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硬质折叠收纳盒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858696阅读:420来源:国知局
一种硬质折叠收纳盒体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收纳盒体,尤其是一种硬质折叠收纳盒体。
【背景技术】
[0002]现有的收纳盒的盒体内部中空,用于收纳各种物品,硬质收纳盒的盒体一般为固定结构不易变形,当不存放物品时需要占用一定空间,尤其当需要携带硬质收纳盒体出行时,减小了整体携带空间;硬质收纳盒体一般放在平台上,在处于运动状态时固定性不高,尤其当放置在车上时,当车子突然急刹,硬质收纳盒体容易脱离原来摆放的位置,严重时对乘客造成损伤;部分可折叠变形的软质收纳盒体在受到挤压时,存放在软质收纳盒体内的物品容易发生损坏,因此软质收纳盒体对可收纳的物品具有一定的限制性且不易携带。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通过折叠有效减小携带所需空间且使用时固定性可靠的硬质折叠收纳盒体。
[0004]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硬质折叠收纳盒体,包括底板、左右分布的两个侧板和前后分布的两个端板,所述的侧板与所述的底板之间设置有第一折叠痕,所述的端板与所述的底板之间设置有第二折叠痕,所述的侧板与所述的端板之间设置有第三折叠痕,所述的端板上设置有端部折叠机构,两个所述的侧板之间设置有对使用状态时的两个所述的侧板进行支撑固定的支撑机构,所述的底板上设置有与所述的端部折叠机构配合折叠的底部折叠机构,两个所述的侧板之间设置有锁扣机构。
[0005]所述的端部折叠机构包括位于所述的端板中部的端板中折痕和对称设置在所述的端板中折痕两侧的端板角折痕,所述的底部折叠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的底板上的底板中折痕,所述的底板中折痕与所述的端板中折痕对接。可经过反复折叠大大减小硬质折叠收纳盒体的存放体积。
[0006]所述的底部折叠机构还包括对称设置在所述的底板中折痕两侧的底板角折痕,所述的底板角折痕与所述的端板角折痕关于所述的第二折叠痕对称。
[0007]所述的底板角折痕与所述的底板中折痕的夹角为45°。折叠方式可采用底板向下凹陷、侧板向内凹陷的方式,此时可用于临时摆放各种具有一定高度的较薄物品,如书籍报刊等。
[0008]所述的支撑机构包括支撑条,所述的支撑条的一端与其中一块所述的侧板柔性连接,另一块所述的侧板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的支撑条的固定件,所述的支撑条的另一端与所述的固定件活动连接,使用状态下所述的支撑条叠加在所述的端板上,折叠状态下所述的支撑条的另一端收缩贴靠在其中一块所述的侧板上。使两块侧板在受到外部压力时不易向内凹陷变形,对存放的物品起到有效地保护作用。
[0009]所述的支撑条的一端与其中一块所述的侧板的上方柔性连接,所述的固定件设置在另一块所述的侧板的上方,所述的支撑条与所述的端板叠加后的总体高度等于所述的侧板的高度。加强使用状态下两块侧板之间的支撑力,有效地保护硬质折叠收纳盒体内存放的物品。
[0010]所述的锁扣机构包括设置在其中一块所述的侧板的外部的至少一个弹性插扣,另一块所述的侧板上设置有与所述的弹性插扣配合的固定插槽。当两块侧板经过折叠紧贴在一起后弹性插扣插入固定插槽中,使两块侧板相互紧贴,以减小存放体积。
[0011]所述的锁扣机构包括设置在其中一块所述的侧板的内部的连接扣,另一块所述的侧板上设置有与所述的连接扣配合的固定扣孔。当两块侧板经过折叠紧贴在一起后连接扣扣入固定扣孔中,使两块侧板相互固定,以便存放。
[0012]所述的侧板的外部设置有至少一个弹性悬挂夹。方便硬质折叠收纳盒体在各个可供悬挂的位置进行悬挂放置及不用时进行存放。
[0013]所述的底板的底部设置有防滑区。增加硬质折叠收纳盒体摆放时的摩擦阻力,防止滑动。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硬质折叠收纳盒体在端部折叠机构与底部折叠机构相互配合下整体折叠收缩为薄板状结构,再通过两个侧板之间设置的锁扣机构将两个侧板连接固定,大大减小了整体体积,携带及存放方便;两个侧板之间设置的支撑机构支撑固定在两个侧板之间,使存放在硬质折叠收纳盒体内的物品不易发生损坏。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折叠完成状态示意图一;
[0017]图3为图2的折叠过程状态示意图;
[0018]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折叠完成状态示意图二 ;
[0019]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折萱完成状态不意图二 ;
[0020]图6为图5的折叠过程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22]实施例一:一种硬质折叠收纳盒体,包括底板1、左右分布的两个侧板2和前后分布的两个端板3,侧板2与底板I之间设置有第一折叠痕41,端板3与底板I之间设置有第二折叠痕42,侧板2与端板3之间设置有第三折叠痕43,端板3上设置有端部折叠机构,底板I上设置有与端部折叠机构配合折叠的底部折叠机构,端部折叠机构包括位于端板3中部的端板中折痕31和对称设置在端板中折痕31两侧的端板角折痕32,底部折叠机构包括设置在底板I上的底板中折痕11,底板中折痕11与端板中折痕31对接,两个侧板2之间设置有对使用状态时的两个侧板2进行支撑固定的支撑机构,支撑机构包括支撑条5,支撑条5的一端与其中一块侧板2柔性连接,另一块侧板2的上方设置有用于固定支撑条5的固定件(图未显示),支撑条5的另一端与固定件活动连接,使用状态下支撑条5叠加在端板3上,支撑条5与端板3叠加后的总体高度等于侧板2的高度,折叠状态下支撑条5的另一端收缩贴靠在其中一块侧板2上,两个侧板2之间设置有锁扣机构,锁扣机构包括设置在其中一块侧板2的外部的弹性插扣(图未显示),另一块侧板2上设置有与弹性插扣配合的固定插槽(图未显示),侧板2的外部设置有两个弹性悬挂夹8。其中,弹性插扣通过柔性带与其中一块侧板2连接,当折叠时柔性带绕过侧板2的上方,弹性插扣的端部插入固定插槽后固定,还可以增加一组弹性插扣与固定插槽,用于对折叠后的两块侧板的下方进行固定。
