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糙面塑胶板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466356阅读:41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粗糙面塑胶板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粗糙面塑胶板的制造方法,特指通过常用的生产设备一次加工成型粗糙面塑胶板,使生产效率提升及降低设备投资成本的创新技术。
众所周知,具有粗糙面的塑胶板,由于可增加与其他介质间的摩擦力,因此广泛用于皮箱内衬、建筑及土木工程。具有粗糙面的塑胶板在传统上的生产方法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种第一种由平板挤压机先挤出平滑表面的塑胶板,再以表面刻印有纹路图样的压花滚热压成具粗糙表面的塑胶板。
第二中以平板挤压机先挤出表面平滑的塑胶板,再令塑胶板通过一填有熔融塑胶料的喷涂设备,以加压喷涂的方式,使塑胶板表面附着塑胶料而产生粗糙效果。
第三种以平板挤压机生产平滑表面的塑胶板,再使用淋膜的方式,于平滑塑胶板的表面涂布一层发泡塑胶料,使发泡塑胶料于塑胶板表面产生粗糙的效果。
上述三种传统生产粗糙面塑胶板的制造方法的主要缺陷在于以上三种制造方法均需经二次加工的程序,方能得到具有粗糙面的塑胶板,即需在挤出平滑塑胶板后,再以二次加工方式于塑胶板表面成型所需的粗糙纹路,因此生产程序较为复杂,且费时,使生产效率无法提升。
近年来,为了提高具有粗糙面塑胶板的生产效率,有人提出可在一次加工成型后即制得具有粗糙面的塑胶板,采用共挤压成型方式,其所需的设备至少需有二台以上的挤压机及一台氮气机,其中至少一台挤压机制出成品外侧的粗糙面塑胶料,于粗糙面塑胶料的挤压机料管的后段以氮气机灌入高压氮气,使其与已熔融塑化的塑胶料混合,通过螺杆的推送,将混合有氮气的熔融塑胶料推送至模具出口,因巨大的压力降,使氮气在出模口后迅速自熔融塑胶料内分离,使熔融塑胶料产生“破皮”现象,立即将塑胶料冷却固化,在由主挤压机挤压的基板外表面形成粗糙面。其主要缺陷在于由于此种制造方法所使用的设备需作特别的设计,因此机器设备的投资成本较高,反应在产品的售价较高,导致产品竞争力的无法提升。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粗糙面塑胶板的制造方法,通过至少两台常用挤压机的共挤压成型技术,主挤压机内供熔融混练塑胶料及色料和加工助剂,挤压成型塑胶板的基材部分;副挤压机供熔融混练塑胶料、色料、加工助剂及发泡剂,在发泡剂于料管内受热分解后产生气体,使塑胶发泡并破泡,挤压成型具粗糙面的覆层部分;基材部分与覆材部分在共同经过模头后,使具粗糙面的覆层部分与覆材部分在共同经过模头后,使具粗糙面的覆层部分结合于基材部分的外侧,经冷却后形成外侧表面为粗糙状的粗糙面塑胶板。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达到在一次挤压成型制程中,完成粗糙面塑胶板的成型作业,提高生产的效率;仅使用一般传统的挤压机设备即可加工,不需额外的设备投资费用,达到降低投资成本,提高产品的竞争力的目的。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粗糙面塑胶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至少两台挤压机,在主挤压机A的料筒中供塑胶料、色料及加工助剂混合置入,在主挤压机A的料管内熔融混练,挤压成型塑胶板的基材部分,副挤压机设置为一台或两台,副挤压机B、C的料筒置入塑胶料、色料、加工助剂及适量的发泡剂,挤压成型表面为粗糙面的覆层部分,具体实施步骤如下(1)原料混合将塑胶料、色料及加工助剂加以混合后送入主挤压机A的料筒中;将塑胶料、色料、加工助剂及适量的发泡剂混合后置入副挤压机B、C的料筒中;(2)挤压令塑胶料、色料及加工助剂于主挤压机A的料管内熔融混练,挤压表面为平滑状的基材部分;再令混合有发泡剂的塑胶料、色料及加工助剂的塑胶原料于副挤压机B、C的料管内熔融混练,所添加的发泡剂在料管内受热分解后产生气体,产生的气体量足以令塑胶发泡且破泡,在挤压后形成表面粗糙的覆层部分;(3)成型由主挤压机A与副挤压机B、C所成型的基材部分与覆层部分均推送至模头,在共同经过模头后,令覆层部分分别结合于基材部分的两侧成型为两侧均为粗糙面的塑胶板材;(4)冷却与卷取截切令连续出料的粗糙面塑胶板经冷后,加以卷取后截切成预定尺寸的粗糙面塑胶板。
该主挤压机仅配合一台副挤压机时,该副挤压机所制出的覆层部分在与主挤压机所挤出的基材部分共同通过模头时,仅令覆层部分结合在该基材部分的一侧,制成仅单面为粗糙面的塑胶板。该主挤压机配合一台副挤压机时,副挤压机所挤压成型的覆层部分经一分流器形成两股覆层部分,在与主挤压机所制出的基材部分共同通过模具时,生产两侧均为粗糙面的塑胶板。
本发明的主要优点是具有在一次挤压成型制程中,完成粗糙面塑胶板的成型作业,提高生产的效率;仅使用一般传统的挤压机设备即可加工,不需额外的设备投资费用,具有降低投资成本,提高产品的竞争力的功效。
下面结合较佳实施例和附图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制造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粗糙面塑胶板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制造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粗糙面塑胶板的立体示意图。
