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偏二氯乙烯系树脂保鲜膜及其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445445阅读:54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聚偏二氯乙烯系树脂保鲜膜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食品等的简易包装、具有非常稳定的物性的保鲜膜及其制造方法,详细地说,该保鲜膜通过将能够与水相溶而形成均一溶液的液体的涂布量控制在特定量,在保持浸泡液作为开口剂的润滑效果的同时,使浸泡部稳定,从而抑制型坯的宽度变动和蛇行以消除型坯褶皱。
背景技术
:--直以来,聚偏二氯乙烯系树脂保鲜膜由于与待附着物的密合性、保鲜膜相互之间的密合性、气体阻隔性等特性优异,而作为食品等的简易包装材料在众多的普通家庭中被使用。制造聚偏二氯乙烯系树脂保鲜膜时,通常广泛采用吹塑制膜方法。在吹塑制膜方法中,将树脂从模头挤出成管状后,使管状的树脂的外侧与被装满在通常称为冷水槽的贮槽中的冷水等制冷剂接触。此时,在注入制冷剂并将其储存在夹于模口和夹送辊之间的管状(筒状)的树脂的内部的状态下,通过使树脂内侧与矿物油等制冷剂接触而进行冷却,由此固化,成型为膜。在本说明书中,将该夹于模口和夹送辊之间的筒状的树脂的部分称为"浸泡部"。将注入该浸泡部的内部的制冷剂(液体)称为"浸泡液"。另外,用上述夹送辊折叠浸泡部,形成管状双层片,将该双层片称为"型坯"。为了以上述的制法得到拉伸膜,通过对该型坯再加热并向内部吹入空气(吹塑)来实施拉伸(以下,也称为"吹塑拉伸")。此时,为了再次使折叠一次所形成的型坯开口,需要浸泡液具有作为开口剂的润滑效果。并且,在将拉伸后的双层膜单层剥离成1张膜时,也需要浸泡液具有作为开口剂的润滑效果。一般在进行吹塑拉伸的情况下,已知使用矿物油作为浸泡液的方法。矿物油的比重比水轻,因此,冷却时从浸泡部的外侧向内侧的压力变大,无法使浸泡部保持张力。其结果,用夹送辊折叠浸泡部来形成型坯时,会出现褶皱(将该褶皱称为"型坯褶皱"),因此在因吹塑拉伸导致穿孔的方面、因冷水槽的水压使浸泡部出现脉动等浸泡部不稳定的方面存在问题。为了解决该问题,如专利文献l所提出的,广泛采用在矿物油中合用水或乙二醇、丙二醇的方法。另外,对于具有作为不使用比重轻的矿物油的开口剂的润滑效果并均液化的浸泡液,专利文献2提出了使用纤维素系水溶液的技术,专利文献3提出了使用聚乙烯醇系水溶液的技术。另外,作为现有技术,专利文献4记载了将丙二醇、甘油等以原液或者水溶液的形式用于浸泡液的内容。并且,专利文献5记载了使用丙二醇、二丙二醇作为粉末处理剂的溶剂的内容。专利文献5记载了通过在粉末处理剂中使用无机粉末来改善型坯的开口性的内容。专利文献l:日本特公昭27-2793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表2002-539986号公报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2-331623号公报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平10-330625号公报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平2-49036号公报
发明内容但是,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方法中,由于矿物油与水等不相溶,因而在浸泡部内部分离成两相。因此,因浸泡液不均一以致涂布在浸泡部内壁时产生涂布斑,从而造成保鲜膜的物性不均。并且,沿着浸泡部内壁输送到下部的油相矿物油受夹送辊的作用被捋回到浸泡部上部。此时矿物油的上下移动使浸泡部内部的液体产生晃动,进而浸泡部产生晃动,从而存在引发型坯的宽度变动和蛇行进一步恶化以及型坯褶皱多发的问题。另外,在使用专利文献2、3记载的水溶液时,对于挤出量大的生产设备来说,浸泡部的冷却跟不上,浸泡液与浸泡部接触的部分、特别是与刚挤出的浸泡部(以下也称为"熔融型坯")接触的部分的温度超过100°C的情况下,由于采用纤维素系或聚乙烯醇系水溶液,因此浸泡液出现沸腾。其结果存在浸泡部破裂或脉动等浸泡部缺乏稳定性这样的问题。另外,在现有的直接使用专利文献4记载的浸泡液的制膜方法中,完全不能控制浸泡部上的浸泡液的涂布量。其结果,存在如下问题有时因涂布量过少而发生型坯开口不良,有时因涂布量过多而使制膜后的膜出现白化。如果型坯开口不良,则其后不能进行稳定连续的拉伸,不能得到膜。另外,如果用于工业用物资,则没有特别问题,对于以包装食材为主要用途的保鲜膜来说,强烈要求其具有透明性,制膜后的膜出现白化时不能应对顾客的要求。另外,在专利文献5中,由于粉末处理剂含有大量的无机粉末,无机粉末残留在膜表面,导致膜的透明性受损,不能满足作为保鲜膜所要求的物性。并且在专利文献5中,也没有记载有关丙二醇或二丙二醇本身的涂布量控制的内容,没有解决与专利文献4同样的有关涂布量多少的问题。如上所述,不能同时满足现实中有实用价值的生产率和膜物性,上述专利文献记载的方法还没有实用化。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具有非常稳定的物性的聚偏二氯乙烯系树脂保鲜膜及其制造方法,其中,在保持浸泡液作为开口剂的润滑效果的同时,使浸泡部稳定,从而抑制型坯的宽度变动和蛇行以消除型坯褶皱。本发明人从使浸泡部稳定的观点出发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在将聚偏二氯乙烯系树脂组合物(比重1.61.8g/cm3)熔融挤出成管状时,将涂布在其内侧的浸泡液组成设定为特定组成即可。由此,在保持浸泡液作为开口剂的润滑效果的同时,通过使浸泡部稳定来抑制型坯宽度变动和蛇行,从而实现了品质的稳定,并且,由于型坯褶皱显著降低,因此消除了导致穿孔的因素。艮卩,本发明如下。1.