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塑机用机械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05816阅读:43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注塑机用机械手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机械手,具体涉及的是一种注塑机用机械手。
背景技术
随着计算机和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机械手被普遍应用在到工业生产当中,用来代替人工操作。现有注塑领域中,注塑机机械手的作用是将注塑完成后的注塑产品从模具内取出,机械手的动作需要很高的精度,而且动作要稳定可靠。但目前在对半成品产品进行包胶注塑时,尤其是铁件产品的包胶注塑时,往往还是大多通过人工操作,如将半成品铁件放置在注塑机模具内,然后包胶成型后通过机械手取出或人工取出,因此,操作为办自动化或人工操作,其工作效率低,动作不稳定,安全性能低,影响产品的质量。而且目前的注塑机对于金属产品包胶注塑使用的机械手,由于采用传统模式是气缸带动磁铁运动,即产品顶出机构采用的是气缸,并在气缸推杆上安装磁铁,用于吸气金属产品,当卸载产品时,收缩气缸推杆至固定内,通过固定板阻挡来卸载产品,这种产品结构吸取过程中不稳定,容易造成产品的倾斜,使其定位精度低,而且定位销需要固定在后固定板上,如果没有空间,其需要额外增大固定板来放置定位销,因此,造成机械手结构复杂、笨重,操作不稳定,同样影响产品的质量和生产的效率。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上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操作稳定,定位精度高以及安全可靠的注塑机用机械手,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生产的效率。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注塑机用机械手,包括连接板以及设置在连接板端部的旋转马达,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设置在连接板一板面上的半成品抓取板以及设置在连接板另一板面处的成品抓取板,所述成品抓取板通过一成品机械臂与旋转马达相接,所述半成品抓取板通过安装板固定在连接板另一板面上,在所述安装板上设有与半成品抓取板相连接的第一气缸,所述成品机械臂上还设有第二气缸,所述成品机械臂通过第二气缸与成品抓取板相连接。进一步的,上述半成品抓取板和成品抓取板均包括固定板;设置固定板上,并用于吸附产品的吸附机构以及用于卸载产品的顶出机构;所述安装板通过第一气缸与固定板相连接。作为优选,上述吸附机构采用的是磁铁,便于吸附铁件产品。作为优选,上述的顶出机构包括安装在固定板上的卸载气缸以及设置卸载气缸推杆上的顶杆,所述顶杆上设置有缓冲件。作为优选,在上述固定板上还设有用于定位产品的定位销,便于产品的定位,确保产品在吸附中的稳定性,提高定位精度。作为优选,所述安装板上还设有定向导向柱,在所述连接板的另一板面设置稳定机构,所述稳定机构包括动力气缸以及设置在动力气缸推杆端部上的缓冲部件,使其移动到模具内时,避免机械手与模具碰撞,以及吸附过程中确保产品的稳定,增加机械手稳定性及精度。作为优选,上述定向导向柱至少分别设置有2个,并分别设置安装板的对角位置。作为优选,上述稳定机构至少分别设置有2个,并分别设置连接板另一板面安装板的对角位置。本发明通过设置半成品抓取板以及成品抓取板,使其产品包胶注塑过程中完全通过机械手代替人工操作,提高生产效率和操作的稳定性,并且避免了产品的损坏,使其定位精度高、操作简便、结构精简、安全可靠,提高了安全可靠。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2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 图3为本发明的成品抓取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
,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实施例
参见图1至图3,本实施例注塑机用机械手,包括连接板10、安装在连接板41端部的旋转马达44,安装在连接板41 一板面上的半成品抓取板20以及设置在连接板10另一板面处的成品抓取板40,该成品抓取板40通过一成品机械臂与旋转马达相接,该成品机械臂50 一端上安装有第二气缸,通过第二气缸与成品抓取板40相连接,成品机械臂50另一端通过旋转马达11与连接板10相连接。半成品抓取板20通过安装板30固定在连接板10另一板面上,在安装板30上固定有与半成品抓取板20相连接的第一气缸21,通过第一气缸21 带动半成品抓取板20的运行。本实施例中,半成品抓取板20和成品抓取板40均包括固定板64 ;设置固定板64 上,并用于吸附产品的吸附机构以及用于卸载产品的顶出机构;固定板64设置有若干个, 可同时抓取若干个产品,增加了生产的效率。本实施例的若干固定板64通过横板连接为一体,所述安装板30通过第一气缸21与固定板64相连接。作为优选方案,参见图3,上述吸附机构采用的是磁铁65,每个固定板64上至少设置有两块磁铁65,并分别安装每个固定板64的两端位置,便于吸附铁件产品。上述的顶出机构包括安装在固定板64上的卸载气缸61以及设置卸载气缸61推杆上的顶杆62,在顶杆 62上设置有缓冲件,避免卸载气缸61推杆碰撞使产品损坏,提高了安全性能。此外,为确保产品在吸附中的稳定性,在上述固定板64上还安装用于定位产品的定位销63,该定位销63与产品上的某一圆柱孔相适配,便于产品的定位,提高定位精度。值得一提的是,在连接板10的另一板面的对角位置安装有稳定机构,用于紧顶模具;在安装板30上还固定有定向导向柱31,该定向导向柱31定在另一模具上,通过定向导向柱31与稳定机构相配合,使机械手能够稳定,避免其摆动,提高产品放置时的定位精确度,
