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液罐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658136阅读:200来源:国知局
储液罐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 本发明涉及采油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储液罐组。
【背景技术】
[0002]随着辽河油田致密油开发规模化,水力压裂成为致密油井增产改造的主要方式,工厂化压裂模式将成为辽河致密油开发开源节流、降本增效的重要手段。目前随着人工岛、山地等较小的井场占地面积,如果采用常规储液罐组不仅由于储液罐数量大而受井场场地限制大,并且传统的长方体储液罐有罐内积液排不净等问题无法满足致密油井大规模工厂化压裂的发展需求。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占地面积小储液罐组,且该储液罐组能够解决积液残留问题。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储液罐组,其包括由下至上依次叠置的底部储液罐和至少两个储液罐单元;所述底部储液罐的底面为平面,所述底部储液罐的顶面设有进液通孔,所述底部储液罐的侧壁下部设有排液通孔;所述储液罐单元的底面呈一侧高于另一侧的倾斜状,且所述储液罐单元的底面沿垂直于其倾斜方向的截面呈V形,在所述储液罐单元的底面的另一侧设有与外部相连通的排液口,所述储液罐单元的顶面设有与外部相连通的进液口 ;各所述储液罐单元的进液口、排液口及所述底部储液罐的进液通孔由上至下依次对位设置。
[0005]如上所述的储液罐组,其中,所述储液罐单元的底面由一侧向另一侧倾斜的角度为 1。 _3。 。
[0006]如上所述的储液罐组,其中,所述储液罐单元的底面形成V形棱槽,所述V形棱槽的夹角角度为60° -160°。
[0007]如上所述的储液罐组,其中,在所述进液口处连接有进液管,在所述排液口处连接有排液管,所述排液管上设有排液阀。
[0008]如上所述的储液罐组,其中,上下相邻两所述储液罐单元之间、所述底部储液罐与其上方的所述储液罐单元之间均通过连接部件能拆装的连接。
[0009]如上所述的储液罐组,其中,所述连接部件包括多根连接钢筋,所述储液罐单元的侧壁上、下两端以及所述底部储液罐的侧壁上端沿周向均设有多个相间隔的插孔,上下相邻两所述储液罐单元之间、所述底部储液罐与其上方的所述储液罐单元之间均通过所述连接钢筋与所述插孔的插接配合相接。
[0010]如上所述的储液罐组,其中,所述储液罐单元的侧壁上端的各所述插孔与所述储液罐的侧壁的下端的各所述插孔数量相等且对应设置。
[0011]如上所述的储液罐组,其中,所述连接部件包括至少两个环形连接板,各所述连接板的上端均设有用于操作所述排液阀的缺口,上下相邻两所述储液罐单元之间通过所述环形连接板的上下两端分别与两所述储液罐单元的侧壁的卡装配合相接,所述底部储液罐与其上方的所述储液罐单元之间通过所述环形连接板分别与所述底部储液罐的侧壁和所述储液罐单元的侧壁的卡接配合相接。
[0012]如上所述的储液罐组,其中,所述储液罐单元的侧壁上、下两端以及所述底部储液罐的侧壁上端均设有凸棱,所述环形连接板的上、下两端均设有与所述凸棱卡装配合的卡槽。
[0013]如上所述的储液罐组,其中,所述储液罐单元的侧壁上、下两端以及所述底部储液罐的侧壁上端均设有环形卡槽,所述环形连接板的上、下两端均设有与所述环形卡槽卡装配合的凸棱。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如下:
[0015]本发明提供的储液罐组,底部储液罐和各储液罐单元采用叠置的方式,大大降低了储液罐组的占地面积,从而有效解决了井场面积受限时储液罐组的占地面积大的问题;而储液罐单元的底面呈倾斜状,且储液罐单元的底面沿垂直于其倾斜方向的截面呈V形,排液口设置在储液罐单元底面的最低处,使得储液罐单元内的压裂液能够在自身重力以及储液罐单元底面的导向的作用下向排液口汇集并经排液口排出,从而保证了储液罐单元内不会有残留液,此外,这样底面结构,比现有技术使用的弧形底面的储液罐更容易计算容积,从而使得注入储液罐单元的压裂液的计量以及储液罐单元内剩余压裂液的计量更快更准确。
【附图说明】