一种聚偏二氯乙烯系树脂保鲜膜,其是如下制作的将聚偏二氯乙烯系树脂从模头熔融挤出成管状,在将能够与水相溶而形成均一溶液的液体的水溶液储存于挤出物的中空部的状态下,用制冷剂对挤出物的外侧进行冷却,然后对固化的挤出物进行吹塑,由此制作所述聚偏二氯乙烯系树脂保鲜膜;其中,能够与水相溶而形成均一溶液的液体在所述水溶液中的浓度为8095质量%,所述聚偏二氯乙烯系树脂保鲜膜涂布有504,000ppm的所述液体。2.如l.所述的聚偏二氯乙烯系树脂保鲜膜,其中,所述聚偏二氯乙烯系树脂保鲜膜涂布有503,000ppm的所述能够与水相溶而形成均一溶液的液体。3.如1.或2.所述的聚偏二氯乙烯系树脂保鲜膜,其中,所述能够与水相溶而形成均一溶液的液体于20。C的比重大于1.0且为1.3以下。4.如1.3.任一项所述的聚偏二氯乙烯系树脂保鲜膜,其中,所述能够与水相溶而形成均一溶液的液体的沸点为15(TC以上。5.如1.4.任一项所述的聚偏二氯乙烯系树脂保鲜膜,其中,所述能够与水相溶而形成均一溶液的液体为丙二醇。6.如1.4.任一项所述的聚偏二氯乙烯系树脂保鲜膜,其中,所述能够与水相溶而形成均一溶液的液体是选自由二丙二醇、三丙二醇、重均分子量为350450的聚丙二醇组成的组中的一种以上的丙二醇多聚物。7.如6.所述的聚偏二氯乙烯系树脂保鲜膜,其中,所述丙二醇多聚物为二丙二醇。8.—种聚偏二氯乙烯系树脂保鲜膜的制造方法,所述聚偏二氯乙烯系树脂保鲜膜是如下制造的将聚偏二氯乙烯系树脂从模头熔融挤出成管状,在将能够与水相溶而形成均一溶液的液体的水溶液储存于挤出物的中空部的状态下,用制冷剂对挤出物的外侧进行冷却,然后对固化的挤出物进行吹塑,由此制作所述聚偏二氯乙烯系树脂保鲜膜;其中,所述能够与水相溶而形成均一溶液的液体在所述水溶液中的浓度为8095质量%,在将所述水溶液储存于挤出物的中空部时,控制所述水溶液的距液面200mm的深度处的液温为80'C以下,由此得到涂布有504,000ppm的所述液体的聚偏二氟氯乙烯系树脂保鲜膜。9.如8.所述的聚偏二氯乙烯系树脂保鲜膜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聚偏二氯乙烯系树脂保鲜膜涂布有503,000ppm的所述能够与水相溶而形成均一溶液的液体。10.如8.或9.所述的聚偏二氯乙烯系树脂保鲜膜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能够与水相溶而形成均一溶液的液体于20。C的比重大于1.0且为1.3以下。11.如8.10.任一项所述的聚偏二氯乙烯系树脂保鲜膜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能够与水相溶而形成均一溶液的液体的沸点为150。C以上。12.如8.11.任一项所述的聚偏二氯乙烯系树脂保鲜膜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能够与水相溶而形成均一溶液的液体为丙二醇。13.如8.11.任一项所述的聚偏二氯乙烯系树脂保鲜膜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能够与水相溶而形成均一溶液的液体是选自由二丙二醇、三丙二醇、重均分子量为350450的聚丙二醇组成的组中的一种以上的丙二醇多聚物。14.如13.所述的聚偏二氯乙烯系树脂保鲜膜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丙二醇多聚物为二丙二醇。15.如8.14.任一项所述的聚偏二氯乙烯系树脂保鲜膜的制造方法,其中,将在所述冷却后、所述吹塑前用夹送辊折叠上述挤出物所得到的双层片的宽度设为W,将装满在冷水槽中的所述制冷剂的液面h2与储存于挤出物的中空部的所述水溶液的液面hl的高度差设为h(h=hl-h2、hl^h2)时,W与h之间的关系被控制在0^h/W(mm/mm)^0.05的范围。根据本发明,在保持浸泡液作为开口剂的润滑效果的同时,使浸泡部稳定,从而抑制型坯的宽度变动和蛇行以消除型坯褶皱,由此可以得到具有非常稳定的物性的聚偏二氯乙烯系树脂保鲜膜。图1是在本发明的制膜工艺中使用的装置的示意图。图2是在本发明的制膜工艺中使用的装置的另一示意图。8符号说明1挤出机2模头3模口4管状的偏二氯乙烯系共聚物组合物(浸泡部)5浸泡液6冷水槽7第1夹送辊8型坯9第2夹送辊10泡11第3夹送辊12双层膜13巻绕辊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对具体实施方式(以下也简称为"本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上下方向对应铅直方向。本实施方式的聚偏二氯乙烯系树脂保鲜膜是如下制作的将聚偏二氯乙烯系树脂从模头熔融挤出成管状,在将能够与水相溶而形成均一溶液的液体的水溶液(浸泡液)储存于挤出物(浸泡部)的中空部的状态下,用制冷剂对挤出物的外侧进行冷却,然后对固化的挤出物(型坯)进行吹塑,由此制作所述聚偏二氯乙烯系树脂保鲜膜;其中,所述能够与水相溶而形成均一溶液的液体在所述水溶液中的的浓度为8095质量%,所述聚偏二氯乙烯系树脂保鲜膜涂布有504,000ppm的所述液体。此时,通常从上方向下方挤出树脂,浸泡部向下方移动。并且,浸泡部被夹送辊折叠而形成型坯。本发明与现有技术最大的不同点在于,浸泡液是能够与水相溶而形成均一溶液的液体的水溶液,将浸泡液涂布在膜上,使得该浸泡液所含有的能够与水相溶而形成均一溶液的液体的涂布量为504,000ppm。此处,能够与水相溶而形成均一溶液的液体的涂布量(赋予量)是以质量ppm表示相对于涂布的液体和形成膜的树脂的总量的液体的涂布量。该液体的涂布量是通过从预先称量的涂布液体后的膜中提取液体,再对提取的液体进行称量而导出的。在经由浸泡部成型进行制造的吹塑拉伸法中,为了降低因后工序中的膜宽度变动和蛇行导致的收率恶化(修整损失)以及厚度斑等品质不均,首先使浸泡部稳定以便能够消除型坯的宽度变动和蛇行是最重要的。另外,用夹送辊折叠浸泡部时出现褶皱是作为拉伸工序中收率恶化(穿孔损失)的因素的严重的问题。在公知技术中通常将矿物油和水的混合液用于浸泡液的方法是众所周知的,但是由于两者不相溶而在浸泡部内部分离成两相。静置时以上部为油相、下部为水相稳定地分离而没有任何晃动。但是在实际制造时,在下方用夹送辊常常恒定地对挤出成管状的树脂进行牵引这样的连续的动作接连进行。此时,矿物油沿着浸泡部内壁被送至下方。