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送辊道的前定位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573359阅读:158来源:国知局
输送辊道的前定位器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定位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输送辊道的托盘的前定位器。
【背景技术】
[0002]在辊道输送中,当辊道移位至前端时需要对其进行定位,现在使用的定位装置的前定位器(也称前阻挡器)使用两个气缸支撑一个方形连接挡块,在设备运转过程中,两个气缸同时伸出,连接在气缸前端的方形挡块升起,挡住辊道输送过来的托盘,托盘挡住之后,侧夹紧和后阻挡同时动作,将整个托盘固定好,以致达到定位作用。
[0003]但是,现使用的前阻挡器结构极为复杂,其中整个前阻挡有16颗销钉或螺钉连接固定,加上现场环境沙尘较多,较多的销钉极易出现松脱掉落等故障,每次处理类似故障最少需要30分钟。且两个气缸伸出常常不同步,导致前阻挡常常上升不到位,造成托盘定位不准确。
[0004]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实用新型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输送辊道的前定位器,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定位精确。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输送辊道的前定位器,其对输送辊道上的托盘进行定位,该前定位器包括:气缸组件,其包括旋转气缸和底板,底板固定在输送辊道的前端,底板的中间位置设有气缸座,旋转气缸安装在气缸座上;轴承座板,其固定在底板后侧的输送辊道的两侧,轴承座板的两端位置均设有轴承座,该两个轴承座处于气缸座的两侧;转轴,其两端分别安装在两个轴承座内;以及L型框架,其一端与转轴固定,L型框架能够围绕转轴转动,L型框架的另一端设有阻挡条,L型框架的弯折处与旋转气缸的活塞杆固定,旋转气缸能够将L型框架的阻挡条驱动至输送辊道上的托盘处。
[0007]优选地,L型框架的弯折处与旋转气缸的活塞杆通过气缸连接耳固定。
[0008]优选地,阻挡条的长度大于L型框架的宽度。
[0009]优选地,气缸座通过螺栓固定在底板上。
[0010]优选地,轴承座通过螺栓固定在轴承座板上。
[0011]优选地,L型框架焊接而成。
[0012]优选地,L型框架的一端与转轴焊接在一起。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输送辊道的前定位器通过简化机械结构,使用一个气缸作为L型框架的升降控制,减少了气缸使用数量,减少投入成本,而且升降状态更为稳定,容易控制;L型框架3焊接而成,省去原来定位块的销钉装配,杜绝销钉脱落,解决了沙尘多的环境造成销钉卡死及松脱现象;简单的机械结构使维护维修更便捷,出现故障时,只需5分钟时间就可以修复。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输送辊道的前定位器的主视图;
[0015]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输送辊道的前定位器的左视图。
[0016]主要附图标记说明:
[0017]11-底板,12-气缸座,13-旋转气缸,21-轴承座板,22-轴承座,23-轴承,24-转轴,3-L型框架,4-托盘。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0019]除非另有其它明确表示,否则在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术语“包括”或其变换如“包含”或“包括有”等等将被理解为包括所陈述的元件或组成部分,而并未排除其它元件或其它组成部分。
[0020]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一种输送辊道的前定位器,该前定位器对输送辊道上的托盘4进行定位,具体地,该前定位器包括气缸组件,气缸组件包括旋转气缸13和底板11,底板11固定在输送辊道的前端,底板11的中间位置设有气缸座12,旋转气缸13安装在气缸座12上。该前定位器还包括轴承座板21、转轴24及L型框架3 (参见图2),其中轴承座板21固定在底板11后侧的输送棍道的两侧(参见图2),轴承座板21的两端位置均设有轴承座22,该两个轴承座22处于气缸座12的两侧,转轴24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23安装在两个轴承座22内。L型框架3的一端与转轴24固定,L型框架3能够围绕转轴24转动,L型框架3的另一端设有阻挡条31,L型框架3的弯折处与旋转气缸13的活塞杆固定,旋转气缸13能够将L型框架3的阻挡条31驱动至输送辊道上的托盘4处进而对托盘4进行定位。
[0021]上述方案中,L型框架3焊接而成,其一端与转轴24焊接在一起,然后,L型框架3的弯折处的外侧与旋转气缸13的活塞杆通过气缸连接耳32固定连接(参见图2),具体地,气缸连接耳32通过螺栓与L型框架3的弯折处螺栓连接,阻挡条31可以为圆柱形,其穿设在L型框架3的另一端,而且阻挡条31的长度大于L型框架3的宽度。另外,气缸座12通过螺栓固定在底板11上,气缸座12为两个背对设置的L形板,两L形板之间设有转轴用来安装旋转气缸,13轴承座22通过螺栓固定在轴承座板21上。
