:冯建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