送至下方的油相矿物油受到夹送辊的挤压时,由于矿物油的比重比水轻,矿物油就会被夹送辊捋回到浸泡部上部。如此,产生对浸泡部内的矿物油的搅拌。此时的矿物油的上下移动会使浸泡部出现晃动。本发明人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型坯的宽度变动和蛇行这类不稳定的因素、用夹送辊折叠浸泡部时产生褶皱的原因在于浸泡液在浸泡部内部晃动。这时,与通过上述作用油相的矿物油上下移动的矿物油与水的混合液相比,通过使用不上下移动的均液化的液体,形成均一且稳定的浸泡液,从而成功地抑制了浸泡部内部的晃动。另外,在使用吹塑拉伸的制膜方法中,对该型坯进行再加热并向内部吹入空气,但是,为了使折叠一次浸泡部所得到的型坯再次开口,需要浸泡液具有作为开口剂的润滑效果。并且,在对拉伸后的双层膜进行单层剥离时,也需要浸泡液具有作为开口剂的润滑效果。但是,在现有的直接使用能够与水相溶而形成均一溶液的液体的制膜方法中,不能完全控制该液体在膜上的赋予量(涂布量),出现型坯的开口不良、制膜后的膜白化。因此,在本发明中,对能够与水相溶而形成均一溶液的液体在膜上的赋予量进行控制。在本发明中,该液体的涂布量优选为504,000ppm、更优选为503,000ppm、进一步优选为1003,000ppm。关于最优选的范围,通过将浸泡液涂布在浸泡部,使得在能够与水相溶而形成均一溶液的液体为丙二醇的情况下涂布量为200l,OOOppm,在能够与水相溶而形成均一溶液的液体为二丙二醇、三丙二醇、平均分子量约400的聚丙二醇的情况下涂布量为5003,000ppm,从而发挥出作为开口剂的适当的润滑效果。此处,平均分子量约400的聚丙二醇表示重均分子量为350400的聚丙二醇。该重均分子量通常是通过凝胶渗透色谱法(GPC)对聚偏二氯乙烯系树脂保鲜膜进行测定而得到的。聚偏二氯乙烯系树脂保鲜膜涂布有1205300076921一W均液化的液体,该液体的浓度为8095质量%,该液体的涂布量为504,000ppm。能够与水相溶而形成均一溶液的液体的涂布量低于50ppm时,型坯或拉伸膜的开口性恶化,不能稳定地传播拉伸而穿孔,或者拉伸后的双层膜的开口性显著恶化,拉开(^y:y卜)时的操作性显著受损。该液体的涂布量超过4,000ppm时,虽然拉开性和重绕性良好,但涂布的大量的液体残存在保鲜膜表面上,损害作为保鲜膜最重要的物性即密合性,残存的液体使透明性恶化。为了容易地将能够与水相溶而形成均一溶液的液体的涂布量控制在上述范围内,浸泡液中的能够与水相溶而形成均一溶液的液体的浓度优选为8095质量%,更优选为8595质量%。另外,由于在浸泡部下部存在适度的张力,因此浸泡部形状得以稳定,进而型坯的宽度变动和蛇行能够得到进一步的降低。例如,利用制冷剂对浸泡部外侧的冷却优选通过使浸泡部通过储存有制冷剂的贮槽(冷水槽)来进行。像在该冷水槽中使用的制冷剂为水、浸泡液为矿物油这种组合那样,与冷水槽中使用的制冷剂的比重相比,以具有与本实施方式的优选方式相反的比重的液体(即比重较轻的液体)为全部的浸泡液,在这种情况下,具有冷水槽中使用的制冷剂所产生的压力使浸泡部破损、浸泡部出现脉动等浸泡部形状不稳定的倾向。不仅如此,由于浸泡部的破损而在夹送辊部出现型坯褶皱,从而容易诱发穿孔。因此,通过使冷水槽中使用的制冷剂与浸泡液的比重相近,能够使浸泡部下部具有适度的张力,进而能够控制浸泡部内外的水位差。为了使浸泡部下部具有张力而使浸泡部的形状稳定,还要考虑浸泡部本身的张力,相对于水于2(TC的比重1.0,优选浸泡液所含有的能够与水相溶而形成均一溶液的液体于2(TC的比重大于1.0。此处,以水于2(TC的比重为基准是因为,作为冷水槽中使用的制冷剂大多使用水。另外,如果与浸泡部的制冷剂的比重差过大,则浸泡部下部因重力而出现松弛,因此,相对于制冷剂的比重,优选能够与水相溶而形成均一溶液的液体于2(TC的比重为1.3以下。一般多使用水作为冷水槽中使用的制冷剂。从控制浸泡部内外的水位差以抑制会使拉伸性恶化的不需要的拉伸取向等的方面考虑,优选冷水槽中使用的制冷剂和能够与水相溶而形成均一溶液的液体于2(TC的比重差为0.3以内。作为一个例子,相对于使用丙二醇、纤维素水溶液或聚乙烯醇水溶液等的浸泡液,只要制冷剂和能够与水相溶而形成均一溶液的液体于20。C的比重差为0.3以内,则对用于制冷剂的物质没有特别限定。但是,从对物性影响最大的涂布量控制这一问题以及安全性、成本等方面出发,最优选水。作为浸泡液,纤维素系、聚乙烯醇系水溶液是众所周知的。但是,使用这些浸泡液时,在挤出量大的生产设备中有时型坯冷却跟不上。此时由于浸泡液与浸泡部上部(熔融型坯)接触而达到最高温度,因此,在浸泡部上部浸泡液的液温也有可能超过10(TC。这种情况下,由于采用了是纤维素系、聚乙烯醇系水溶液,因此浸泡液出现沸腾。如果浸泡液在浸泡部上部的未经充分冷却固化的敏感部位沸腾,则浸泡部受其影响使丧失稳定性,当然就会产生导致型坯的宽度变动和蛇行这类不稳定的因素。并且,由于浸泡液的温度超过10(TC而发生急剧沸腾,因此导致浸泡部之前保持的稳定状态瞬间消失。根据情况也有可能发生浸泡部本身被破坏的这种事态。在形成聚偏二氯乙烯系树脂的保鲜膜时,由于挤出时的树脂温度被设定为180190°C,因此根据挤出状况,与浸泡液接触的浸泡12部上部的温度也可能会超过10(TC。因此,浸泡液所含有的能够与水相溶而形成均一溶液的液体的沸点优选为150。C以上。另外,作为浸泡部稳定性的指标,可以举出型坯褶皱的发生频率。例如,在使用丙二醇(能够与水相溶而形成均一溶液的液体)的90质量%水溶液作为浸泡液的情况下,由于浸泡部的稳定性高,因此以预定的条件制造保鲜膜l个月时也不会发生型坯褶皱。相对于此,在使用90质量%丙二醇和10质量%矿物油的混合液作为浸泡液的情况下,由于矿物油上下移动,因此在以上述预定的条件制造保鲜膜时,以1次/月左右的频率出现型坯褶皱。另外,对于80质量%水和20质量%矿物油的混合液来说,在以上述预定的条件制造保鲜膜时,以1次/10日左右的频率出现型坯褶皱。从满足良好的型坯或膜的开口性与密合性的条件范围较宽的方面出发,满足所有这些的该能够与水相溶而形成均一溶液的液体最优选为丙二醇。另外,为了获得更高的透明性,满足所有这些的该液体优选为选自由二丙二醇、三丙二醇、平均分子量约400的聚丙二醇组成的组中的一种以上的丙二醇多聚物。从长期稳定地使型坯开口的方面、以及膜的密合性和成本、稳定供给的方面出发,这些丙二醇多聚物中最优选二丙二醇。