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打捆机和打捆方法_2

文档序号:9855945阅读:来源:国知局
还包括所述压紧轮7的压力控制装置及压力控制单元,压力施加方向如图中箭头所示,通过调整弹簧的压力,可以调整摩擦力,或者说是保证足够的摩擦力来实现送线和抽线。
[0038]在上述的技术方案中,存在一个事实,即当采用双向抽线后,因为如土所示的向下箭头方向的力,使得线头会向下移动一段,而且可能捆扎的越紧实,下移量越大。而这部分导致先比此单向抽紧的现有技术耗费较多的线材。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对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做出的改进是:
[0039]如图2所示,所述扭结装置的初始位置高于所述待捆扎物的中心位置。这样的话,可以将除待捆扎物之外的整个打捆机作为一个整体,利用液压缸托举或是悬吊在一个仅可以让打捆机整体上下移动的定位框架结构内,通过液压缸的动力,来实现打捆机的定位和上下移动。所述线头夹持装置为夹钳,夹钳固定在所述扭结捆扎装置8上。当延时反向抽紧开始后,液压缸控制整个打捆机向下移动,扭结装置随之向下移动,使得线头夹持装置11带动打捆线材线头作与抽紧方向相反的抽紧移动。这样一来不是夹钳单独动作,而是打捆机整体移动,既实现了双方向抽紧,又不因此而增加打捆线材的消耗,反而因为捆扎的密实程度提高,而节约线材的消耗量。
[0040]对于上述线材消耗增加更为详细的说明如下:如图2所示,4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从动轮组两侧、线材移动路径上的两个反向抽线辅助夹钳,第一夹钳4和第二夹钳5,在实际的打捆机中,用于捆扎的线材先有第一从动轮2和第二从动轮3矫直后才能送线至主动轮方向。线材线绕第一从动轮2后再到达第二从动轮3,最后再次从第一从动轮2绕经后送向主动轮I ο主动轮I正转送线的同时,第一从动轮2在液压缸驱动下向右移动,配合送线。当主动轮I反转抽线时,线材从第二夹钳5向从动轮组回送,此时第一夹钳4夹住线材,同时第一从动轮2在从动转动时还向左移动,第一从动轮2逐渐远离第二从动轮3,两轮之间的线材长度变长,对主动轮处线材形成拉力,作为抽线辅助增加抽线力量。
[0041]此时,如果反向抽线的线头夹持装置11或者整个打捆机的下移的起始高度与待打捆物中心平齐的话,就会造成线材在第一从动轮2左移和线头反向抽紧中的动态平衡,使得下移量成为线材增加的耗损,而采用改进上述改进技术方案,则能避免这一耗损增加。
[0042]当双向抽紧均结束后,第一夹钳4松开,第二夹钳5夹住线材,第一从动轮2继续向左移动完成蓄线和线材矫直。当扭转捆扎结束后,再松开第二夹钳5重复下一次捆扎抽紧过程。
[0043]基于同样的发明构思,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打捆方法,应用于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中打捆机中,包括以下步骤:
[0044I主动轮控制单元发出正转送线命令:主动轮的驱动装置驱动主动轮正向转动,使得线材从待捆扎物的下方向上绕至上方送线,至少绕所述待捆扎物一圈至所述线头夹持装置11后,停止送线;
[0045]所述线头夹持装置11夹持线头后,抽线触发单元触发主动轮控制单元发出反转抽线命令,使线材圈开始正向抽紧、从底部开始逐渐贴紧所述待捆扎物;
[0046]反向抽线移动机构触发单元发出触发移动命令,使得所述线头夹持装置11带动打捆线材线头作与所述正向抽紧方向相反的反向抽紧,使线材圈从顶部开始逐渐贴紧所述待捆扎物,直至所述正向抽紧与反向抽紧的打捆线材与待打捆物的贴合点形成相交贴合点后,结束两向抽紧动作;
[0047]当两向抽紧结束后,扭结打捆触发单元发出扭结打捆命令,将打捆线材截断并扭结两线头至所述相交贴合点处。
[0048]同样的,为了避免增加线材耗损,在上述打捆方法的基础上做出改进,上述打捆方法,还包括:
[0049]根据预设值,调整线头夹持装置11的初始高度,使得所述初始高度高于所述待捆扎物的中心位置;
[0050]反向抽线移动机构触发单元发出触发移动命令,所述触发移动命令携带有与所述预设值相对应的移动下调位移量值;使得所述线头夹持装置11带动打捆线材线头作与所述正向抽紧方向相反的反向抽紧,直至所述线头夹持装置11下调所述位移量后,结束两向抽紧动作。
[0051]因为打捆机部分已经做出详细的说明,因此打捆方案部分中不再赘述其工作过程,相关过程请参考打捆机部分。