[0016]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发明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发明的范围。其中:
[0017]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储液罐组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图1所示的储液罐组的侧视图。
[0019]附图标号说明:
[0020]1-底部储液罐;11-进液通孔;12-排液通孔;2_储液罐单元;21_进液口 ;22排液口 ;23_棱槽;24_进液管;25_排液管;26_排液阀;3_连接钢筋。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了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目的和效果有更清楚的理解,现结合【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0022]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储液罐组,其包括由下至上依次叠置的底部储液罐1和至少两个储液罐单元2,采用叠置的方式大大降低了储液罐组的占地面积,从而使得该储液罐组能够不受井场占地面积的影响,其中,底部储液罐1的底面为平面,能够直接置于井场场地上,底部储液罐1的顶面设有进液通孔11,底部储液罐1的侧壁下部设有排液通孔12,排液通孔12处连接有排液阀26,压裂液可以从进液通孔11流入经由排液通孔12流出;由于现有技术使用的储液罐多为弧形底面,弧形底面虽然有利于罐体内部液体的流出但不能保证没有残留液,且在弧面的凹陷处多少会残存液体,为了解决储液罐内积液残留的问题,在本发明提供的储液罐组中,储液罐单元2的底面呈一侧高于另一侧的倾斜状,且储液罐单元2的底面沿垂直于其倾斜方向的截面呈V形,在储液罐单元2的底面的另一侧设有与外部相连通的排液口 22,即排液口 22设置在储液罐单元2底面的最低处,储液罐单元2的顶面设有与外部相连通的进液口 21,压裂液自进液口 21进入储液罐单元2,储液罐单元2内的压裂液能够在自身重力以及储液罐单元2底面的导向的作用下向排液口22汇集并经排液口 22排出,从而保证了储液罐单元2内不会有残留液,此外,这样的底面结构,比弧形更容易计算储液罐的容积,使得注入储液罐单元2的压裂液的计量以及储液罐单元2内剩余压裂液的计量更快更准确;为了便于压裂液的注入与排出,各储液罐单元2的进液口 21、排液口 22及底部储液罐1的进液通孔11由上至下依次对位设置,从而使得各储液罐单元2与底部储液罐1依次连通,储存压裂液时,将底部储液罐1的排液通孔12处的排液阀26关闭,压裂液自顶部的储液罐单元2的进液口 21进入,并经由顶部的储液罐的出液口流向位于其下方的储液罐单元2的进液口 21,直至经由底部储液罐1的进液通孔11流至底部储液罐1内,依次充满底部储液罐1和各储液罐单元2,使用压裂液时,将底部储液罐1的排液通孔12处的排液阀26打开,压裂液自底部储液罐1的排液通孔12流出,从而使得压裂液的注入和排出均简单方便。
[0023]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储液罐单元2的底面由一侧向另一侧倾斜的角度为1° -3°,优选采用2°,这样的角度,既能够解决压裂液残留的问题,又能够使得储液罐单元2具有较大容置空间。
[0024]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储液罐单元2的底面形成V形棱槽23,V形棱槽23的夹角角度为60° -160°,优选V形棱槽23的夹角角度为140°,这样的角度,既能够解决压裂液残留的问题,又能够使得储液罐单元2具有较大容置空间。
[0025]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为了便于压裂液的排出,如图1和图2所示,在进液口 21处连接有进液管24,在排液口 22处连接有排液管25,排液管25上设有排液阀26,这样,在储液罐组排液时,可选择同时排出和从底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