另外,除了上述开口性和密合性以外,为了易于将能够与水相溶而形成均一溶液的液体的涂布量控制在上述的范围内,优选浸泡液为丙二醇的水溶液,更优选该水溶液中的丙二醇的浓度为8095质量%,进一步更优选为8595质量%。另外,除了上述开口性和密合性以外,为了获得更高的透明性、易于将上述液体的涂布量控制在上述范围内,优选浸泡液是选自由二丙二醇、三丙二醇、平均分子量约400的聚丙二醇组成的组中的一种以上的丙二醇多聚物的水溶液,更优选该水溶液中的丙二醇多聚物的浓度为8095质量%,进一步优选为8595质量%。并且,从长期稳定地使型坯开口的方面、以及膜的密合性和成本、稳定供给的方面出发,这些丙二醇多聚物的水溶液中最优选二丙二醇的水溶液。浸泡液可以含有无机粉末,但从确保膜的透明性、满足作为保鲜膜所要求的物性的方面考虑,最优选无机粉末的含有比例为0质量%,艮口,除不可避免的杂质以外不含有无机粉末。浸泡液的温度的设定根据冷水槽温度、挤出量、型坯牵引速度而变化,最终根据这些要素由型坯冷却的热平衡决定。由于生产条件的变动,浸泡部内部的温度相当不均的情况也多。以浸泡液的沸腾等对浸泡部的稳定性带来最大影响的浸泡液的界面温度(液面温度)来控制浸泡液的温度即可,但是,为了减少测定偏差和误差,通过对测定仪器能够稳定测定的距液面约200mm的温度、即浸泡液的距液面200mm深度处的液温进行测定来控制浸泡液的温度即可。另外,关于型坯的开口性,以对能够与水相溶而形成均一溶液的液体的赋予量影响最大的、即将到夹送辊(后述的图1中的第1夹送辊7)之前的温度来进行控制即可。但是,同样地为了减少测定偏差和误差,为方便起见,可以以距液面约200mm的温度、即浸泡液的距液面200mm深度处的液温来代替。如果该深度处的液温超过80。C,则浸泡部不仅不稳定,而且不能控制能够与水相溶而形成均一溶液的液体的赋予量,导致型坯的开口不良频繁发生,在现实中难以进行生产。因此,对浸泡液温度来说,重要的是将距液面200mm的深度处的温度优选控制在80°C以下、进一步优选控制在7(TC以下、最优选控制在6(TC以下。由于冷水槽温度对浸泡液的温度以及能够与水相溶而形成均一溶液的液体的赋予量带来极大的影响,因此需要对冷水槽温度进行控制。熔融的树脂组合物被从模头的模口挤出成管状,用冷水槽冷却其外侧,使之固化,但是,此时如果冷却充分,则结晶化不会过度进行,也容易进行其后的拉伸。另一方面,如果冷却过度,则型坯过度固化,存在难以有效控制上述液体的赋予的倾向。因此,从在型坯的结晶化防止和冷却固化之间获得平衡的方面来说,冷水槽温度优选为0°C以上且小于35°C。另外,型坯的冷却固化不充分的情况下,型坯容易发生巻边(反巻)而导致其侧端部巻进内侧。为了防止该型坯发生巻边,进一步优选冷水槽温度为(TC以上且小于20。C。为了使浸泡部形状稳定,有效的措施是缩短模口与冷水槽的液面(制冷剂为水时为水面)之间的距离(热距离)。设冷水槽中使用的制冷剂的液面h2(即,从冷水槽底面到该溶剂的液面的距离,下同)与储存在挤出物(浸泡部)的中空部中的上述浸泡液的液面hl(即,从冷水槽底面到上述液面的距离,下同)之间的高度差为h(h=hl-h2、hl^h2)时,该h与将从模头熔融挤出的管状的挤出物在吹塑拉伸前用夹送辊折叠时得到的双层片(型坯)的宽度W(以下有时称为型坯的宽度W)之比、即h/W(mm/mm)最优选为0。但是,现实中由于挤出量、浸泡部的牵引速度等因素,难以将h/W一直维持在0,但尽可能接近0是重要的。如果h/W(mm/mm)小于0,则浸泡部上部的没有浸泡液的部分受到外部的制冷剂的水压的挤压而变形,从而损害浸泡部的稳定性。如果h/W(mm/mm)超过0.05,则冷水槽与浸泡部内部的液面的高度差h过大,有损浸泡部的稳定性。因此,通过将型坯的宽度W、与冷水槽和浸泡部内部的液面的高度差h之间的关系控制在优选为0^h/W(mm/mm)^0.05、进一步优选为0^h/W(mm/mm)0.03的范围,能够使浸泡部稳定。并且,也可以縮短热距离,能够提前熔融树脂的冷却时机,从而提高效率,并且能够抑制使拉伸性恶化的不需要的拉伸取向等。另外,为了确实地将h/W(mm/mm)控制在上述范围内,优选hl〉h2。下面对制造本发明的聚偏二氯乙烯系树脂保鲜膜的方法的例子进行说明。图1、图2是用于说明保鲜膜的制造方法的一例的制造装置的示意图。本实施方式的保鲜膜的制造方法具有将聚偏二氯乙烯系树脂从模头以熔融状态挤出成管状的工序(挤出工序);在浸泡液存在(储存)于挤出成管状的树脂即挤出物的中空部的状态下,用水冷却挤出物的外侧以使挤出物固化的工序(冷却固化工序);和将固化的挤出物吹塑拉伸的工序(吹塑工序)。在该制造方法中,存在于上述中空部中的浸泡液是选自由丙二醇、二丙二醇、三丙二醇、重均分子量为350400的聚丙二醇组成的组中的一种以上的丙二醇多聚物和水的混合物(水溶液),该水溶液中的丙二醇多聚物的浓度为8095质量%,存在于中空部的浸泡液的距液面200mm的深度处的液温优选控制在8(TC以下。下面参照附图对该保鲜膜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首先,在挤出工序中,熔融的偏二氯乙烯系共聚物组合物由挤出机(1)从模头(2)的模口(3)挤出成管状,形成浸泡部(4)。接着,在冷却固化工序中,使作为挤出物的浸泡部(4)的外侧在冷水槽(6)中与冷水接触,通过常规方法将浸泡液(5)注入并储存在浸泡部(4)的内部,由此从浸泡部(4)的内外对浸泡部(4)进行冷却以使其固化。此时,浸泡部(4)被第1夹送辊(7)折叠,从该折叠的部分到浸泡液(5)的液面的高度通常超过200mm。另外,浸泡部(4)处于其内侧涂布有浸泡液(5)的状态。固化的浸泡部(4)被第1夹送辊(7)折叠,作为双层片的型坯(8)得以成型。接下来,通过向型坯(8)的内侧注入空气,使型坯(8)再次开口成为管状。此时,涂布在浸泡部(4)内面(内侧)表面的浸泡液(5)表现出作为型坯(8)的开口剂的效果。利用温水(未图示)将型坯(8)再加热至适于拉伸的温度。附着在型坯(8)的外侧的温水被第2夹送辊(9)挤压出。接下来,在吹塑工序中,向加热到适当温度的管状的型坯(8)注入空气,通过吹塑拉伸成型为泡(IO),得到拉伸膜。其后,拉伸膜用第3夹送辊(11)折叠,成为双层膜(12)。双层膜(12)被巻绕辊(13)巻绕。进而,拉开该膜,剥成1张膜(单层剥离)。