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酒类包装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331494阅读:404来源:国知局
一种酒类包装盒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产品包装容器,尤其涉及一种酒类包装盒。
【背景技术】
[0002]许多酒类产品在出厂之后一般需要使用包装盒来保护酒类产品以及便于携带产品。一般的包装盒均为方形盒子,当酒类产品取出以后依然难以折叠,当酒类包装盒的空盒子增多时候便会占据不少空间,影响着酒类包装盒的使用方便性。有些酒类包装盒在取出酒类产品后在折叠时候需要将包装盒的结构破坏掉,不便于将酒类产品重新放进包装盒里保存。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而提供一种酒类包装盒,以使得包装盒在取出产品后能完全展开以及能再次装配起来重新保存产品。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酒类包装盒,包括盒体、顶盖和底座,盒体包括正面、背面、左侧面和右侧面,右侧面分别旋转连接正面和背面,左侧面由外侧板与内侧板折叠而成,外侧板一侧旋转连接正面,另一侧旋转连接内侧板;顶盖包括顶板,顶板旋转连接右侧面上方,顶板设有顶板插舌,顶板插舌插入外侧板与内侧板之间的间隙;底座包括底板,底板旋转连接右侧面下方,底板设有底板插舌,底板插舌插入外侧板与内侧板之间的间隙;背面设有背面插舌,背面插舌与内侧板连接。
[0006]进一步地,顶盖还包括前连接板、后连接板、前卡板和后卡板,顶板一侧通过前连接板连接前卡板,另一侧通过后连接板连接后卡板;后卡板的外侧设有U型第一开口,前卡板的外侧设有与第一开口配合卡住瓶颈的U型第二开口。前卡板与后卡板的作用主要是卡住酒瓶的瓶颈。在打开背面的时候,可以将后卡板拉出,酒瓶的瓶颈不受约束,方便取出。同理,在封装酒瓶的时候,后卡板处于自由状态,装入酒瓶之后,再将后卡板插入、叠在前卡板的上方,实现对瓶颈的卡紧。
[0007]进一步地,前卡板由两块相互对称的卡板折叠而成。前卡板的这种结构作用主要是加强前卡板的强度,同时可以充分利用板料,减少板料的废弃。
[0008]进一步地,前卡板的两侧均分别设有定位凸台;左侧面的内侧板设有对应定位凸台的第一定位孔;包装盒还包括内衬板,内衬板设在右侧面的内侧,内衬板设有对应定位凸台的第二定位孔。定位凸台分别插入第一定位孔、第二定位孔中,实现前卡板的固定。由于前卡板是连接顶板的,因此定位凸台与第一定位孔、第二定位孔的配合还使得在封装包装盒子之后顶板不容易被抽出。内衬板紧贴在右侧面内侧,作用在于增强右侧面的强度以及为定位孔加工提供方便,使得定位孔不会出现在右侧面的外侧,改善包装盒的美观。左侧面的内侧板上设孔,这可以使得这些孔被外侧板的遮挡而不暴露在外界,降低对包装盒美观的影响。同时左侧面分成内侧板和外侧板可以增强左侧面的强度,改善对包装盒内酒瓶的保护。
[0009]进一步地,底座还包括前固定板和连接底板与前固定板的连体板,前固定板上设有半圆形第三开口 ;包装盒还包括内衬板,内衬板设在右侧面的内侧,内衬板上设有过渡板和后固定板,在过渡板的其中两条直角边中,一条直角边旋转连接内衬板,另一条直角边旋转连接后固定板;后固定板设有与第三开口配合卡住瓶身的半圆形第四开口。第三开口与第四开口的作用主要是卡住酒瓶的瓶身,同时第四开口是由过渡板连接内衬板,在打开背面的时候,可以将过渡板旋转带动后固定板离开前固定板,酒瓶的瓶身不受约束,方便取出。同理,在封装酒瓶的时候,过渡板与后固定板处于自由状态,装入酒瓶之后,再将过渡板旋转带动后固定板向前固定板靠拢,实现对瓶身的卡紧。
[0010]进一步地,前固定板由两块相互对称的固定板折叠而成。前固定板的这种结构作用主要是加强前固定板的强度,同时可以充分利用板料,减少板料的废弃。
[0011]进一步地,前固定板两侧均分别设有定位凸起;左侧面的内侧板设有对应定位凸起的第三定位孔;内衬板设有对应定位凸起的第四定位孔。定位凸起分别插入第三定位孔、第四定位孔中,实现前固定板的固定,使得对瓶身的固定更加稳定可靠。由于前固定板是连接底板的,因此定位凸起与第三定位孔、第四定位孔的配合还使得在封装包装盒子之后底板不容易被抽出。
[0012]进一步地,底座还包括缓冲板以及连接缓冲板与底板的支板,缓冲板的边缘上设有支撑翼,支撑翼的底边抵顶于底板上;缓冲板上设有容纳孔,容纳孔边缘旋转连接支撑竖板,支撑竖板的底边抵顶于底板上。缓冲板的支板、支撑翼以及支撑竖板均是用作缓冲酒瓶受到的冲击,支板、支撑翼和支撑竖板就是其中的吸能部件。缓冲板在底板的上方,两者有一定的高度距离。当酒瓶受到冲击时候,酒瓶对缓冲板有一定的冲击力,该冲击力均匀地分布在支板、支撑翼和支撑竖板上,而支板、支撑翼和支撑竖板与底板接触的一端并不是完全固定的,因此支板、支撑翼和支撑竖板在受到大冲击力的时候容易失稳,从而吸收冲击力的能量,达到缓冲的作用。支撑板的存在便使得包装盒不需要添加额外的衬垫和隔离物来实现缓冲,降低了成本,也提高了拆装的方便性。
