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木成型机的改良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09278阅读:30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木成型机的改良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木成型机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具有机械手和传送装置的电木成型机。
背景技术
电木成型机又名注射成型机或注射机,它是将热塑性塑料或热固性料利用塑料成型模具制成各种形状的塑料工件的主要成型设备,根据形状不同,一般分为立式电木成型机、卧式电木成型机、全电式电木成型机。不管哪种类型的电木成型机,通常均由注射系统、 合模系统、液压传动系统、电气控制系统、润滑系统、加热及冷却系统、安全监测系统等组成。电木成型机的工作原理与打针用的注射器相似,它是借助螺杆(或柱塞)的推力, 将已塑化好的熔融状态(即粘流态)的塑料注射入闭合好的模腔内,经固化定型后取得工件的工艺过程。注射成型是一个循环的过程,每一周期主要包括定量加料一熔融塑化一施压注射一充模冷却一启模取件,取出塑件后又再闭模,进行下一个循环。一般电木成型机的成型工艺过程是首先将粒状或粉状塑料加入机筒内,并通过螺杆的旋转和机筒外壁加热使塑料成为熔融状态,然后机器进行合模和注射座前移,使喷嘴贴紧模具的浇口道,接着向注射缸通入压力油,使螺杆向前推进,从而以很高的压力和较快的速度将熔料注入温度较低的闭合模具内,经过一定时间和压力保持(又称保压)、冷却,使其固化成型,便可开模取出工件。这种常见的电木成型机不带机械手和输送带,因此需要由人工将工件从模腔中取出,取出工件的过程需打开、关闭安全门,操作费事且时间长,并使模具的模温受外界影响, 易导致工件成型不完整、工件变软、断料根等导常现象;另外每台机需固定一人操作无法离开,产能约为2000模/天,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大,但生产效率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木成型机的改良结构,既能保证工件的成型品质,又能减轻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一种电木成型机的改良结构,包括机架和设置于机架中的注射系统、合模系统、液压传动系统、电气控制系统以及加热及冷却系统,所述机架上具有机台,机台中设有一模腔,于电木成型机的模腔上方设置有用于拿取工件的机械手,于电木成型机的一侧设置有一用于输送工件的传送装置。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传送装置包括输送带和皮带支撑架,该皮带支撑架主要是由多个竖立的空心管组成,皮带支撑架的顶端分别设有可伸缩地收纳入空心管中的滑动架,前述输送带被支撑在该滑动架的顶部。[0010]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滑动架与皮带支撑架连接的一端设置有一高度调节机构。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高度调节机构包括两横板、一螺杆和一调高摇手,该两横板平行设置,其中一横板固定在滑动架上,另一横板固定在皮带支撑架上,该螺杆上下贯穿两横板,该调高摇手套设在两横板之间的螺杆上。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两滑动架高度不同,前述被支撑在该滑动架顶端的输送带形成利于工件传送的倾斜结构。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机械手包括机械手支架和机械手臂,该机械手支架固定在电木成型机的模腔上方,该机械手臂安装在机械手支架上。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机械手臂包括一横向臂和一纵向臂,该横向臂通过一轴心枢接在机械手支架的顶端,该纵向臂可活动的安装在横向臂上。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横向臂包括一可绕机械手动架转动的机械手旋转架、两设置在机械手旋转架中的横滑轨、一沿横滑轨滑动的活动座和一驱动该活动座滑动的第一气缸;所述纵向臂包括一安装在前述活动座上的纵滑轨、一设置于纵滑轨下端的抓料手和一驱动该纵向臂上下活动的第二气缸;当前述活动座在第一气缸的作用下沿横滑轨滑动时,纵向臂随活动座同步移动,当纵滑轨在第二气缸的作用下沿活动座纵向滑时,抓料手被同步带动上下移动。作为一种优选方案,针对抓料手还对应配有依次相互连接的垫板、转换气缸、转换接头和抓料手气缸,该垫板连接在滑轨的底部,该抓料手气缸与抓料手相连接。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其有益效果在于,其在传统电木成型机上增设机械手和传送装置,采用机械手自动从模腔中拿取工件,无需打开安全门,从而使模具的模温不受外界温度影响,同时工件放置在传送装置上进行传送,在传送过程中对工件自然冷却,保证产品成型品质;且机械手和传送装置配合使用能实现一人同时操作两台机器,产能值有效提升,一方面能减轻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另一方面还能提高生产效率。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和功效,