最终该膜被巻绕在纸筒上,得到巻在纸筒上的保鲜膜。此处,在将本发明的含有能够与水相溶而形成均一溶液的液体的浸泡液(5)注入并储存于从模头熔融挤出成管状的中空部中的状态下,通过浸泡液(5)与浸泡部内面的接触而进行涂布。在本发明中使用的聚偏二氯乙烯系树脂包含8597重量%偏二氯乙烯单元。除了偏二氯乙烯以外,还可以共聚能与偏二氯乙烯发生共聚的1种或2种以上的单体(例如氯乙烯;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等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丁酯等甲基丙烯酸酯;丙烯腈;乙酸乙烯酯等)。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保鲜膜的制造方法的一例中,使用了偏二氯乙烯系共聚物组合物,但也可以使用偏二氯乙烯系树脂的均聚物组合物。对本发明的保鲜膜的厚度没有特别限制,一般为520pm。并且,在此通常在保鲜膜的成型中使用的挤出机的挤出量为100600kg/小时。本发明的膜如下得到例如,根据需要用螺带式掺混机、亨舍尔混合机等将聚偏二氯乙烯系树脂和各种添加剂均匀混合,得到树脂组合物,在熟化24小时后,将该树脂组合物熔融挤出,经吹塑拉伸得到本发明的膜。只要在不损害本发明的效果的范围内,在该树脂中还可以添加公知的在食品包装材料中使用的增塑剂、稳定剂、耐候性改善剂、染料或颜料等着色剂、防雾剂、抗菌剂、润滑剂、成核剂、聚酯等低聚物、MBS等聚合物等。这些可以在制膜之前的任意阶段添加。通过上述方法得到的保鲜膜成为如下的保鲜膜从刚制造完就具有良好的密合性、具有夏冬季节差别少的稳定的密合性、并且使高密合性和优异的牵引性这一相背离的特性同时实现且该特性得到改善。另外,浸泡液保持作为开口剂的润滑效果的同时,还有助于使浸泡部稳定、抑制型坯的宽度变动和蛇行以消除型坯褶皱,因此通过上述方法得到的保鲜膜具有非常稳定的物性。以上对本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要点的范围内可以进行各种变形。另外,在本发明的聚偏二氯乙烯系树脂保鲜膜及其制造方法中,除上述以外的各种构成和条件等可以与公知的相同。实施例下面通过实施例和比较例进一步具体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并不受这些的任何限定。在实施例和比较例中使用的评价方法如下。(评价方法)(l-l.能够与水相溶而形成均一溶液的液体在膜上的赋予量(涂布量)的测定:i取赋予了浸泡液的样品(用巻绕辊(13)巻绕后的拉伸膜),切碎并称量约2g。装入带塞子的三角烧瓶中,加入用全量吸移管精确量取的20ml甲醇,盖上塞子,在6(TC水浴中热提取1小时。对所得到的提取液进行气相色谱分析,对能够与水相溶而形成均一溶液的液体进行定量。由所得到的样品和上述液体的质量值以百万分之一质量分数(ppm)算出该液体的涂布量。但是,在比较例2、7中,由于无法在巻绕辊(13)之后采集必要量的拉伸膜,所以取从第2夹送辊(9)刚出来的型坯(8)作为样品。(1-2.矿物油的赋予量(涂布量)的测定;比较例35)取赋予了矿物油的样品(用巻绕辊(13)巻绕后的拉伸膜),称量约3g,加入烧杯中,用30cm3的四氢呋喃将其溶解,得到溶液。在用搅拌器搅拌该溶液的同时,将150cr^的正己烷一点一点地滴加,使聚偏二氯乙烯树脂沉淀,用玻璃过滤器对含有该沉淀物的溶液进行过滤。用蒸发器将所得到的滤液在5(TC、40kPa的条件下蒸干后,用正己垸定容为5cm3,通过孔径0.5pm的聚四氟乙烯制膜过滤器。对通过过滤器后的溶液用液相色谱法定量矿物油。由所得到的样品和矿物油浸泡液的质量值以百万分之一质量分数(ppm)算出矿物油浸泡液的涂布量。(2.浸泡部稳定性)关于浸泡部的稳定性,通过目视来评价。评价记号判定◎浸泡部非常稳定,完全没有型坯的宽度变动和蛇行。〇浸泡部稳定,儿乎没有型坯的宽度变动和蛇行。△浸泡部略微不稳定,略有型坯的宽度变动和蛇行。X浸泡部非常不稳定,得不到稳定的型坯。(3.有无型坯褶皱)针对得到的型坯,评价在第1夹送辊是否出现压入褶皱(型坯褶皱)。评价记号判定〇型坯完全没有压入褶皱,膜的连续拉伸性良好。△型坯有少许压入褶皱,但能够连续拉伸。X产生大量压入褶皱,型坯状态不良,不能稳定地连续拉伸。(4.型坯褶皱的发生频率)评价连续生产时上述型坯褶皱的发生频率。评价记号判定〇型坯在1个月期间完全没有发生压入褶皱。△型坯以1次/月左右的频率发生压入褶皱。X型坯以1次/10日左右的频率发生压入褶皱。18(5.型坯开口性)从拉伸传播方面来评价得到的型坯的开口性。评价记号判定〇在刚出第2夹送辊的位置,型坯充分开口。△在刚出第2夹送辊的位置,型坯的端部未完全开口,存在熔合的部分。X从刚出第2夹送辊的位置开始始终熔合在一起,型坯完全不开口。(6.型坯开口不良的发生频率)对得到的型坯的开口不良的发生频率进行评价。评价记号判定◎完全不发生型坯开口不良。以1次/月左右的频率发生型坯开口不良。△以1次/10日左右的频率发生型坯开口不良。X刚形成浸泡部后就始终熔合在一起,型坯完全不开口。(7.膜开口性)得到的拉伸后的双层膜的开口性是从剥离(单层剥离)成单层时的操作性方面进行评价的。评价记号判定〇手指在双层膜间通过非常顺利。△手指在双层膜间的通过性稍差。X双层膜间的开口性差,手指完全不能通过。(8.密合性)首先准备2个底面积25cm2、高55mm、重400g的铝制圆柱形夹具,在这两个夹具的底面贴上与底面同形的滤纸。在这两个贴有滤纸的夹具的底面上以不产生褶皱的方式盖上在28"C保存1个月后的保鲜膜,用橡皮筋束缚固定。将盖有该保鲜膜的2个夹具以盖有保鲜膜一侧的面准确叠合的方式合在一起,加重500g压合l分钟。接下来,利用拉伸压縮试验机以5mm/分钟的速度将该保鲜膜面彼此在垂直于面的方向上相互剥开,测定此时必要的作功量(密合作功量)(单位mJ/25cm2)。另外,该测定在23'C、50%朋的气氛中进行。保鲜膜的密合性是通过基于测定的密合作功量以下面的4个等级的评价来进行判定的。<在28。C保存1个月后的密合作功量>评价记号作功量(mJ/25cm2)判定◎2.0以上且小于2.5具有平衡的充分的密合性,处于优异的水平。◎1.5以上且小于2.0具有密合性,处于实用水平。△1.0以上且小于1.5稍具有密合性,但实用上存在问题。