实施例1参阅图1-图2所示,本发明是采用共挤压成型技术,使用两台传统挤压机,主挤压机A的料筒中供塑胶料、色科和加工助剂混合置入,在主挤压机A的料管内熔融混练,供挤压成型塑胶板的基份部分1,副挤压机可设置为一台B或两台B、C,副挤压机B、C的料筒除供塑胶料、色料及加工助剂置入外,还加入适量的发泡剂,以令发泡剂与塑胶料等原料于副挤压机B、C的料管内熔融混练,在发泡剂于料管内受热分解产生气泡后,供挤压成型表面为粗糙面的覆层部分2,具体实施步骤如下1、原料混合将塑胶料、色料及加工助剂加以混合后,送入主挤压机A的料筒中;再将塑胶料、色料、加工助剂及适量的发泡剂加以混合后,置入副挤压机B、C的料筒中;2、挤压令塑胶料、色料及加工助剂等原料于主挤压机A的料管内熔融混练,并挤压表面为平滑状的基材部分1,再令混合有发泡剂的塑胶料、色料及加工助剂等的塑胶原料于副挤压机B、C的料管内熔融混练,所添加的发泡剂在料管内受热分解后产生气体,产生的气体量足以令塑胶发泡,且破泡,在挤压后形成表面粗糙的覆层部分2;3、成型由主挤压机A与副挤压棋B、C所成型的基材部分1与覆层部分2均推送至模头,在共同经过模头后,令覆层部分2分别结合于基材部分1的两侧,成型为两侧均为粗糙面的塑胶板材3;4、冷却与卷取截切连续出料的具有粗糙面塑胶板,经冷却后,加以卷取后截切成预定尺寸的粗糙面塑胶板。
实施例2参阅图3-图4,本实施例中,在主挤压机A配合一台副挤压机B时,由副挤压机B所制出的覆层部分2在与主挤压机A所制出的基材部分1共同通过模头时,令覆层部分2结合在基材部分1的一侧,成为仅单面为粗糙面的塑胶板。
另外,本发明可由主挤压机A配合一台副挤压机B,令副挤压机B所挤压成型的覆层部分2经一分流器而形成两股覆层部分2,在与主挤压机A所押制出的基材部分1共同通过模具时,亦可生产两侧均为粗糙面的塑胶板。
本发明的粗糙面塑胶板的表面的粗糙度,是由发泡剂的投入量与塑胶料的熔融粘弹性所控制,通过选用发泡剂及塑胶料的种类搭配及加工温度等条件,获得预定粗糙度的粗糙面塑胶板。
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可知,本发明的制造方法可在一次挤压成型中,连续挤压具有粗糙面的塑胶板,除可提高生产效率外,仅需使用一般传统的挤压机即可生产加工,再加上所使用的发泡剂为市售产品,并不会增加太多原料成本,因此整体而言,并不需要额外投资其他设备费用,可降低设备的投资成本,进而提高产品的竞争力。
权利要求
1.一种粗糙面塑胶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至少两台挤压机,主挤压机A的料筒中供塑胶料、色料及加工助剂混合置入,在主挤压机A的料管内熔融混练,挤压成型塑胶板的基材部分,副挤压机设置为一台或两台,副挤压机B、C的料筒置入塑胶料、色料、加工助剂及发泡剂,挤压成型表面为粗糙面的覆层部分,具体实施步骤如下(1)原料混合将塑胶料、色料及加工助剂加以混合后送入主挤压机A的料筒中;将塑胶料、色料、加工助剂及适量的发泡剂混合后置入副挤压机B、C的料筒中;(2)挤压令塑胶料、色料及加工助剂于主挤压机A的料管内熔融混练,挤压表面为平滑状的基材部分;再令混合有发泡剂的塑胶料、色料及加工助剂的塑胶原料于副挤压机B、C的料管内熔融混练,所添加的发泡剂在料管内受热分解后产生气体,产生的气体量足以令塑胶发泡且破泡,在挤压后形成表面粗糙的覆层部分;(3)成型由主挤压机A与副挤压机B、C所成型的基材部分与覆层部分均推送至模头,在共同经过模头后,令覆层部分分别结合于基材部分的两侧成型为两侧均为粗糙面的塑胶板材;(4)冷却与卷取截切令连续出料的粗糙面塑胶板经冷后,加以卷取后截切成预定尺寸的粗糙面塑胶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粗糙面塑胶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主挤压机仅配合一台副挤压机时,该副挤压机所制出的覆层部分在与主挤压机所挤出的基材部分共同通过模头时,仅令覆层部分结合在该基材部分的一侧,制成仅单面为粗糙面的塑胶板。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粗糙面塑胶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主挤压机配合一台副挤压机时,该副挤压机所挤压成型的覆层部分经一分流器一形成两股覆层部分,在与主挤压机所制出的基材部分共同通过模具时,生产两侧均为粗糙面的塑胶板。
全文摘要
一种粗糙面塑胶板的制造方法,通过至少两台挤压机的共挤压成型技术,主挤压机内熔融混练塑胶料及色料和加工助剂,成型塑胶板的基材部分;副挤压机熔融混练塑胶料、色料、加工助剂及适量的发泡剂,挤压成型具粗糙面的覆层部分,经冷却后形成外侧表面为粗糙状的粗糙面塑胶板。由于一次挤压成型完成粗糙面塑胶板的成型作业,提高生产的效率,且不需额外的设备投资费用,降低投资成本。
文档编号B29C47/36GK1376569SQ0110996
公开日2002年10月30日 申请日期2001年3月26日 优先权日2001年3月26日
发明者陈荣东, 林锦泰 申请人:惠光化学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