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工位注塑成型产品生产方法及其注塑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42048阅读:26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多工位注塑成型产品生产方法及其注塑模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工位注塑成型产品生产方法及其注塑模具,属于机械模具领 域。
背景技术
在塑料产品多次注塑成型中,采用比较多的是完成一次注塑后,人工取出注塑件 冷却后,再放入较大的型腔再次注塑。而有些双色成型靠电机的旋转来实现一模双型腔的 两次注塑。靠人工的方法效率低下,且产品质量不佳,而依靠电机的方法成本却较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出现了膜仁旋转技术,现有的模仁旋转技术主要是通过机台的 设置带动模具完成,主要在机台中设置油压缸,达到模具模仁旋转的目的。这种方法的缺陷 在于对机台要求高,必须正对油压缸运动进行精确控制,造价高、工艺复杂.,若无投资双色 机台,无法多次射出,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是本发明的研究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工位注塑成型产品生产方法及其注塑模具。该方法 可以在一次注塑成型中完成多道生产工序,有效地提高了生产效率;该注塑模具直接将旋 转结构设置在模具中,无需复杂设计,达到同时注塑多个型腔、且制品模内旋转,简化需多 次注塑完成的成品生产复杂工艺。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一种多工位注塑成型产品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以下步 骤进行
1)所述动模板中部型腔内安装有位于动、定模板之间的模仁,上述模仁周部按1 / N的 径向方位依次设置有注塑成型型芯,上述动模板中部穿设有用于驱动模仁上下往复运动以 及旋转运动的可升降旋转推杆,每次从浇注口注入液态塑料时,液态塑料经热流道同时向N 工位注塑型腔进行注塑成型。2)每次注塑成型后,动模板与定模板分开,模仁在可升降旋转推杆的作用下,先将 模仁推出,取下位于第N个工位的成品,后模仁旋转360° / N,实现工位转移,再让模仁退 回,以利下一次注塑的进行,此时,原本位于第一工位的半成品已旋转进入第二工位,原本 位于第二工位的半成品已旋转进入第三工位,依次类推。3)循环执行第一步或者直至停止。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一种多工位注塑模具,包括模架、位于模架上的动模板和穿 设于动模板的可升降模仁,其特征在于上述可升降模仁的周部设置有多工位旋转注塑成 型型芯,上述动模板设置有与可升降模仁以及其周部的多工位注塑成型型芯配合运作的型 腔,上述可升降模仁中部空套有齿轮,上述齿轮与横向设置在齿轮下方的齿条板配合运作, 所述齿条板由往复运动的液压缸驱动,上述齿条板的上侧设置有防止齿轮沿轴向滑移的限 位块,上述可升降模仁上部设置有传动键,上述齿轮内周部对应设置有与传动键配合工作 的槽道。
上述可升降模仁包括可升降旋转推杆和设置在其靠近动模板一端部的旋转支撑 板,所述旋转支撑板的周部设置有至少两个工位的旋转注塑成型型芯。上述旋转支撑板经设置在可升降旋转推杆相应端部的定位销定位配合。上述限位块为位于齿条板上端面两侧部的未加工部,所述未加工部为未加工成与 齿轮凸齿相应配合的凹部。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的方法可以在一次注塑成型中完成多道生产工序,有 效地提高了生产效率;该注塑模具根据具体模具的要求,可在模具中直接设置简单油压缸 旋转结构,可自由设置任一旋转角度,克服传统机台本身旋转角度的限制。该技术只需传 统注塑机与简易的模具结构就可完成模内旋转,克服现有技术对机台的高要求,降低成本, 增加生产弹性。本实用新型生产效率高,质量好,成本低,能有效满足多次注塑的要求,节省 企业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


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俯视图。图2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A-A图。图3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左视。附图中1 一模架;2—动模板;3—型腔;4一齿轮;5—齿条板;6—液压缸;7—限 位块;8—传动件;9一槽道;10—旋转推杆;11一旋转支撑板;12—定位销。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