2.5以上且小于3.2密合性过高,操作性差。X小于l.O密合性非常小,不能实用。3.2以上密合性非常高,操作性显著变差。(9.透明性浊度)将得到的保鲜膜开巻,基于ASTM-D-1003,在片状(单张)状态下测定浊度(haze,%)。评价记号测定值浊度(%)判定〇小于0.3透明性优异。△0.3以上且小于1.0透明性处于实用水平。X1.0以上透明性差。(IO.透明性液滴的存在)通过目视对在将得到的保鲜膜开巻的瞬间膜表面上涂布的浸泡液的液滴的存在状态进行判定。评价记号判定◎从开巻的瞬间起,浸泡液在膜表面均匀地润开,不存在液滴。〇在开巻的瞬间存在少许液滴,但立刻变为透明,在实用上完全没有问题。△在开巻的瞬间存在稍多的液滴,稍微损害透明性。20X存在很多的液滴,损害透明性。(ll.综合评价)基于上述这些评价结果进行了综合评价。[实施例1]使用与图2给出的示意图相同的制造装置(以下相同)。首先,将重均分子量为9万的聚偏二氯乙烯系树脂(偏二氯乙烯成分为卯质量%、氯乙烯成分为10质量%)、乙酰基柠檬酸三丁酯(以下称为ATBC)和环氧化大豆油(以下称为ESO)分别以93.0质量%、5.5质量%和1.5质量%的比例混合,得到聚偏二氯乙烯系树脂组合物,使用挤出机(l)以300kg/hr的挤出速度从模头(2)的模口(3)将该组合物挤出成管状。将挤出的挤出物直接用冷水槽(6)中l(TC的水进行急冷固化,形成的浸泡部(4)。此时,使比重为1.036的丙二醇(食品添加用丙二醇、三井武田化学(株))(表1中简称为PG)的90质量%水溶液流入浸泡部(4)内部,成为浸泡液(5)。此时的h/W值(即,从冷水槽的底面算起至制冷剂(水)的液面的距离与至浸泡液的液面的距离之间的高度差mm/双层片的宽度mm)为0.02。通过使型坯(8)的牵引速度为20m/min.、浸泡部(4)下部的夹送辊(7)的内径千分表表压为0.45MPa,将丙二醇以1,500ppm的涂布量赋予至浸泡部(4)的内面。在距液面约200mm的深度处测定此时浸泡液(5)的温度,结果为55。C。并且,此时的型坯(8)无巻边且完全没有出现褶皱。型坯(8)的开口不良也仅以1次/月左右的频率发生。进而用45"C的温水进行加热后,利用吹塑法进行拉伸,制成筒状膜(泡(IO)),该筒状膜通过夹送辊(ll)被挤压并折叠成扁平状,折叠宽度为1,900mm、厚度为lO(im的2层膜(12)以100m/分钟的巻绕速度用巻绕辊(13)巻绕,得到拉伸膜。基于上述评价方法进行评价的结果列于表l。将挤出成管状的聚偏二氯乙烯系树脂组合物在冷水槽(6)中的23°C的水中进行急冷固化,除此以外,实施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的作业,通过使浸泡部(4)下部的夹送辊(7)的内径千分表表压为0.45MPa,将作为浸泡液(5)的丙二醇(食品添加用丙二醇、三井武田化学(株))的90质量%水溶液以丙二醇的涂布量为800ppm的方式赋予至浸泡部(4)的内面。此时的h/W值为0.02。在距液面约200mm的深度处测定此时浸泡液(5)的温度,结果由于制冷剂温度的差异,该浸泡液(5)的温度为6(TC。并且,此时的型坯(8)几乎无巻边且完全没有出现褶皱。型坯(8)的开口不良也仅以1次/月左右的频率发生。除此以外,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得到拉伸膜。基于上述评价方法进行评价的结果列于表l。[实施例3]将比重为1.022的二丙二醇(旭硝子(株))(表1中简称为DPG)的90质量%水溶液作为浸泡液(5),除此以外,实施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的作业,通过使浸泡部(4)下部的夹送辊(7)的内径千分表表压为0.45MPa,将浸泡液(5)以二丙二醇的涂布量为2,000ppm的方式赋予至浸泡部(4)的内面。此时的h/W值为0.02。在距液面约200mm的深度处测定此时浸泡液(5)的温度,结果为55'C。并且,此时的型坯(8)无巻边且完全没有出现褶皱。型坯(8)的开口不良也完全没有发生。除此以外,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得到拉伸膜。基于上述评价方法进行评价的结果列于表1。将比重为1.022的二丙二醇(旭硝子(株))(表1中简称为DPG)的90质量%水溶液作为浸泡液(5),除此以外,实施与实施例2同样的方法的作业,通过使浸泡部(4)下部的夹送辊(7)的内径千分表表压为0.45MPa,将浸泡液(5)以二丙二醇的涂布量为1,200ppm的方式赋予至浸泡部(4)的内面。此时的h/W值为0.02。在距液面约200mm的深度处测定此时浸泡液(5)的温度,结果为6(TC。并且,此时的型坯(8)几乎无巻边且完全没有出现褶皱。型坯(8)的开口不良也完全没有发生。除此以外,以与实施例2相同的方法得到拉伸膜。基于上述评价方法进行评价的结果列于表1。将比重为1.019的三丙二醇(旭硝子(株))(表1中简称为TPG)的90质量%水溶液作为浸泡液(5),除此以外,实施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的作业,通过使浸泡部(4)下部的夹送辊(7)的内径千分表表压为0.45MPa,将浸泡液(5)以三丙二醇的涂布量为2,500ppm的方式赋予至浸泡部(4)的内面。此时的h/W值为0.02。在距液面约200mm的深度处测定此时浸泡液(5)的温度,结果为55t:。并且,此时的型坯(8)无巻边且完全没有出现褶皱。型坯(8)的开口不良也完全没有发生。除此以外,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得到拉伸膜。基于上述评价方法进行评价的结果列于表1。[实施例6]将比重为1.019的三丙二醇(旭硝子(株))(表1中简称为TPG)的90%水溶液作为浸泡液(5),除此以外,实施与实施例2同样的方法的作业,通过使浸泡部(4)下部的夹送辊(7)的内径千分表表压为0.45MPa,将浸泡液(5)以三丙二醇的涂布量为1,500ppm的方式赋予至浸泡部(4)的内面。此时的h/W值为0.02。在距液面约200mm的深度处测定此时浸泡液(5)的温度,结果为6(TC。