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自动包装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68024阅读:30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液体自动包装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装液体的设备,具体地说是一种以塑料筒膜为包装材料的液体自动包装机。
目前市场上以塑料筒膜为包装材料的液体自动包装机,灌装液体液体方式可分为喷淋式和注入式。现有各种注入式的液体包装机对灌液量控制方式有以下几种1、由光控电路控制灌装阀的通断;2、采用电磁阀控制输液管的通断;3、由液压限位机构控制输液管的通断;4、采用机械机构控制输液管的通段。上述的1-3种灌装量控制方式,虽可较准确的控制灌装量,但由于控制装置的增设,使得整机成本提高,且灌装量的调节较不方便。而现有采用机械机构控制灌装量的液体自动包装机,其控制灌装量的机构和灌装机构组合后的结构较复杂。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灌装机构结构简单、灌装量调节方便的液体自动包装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本液体自动包装机,由机架1、电机11、减速装置12、输送机构、灌装机构、封口加热装器9及封口机构和储液箱17等组成。输送机构包括有主动轴24、从动轴4、输送链10及装料卡25等,主动轴24由电机11通过减速装置12传动。装料卡25间隔均布于输送链10上,主动轴24上装有链轮23、从动轴4上装有链轮7,从动轴4由主动轴24通过输送链10传动。储液箱17位于主动轴24上方并通过支承架总成15与主轴24及其上的链轮23联接。灌装机构包括有柔性的输液管16、加注管13、摆杆22、弹簧片18和圆环形轨道14等,摆杆22的一端铰接于支承架总成15上,摆杆22在支承架总成15上沿主动轴24的周向均布。加注管13装于摆杆22上,输送链10与链轮23啮合段上的各装料卡25的卡口与各自上方摆杆22上的加注管13对准。摆杆22上开有通孔22′,弹簧片18设于支承架总成15上且其弯头对着摆杆22上的通孔22′。输液管16接于储液箱17和加注管13间并穿过摆杆22上的通孔22′。圆环形轨道14由一段定轨道14a和一段与定轨道14a相贴并可沿其周向滑移至任一位置后固定的动轨道14b组成,定轨道14a和动轨道14b的轴线与主动轴24的轴线重合,处于非灌装位置的各摆杆22的另一端架在圆环形轨道14上,动轨道14b始于前端的一段轨面14b′为斜面。在各摆杆22的另一端装有行走滚20,处于非灌装位置的各摆杆22的另一端通过行走滚20架在圆环形轨道14上。
灌装液体时将塑料筒膜装于输送链10上的各夹料卡25的卡口上,在主动轴24通过输送链10传动从动轴4并带动输送链行10走时,同时也带动支承架总成15、摆杆22、储液箱17转动,处于非灌装位置的各摆杆22上的行走滚20在圆环形轨道14上滚动时,穿过该位置摆杆22的输液管16被摆杆22和弹簧片18挤压,此时输液管16内的液体断流。塑料筒膜的灌液过程为每一装有塑料筒膜的装料卡25随输送链10行至链轮23上后,与之对应的摆杆22上的行走滚20也同步滚出定轨道14a的末端,摆杆22自行下落且其上的加注管13穿入装料卡25上的塑料筒膜的管口内,此时输液管16被释放,输液管16内的液体在重力的作用下流入塑料筒膜内,摆杆22随支承架总成15继续转动一定的角度后,行走滚20转至动轨道14b的前端,并沿动轨道14b前端的斜面14b′滚至其轨面上,摆杆22被抬起,进而使输液管16再次被挤压,使管内的液流阻断,至此,整个灌液过程结束。调节动轨道14b前端的位置,即可控制灌装时间,实现灌液量的调节。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的灌装机构及灌液量调节机构结构简单、使用可靠,且整机成本较低。


图1、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结构图;图2、图1的俯视图;图3、图1的A-A剖视图;图4、图1的I部放大图;图5、扶位板的主视图;图6、图5的俯视图。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减速装置12为一减速器,电机11、减速装置12、主动轴24、从动轴4及加热器9均设于机架1上。从动轴4上链轮5的齿数和节圆与主动轴24上的链轮23相同,输送链19装于链轮7和23上。如图4所示,行走滚20从定轨道14b上落下后为限制摆杆22的位置,在支承架总成15上设有限位板19,限位板19上开有通槽19′,摆杆22及输液管16均穿过该通槽19′。弹簧片18和限位板19叠装于支承架总成15上。加注管13通过开有通孔并连于摆杆22上的固定板31、开有通孔的“U”形卡30及螺钉29装于摆杆22上。
如图1、图2所示,封口机构由两相挨的滚轮6和8组成,滚轮6和8的侧面上均有滚花。滚轮6装于从动轴4上,另一滚轮8通过转轴3和轴架2设于机架1上。在链轮7的下方设有退料杆5。加热器9的热源采用红外线加热管。图2的上侧为人工装料侧,灌装的塑料筒膜由输送链10输送其封口部位通过加热器9加热、并由两滚轮6和8滚压封合后,在其随输送链10继续行走中,被退料杆5抵靠从装料卡25上被挤下。