及附图,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创造。以四个工位成型型芯为 例。参考附图1、附图2、附图3,附图所示为一种多工位注塑模具,包括模架1、位于模 架上的动模板2和穿设于动模板的可升降模仁,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升降模仁的周部设置 有多工位旋转注塑成型型芯3,所述动模板设置有与可升降模仁以及其周部的多工位注塑 成型型芯配合运作的型腔3,所述可升降模仁中部空套有齿轮4,所述齿轮4与横向设置在 齿轮下方的齿条板5配合运作,所述齿条板由往复运动的液压缸6驱动,所述齿条板的上侧 设置有防止齿轮沿轴向滑移的限位块7所述可升降模仁上部设置有传动键8,所述齿轮内 周部对应设置有与传动键配合工作的槽道9。参考附图1、附图2、附图3,附图所述的多工位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升降 模仁包括可升降旋转推杆10和设置在其靠近动模板一端部的旋转支撑板11,所述旋转支 撑板的周部设置有至少两个工位的旋转注塑成型型芯。参考附图1、附图2,附图所述的多工位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支撑板12 设置在可升降旋转推杆10相应端部的定位销12定位配合。参考附图1、附图2,附图所述的多工位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块7为 位于齿条板上端面两侧部的未加工部,所述未加工部为未加工成与齿轮凸齿相应配合的凹 部。一种多工位注塑成型产品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以下步骤进行
1)所述动模板中部型腔内安装有位于动、定模板之间的模仁,所述模仁周部按1 / N的径向方位依次设置有注塑成型型芯,所述动模板中部穿设有用于驱动模仁上下往复运动以 及旋转运动的可升降旋转推杆10,每次从浇注口注入液态塑料时,液态塑料经热流道同时 向N工位注塑型腔进行注塑成型。2)每次注塑成型后,动模板与定模板分开,模仁在可升降旋转推杆的作用下,先将 模仁推出,取下位于第N个工位的成品,后模仁旋转360° / N,实现工位转移,再让模仁退 回,以利下一次注塑的进行,此时,原本位于第一工位的半成品已旋转进入第二工位,原本 位于第二工位的半成品已旋转进入第三工位,依次类推。3)循环执行第一步或者直至停止。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都可以得出 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 用新型的涵盖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多工位注塑成型产品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以下步骤进行1)所述动模板中部型腔内安装有位于动、定模板之间的模仁,所述模仁周部按1/ N的 径向方位依次设置有注塑成型型芯,所述动模板中部穿设有用于驱动模仁上下往复运动以 及旋转运动的可升降旋转推杆,每次从浇注口注入液态塑料时,液态塑料经热流道同时向N 工位注塑型腔进行注塑成型。2)每次注塑成型后,动模板与定模板分开,模仁在可升降旋转推杆的作用下,先将模仁 推出,取下位于第N个工位的成品,后模仁旋转360° / N,实现工位转移,再让模仁退回,以 利下一次注塑的进行,此时,原本位于第一工位的半成品已旋转进入第二工位,原本位于第 二工位的半成品已旋转进入第三工位,依次类推。3)循环执行第一步或者直至停止。
2.一种多工位注塑模具,包括模架、位于模架上的动模板和穿设于动模板的可升降模 仁,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升降模仁的周部设置有多工位旋转注塑成型型芯,所述动模板设置 有与可升降模仁以及其周部的多工位注塑成型型芯配合运作的型腔,所述可升降模仁中部 空套有齿轮,所述齿轮与横向设置在齿轮下方的齿条板配合运作,所述齿条板由往复运动 的液压缸驱动,所述齿条板的上侧设置有防止齿轮沿轴向滑移的限位块,所述可升降模仁 上部设置有传动键,所述齿轮内周部对应设置有与传动键配合工作的槽道。
3.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工位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升降模仁包括可升降 旋转推杆和设置在其靠近动模板一端部的旋转支撑板,所述旋转支撑板的周部设置有至少 两个工位的旋转注塑成型型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工位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支撑板经设置在可 升降旋转推杆相应端部的定位销定位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工位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块为位于齿条板上 端面两侧部的未加工部,所述未加工部为未加工成与齿轮凸齿相应配合的凹部。
全文摘要
本发明为一种多工位注塑成型产品生产方法及其注塑模具,包括模架、位于模架上的动模板和穿设于动模板的可升降模仁,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升降模仁的周部设置有多工位旋转注塑成型型芯,所述动模板设置有型腔,所述可升降模仁中部空套有齿轮,所述齿轮与横向设置在齿轮下方的齿条板配合运作,所述齿条板由往复运动的液压缸驱动,所述齿条板的上侧设置有限位块,所述可升降模仁上部设置有传动键,所述齿轮内周部对应设置有与传动键配合工作的槽道。该技术只需传统注塑机与简易的模具结构就可完成模内旋转,克服现有技术对机台的高要求,降低成本,增加生产弹性,生产效率高,质量好,节省企业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
文档编号B29C45/00GK102001151SQ20101051013
公开日2011年4月6日 申请日期2010年10月18日 优先权日2010年10月18日
发明者叶金飘, 李海龙, 荘国强, 谢杰夫, 黄艳 申请人:冠捷显示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