并且,此时的型坯(8)几乎无巻边且完全没有出现褶皱。型坯(8)的开口不良也完全没有发生。除此以外,以与实施例2相同的方法得到拉伸膜。基于上述评价方法进行评价的结果列于表1。将比重为1.007的聚丙二醇#400(旭硝子(株))(表1中简称为PPG糾OO、重均分子量约400)的90质量%水溶液作为浸泡液(5),除此以外,实施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的作业,通过使浸泡部(4)下部的夹送辊(7)的内径千分表表压为0.45MPa,将浸泡液(5)以聚丙二醇的涂布量为3,000ppm的方式赋予至浸泡部(4)的内面。此时的h/W值为0.02。在距液面约200mm的深度处测定此时浸泡液(5)的温度,结果为55°C。并且,此时的型坯(8)无巻边且完全没有出现褶皱。型坯(8)的开口不良也完全没有发生。除此以外,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得到拉伸膜。基于上述评价方法进行评价的结果列于表1。将比重为1.007的聚丙二醇#400(旭硝子(株))(表1中简称为PPG糾OO、重均分子量约400)的90质量%水溶液作为浸泡液(5),除此以外,实施与实施例2同样的方法的作业,通过使浸泡部(4)下部的夹送辊(7)的内径千分表表压为0.45MPa,将浸泡液(5)以聚丙二醇的涂布量为1,800ppm的方式赋予至浸泡部(4)的内面。此时的h/W值为0.02。在距液面约200mm的深度处测定此时浸泡液(5)的温度,结果为60°C。并且,此时的型坯(8)几乎无巻边且完全没有出现褶皱。型坯(8)的开口不良也完全没有发生。除此以外,以与实施例2相同的方法得到拉伸膜。基于上述评价方法进行评价的结果列于表1。[比较例1]将比重为1.036的丙二醇(食品添加用丙二醇、三井武田化学(株))的90质量%水溶液作为浸泡液(5),通过使浸泡部(4)下部的夹送辊(7)的内径千分表表压为0.08MPa,将浸泡液(5)以丙二醇的涂布量为5,000ppm的方式赋予至浸泡部(4)的内面。此时的h/W值为0.02。在距液面约200mm的深度处测定此时浸泡液(5)的温度,结果为55'C。并且,此时的型坯(8)无巻边且完全没有出现褶皱。型坯(8)的开口不良也完全没有发生。除此以外,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得到拉伸膜。基于上述评价方法进行评价的结果列于表l。将比重为1.036的丙二醇(食品添加用丙二醇、三井武田化学(株))的90质量%水溶液作为浸泡液(5),通过使浸泡部(4)下部的夹送辊(7)的内径千分表表压为0.8MPa,将浸泡液(5)以丙二醇的涂布量为20ppm的方式赋予至浸泡部(4)的内面,除此以外,实施与实施例l同样的方法的作业。此时的h/W值为0.02。在距液面约200mm的深度处测定此时浸泡液(5)的温度,结果为55°C。并且,此时的型坯(8)无巻边且完全没有出现褶皱。但是,型坯开口性差,拉伸传播不能进行且穿孔频繁发生,不能稳定地得到膜,从而无法进行后续作业。基于上述评价方法进行评价的结果列于表1。将90质量%的比重为1.036的丙二醇(食品添加用丙二醇、三井武田化学(株))和10质量%的比重为0.845的矿物油(,乇^&P-70S、(株)松村石油研究所)(表1中简称为P70S)的混合液作为浸泡液(5),除此以外,实施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的作业。在这种情况下,开始时矿物油就被充分涂布在型坯上,导致丙二醇因矿物油而沾不上,因此,丙二醇的涂布量在测定极限以下。并且,此时的h/W值为0.02。在距液面约200mm的24深度处测定此时浸泡液(5)的温度,结果为55°C。并且,此时的型坯(8)无巻边,褶皱发生频率为1次/月左右。除此以外,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得到拉伸膜。基于上述评价方法进行评价的结果列于表1。将20质量%的比重为0.845的矿物油(^乇^&P-70S、(株)松村石油研究所)(表1中简称为P70S)和80质量%水的混合液作为浸泡液(5),除此以外,实施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的作业。此时的h/W值为0.06。并且此时的型坯无巻边、褶皱发生频率为1次/10日左右。除此以外,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得到拉伸膜。基于上述评价方法进行评价的结果列于表1。仅将比重为0.845的矿物油(^壬<&P-70S、(株)松村石油研究所)作为浸泡液(5),除此以外,实施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的作业。此时的h/W值为0.09。在型坯(8)上出现压入褶皱(型坯褶皱),拉伸时以褶皱为起点的穿孔频繁发生,但勉强得到了拉伸膜。基于上述评价方法进行评价的结果列于表l。将沸点为100。C的纤维素(Metolose65SH-400、信越化学工业(株))(表1中简称为65SH-400)的0.1质量%水溶液作为浸泡液(5),实施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的作业,但浸泡液发生沸腾而未能得到稳定的型坯(8),无法进行后续作业。基于上述评价方法进行评价的结果列于表1。将挤出成管状的聚偏二氯乙烯系树脂组合物以冷水槽(6)中的35°C的水急冷固化,除此以外,实施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的作业,将作为浸泡液(5)的丙二醇的90质量%水溶液以丙二醇的涂布量为40ppm的方式赋予至浸泡部(4),但型坯(8)的开口性差,拉伸传播不能进行且穿孔频繁发生,不能稳定地得到膜,从而无法进行后续作业。此时的h/W值为0.02。在距液面约200mm的深度处测定此时浸泡液(5)的温度,但由于制冷剂温度的差异,浸泡液(5)的温度为85'C。并且,此时的型坯褶皱完全没有发生。基于上述评价方法进行评价的结果列于表l。