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件产品用模具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05916阅读:29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薄件产品用模具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薄件产品用模具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在压铸行业,对于薄件产品的成型还存在以下缺点一是进胶口采用非对称方式,造成模仁冲蚀,易出现缩孔、粘膜等现象,且产品最小肉厚只能做到0. 8mm ;二是排渣采用在进胶口另一侧只连接一个或多个方形的排渣腔,这种排渣方式容易出现欠铸、气泡、 缩孔、气孔和冷隔等现象;三是水路设置采用两平行的水路,冷却不均,容易出现变形、裂纹、欠铸、气泡、冷隔和粘膜等现象;四是产品顶出机构采用多个圆形柱顶出,面积很小,产品顶出是,由于接触面积小,压力大,容易出现产品变形、擦伤、粘膜和缩孔等现象。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薄件产品用模具结构,该模具结构不仅简单,而且可使产品做的更薄,且不易出现欠铸、气泡、缩孔、气孔、冷隔和粘膜等不良现象,提升良率,减少成本。本发明为了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薄件产品用模具结构,包括前模板和后模板以及分别设于该前模板和后模板内的前模模仁和后模模仁,所述前模模仁和后模模型之间形成与待成型薄件产品形状一致的模腔,且该模腔位于前模模仁和后模模仁的一侧设有进胶口另一侧设有排渣口,所述进胶口呈两边对称的瓶口状结构。这样, 可使产品肉厚由原来的0. 8mm减少到0. 6mm,大大节约压铸成本,增加了压铸工艺的应用范围。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排渣口连接一波浪形的排渣腔体的一端,且该排渣腔体的波浪所在方向与所述排渣口方向垂直。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排渣腔体的另一端与外界大气相通。这样,产品进料时的压力作用可使腔体内残留的气体和废料全部清空,减少欠铸、气泡、缩孔、气孔和冷隔等现象,提升良率。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后模仁上设有方形顶出块。这样,顶出块在顶出产品时可增大和产品的接触面积,减少产品变形、擦伤、粘膜和缩孔等缺陷。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前模模仁和后模模仁里分别设有水路,所述水路包括两平行的第一水路和第二水路以及与该第一、二水路一端分别垂直且连通的第三水路。这样,可减少变形、裂纹、欠铸、气泡、粘膜和冷隔等现象。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采用对称瓶口式进胶口结构,可缩小产品形成厚度,最小肉厚可达0. 6mm,从而节约压铸成本;采用波浪形排渣腔并和外界大气导通,使产品进料时的压力作用可使腔体内残留的气体和废料全部清空,减少欠铸、气泡、缩孔、气孔和冷隔等现象,提升良率;采用三路水路结构,可减少变形、裂纹、欠铸、气泡、粘膜和冷隔等现象;采用块状顶出机构,顶出块在顶出产品时可增大和产品的接触面积,减少产品变形、擦伤、粘膜和缩孔等缺陷。


图1为本发明分解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结合附图,作以下说明1——前模板2——后模板3——前模模仁4——后模模仁5——模腔6——进胶口7——排渣口8——排渣腔体9——顶出块10——待成型薄件产品
具体实施例方式一种薄件产品用模具结构,包括前模板1和后模板2以及分别设于该前模板和后模板内的前模模仁3和后模模仁4,所述前模模仁和后模模型之间形成与待成型薄件产品 10形状一致的模腔5,且该模腔位于前模模仁和后模模仁的一侧设有进胶口 6另一侧设有排渣口 7,所述进胶口呈两边对称的瓶口状结构。这样,可使产品肉厚由原来的0.8mm减少到0. 6mm,大大节约压铸成本,增加了压铸工艺的应用范围。优选的,上述排渣口连接一波浪形的排渣腔体8的一端,且该排渣腔体的波浪所在方向与所述排渣口方向垂直。优选的,上述排渣腔体的另一端与外界大气相通。这样,产品进料时的压力作用可使腔体内残留的气体和废料全部清空,减少欠铸、气泡、缩孔、气孔和冷隔等现象,提升良率。优选的,在上述后模仁上设有方形顶出块9。这样,顶出块在顶出产品时可增大和产品的接触面积,减少产品变形、擦伤、粘膜和缩孔等缺陷。优选的,在上述前模模仁和后模模仁里分别设有水路,所述水路包括两平行的第一水路和第二水路以及与该第一、二水路一端分别垂直且连通的第三水路。这样,可减少变形、裂纹、欠铸、气泡、粘膜和冷隔等现象。
权利要求
1.一种薄件产品用模具结构,包括前模板(1)和后模板O)以及分别设于该前模板和后模板内的前模模仁C3)和后模模仁G),所述前模模仁和后模模型之间形成与待成型薄件产品(10)形状一致的模腔(5),且该模腔位于前模模仁和后模模仁的一侧设有进胶口 (6)另一侧设有排渣口(7),其特征在于所述进胶口呈两边对称的瓶口状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件产品用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渣口连接一波浪形的排渣腔体(8)的一端,且该排渣腔体的波浪所在方向与所述排渣口方向垂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薄件产品用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渣腔体的另一端与外界大气相通。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薄件产品用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后模仁上设有方形顶出块(9)。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薄件产品用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前模模仁和后模模仁里分别设有水路,所述水路包括两平行的第一水路和第二水路以及与该第一、二水路一端分别垂直且连通的第三水路。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薄件产品用模具结构,包括前模板和后模板以及分别设于该前模板和后模板内的前模模仁和后模模仁,所述前模模仁和后模模型之间形成与待成型薄件产品形状一致的模腔,且该模腔位于前模模仁和后模模仁的一侧设有进胶口另一侧设有排渣口,所述进胶口呈两边对称的瓶口状结构。该模具结构不仅简单,而且可使产品做的更薄,且不易出现欠铸、气泡、缩孔、气孔、冷隔和粘膜等不良现象,提升良率,减少成本。
文档编号B29C33/00GK102528968SQ20111037050
公开日2012年7月4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21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21日
发明者王志维 申请人:昆山上达精密配件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