[0013]进一步地,背面插舌设有第一通孔,左侧面设有与第一通孔铆接的第二通孔;第一通孔的周围设有一次性的开启线。这种结构主要是用作防伪。当酒瓶封装进包装盒之后,将背面插舌插进左侧面的内侧板内侧,将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对齐,然后将铆钉镶入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中。而在打开已镶入铆钉的包装盒的时候,需要按压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的部位,使得开启线破裂,背面便可以打开。由于打开包装盒之后背面插舌的第一通孔部位被破坏无法复原,因而起到了防伪的作用。尽管打开封装的包装盒对背面插舌有破坏,但是凭着背面插舌剩下的部位也可以使得背面固定在左侧面的内侧板内,因此防伪结构不会影响原包装盒拆装后还能够存放已取出的产品。
[0014]进一步地,左侧面的内侧板设有内侧板插舌,内侧板插舌抵顶于顶板的内侧。内侧板插舌的主要作用是增强顶板的强度,同时可以充分利用板料,减少板料的废弃。
[0015]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
[0016]本发明中包装盒的封装并不需要使用粘接等手段来固定,在取出产品时,只要将各个面旋转并将各个插舌抽出即可,因此不需要破坏包装盒的整体结构,而且包装盒的几个面都是完整连接在一起的,因此包装盒打开后可以完全地展开,这便降低了包装盒的占用体积,而且展开后还能够按照原来的结构重新装配,可以再次存放产品,提高了包装盒的使用方便性。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包装盒整体在板料中的布置示意图
[0018]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包装盒封装过程立体示意图(顶盖、底座竖起)
[0019]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包装盒封装过程立体示意图(左侧面折叠、弯折)
[0020]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包装盒封装过程立体示意图(缓冲板弯折,后卡板、后固定板弯折)
[0021]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包装盒封装完成后的立体图
[0022]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前卡板折叠、弯折立体示意图
[0023]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前固定板折叠、弯折立体示意图
[0024]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内衬板与前卡板、前固定板装配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了更充分理解本发明的技术内容,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介绍和说明。
[0026]本发明实施例的具体结构如图1至图8所示,其中图7和图8中为了表示清楚内部结构,省略了底板31、缓冲板34和支板35。
[0027]该包装盒包括盒体10、顶盖20和底座30。包装盒使用瓦楞纸板、瓦楞见坑裱糊卡纸或卡纸都可以实现。盒体10包括正面11、背面12、左侧面13和右侧面14。正面11设有酒瓶形状的视窗111,方便观察包装盒内的酒瓶。右侧面14分别旋转连接正面11和背面12。左侧面13由外侧板132与内侧板131折叠而成,外侧板132 —侧旋转连接正面11,另一侧旋转连接内侧板131。
[0028]内侧板131沿着外侧板132与内侧板131的连接线折叠(这个连接线是加工出来的压痕线),内侧板131与外侧板132之间便会出现有间隙。顶盖20包括顶板21。顶板21旋转连接右侧面14上方。顶板21设有顶板插舌211,顶板插舌211插入外侧板132与内侧板131之间的间隙,左侧面13的上方便被顶板插舌211固定。
[0029]底座30包括底板31,底板31旋转连接右侧面14下方。底板31设有底板插舌311,底板插舌311插入外侧板132与内侧板131之间的间隙,左侧面13的下方便被底板插舌311固定。
[0030]背面12设有背面插舌121,背面插舌121连接内侧板131,具体地,背面插舌121抵顶于内侧板131的内侧。背面插舌121设有第一通孔122 (如图2所示)。左侧面13设有与第一通孔122铆接的第二通孔136 (如图2所示)。第一通孔122的周围设有一次性的开启线123。第一通孔122有两个,而第二通孔136在左侧面13的外侧板132和内侧板131中各有两个(如图2所示)。在外侧板132的第二通孔136与在内侧板131的第二通孔136相对于外侧板132与内侧板131的连接线相互对称。在外侧板132也设有第二通孔136这是为了加工的方便。在本实施例中一次性的开启线123是打孔线,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使用间断切线等方式实现。
[0031]包装盒还包括内衬板4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