[0023]实施例二:其余部分与实施例一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底部折叠机构还包括对称设置在底板中折痕11两侧的底板角折痕12,底板角折痕12与端板角折痕32关于第二折叠痕42对称,底板角折痕12与底板中折痕11的夹角α=45°,锁扣机构包括设置在其中一块侧板2的内部的连接扣71,另一块侧板2上设置有与连接扣71配合的固定扣孔72,底板I的底部设置有防滑区(图未显示)。
【主权项】
1.一种硬质折叠收纳盒体,包括底板、左右分布的两个侧板和前后分布的两个端板,所述的侧板与所述的底板之间设置有第一折叠痕,所述的端板与所述的底板之间设置有第二折叠痕,所述的侧板与所述的端板之间设置有第三折叠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端板上设置有端部折叠机构,两个所述的侧板之间设置有对使用状态时的两个所述的侧板进行支撑固定的支撑机构,所述的底板上设置有与所述的端部折叠机构配合折叠的底部折叠机构,两个所述的侧板之间设置有锁扣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硬质折叠收纳盒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端部折叠机构包括位于所述的端板中部的端板中折痕和对称设置在所述的端板中折痕两侧的端板角折痕,所述的底部折叠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的底板上的底板中折痕,所述的底板中折痕与所述的端板中折痕对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硬质折叠收纳盒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部折叠机构还包括对称设置在所述的底板中折痕两侧的底板角折痕,所述的底板角折痕与所述的端板角折痕关于所述的第二折叠痕对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硬质折叠收纳盒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板角折痕与所述的底板中折痕的夹角为4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硬质折叠收纳盒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机构包括支撑条,所述的支撑条的一端与其中一块所述的侧板柔性连接,另一块所述的侧板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的支撑条的固定件,所述的支撑条的另一端与所述的固定件活动连接,使用状态下所述的支撑条叠加在所述的端板上,折叠状态下所述的支撑条的另一端收缩贴靠在其中一块所述的侧板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硬质折叠收纳盒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条的一端与其中一块所述的侧板的上方柔性连接,所述的固定件设置在另一块所述的侧板的上方,所述的支撑条与所述的端板叠加后的总体高度等于所述的侧板的高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硬质折叠收纳盒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锁扣机构包括设置在其中一块所述的侧板的外部的至少一个弹性插扣,另一块所述的侧板上设置有与所述的弹性插扣配合的固定插槽。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硬质折叠收纳盒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锁扣机构包括设置在其中一块所述的侧板的内部的连接扣,另一块所述的侧板上设置有与所述的连接扣配合的固定扣孔。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硬质折叠收纳盒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侧板的外部设置有至少一个弹性悬挂夹。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硬质折叠收纳盒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板的底部设置有防滑区。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硬质折叠收纳盒体,包括底板、左右分布的两个侧板和前后分布的两个端板,侧板与底板之间设置有第一折叠痕,端板与底板之间设置有第二折叠痕,侧板与端板之间设置有第三折叠痕,特点是端板上设置有端部折叠机构,两个侧板之间设置有对使用状态时的两个侧板进行支撑固定的支撑机构,底板上设置有与端部折叠机构配合折叠的底部折叠机构,两个侧板之间设置有锁扣机构;优点是硬质折叠收纳盒体可以整体折叠收缩为薄板状结构,再通过两个侧板之间设置的锁扣机构将两个侧板连接固定,大大减小了整体体积,携带及存放方便;两个侧板之间设置的支撑机构支撑固定在两个侧板之间,使存放在硬质折叠收纳盒体内的物品不易发生损坏。
【IPC分类】B65D5-36
【公开号】CN204568207
【申请号】CN201520221230
【发明人】娄奇华
【申请人】娄奇华
【公开日】2015年8月19日
【申请日】2015年4月14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