[0022]综上,本实施例提供的输送辊道的前定位器通过简化机械结构,使用一个气缸作为L型框架3的升降控制,减少了气缸使用数量,减少投入成本,而且升降状态更为稳定,容易控制。另外,L型框架3焊接而成,省去原来定位块的销钉装配,杜绝销钉脱落,解决了沙尘多的环境造成销钉卡死及松脱现象。简单的机械结构使维护维修更便捷,出现故障时,只需5分钟时间就可以修复。
[0023]前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描述是为了说明和例证的目的。这些描述并非想将本实用新型限定为所公开的精确形式,并且很显然,根据上述教导,可以进行很多改变和变化。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选择和描述的目的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特定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从而使得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现并利用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的示例性实施方案以及各种不同的选择和改变。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意在由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形式所限定。
【主权项】
1.一种输送辊道的前定位器,其对输送辊道上的托盘进行定位,其特征在于,该前定位器包括: 气缸组件,其包括旋转气缸和底板,所述底板固定在所述输送辊道的前端,所述底板的中间位置设有气缸座,所述旋转气缸安装在所述气缸座上; 轴承座板,其固定在所述底板后侧的输送辊道的两侧,所述轴承座板的两端位置均设有轴承座,该两个轴承座处于所述气缸座的两侧; 转轴,其两端分别安装在所述两个轴承座内;以及 L型框架,其一端与所述转轴固定,所述L型框架能够围绕所述转轴转动,所述L型框架的另一端设有阻挡条,所述L型框架的弯折处与所述旋转气缸的活塞杆固定,所述旋转气缸能够将所述L型框架的阻挡条驱动至所述输送辊道上的托盘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辊道的前定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L型框架的弯折处与所述旋转气缸的活塞杆通过气缸连接耳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辊道的前定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条的长度大于所述L型框架的宽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辊道的前定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座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底板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辊道的前定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座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轴承座板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辊道的前定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L型框架焊接而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输送辊道的前定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L型框架的一端与所述转轴焊接在一起。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输送辊道的前定位器,其对输送辊道上的托盘进行定位,该前定位器包括:气缸组件,其包括旋转气缸和底板,底板固定在输送辊道的前端,底板的中间位置设有气缸座,旋转气缸安装在气缸座上;轴承座板,其固定在底板后侧的输送辊道的两侧,轴承座板的两端位置均设有轴承座,该两个轴承座处于气缸座的两侧;转轴,其两端分别安装在两个轴承座内;以及L型框架,其一端与转轴固定,L型框架能够围绕转轴转动,L型框架的另一端设有阻挡条,L型框架的弯折处与旋转气缸的活塞杆固定,旋转气缸能够将L型框架的阻挡条驱动至输送辊道上的托盘处。该前定位器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定位精确。
【IPC分类】B65G47-88
【公开号】CN204280685
【申请号】CN201420768283
【发明人】陈庚, 简太伟, 张朝森, 周士凯, 周振瑜, 莫新荣, 周柏宏
【申请人】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4月22日
【申请日】2014年12月8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