上述稳定机构包括动力气缸12以及安装在在动力气缸12推杆端部上的缓冲部件13, 该缓冲部件13材料采用的是POM等塑料材料制作而成,使其达到缓冲的目的,但机械手移动到模具内时,可避免机械手与模具碰撞,以及吸附过程中确保产品的稳定,增加机械手稳定性及精度。本发明使用时,将半成品抓取板20移动到半成品放置区,然后第一气缸21运行, 通过固定板64上磁铁65作用吸取金属半成品,并在固定板64上定位销63的作用下,使金属半成 品在运送过程中稳定在固定板64上;当机械手移动到注塑机的模具内时,此时启动动力气缸12使其缓冲部件13紧顶在模具的后模上,而导向定位柱在动力气缸12的作用同样紧顶在模具的前模,从而使其机械手稳定,避免由于动力产生的摆动;并将半成品抓取板 20准确移置模具位置,然后启动半成品抓取板20上的卸载气缸61,通过顶杆62将金属半成品顶出,使其准确定位在模具内。当注塑完成后,同理,再通过成品抓取板40抓取成品90,并将其移送至成品区即可;本发明实现了全程自动化操作,代替了现有人工操作,极大的提高了生产的效率,确保了产品的质量和性能。同时,本发明将磁铁65安装在固定板,并将定位销63同样设置在固定板64上,通过气缸顶出,使其结构简单,操作问题,避免了现有传统模式是气缸带动磁铁65运动;并通过设置半成品抓取板20以及成品抓取板40,使其产品包胶注塑过程中完全通过机械手代替人工操作,提高生产效率和操作的稳定性,并且避免了产品的损坏,使其定位精度高、操作简便、结构精简、安全可靠,提高了安全可靠。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权利要求
1.注塑机用机械手,包括连接板以及设置在连接板端部的旋转马达,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设置在连接板一板面上的半成品抓取板以及设置在连接板另一板面处的成品抓取板,所述成品抓取板通过一成品机械臂与旋转马达相接,所述半成品抓取板通过安装板固定在连接板另一板面上,在所述安装板上设有与半成品抓取板相连接的第一气缸,所述成品机械臂上还设有第二气缸,所述成品机械臂通过第二气缸与成品抓取板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机用机械手,其特征在于,上述半成品抓取板和成品抓取板均包括固定板和设置固定板上,并用于吸附产品的吸附机构以及用于卸载产品的顶出机构;所述安装板通过第一气缸与固定板相连接。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注塑机用机械手,其特征在于,上述吸附机构采用的是磁铁。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注塑机用机械手,其特征在于,上述的顶出机构包括安装在固定板上的卸载气缸以及设置卸载气缸推杆上的顶杆,所述顶杆上设置有缓冲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机用机械手,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固定板上还设有用于定位产品的定位销。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机用机械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上还设有定向导向柱,在所述连接板的另一板面设置稳定机构,所述稳定机构包括动力气缸以及设置在动力气缸推杆端部上的缓冲部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机用机械手,其特征在于,上述定向导向柱至少分别设置有2个,并分别设置安装板的对角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机用机械手,其特征在于,上述稳定机构至少分别设置有2个,并分别设置连接板另一板面安装板的对角位置。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注塑机用机械手,包括连接板以及设置在连接板端部的旋转马达,它还包括设置在连接板一板面上的半成品抓取板以及设置在连接板另一板面处的成品抓取板,所述成品抓取板通过一成品机械臂与旋转马达相接,所述半成品抓取板通过安装板固定在连接板另一板面上,在所述安装板上设有与半成品抓取板相连接的第一气缸,所述成品机械臂上还设有第二气缸,所述成品机械臂通过第二气缸与成品抓取板相连接。本发明通过设置半成品抓取板以及成品抓取板,使其产品包胶注塑过程中完全通过机械手代替人工操作,提高生产效率和操作的稳定性,并且避免了产品的损坏,使其定位精度高、操作简便、结构精简、安全可靠,提高了安全可靠。
文档编号B29C45/40GK102350774SQ20111035507
公开日2012年2月15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11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11日
发明者向建伟 申请人:珀尔曼机电(昆山)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