[0052]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或实现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0053]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打捆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主动轮、从动轮组、导绕线装置、线头夹持装置、扭结捆扎装置和控制器,打捆线材的线头依次经过所述从动轮组、主动轮、导绕线装置和扭结打捆装置,且抽线捆紧方向从主动轮指向从动轮组;所述打捆线头依所述导绕线装置内壁环绕在待捆扎物周围至少一圈; 还包括反向抽线移动机构,所述线头夹持装置设置在反向抽线移动机构上; 所述控制器包括主动轮控制单元、抽线触发单元、反向抽线移动机构触发单元和扭结打捆触发单元; 所述主动轮控制单元与所述主动轮的驱动装置电连接;抽线触发单元与主动轮的控制单元电连接; 反向抽线移动机构触发单元控制所述线头夹持装置带动打捆线材线头作与所述抽紧方向相反的反向抽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头夹持装置为夹钳,所述夹钳固定在所述扭结捆扎装置上;所述反向抽线移动机构触发单元控制扭结装置向下移动,使得所述线头夹持装置带动打捆线材线头作与所述抽紧方向相反的抽紧移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扭结装置的初始位置高于所述待捆扎物的中心位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捆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从动轮组两侧、线材移动路径上的两个反向抽线辅助夹钳以及辅助夹钳控制单元。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捆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主动轮配合的压紧轮,所述压紧轮与主动轮之间形成压合点,打捆线材经所述压合点往复穿行,还包括所述压紧轮的压力控制装置及压力控制单元。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轮为V型轮。7.—种打捆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权利要求1-6中任一所述的打捆机中,包括以下步骤: 主动轮控制单元发出正转送线命令:主动轮的驱动装置驱动主动轮正向转动,使得线材从待捆扎物的下方向上绕至上方送线,至少绕所述待捆扎物一圈至所述线头夹持装置后,停止送线; 所述线头夹持装置夹持线头后,抽线触发单元触发主动轮控制单元发出反转抽线命令,使线材圈开始正向抽紧、从底部开始逐渐贴紧所述待捆扎物; 反向抽线移动机构触发单元发出触发移动命令,使得所述线头夹持装置带动打捆线材线头作与所述正向抽紧方向相反的反向抽紧,使线材圈从顶部开始逐渐贴紧所述待捆扎物,直至所述正向抽紧与反向抽紧的打捆线材与待打捆物的贴合点形成相交贴合点后,结束两向抽紧动作; 当两向抽紧结束后,扭结打捆触发单元发出扭结打捆命令,将打捆线材截断并扭结两线头至所述相交贴合点处。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打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根据预设值,调整线头夹持装置的初始高度,使得所述初始高度高于所述待捆扎物的中心位置; 反向抽线移动机构触发单元发出触发移动命令,所述触发移动命令携带有与所述预设值相对应的移动下调位移量值;使得所述线头夹持装置带动打捆线材线头作与所述正向抽紧方向相反的反向抽紧,直至所述线头夹持装置下调所述位移量后,结束两向抽紧动作。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打捆机,打捆线材的线头依次经过所述从动轮组、主动轮、导绕线装置和扭结打捆装置,且抽线捆紧方向从主动轮指向从动轮组,所述打捆线头依所述导绕线装置内壁环绕在待捆扎物周围至少一圈。还包括反向抽线移动机构,所述线头夹持装置设置在反向抽线移动机构上,反向抽线移动机构触发单元控制所述线头夹持装置带动打捆线材线头作与所述抽紧方向相反的反向抽紧。本发明提供的打捆机在打捆线材扭结之前的抽紧过程中,实现双向抽紧,而不是传统的单向抽紧,以提高现有的打捆机打捆密实程度。同时,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打捆方法,用于实现上述双向打捆过程。
【IPC分类】B65B13/22, B65B13/20, B65B13/04
【公开号】CN105620809
【申请号】CN201610004947
【发明人】赵瑞明, 武剑, 张凯, 吴昌飞, 胡杨
【申请人】山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6月1日
【申请日】2016年1月5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