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升机复合材料桨叶成型模具分模面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44839阅读:29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直升机复合材料桨叶成型模具分模面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复合材料成型技术,涉及对直升机复合材料桨叶成 型模具的改进。
背景技术
现有的直升机复合材料桨叶成型模具为整体分模面,桨叶型腔两恻
都为接触面。其缺点是模具上下分模面加工面积太大,上下模无法贴 合平整,造成合模间隙过大和间隙不均匀,极大地影响桨叶的成型质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既能减少模具上下分模面加工面积、 又保证上下模合模间隙的直升机复合材料桨叶成型模具。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直升机复合材料桨叶成型模具分模面结 构,由上模和下模对合组成,在上模和下模之间有桨叶型腔,其特征在 于,在上模和下模的弦向剖面上,上模和下模的分模面的中部有一个间 隙段,该间隙段沿桨叶展向伸展,间隙段的间隙t=0. 3~0.5咖,间隙段 在上模和下模上的间隙分配分别为1/2t,间隙段两端的分模面的弦向长 度不小于10mm。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既减少了模具上下模合模面的加工面积,也 减少了整个模具合模的贴合面积,使得整个模具贴合平整,合模间隙控 制在0.2mm以下,并且非常均勻,从而提高了桨叶的成型质量。而且, 不会影响上模和下模的传热效果。

图l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参见图1,直升机复合材料桨 叶成型模具分模面结构,由上模1和下模2对合组成,在上模1和下模2 之间有桨叶型腔3,其特征在于,在上模1和下模2的弦向剖面上,上模 1和下模2的分模面的中部有一个间隙段4,该间隙段4沿桨叶展向伸展, 间隙段的间隙t-O. 3 ~ 0. 5mm,间隙段4在上模1和下模2上的间隙分配分别为1/2t,间隙段两端的分模面的弦向长度不小于10mm。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在上模和下模的分模面的中部增加一个
间隙段,该间隙段沿桨叶展向伸展,既减少了模具上下模合模面的加工
面积,也减少了整个模具合模的贴合面积,使得整个模具贴合平整,合
模间隙控制在0.2mm以下,而且不会影响上模和下模的传热效果,从而
提高了桨叶的成型质量。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间隙段的间隙t=0.4mm,间隙段4在上
模1和下模2上的间隙分配分别为0. 2mm,间隙段两端的分模面的弦向长
度为20mm。
权利要求1、直升机复合材料桨叶成型模具分模面结构,由上模[1]和下模[2]对合组成,在上模[1]和下模[2]之间有桨叶型腔[3],其特征在于,在上模[1]和下模[2]的弦向剖面上,上模[1]和下模[2]的分模面的中部有一个间隙段[4],该间隙段[4]沿桨叶展向伸展,间隙段的间隙t=0.3~0.5mm,间隙段[4]在上模[1]和下模[2]上的间隙分配分别为1/2t,间隙段[4]两端的分模面的弦向长度不小于10mm。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直升机复合材料桨叶成型模具分模面结构属于复合材料成型技术,涉及对直升机复合材料桨叶成型模具的改进。由上模[1]和下模[2]对合组成,其特征在于,在上模[1]和下模[2]的弦向剖面上,上模[1]和下模[2]的分模面的中部有一个间隙段[4],间隙段[4]两端的分模面的弦向长度不小于10mm。本实用新型既减少了模具上下模合模面的加工面积,又使得整个模具贴合平整,合模间隙控制在0.2mm以下,并且非常均匀,从而提高了桨叶的成型质量。
文档编号B29C33/00GK201329631SQ200820181008
公开日2009年10月21日 申请日期2008年12月11日 优先权日2008年12月11日
发明者周新民, 徐金根, 萌 李, 江少进, 陈正生 申请人:江西昌河航空工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