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吹塑成型机的基台与夹头板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21495阅读:14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用于吹塑成型机的基台与夹头板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吹塑成型机的部件,特别是一种用于吹塑成型机的基台与夹头板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常用的吹塑成型机有一步法吹塑成型机和二步法吹塑成型机,其中一步法吹塑成型机通常包括四工位,即在中心转轴上设有圆盘状的基台,在基台靠圆周处成九十度分布四个工位第一个工位完成管胚注塑成型;第二工位完成管胚温度调整,利用调温罩直接与管胚接触的方法,平均分布厚薄;第三工位进行延伸吹塑,利用拉伸杆插入管胚内以致管胚纵向延伸,同时通人压缩空气,使之形成所制造容器的形状;第四工位完成取出的动作,将延伸吹塑成型的容器脱离主机。四个工位同时工作,每完成一个动作,基台转过九十度,由此可进行连续生产,此即一步法四工位吹塑成型机。
在上述一步法四工位吹塑成型机中,完成每一个动作,基台都必须进行一次上下的动作,例如,在进行瓶胚注塑成型时,基台必须下移,夹头板将管胚夹起,上移,然后转动到下一工位,进行管胚温度调整时,基台下移,夹头板带着管胚向下移动,使管胚进入调温罩,调整温度后,基台上移旋转,将管胚带入下一工位。也有使基台固定不动,而通过夹头板的上下移动来达到同一目的。无论采用上述哪种方式,都需要采用复杂的液压系统来使基台或夹头板精确地上下移动。这就带来了以下问题由于增加了液压系统,其成本大大增高,上述一步法四工位吹塑成型机每台约售人民币80万元,而且体积庞大,占用空间;基台或夹头板的上下移动难以精确地定位,难以保证其在竖直方向移动。
在其他类型吹塑成型机的基台与夹头板之间的连接结构类似于此,也存在同样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吹塑成型机的基台与夹头板连接结构,其主要目的之一在于克服现有吹塑成型机由于其基台或夹头板的上下移动采用液压系统,因而造成成本较高,占用空间较大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吹塑成型机基台或夹头板上下移动时相互之间缺乏垂直方向的定位,因而不易进行竖直方向对准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包括基台和夹头板,夹头板位于基台下方,夹头板上垂直固定有杆体,基台相应位置设有通孔,该杆体由下至上穿过该通孔凸伸于基台上方,杆体上套设有弹簧,该弹簧位于杆体顶端部于基台之间。
所述杆体近顶端部横向穿设有一定位杆,该定位杆两端凸伸于杆体圆周外,所述弹簧位于定位杆与基台之间。
所述杆体近顶端部旋设有一螺母,所述弹簧位于该螺母与基台之间。
所述的杆体有三根,分别设于夹头板上方的前部两侧和后部中间位置。
所述的杆体有四根,分别设于夹头板上方的四个角落位置。
所述的杆体外周套设有一套筒。
通过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结构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首先,本实用新型的夹头板与基台的连接结构很简单,大大节约所占用的空间,又能实现夹头板向下完成动作后自动向上复位;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吹塑成型机的成本大大低于现有的吹塑成型机,其售价仅为十几万元;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能保证夹头板相对于基台进行垂直的上下移动,从而保证产品的质量。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夹头板位于最高位置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夹头板位于最低位置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夹头板位于最高位置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一,参照图1和图2,显示了用于吹塑成型机的基台与夹头板连接结构动作过程的两种不同的状态,该结构包括基台1和夹头板2,夹头板2位于基台1下方,夹头板2上靠近两端部分别垂直固定有杆体4,该杆体4的数量有四根,图中仅显示了前面两根杆体4,基台1相应位置设有通孔3,杆体4由下至上穿过通孔3凸伸于基台1上方,通孔3上方分别设有加强块8,加强块8通过螺钉81和82固定于基台1上,杆体4穿过加强块8。
在杆体8上部靠末端处分别横向穿设有定位杆6,该定位杆6和的两端凸伸于杆体8的圆周面外,杆体4上分别套设有弹簧5,弹簧5夹设于定位杆6和加强块8之间。
杆体4凸伸于加强块8上的部分的外侧分别套设有套筒7,该套筒7起到防止外界异物影响弹簧性能和提高美观效果的作用。
在一步法四工位旋转式吹塑成型机中,前述基台与夹头板连接结构可用于四个工位中基台与夹头板的连接,同样,也可用于其它类型的吹塑成型机的基台和夹头板的连接。以一步法四工位旋转式吹塑成型机的吹塑成型工位为例,其动作过程为压头将夹头板2向下压,夹头板2带着管胚进入模具,压头利用拉伸杆插入管胚内以致管胚纵向延伸,同时通人压缩空气,使之形成所制造容器的形状,然后压头上移,夹头板2在弹簧5的作用下复位,为基台旋转至下一工位做好准备。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前述的杆体4的数量也可以是三根。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二,参照图3,与实施例一的主要区别在于将杆体4上部靠端部的横向定位杆6改成旋于杆体上部靠端部的螺母9,通过调节螺母9,可调节弹簧5对夹头板2的作用力的大小。
前述为本实用新型的两个具体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本实有新型的技术构思在于利用弹簧的弹力使夹头板在下移完成所需工序后能够自动复位,凡利用此构思而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非实质性的改进,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吹塑成型机的基台与夹头板连接结构,包括基台和夹头板,夹头板位于基台下方,其特征在于夹头板上垂直固定有杆体,基台相应位置设有通孔,该杆体由下至上穿过该通孔凸伸于基台上方,杆体上套设有弹簧,该弹簧位于杆体顶端部于基台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吹塑成型机的基台与夹头板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杆体近顶端部横向穿设有一定位杆,该定位杆两端凸伸于杆体圆周外,所述弹簧位于定位杆与基台之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吹塑成型机的基台与夹头板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杆体近顶端部旋设有一螺母,所述弹簧位于该螺母与基台之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吹塑成型机的基台与夹头板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杆体有三根,分别设于夹头板上方的前部两侧和后部中间位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吹塑成型机的基台与夹头板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杆体有四根,分别设于夹头板上方的四个角落位置。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吹塑成型机的基台与夹头板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杆体外周套设有一套筒。
专利摘要一种用于吹塑成型机的基台与夹头板连接结构,包括基台和夹头板,夹头板位于基台下方,夹头板上垂直固定有杆体,基台相应位置设有通孔,该杆体由下至上穿过该通孔凸伸于基台上方,杆体上套设有弹簧,该弹簧位于杆体顶端部于基台之间。本实用新型的夹头板与基台的连接结构很简单,大大节约所占用的空间,又能实现夹头板向下完成动作后自动向上复位;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吹塑成型机的成本大大低于现有的吹塑成型机,其售价仅为十几万元;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能保证夹头板相对于基台进行垂直的上下移动,从而保证产品的质量。
文档编号B29C49/42GK2673626SQ200320121479
公开日2005年1月26日 申请日期2003年12月31日 优先权日2003年12月31日
发明者吴兹沛, 林乌番, 林胜利 申请人:厦门市立精实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