槽式整体储纱送纱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205943阅读:17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槽式整体储纱送纱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针织机械的储纱送纱装置。
储纱送纱装置是保证纱线均恒、连续输入的一种装置,使纱线的引入和引出速度相等,保证喂入的纱线具有均匀的张力,断纱自停采用探测杆控制,是减少织物疵点的有力措施。现有的储纱送纱装置的储纱轮为鼠笼式结构,以弯成的细细的弹簧丝作支撑元件,将这些支撑连接到筒体的两端,从而在轮子中间形成了一个较大的空间,由于这个空间的存在,使织机运转时随着操作时间的增加,大量的飞花积聚于此,最终使供纱发生困难,这是缺陷之一;由于支撑元件是由细的弹簧丝冲制而成,且形状复杂,加工难度大,生产效率低,且需手工逐条沉入两法兰孔,装配效率低,这是缺陷之二;缺陷之三是由于一个储纱轮由许多条支撑组合而成,而每条支撑均需一个完整的成形过程,这样,由于机械装备、支撑本身的零件复杂程度,材料本身的精度及材质等等因素,都影响到支撑加工的精度,支撑两头又要通过法兰两端连接,又牵涉到法兰各孔的相对位置精度,这些误差积累最终影响整个储纱轮径向圆跳动,很难达到理想状态,而储纱轮的圆跳动是关键技术指标,它关系到纱线张力波动的大小,是影响布面质量的主要因素,总而言之,很难把握储纱轮的径向圆跳动导致对布面质量的影响。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无飞花积聚、提高储纱轮精度和生产效率的槽式整体储纱送纱装置。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方案实现有一与主机钢环挂接的支架通过紧定螺钉连接,支承在支架轴承孔中的轮轴上装有2付传动轮、离合器、储纱轮,通过螺钉紧固,支架还装有各自独立的送纱元件,探测纱线张力的前控测杆、后控测杆铰接在支架上,支架内装有受前、后探测杆控制的电触头,灯罩盒内装有指示灯,其特殊之处是所述的储纱轮表面呈槽式,圆周上均布的凸筋与储纱轮筒体为整体,通过一次成形来达到,底部紧紧套入圆锥形法兰、通过螺钉将整个储纱轮固定在轮轴下端部。
本实用新型由于储纱轮为一回转整体,无空隙形成,故无飞花积聚,并适宜高速高精度机床一次成形加工,精度高,不仅能提高布面质量,而且储纱轮本身的单件生产效率也高。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与轮轴为一体的多棱形储纱轮结构示意图。
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从附图1-2可知,槽式整体储纱送纱装置包括一个支架(5),它是所有元件直接或间接连接的主体,支架可挂接在主机钢环上,通过紧定螺钉(6)固定,支架内轴承孔中装有轮轴(2),轮轴上装有2付传动轮(4),以适应两种不同输纱速度的需要,该传动轮的展开圆周面上有一排等距离排列的凸齿,传动带与之结构相配,2付传动轮之间设置带离合齿的离合器(1),它与轮轴(2)通过离合器上的弹簧、钢珠和离合器芯套上的V形槽形成传动连接,当离合器处于中间V形槽时,动力不输入,处于上V形槽时,通过离合齿的啮合,动力由上传动轮(4)经离合器(1)带动轮轴(2)运转,同理处于下V形槽时,动力由下传动轮(4)输入。
轮轴(2)的下端部连着储纱轮(14),储纱轮呈槽式结构,其圆周上均布的12条凸筋(16)与储纱轮(14)筒体为整体结构,注塑或压铸成型,凸筋(16)截面形状为多棱形或圆形或矩形或梯形或其它形状,表面经抛光处理。底部紧紧套入圆锥形的法兰(15),它与2付传动轮(4)、离合器(1)一起通过两螺钉(3)、(13)紧紧固定在轮轴(2)上。纱线缠绕在储纱轮的凸筋(16)上,在筋上形成的纱圈按筋的数目而呈多角形,它使纱线不易打滑。
支架(5)上装有各自独立的送纱元件,它包括固定在支架上的导纱瓷圈(22)、过纱架(21)、清纱器(20)、夹纱器(19)、进纱瓷圈(17),轮轴上的储纱轮(14)和固定在灯罩盒(8)上的出纱瓷角(10)、(11)。
作为断线自停控制的前探测杆(18)和后探测杆(12)铰接在支架(5)上,支架内装有受前、后探测杆控制的电触头(7),灯罩盒内装有指示灯(9)。
纱线的传送过程由纱线的引入穿过过纱架上的导纱瓷圈(22)、清纱器(20)、夹纱器(19)、前探测杆(18)、进纱瓷圈(17)、缠绕在储纱轮(14)上,再经后探测杆(12)和两出纱瓷角(10)、(11)输入编织区域。传动轮(4)在传动带驱动下带动与其同轴的储纱轮运转。由于前、后探测杆(18)、(12)受到纱线张力的支承而处于工作状态,当纱线断纱失张时,两探测杆就失去支承力,因自重向下跌落,压住电触头(7),接通电源,指示灯(9)亮作停车显示。本设计具有断纱及失张自停功能,并能减少纱线张力及张力波动,达到恒定送纱目的。
权利要求1.一种槽式整体储纱送纱装置,有一与主机钢环挂接的支架(5)和紧定螺钉(6),支承在支架轴承孔中的轮轴(2)上装有2付传动轮(4)、离合器(1)、储纱轮(14),通过螺钉(3)、(13)紧固,支架(5)上装有各自独立的送纱元件,前探测杆(18)、后探测杆(12)铰接在支架(5)上,支架内装有受前、后探测杆控制的电触头(7),灯罩盒(8)内装有指示灯(9),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储纱轮(14)表面呈槽式,圆周上均布的凸筋(16)与储纱轮(14)筒体为整体,底部紧紧套入圆锥形法兰(15),以螺钉(13)固定在轮轴(2)下端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槽式整体储纱送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送纱元件包括固定在支架(5)上的导纱瓷圈(22)、过纱架(21)、清纱器(20)、夹纱器(19)、进纱瓷圈(17),固定在轮轴(2)上的储纱轮(14)和固定在灯罩盒(8)上的出纱瓷角(10)、(11)。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槽式整体储纱送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凸筋(16)截面形状是多棱形或圆形或矩形或梯形。
专利摘要一种槽式整体储纱送纱装置,由支架、轮轴、传动轮、离合器、储纱轮、法兰、前、后探测杆、各送纱元件以及受前、后探测杆控制的电触头、指示灯等组成。其设计在于储纱轮表面呈槽式,圆周上均布的凸筋与储纱轮筒体为整体结构,储纱轮底部紧紧套入圆锥形法兰,以螺钉紧固在轮轴下端部,本设计由于储纱轮为一回转整体,无空隙形成,故在送纱过程中无飞花积聚。由于工艺上采用一次成型,故加工精度高,可提高织机布面质量,提高生产效率。
文档编号B65H59/00GK2199968SQ9421885
公开日1995年6月7日 申请日期1994年8月11日 优先权日1994年8月11日
发明者马信棣 申请人:宁波太阳实业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