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线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99659阅读:35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导线盒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用于导线收、储、用的导线盒,可方便地用于各种电器及其它各种机电设备,还可将使用范围扩展至各类绳、线用具。
随着科技日新月异地发展,人们在生产,生活中要使用花样繁多的机电产品。为使产品能在不同位置应用,电源线等各种导线就需要留得很长,使用起来多有不便。当集中放置的电器之导线相互交缠、堆积在一起时,不仅不美观,还会互相干扰,影响电器性能。更严重地是极易造成触电、短路、引起火灾等意外事故。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使导线长度可根据需要伸缩自如的不同构型的导线盒,以解决导线过长、相互交缠、堆积的问题,消除了事故隐患。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具有以下结构的导线盒来实现。导线盒包括外壳、芯轴与转钮。外壳呈圆形、方形、扇形、球形、多棱柱体或相应艺术造型。外壳上设有导线口。芯轴安装在外壳内的中心处,其两端支承在外壳上,并可在外壳内自由转动。芯轴其中一端伸出外壳后与转钮固定连接。芯轴的中部具有用于缠绕导线的框架形中部,轴的两端分别从框架伸出。所说的芯轴可以用可弯折的杆经过弯折形成“中”字形框架。所说的芯轴还可以用可弯折的杆经过弯折成为中间带有半圆形穿孔的扁“口”字形框架。芯轴可用钢铁等金属材料制做,也可以用塑料注塑成形。转钮与芯轴的一端固定联接,用来带动芯轴缠绕导线。转钮的结构可以是类似普通文具夹的夹子,即包括上层长夹片,下层短夹片,弹簧。其主要要使导线止滑及使导线盒附挂于物体上。在上层长夹片上还可以连接有转柄,用以方便旋转缠绕导线,并可将导线盒插在其它物件缝隙中。所说的转钮还可以用领带夹、笔帽卡、别针等具有能固定在其它物件上特性的物件替换。在本结构中,芯轴的转动带动双股导线同时收、放,形成双线缠绕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通过具有以下结构的导线盒来实现。其特征在于用合体插头代替转钮,即芯轴的一端与导线共同从芯轴支承孔伸出外壳,组合于合体插头内,并单独从合体插头侧方伸出。这时摇动转柄,合体插头可在外壳上自由转动。插头内的导线从芯轴支承孔进入导线盒,穿绕芯轴并从导线口伸出。从而实现单线缠绕方式而区别于前述结构的双线缠绕方式。此外,还可以将磁铁粘于导线盒的转钮或外壳上,以便导线盒吸附在任何铁器上。
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结构解决了导线使用不便的问题。
导线盒做成开型和闭型两种。
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采用“中”字形芯轴框架的导线盒结构示意图,是第一种实施例,为双线缠绕方式。
图2是采用扁“口”字形芯轴框架的导线盒结构示意图,是第二种实施例,为双线缠绕方式。
图3是芯轴与转钮焊接、铆接方式示意图。
图4是芯轴通过转钮单层孔弯折联接示意图。
图5是芯轴通过转钮双层孔弯折联接示意图。
图6是芯轴通过转钮双层孔弯折成摇柄的联接示意图。
图7是导线与芯轴合体插头示意图。
图8是单线缠绕方式导线盒示意图,是第三种实施例。
图9是导线盒与接线板的组合外形图,为第四种实施例。
图10是导线盒为球形领带夹转钮外形图,是第五种实施例。
图11是带磁铁导线盒外形图,为第六种实施例。
图12是导线盒与笔筒的组合外形图,为第七种实施例。
图13是扁圆形导线盒背面示意图,为第八种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实施例,如
图1所示的导线盒,由外壳(1)、芯轴(2)及转钮(3)组成。外壳设有一导线口(A)。芯轴(2)装在外壳(1)内的中心,轴的两端支承在外壳(1)的芯轴支承孔(5)上。其中一端伸出外壳(1)的芯轴支承孔(5)与转钮(3)连接。导线(4)穿绕芯轴(2)从导线口(A)处引出。转动转钮(3)即可使芯轴(2)转动,完成导线的缠绕或排放。
芯轴(2)具有用于缠绕导线的框架形中部,轴的两端从框架分别伸出。
图1所示的芯轴(2)是用可弯折的杆经过弯折制成“中”字形框架式芯轴。轴的两端支承在外壳(1)的芯轴支承孔(5)上。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实施例中,图2所示的芯轴(2)是用可弯折的杆经过弯折制成中部带有半圆形穿孔的扁“口”字形框架式芯轴。轴的两端支承在外壳(1)的芯轴支承孔(5)上。
