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顶出机构的注塑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38178阅读:22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带顶出机构的注塑模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一种带顶出机构的注塑模具 所属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注塑模具,特别是一种适用于胶位比较薄、深度较深、脱模困难、壁侧面抽芯容易变形的塑胶产品的行位带顶出机构的注塑模具。
背景技术
现有的一些注塑产品的胶位比较薄,而且比较深,壁侧面抽芯位置定位强度不够,在抽芯力的作用下,注塑模具在行位脱模过程中,注塑产品极易被拉伤或者拉变形。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注塑模具缺陷和不足,而发明的一种适用于胶位比较薄、深度较深、脱模困难、壁侧面抽芯容易变形的塑胶产品的带顶出机构的注塑模具。[0005]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带顶出机构的注塑模具,由斜度块、行位、斜导柱组成,斜导柱安装在行位上的导向孔内,斜度块与行位组合成注塑模具,所述的注塑模具行位设有顶出机构,顶出机构固定连接在行位上。该顶出机构采用顶针结构。所述的顶针结构由耐磨块、顶针、顶针压块、压縮弹簧构成;耐磨块与斜度块固定连接,其自由面顶在顶针压块上;顶针一端穿过安放在顶针压块内的压縮弹簧和顶针压块,安装在顶针压块上。[0007]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带顶出机构的注塑模具,由于在行位上设有顶出结构,能有效地为防止出现现有技术的上述弊端。解决这一问题,就可大大减少产品在出模过程中的变形,确保所注塑产品的质量。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合模状态原理图。[0009]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爆炸图。
具体实施例 根据附图,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带顶出机构的注塑模具,由斜度块1、行位2、斜导柱3组成,斜导柱3安装在行位2上的导向孔内,斜度块1与行位2组合成注塑模具。注塑模具设有顶出机构,顶出机构固定连接在行位2上。该顶出机构采用顶针结构,由耐磨块4、顶针5、顶针压块6、压縮弹簧7构成;耐磨块4与斜度块1固定连接,其自由面顶在顶针压块6上;顶针5—端穿过安放在顶针压块6内的压縮弹簧7和顶针压块6,安装在顶针压块6上。 根据附图,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带顶出机构的注塑模具,如图1所示,当前后模分开时,由于斜导柱3的作用带动行位向外移动,由于耐磨块4的限位直身面的限制在行位向外移动距离< L时,顶针5是未产生移动,同开模前的状态一样托住产品,从而使行位2在平衡的作用力下脱离产品。当开模开到一定距离> S时,顶针5脱离斜度块直身面,同行位2组合镶件一起移动到行位的最大行程。整个脱模过程因顶针5由静到动的两次动作,就能够最大限度的减少产品因出模而产生的拉伤和变形。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尽管已经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但是就本领域工作人员来说,在这个基础上做出的类似和相似的修改都应该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一种带顶出机构的注塑模具,由斜度块、行位、斜导柱组成,斜导柱安装在行位上的导向孔内,斜度块与行位组合成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注塑模具设有顶出机构,顶出机构固定连接在行位上。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顶出机构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顶出机构采用顶针结构。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顶出机构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顶针结构由耐磨块、顶针、顶针压块、压縮弹簧构成;耐磨块与斜度块固定连接,其自由面顶在顶针压块上;顶针一端穿过安放在顶针压块内的压縮弹簧和顶针压块,安装在顶针压块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注塑模具,特别是一种适用于胶位比较薄、深度较深、脱模困难、壁侧面抽芯容易变形的塑胶产品的行位带顶出机构的注塑模具。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带顶出机构的注塑模具,由斜度块、行位、斜导柱组成,斜导柱安装在行位上的导向孔内,斜度块与行位组合成注塑模具,所述的注塑模具行位设有顶出机构,顶出机构固定连接在行位上。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带顶出机构的注塑模具,由于在行位上设有顶出结构,能有效地为防止出现现有技术的上述弊端。解决这一问题,就可大大减少产品在出模过程中的变形,确保所注塑产品的质量。
文档编号B29C45/40GK201516676SQ200920205628
公开日2010年6月30日 申请日期2009年9月30日 优先权日2009年9月30日
发明者张国元 申请人:乔丰机械制模(深圳)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