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载式行车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8973477阅读:来源:国知局
导轮装于安装轴一两端,主动导轮为圆台体,主动导轨(11)与主动导轮外圆的接触面为斜面。(18)为连接板一。
[0036]图8中,从动导轮对(17)包括两从动导轮、安装轴二,两从动导轮装于安装轴二两端,从动导轮为圆柱体,从动导轨(16)与从动导轮外圆的接触面为平面。(19)为连接板二。
[0037]图9、10中,移动吊葫芦的壳体后端经固定板(24)与纵向行走机构的纵向导轮对(12)相连,可使移动吊葫芦上的吊钩(6)伸出车载方舱外,实现吊物装车和卸车。
[0038]移动吊葫芦包括壳体,壳体内腔的后部装有钢丝绳卷筒(28)、用于带动钢丝绳卷筒(28)转动的传动机构,起吊钢丝绳后端缠绕于钢丝绳卷筒(28)上,壳体内腔的前部装有钢丝绳导轮(27),起吊钢丝绳前端绕过钢丝绳导轮(27)连接吊钩(6),壳体后端经固定板
(24)与纵向导轮对(12)相连。壳体包括顶板、装于顶两侧的加强钢板、背板。传动机构包括装于钢丝绳卷筒(28 )上的从动轮(26 )、与从动轮相啮合的主动轮(25 )、用于带动主动轮
(25)转动的升降摇柄(9)。吊钩(6)采用通用吊钩,通过钢丝绳与升降手轮(9)连接,转动升降摇柄(9 ),带动钢丝绳使吊钩上、下移动。
[0039]纵向行走机构(4)包括纵向导轨(7)、纵向导轮对(12)、纵向锁紧机构(10);纵向导轨(7)采用工字钢型材,长度方向的上端分别焊接有与横向导向导轮(14)和横向导轮
(17)连接的连接板一(18)、连接板二( 19);纵向导轮对(12)的纵向导轮采用圆钢加工,夕卜圆为锥度面与工字钢内表面斜度匹配,因移动吊葫芦(2)自重和吊物(I)重量,使移动吊葫芦两侧对称纵向导轮(12)始终在纵向导轨(7)中心移动,避免纵向导轮(12)边缘与纵向导轨(7)干涉;纵向导轮内孔镶有轴承及安装轴,纵向导轮(12)通过固定板(24)采用焊接方式固定在移动吊葫芦一端;纵向导轮(12)可在纵向导轨(7)内滚动。
[0040]图11中,纵向锁紧机构(10)包括手柄(20)、丝杆(23)、丝杆套(21)和顶杆(22),采用焊接方式与移动吊葫芦上的底板连接,转动手轮(20)使螺旋丝杆(23)和顶杆(22)同步上移,顶杆(22)顶住纵向导轨(7)下平面,防止移动吊葫芦(2)纵向移动;在移动吊葫芦上壳体后端分别焊接固定板(24),两侧对称固定板(24)上加工有孔,用于装配纵向导轮
(12)内孔轴承的安装轴三,使纵向导轮(12)可在纵向导轨(7)内滚动,通过固定板(24)带动移动吊葫芦在移动。手柄(8)采用焊接方式固定在移动吊葫芦上,便于操作移动吊葫芦。通过推动手柄(8)使纵向导轮(12)可在纵向导轨(7)内行走,同时带动移动吊葫芦在车载方舱里纵向行走,纵向锁紧机构(10)采用焊接方式固定在移动吊葫芦底板上,纵向锁紧机构(10)在装卸吊物时防止移动吊葫芦纵向移动。
[0041]图12中,车载方舱(5)装于汽车底盘上,其中,(I)为吊物,(2)移动吊葫芦,(3)横向行走机构,(4)纵向行走机构。
[0042]使用时,逆时针旋转纵向锁紧机构(10)上的手轮(20),使纵向锁紧机构(10)处于释放状态,手持手柄(8 )将移动吊葫芦(2 )沿纵向导轨(7 )移动到纵向导轨(7 )左端,使移动吊葫芦(2)上的吊钩(6)处在车载方舱(5)外;转动升降摇柄(9),通过钢丝绳放下吊钩
(6)勾住地面上的吊物(1),反方向转动升降摇柄(9)吊起吊物(I);操作移动吊葫芦(2)纵向至车载方舱(5 )内,顺时针旋转纵向锁紧机构(10 )上的手轮(20 ),使纵向锁紧机构(10 )处于锁紧状态;释放横向锁紧机构(13),手持横向行走手柄(15)移动纵向导轨(7)带动移动吊葫芦(2)、吊钩(6)及吊物(I)横向移动至合适位置,锁紧横向锁紧机构(13);转动升降摇柄(9),通过钢丝绳放下吊钩(6)上的吊物(I)至方舱内,完成吊物的装车和搬动;卸车时与装车反向操作。
【主权项】
1.一种车载式行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横向行走机构(3)、纵向行走机构(4)和移动吊葫芦(2); 所述横向行走机构(3)包括主动行走机构、从动行走机构; 主动行走机构包括主动导轨(11)、可沿主动导轨(11)滑动的主动导轮对(14),主动导轮对(14)包括两主动导轮,主动导轮为圆台体,主动导轨(11)与主动导轮外圆的接触面为斜面; 从动行走机构包括从动导轨(16)、可沿从动导轨(16)滑动的从动导轮对(17),从动导轮对(17)包括两从动导轮,从动导轮为圆柱体,从动导轨(16)与从动导轮外圆的接触面为平面; 所述纵向行走机构(4)包括一个以上纵向导轨(7)、装于纵向导轨上的纵向导轮对(12); 主动导轮对(14)、从动导轮对(17)分别经连接板与纵向导轨(7)相连,移动吊葫芦(2)经固定板(24)与纵向导轮对(12)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式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行走机构和/或从动行走机构还包括横向锁紧机构(13),横向锁紧机构(13)装于纵向导轨(7)上,横向锁紧机构(13)与横向导轨相对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载式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锁紧机构(13)为偏心轮机构,包括偏心轮、装于偏心轮上的手柄、铰接座(25 ),偏心轮与横向导轨相对应。