如图3所示,转钮(3)是个类似于普通文具夹的型夹子,即上层夹片(6)长,下层夹片(7)短。下层夹片(7)可以用公知的方式,如螺纹连接、焊接、铆接方式,与芯轴固定连接。图3、4、5、6表示了芯轴(2)与转钮(3)的四种连接方式。
在图3中,芯轴(2)穿过转轴下层孔,与下层夹片(7)焊牢或铆接于焊点(8)。
在图4中,芯轴(2)穿过转钮下层孔,绕转钮轴(9)弯回。
在图5中,芯轴(2)穿过转钮双层孔,于孔外侧弯回。
在图6中,芯轴(2)穿过转钮双层孔,弯折成摇柄。转钮则主要起附挂作用。
在图3、4中,上层夹片(6)上还可以装有转柄(10),便于转动转钮或用其插入墙壁或物件的孔隙中,使导线盒固定。
图7是芯轴(2)与导线(4)合并组合于插头(1)体内,使插头具备受力功能,与芯轴(2)共为一体,共同转动,完成缠绕功能。此合体插头主要用于单线缠绕方式,可用注塑等方式制做。
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种实施例,如图8所示,它表示了单线缠绕方式。在图8中,导线(4)通过芯轴(2)的方式与
图1、2不同。它是为适应单线缠绕方式的技术要求,使插头端导线与芯轴(2)共同穿过芯轴支承孔(5),然后绕芯轴(2)中心框架,从导线口(A)处伸出。作为第四种实施例,在图9中,采用单线缠绕方式的导线盒可直接插在插座上,接线板(20)可自由移动,使用、存放都很方便。这种组合也可以将接线板(20)换成其他各类电器。
图10是第五种实施例,即用领带夹(12)作为转钮的实施例,用于耳机(13)、麦克风等小型随身电器。(15)是耳机插头,此类小型导线盒以球形外壳(1)为主,可做成灯笼、地球仪、寿桃等选型,充分体现出导线盒美观、方便之宗旨。
图11是第六种实施例,即在导线盒转钮上层或在外壳上其他适宜部位粘上一块磁铁(16),使导线盒能方便地附于铁器上,如铁支架,电视架铁腿上,书架折角上等等。还可以使导线盒直接吸附在电熨斗、落地灯等电器上。可节约存放空间,避免杂乱无章。
本实用新型的第七种实施例,在
图12中,导线盒外壳(1)被做成扇形,再配上艺术笔筒(17),置于桌上十分美观。(18)为底座,(19)为连接支架。用导线时,将导线拉出,很方便,可以给收录机、台灯等常置于书桌上的电器接通电源。这类组合可以用多种艺术品替换,满足多方面的审美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第八种实施例,在
图13中,将扁圆形导线盒做到很薄,并与纪念徽章、胸花、头饰等饰品组合起来。背面用别针(21)与芯轴(2)相联。这样既突出了美观,又保留了实用性。
权利要求1.一种可使导线长度伸缩自如的导线盒,其特征在于导线盒由外壳、芯轴和转钮组成,外壳上设有导线口,芯轴装在外壳内中心处,芯轴两端支承在外壳上,芯轴的一端伸出外壳并与转钮固定联接,并可在外壳上自由转动。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线盒,其特征在于芯轴是一种“中”字形或带有半圆形穿孔的扁“口”字形框架。
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线盒,其特征在于转钮是由上层长夹片和下层短夹片组成的夹子,下层夹片与芯轴一端联接,上层夹片装一转柄。
4.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线盒,其特征在于转钮是普通文具夹、领带夹、笔帽卡或别针。
5.一种可使导线长度伸缩自如的导线盒,其特征在于导线盒由外壳、芯轴和合体插头组成,外壳上设有导线口,芯轴装在外壳内中心处,芯轴两端支承在外壳上,芯轴的一端伸出外壳与合体插头联接,并可在外壳上自由转动。
6.按权利要求5所述的导线盒,其特征在于芯轴与导线共同从芯轴支承孔伸出导线盒,并入合体插头,并单独从合体插头侧方伸出。
7.按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导线盒,其特征在于转钮或处壳上粘有磁铁。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用于导线收、储的导线盒,可方便地用于各种电器及其他各种机电设备,使导线长度可根据需要伸缩自如。导线盒由外壳、芯轴和转钮组成,芯轴装在外壳内中心处,其两端支承在外壳上,且其中一端通过外壳伸出与转钮固定联接,导线经芯轴通过转钮缠绕。避免了导线因过长,相互交缠,堆积引发的事故。利用导线盒不同的艺术构型和装饰,还可美化环境。
文档编号B65H75/38GK2083577SQ9120211
公开日1991年8月28日 申请日期1991年2月9日 优先权日1991年2月9日
发明者赵杨 申请人:赵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