挤出机的成型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38433阅读:25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挤出机的成型头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泡橡胶挤出机的成型模具。
背景技术
片状发泡橡胶产品加工中成型工序是采用模具,将浓稠的半流动态原料挤出成片 状坯料,再通过高温高压,使坯料硫化发泡成型。片状坯料的形状精度决定了成品的形状精 度。将浓稠的半流动态原料挤出成片状坯料过程中,经常出现两侧边缺料的成型缺陷,原因 主要是原料粘稠度大时,难以顺利地流动到边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了一种能确保半流动态原料充分流动到成型截面 的侧边缘,从而使成型符合设计要求的挤出机的成型头。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与挤出机的出料头相连,由哈夫状合而为一的上体和 下体构成,合起的上体和下体朝向出料头的一端设有大口,上体和下体的另一端分别设有 上模、下模构成的成型坯料出口,大口与出口之间通过平滑的封闭曲面相连,在出口的内侧 设有一与出口平行的阻流条,所述阻流条的宽度为出口宽度的70-95%、高度为出口高度的 30-80%。本实用新型在出口处设置了阻流条,它延缓了成型截面中部原料的流动,相对地 提高了原料向两侧边流动的“动力”,进而使原料能充分地流动到截面的两侧边。本实用新 型可以根据原料粘稠度、成型截面尺寸,调整阻流条的形状,以适应加工的要求。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是上体,2是大口,3是蜂窝板,4是挤出口,5是出料头,6是下体,7是阻流 条,8是下模,9是上模。图2是图1中A-A视图图3是图1中B-B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如图1-3所示与挤出机的出料头5相连,由哈夫状合而为一的上体 1和下体6构成,合起的上体1和下体6朝向出料头5的一端设有大口 2,上体1和下体6 的另一端分别设有上模9、下模8构成的成型坯料出口,大口 2与出口之间通过平滑的封闭 曲面相连,在出口的内侧设有一与出口平行的阻流条7,所述阻流条7的宽度为出口宽度的 70-95%、高度为出口高度的30-80%。本实用新型工作时,原料从出料头5的挤出口 4流出,通过蜂窝板3进入大口 2, 大口 2与出口之间通过平滑的呈喇叭状的封闭曲面相连,物料在其中的运动中逐步缩小截面、增大流速、压力,根据流体的特性,流体中部的流速相对较高,但遇到阻流条7后,中部被阻挡,向两侧分流,这样就能确保两侧成型充分。
权利要求挤出机的成型头,与挤出机的出料头相连,由哈夫状合而为一的上体和下体构成,合起的上体和下体朝向出料头的一端设有大口,上体和下体的另一端分别设有上模、下模构成的成型坯料出口,其特征在于,大口与出口之间通过平滑的封闭曲面相连,在出口的内侧设有一与出口平行的阻流条,所述阻流条的宽度为出口宽度的70-95%、高度为出口高度的30-80%。
专利摘要挤出机的成型头。涉及发泡橡胶挤出机的成型模具。与挤出机的出料头相连,由哈夫状合而为一的上体和下体构成,合起的上体和下体朝向出料头的一端设有大口,上体和下体的另一端分别设有上模、下模构成的成型坯料出口,大口与出口之间通过平滑的封闭曲面相连,在出口的内侧设有一与出口平行的阻流条,所述阻流条的宽度为出口宽度的70-95%、高度为出口高度的30-80%。本实用新型在出口处设置了阻流条,它延缓了成型截面中部原料的流动,相对地提高了原料向两侧边流动的“动力”,进而使原料能充分地流动到截面的两侧边。本实用新型可以根据原料粘稠度、成型截面尺寸,调整阻流条的形状,以适应加工的要求。
文档编号B29C47/12GK201552738SQ20092023237
公开日2010年8月18日 申请日期2009年9月30日 优先权日2009年9月30日
发明者孙剑波, 郜文卫 申请人:扬州动易运动用品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