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式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行走机构(4)还包括纵向锁紧机构(10),纵向锁紧机构(10)与纵向导轨(7)相对应。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载式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锁紧机构(10)包括丝杆(23)、丝杆套(21)、顶杆(22),丝杆(23)可沿丝杆套螺旋上下移动,丝杆(23)上端开有装配槽,顶杆(22 )活动插装于装配槽上,装配槽槽口处的丝杆(23 )外壁设有径向向外伸出的挡肩,顶杆(22 )与纵向导轨(7 )相对应。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载式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杆套(21)焊接固定于固定板(24)上,丝杆(23)端部装有手轮(20)。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式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行走机构(3)装于车载方舱(5)上。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式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导轨(11)由两根槽钢对口焊接形成,其对口焊接处开有槽一,连接板穿过槽一与纵向导轨(7)相连;主动导轮对(14)置于主动导轨(11)内; 从动导轨(16)为方钢管,从动导轨(16)上开有槽二,连接板穿过槽二与纵向导轨(7)相连;从动导轮对(17)置于从动导轨(16)内; 主动导轮对(14)还包括安装轴一,两主动导轮经轴承一装于安装轴一两端; 从动导轮对(17)还包括安装轴二,两从动导轮经轴承二装于安装轴二两端。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式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导轨(7)为工字钢;各纵向导轮对(12)包括两个导轮、设置于导轮侧部的安装轴三,导轮经轴承三与安装轴三连接,各导轮对的两导轮对称插装于工字钢两侧导槽上,安装轴三装于固定板(24)上;纵向导轨(7)上装有横向行走手柄(15)。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式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吊葫芦包括壳体,壳体内腔的后部装有钢丝绳卷筒(28)、用于带动钢丝绳卷筒(28)转动的传动机构,起吊钢丝绳后端缠绕于钢丝绳卷筒(28)上,壳体内腔的前部装有钢丝绳导轮(27),起吊钢丝绳前端绕过钢丝绳导轮(27)连接吊钩(6),壳体后端经固定板(24)与纵向导轮对(12)相连; 所述壳体包括顶板、装于顶两侧的加强钢板、背板; 所述传动机构包括装于钢丝绳卷筒(28)上的从动轮(26)、与从动轮相嗤合的主动轮(25 )、用于带动主动轮(25 )转动的升降摇柄(9 )。
【专利摘要】一种车载式行车,包括横向行走机构、纵向行走机构和移动吊葫芦;横向行走机构包括主动导轨、主动导轮对、从动导轨、从动导轮对,主动导轮外圆为圆台面,从动导轮外圆为圆柱面,主动导轨与主动导轮外圆的接触面为斜面,从动导轨与从动导轮外圆的接触面为平面;纵向行走机构包括纵向导轨、纵向导轮对;主动导轮对、从动导轮对分别经连接板与纵向导轨相连,移动吊葫芦经固定板与纵向导轮对连接。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大多数采用人工或将液压铲车搬上车载方舱内转移货物和采用电动或燃油动力铲车装车和卸车,采用本实用新型,一个人可将运输车辆方舱内的货物移动、搬动和装车及卸车;具有定位准确、使用方便、工作效率高的优点。
【IPC分类】B66C17/04, B66C7/02, B66C9/02
【公开号】CN204625013
【申请号】CN201520302191
【发明人】梁江富, 刘进立, 艾国, 谭成顶, 张瑜
【申请人】新兴重工湖北三六一一机械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9月9日
【申请日】2015年5月12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