图3所示定轨道14a两端的位置,可保证输送链10上的各装料卡25开始随输送链10行至链轮23上时,均有一对应摆杆22开始随行走滚20下落,并使摆杆22上的加注管13伸于装料卡25上的塑料筒膜内。如图1、图3所示,摆杆14落下时,为保证加注管13准确的伸入塑料筒膜的管口内,装于主动轴24上的链轮23上均布有与各加注管13对应的扶位板27,扶位板27的结构如图5、图6所示,扶位板27上带有扶位爪27′,扶位爪27′根部的扶位面27″为与所对应的加注管13同轴的圆柱面,该圆柱面27″的半径与塑料筒膜管口的外半径相同。如图3所示,在输送链10与链轮23的啮合始端的前方设有一根扶位钢丝26,扶位钢丝26在装料卡25的上方伸栏于装料卡25的行进路线上。每一装有塑料筒膜的装料卡25随输送链10行至链轮23上后,扶位爪27′随即与塑料筒膜相靠,且扶位钢丝26也压于塑料筒膜上,由扶位板27上的扶位爪27′和扶位钢丝26共同扶住对准于加注管13的塑料筒膜的管口部,即可保证灌装的准确性。在定轨道14a的对面设有圆环状的滑槽21,动轨道14b与定轨道14a错开的部分伸于滑槽21内,穿于滑槽21上的螺钉28使动轨道14b固定。定轨道14a、动轨道14b、滑槽21的材料均为钢板。
权利要求1.液体自动包装机,由机架(1)、电机(11)、减速装置(12)、输送机构、灌装机构、封口加热装器(9)及封口机构和储液箱(17)等组成,灌装机构包括有加注管(13)和柔性的输液管(16),输液管(16)接于储液箱(17)和加注管(13)间,其特征在于储液箱(17)通过支承架总成(15)与输送机构中的主轴(24)及其上的链轮(23)联接并位于主动轴(24)的上方,灌装机构还有摆杆(22)、弹簧片(18)和圆环形轨道(14),摆杆(22)的一端铰接于支承架总成(15)上并且沿主动轴(24)的周向均布,摆杆(22)上开有通孔(22′),弹簧片(18)设于支承架总成(15)上且其弯头对着摆杆(22)上的通孔(22′),加注管(13)装于摆杆(22)上,输液管(16)穿过摆杆(22)上的通孔(22′),圆环形轨道(14)由一段定轨道(14a)和一段与定轨道(14a)相贴并可沿其周向滑移至任一位置后固定的动轨道(14b)组成,定轨道(14a)和动轨道(14b)的轴线与主动轴(24)的轴线重合,处于非灌装位置的各摆杆(22)的另一端架在圆环形轨道(14)上,动轨道(14b)始于前端的一段轨面(14b′)为斜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自动包装机,其特征在于摆杆(22)的另一端装有行走滚(20),处于非灌装位置的各摆杆(22)的另一端通过行走滚(20)架在圆环形轨道(14)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自动包装机,其特征在于支承架总成(15)上设有限位板(19),限位板(19)上开有通槽(19′),摆杆(22)及输液管(16)均穿过该通槽(19′)。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自动包装机,其特征在于装于主动轴(24)上的链轮(23)上均布有与各加注管(13)对应的扶位板(27),扶位板(27)上带有扶位爪(27′),扶位爪(27′)根部的扶位面(27″)为与所对应的加注管(13)同轴的圆柱面,在输送链(10)与链轮(23)的啮合始端的前方设有一根扶位钢丝(26),扶位钢丝(26)在装料卡(25)的上方伸栏于装料卡(25)的行进路线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自动包装机,其特征在于加注管(13)通过开有通孔并连于摆杆(22)上的固定板(31)、开有通孔的“U”形卡(30)及螺钉(29)装于摆杆(22)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自动包装机,其特征在于在定轨道(14a)的对面设有圆环状的滑槽(21),动轨道(14b)与定轨道(14a)错开的部分伸于滑槽(21)内,穿于滑槽(21)上的螺钉(28)使动轨道(14b)固定。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以塑料筒膜为包装材料的液体自动包装机,其特征在于储液箱通过支承架总成与主轴联接,开有通孔的摆杆一端铰接于支承架总成上、并沿主动轴的周向均布,弹簧片设于支承架总成上且其弯头对着摆杆上的通孔,加注管装于摆杆上,接于储液箱与加注管间的输液管穿过摆杆上的通孔,处于非灌装位置的各摆杆的另一端架在两段相贴的圆环形导轨上。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使用可靠、灌装量调节方便。
文档编号B65B3/00GK2339499SQ9822092
公开日1999年9月22日 申请日期1998年4月24日 优先权日1998年4月24日
发明者魏徽 申请人:魏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