25<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26</column></row><table>本申请基于2007年3月12日提出的日本专利申请(日本特愿2007-061380),以参考的形式将其内容引入本说明书。工业实用性本发明的保鲜膜在保持浸泡液作为开口剂的润滑效果的同时,抑制型坯的宽度变动和蛇行以消除型坯褶皱,由此实现非常稳定的物性,适合作为保鲜膜用途的膜。权利要求1.一种聚偏二氯乙烯系树脂保鲜膜,其是如下制作的将聚偏二氯乙烯系树脂从模头熔融挤出成管状,在将能够与水相溶而形成均一溶液的液体的水溶液储存于挤出物的中空部的状态下,用制冷剂对挤出物的外侧进行冷却,然后对固化的挤出物进行吹塑,由此制作所述聚偏二氯乙烯系树脂保鲜膜;其中,所述能够与水相溶而形成均一溶液的液体在所述水溶液中的浓度为80质量%~95质量%,所述聚偏二氯乙烯系树脂保鲜膜涂布有50ppm~4,000ppm的所述液体。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偏二氯乙烯系树脂保鲜膜,其中,所述聚偏二氯乙烯系树脂保鲜膜涂布有50ppm3,000ppm的所述能够与水相溶而形成均一溶液的<液体。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聚偏二氯乙烯系树脂保鲜膜,其中,所述能够与水相溶而形成均一溶液的液体于2(TC的比重大于l.O且为1.3以下。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聚偏二氯乙烯系树脂保鲜膜,其中,所述能够与水相溶而形成均一溶液的液体的沸点为15(TC以上。5.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聚偏二氯乙烯系树脂保鲜膜,其中,所述能够与水相溶而形成均一溶液的液体为丙二醇。6.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聚偏二氯乙烯系树脂保鲜膜,其中,所述能够与水相溶而形成均一溶液的液体是选自由二丙二醇、三丙二醇、重均分子量为350450的聚丙二醇组成的组中的一种以上的丙二醇多聚物。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聚偏二氯乙烯系树脂保鲜膜,其中,所述丙二醇多聚物为二丙二醇。8.—种聚偏二氯乙烯系树脂保鲜膜的制造方法,所述聚偏二氯乙烯系树脂保鲜膜是如下制造的将聚偏二氯乙烯系树脂从模头熔融挤出成管状,在将能够与水相溶而形成均一溶液的液体的水溶液储存于挤出物的中空部的状态下,用制冷剂对挤出物的外侧进行冷却,然后对固化的挤出物进行吹塑,由此制作所述聚偏二氯乙烯系树脂保鲜膜;其中,所述能够与水相溶而形成均一溶液的液体在所述水溶液中的浓度为80质量%95质量%,在将所述水溶液储存于挤出物的中空部时,控制所述水溶液的距液面200mm的深度处的液温为8(TC以下,由此得到涂布有50ppm4,000ppm的所述液体的聚偏二氟氯乙烯系树脂保鲜膜。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聚偏二氯乙烯系树脂保鲜膜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聚偏二氯乙烯系树脂保鲜膜涂布有50ppm3,000ppm的所述能够与水相溶而形成均一溶液的液体。10.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聚偏二氯乙烯系树脂保鲜膜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能够与水相溶而形成均一溶液的液体于2(TC的比重大于1.0且为1.3以下。11.如权利要求810任一项所述的聚偏二氯乙烯系树脂保鲜膜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能够与水相溶而形成均一溶液的液体的沸点为150。C以上。12.如权利要求811任一项所述的聚偏二氯乙烯系树脂保鲜膜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能够与水相溶而形成均一溶液的液体为丙二醇。13.如权利要求811任一项所述的聚偏二氯乙烯系树脂保鲜膜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能够与水相溶而形成均一溶液的液体是选自由二丙二醇、三丙二醇、重均分子量为350450的聚丙二醇组成的组中的一种以上的丙二醇多聚物。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聚偏二氯乙烯系树脂保鲜膜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丙二醇多聚物为二丙二醇。15.如权利要求814任一项所述的聚偏二氯乙烯系树脂保鲜膜的制造方法,其中,将在所述冷却后、所述吹塑前用夹送辊折叠所述挤出物所得到的双层片的宽度设为W,将装满在冷水槽中的所述制冷剂的液面h2与储存于挤出物的中空部的所述水溶液的液面hl的高度差设为h,h=hl-h2,hl^h2,W与h之间的关系被控制在0^h/W(mm/mm)^0.05的范围。全文摘要本发明提供具有非常稳定的物性的保鲜膜,其中在保持浸泡液作为开口剂的润滑效果的同时,使浸泡部稳定,从而抑制型坯的宽度变动和蛇行以消除型坯褶皱。本发明的聚偏二氯乙烯系树脂保鲜膜是如下制作的将聚偏二氯乙烯系树脂从模头熔融挤出成管状,在将能够与水相溶而形成均一溶液的液体的水溶液储存于挤出物的中空部的状态下,用制冷剂对挤出物的外侧进行冷却,然后对固化的挤出物进行吹塑,由此制作所述聚偏二氯乙烯系树脂保鲜膜;其中,所述能够与水相溶而形成均一溶液的液体在所述水溶液中的浓度为80~95质量%,所述聚偏二氯乙烯系树脂保鲜膜涂布有50~4,000ppm的所述液体。文档编号B29C55/28GK101631664SQ20088000800公开日2010年1月20日申请日期2008年3月12日优先权日2007年3月12日发明者八塚道浩,小林久晃申请人:旭化成化学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