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升机复合材料桨叶成型模具油道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44843阅读:14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直升机复合材料桨叶成型模具油道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复合材料成型技术,涉及对直升机复合材料桨叶成 型模具油道结构的改进。
背景技术
现在的直升机复合材料桨叶成型模具的加热油道为在模具上下模的 表面开沿桨叶展向的循环槽,然后在循环槽的槽口焊接封盖循环槽的盖 板,形成封闭的油道结构。这种油道的缺点是第一、容易造成上下模 的焊接变形,影响桨叶成型质量。第二、模具加热不均匀,从而会影响 桨叶的成型质量。第三、由于焊接缺陷,油道经常会产生漏油现象。上 述问题严重影响直升机复合材料桨叶的生产合格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能够避免上下模的焊接变形、对模 具的加热均匀、不会产生漏油现象的直升机复合材料桨叶成型模具油道 结构,以保证桨叶的成型质量,提高直升机复合材料桨叶的生产合格率。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直升机复合材料桨叶成型模具油道结构, 其特征在于,在模具上下模的模体内部有3 6对贯通模具沿桨叶展向两 个端面的通油孔,通油孔分为进油孔和出油孔,进油孔和出油孔间隔排 列,模具一端的进油孔分别与相邻的出油孔连通,模具另一端的进油孔 与进油管路连通,该端的出油孔与出油管路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能够避免上下模的焊接变形,对模具的加热 均匀,不会产生漏油现象,保证了桨叶的成型质量,提高了直升机复合 材料桨叶的生产合格率。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参见图1,直升机复合材料桨 叶成型模具油道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模具上下模的模体内部有3 6对 贯通模具沿桨叶展向两个端面的通油孔,通油孔分为进油孔1和出油孔2,进油孔1和出油孔2间隔排列,模具一端的进油孔1分别与相邻的出油
孔2连通,模具另一端的进油孔1与进油管路连通,该端的出油孔2与
出油管路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在模具中钻孔作为加热油道,避免了对 模具进行焊接,因此不存在焊接变形,不会影响型腔的精度,也不会产 生漏油现象。加热油道位于上下模的模体内部,可以使模具以及上下模 之间的桨叶材料进行比较充分的热交换。进油孔1和出油孔2间隔排列, 形成对称式的油道,热交换比较均匀,从而提高了直升机复合材料桨叶 的生产合格率。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模具上下模的模体内部有5对贯通模 具沿桨叶展向两个端面的通油孔,在模具上下模的一端各有一个封闭的 端部空腔,进油孔1和出油孔2均与该端部空腔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模具上下模的模体内部有3对贯通 模具沿桨叶展向两个端面的通油孔,模具一端的进油孔1通过管路分别 与相邻的出油孔2连通。
权利要求1、直升机复合材料桨叶成型模具油道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模具上下模的模体内部有3~6对贯通模具沿桨叶展向两个端面的通油孔,通油孔分为进油孔[1]和出油孔[2],进油孔[1]和出油孔[2]间隔排列,模具一端的进油孔[1]分别与相邻的出油孔[2]连通,模具另一端的进油孔[1]与进油管路连通,该端的出油孔[2]与出油管路连通。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直升机复合材料桨叶成型模具油道结构属于复合材料成型技术,涉及对直升机复合材料桨叶成型模具油道结构的改进。其特征在于,在模具上下模的模体内部有3~6对贯通模具沿桨叶展向两个端面的通油孔。本实用新型能够避免上下模的焊接变形,对模具的加热均匀,不会产生漏油现象,保证了桨叶的成型质量,提高了直升机复合材料桨叶的生产合格率。
文档编号B29L31/30GK201329633SQ20082018101
公开日2009年10月21日 申请日期2008年12月11日 优先权日2008年12月11日
发明者枫 余, 刘云平, 徐德朋, 徐金根, 萌 李 申请人:江西昌河航空工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