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组装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机械手组装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机械手结构分解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传送装置组装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传送装置结构分解示意图。附图标识说明100、电木电木成型机101、模腔102、机台IO3、机架10、机械手[0030]11、机械手支架[0031]111、立柱[0032]112、支撑垫板[0033]113、电源箱[0034]114、电磁阀外罩[0035]115、垫板[0036]116、平板[0037]117、轴孔[0038]118、电磁阀[0039]12、机械手臂[0040]121、横向臂[0041]122、纵向臂[0042]123、机械手旋转架[0043]124、反冲洗器[0044]125、反冲洗座[0045]126、横滑轨[0046]127、第一气缸[0047]既轴心[0048]129、轴心旋转座[0049]130、活动座[0050]131、气缸座[0051]132、纵滑轨[0052]133、过线套[0053]134、限位块[0054]135、第二气缸[0055]136、反冲洗器固定块[0056]137、反冲器[0057]138、垫板[0058]139、转换气缸[0059]140、转换接头[0060]141、抓料手气缸[0061]142、抓料手[0062]143、驱动气缸[0063]144、气压表[0064]20、传送装置[0065]21、输送带[0066]22、皮带支撑架[0067]222、轮子[0068]223、轮子盖 、滑动架[0070]2 、螺杆[0071]226、调高摇手[0072]227、电源箱[0073]2 、马达[0074]2 、链条[0075]230、旋转支架[0076]24、传送带架体[0077]Ml、轴孔[0078]对2、传送带主轴[0079]M3、滚轮[0080]M4、高度调节机构[0081]M5、横板[0082]30、工件。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本实用新型以电木电木成型机为例加以说明,如图1至图5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具体结构,该电木电木成型机100包括机架103和设置于机架103 中的注射系统、合模系统、液压传动系统、电气控制系统、润滑系统、加热及冷却系统以及安全监测系统,本实用新型的关键在于该电木电木成型机100还包括有机械手10和传送装置 20。结合图1和图2来看,该电木电木成型机100的机台102上具有一模腔101,且机台102上设置有机械手控制模块,该机械手控制模块被设定有控制机械手10动作的控制程序,在本实施例中,控制程序还作了安全设定,具体是指一、程序控制如果安全门打开状态,机械手10停止;二、机台102未处在开模程序时,机械手10停止。所述机械手10固设在该模腔101的模壁上,其通过接线连接到机台102的机械手控制模块中,以实现自动从模腔102中拿取工件30的功能。该机械手10包括机械手支架11和机械手臂12,具体而言,所述机械手支架11包括立柱111、支撑垫板112、电源箱113和电磁阀外罩114,该支撑垫板112是由一位于底部的垫板115和一平放于垫板上的平板116构成,该垫板115安装在电木电木成型机100的机台102上,而前述立柱111固定在该平板116上,该立柱111为长方柱体,于立柱111的顶部设有一轴孔117。所述电源箱113和电磁阀外罩114分别固装在立柱111上端的两背对侧壁上,其中电磁阀外罩114中设置有电磁阀118。所述机械手臂12包括一横向臂121和一纵向臂122,具体而言,该横向臂121通过一轴心1 枢接在机械手支架11顶端的轴孔117中,且于轴心1 露出在轴孔117的一端设有一轴心旋转座129,针对该轴心旋转座1 配设有一驱动气缸143,并于气缸的一端设有一气压表144。所述横向臂121包括一可绕机械手支架11转动的机械手旋转架123、两设置在机械手旋转架123中的横滑轨126、一沿横滑轨1 滑动的活动座130和一驱动该活动座130滑动的第一气缸127 ;该机械手旋转架123上同时设置有一反冲器座125,该反冲器座125中安装有第一反冲器124,并前述两横滑轨126同时穿设在该反冲气座125中,第一反冲器1 被夹设在两横滑轨126中。所述纵向臂122可活动的安装在横向臂121上,该纵向臂122包括一安装在前述活动座130上的纵滑轨132、一设置于纵滑轨132下端的抓料手142和一驱动该纵向臂122 上下活动的第二气缸135 ;该纵滑轨132与前述活动座130垂直,并于纵滑轨132的一侧设有过线套133,该过线套133的顶端与纵滑轨132连接,其下端连接有一限位块134。所述第二气缸135安装在纵滑轨132侧旁,于活动座130的一侧设有气缸座131,该第二气缸135 安装在该气缸座131上。针对抓料手142还对应配有依次相互连接的垫板138、转换气缸 139、转换接头140和抓料手气缸141,该垫板138连接在纵滑轨132的底部,该抓料手气缸 141与抓料手142相连接。另外,还于活动座131的侧壁上设有一反冲气固定块136,该反冲器固定块136上安装有一反冲器137。工作时,当前述活动座130在第一气缸127的作用下沿横滑轨1 滑动时,纵向臂 122随活动座130同步移动;当纵滑轨132在第二气缸135的作用下沿活动座130纵向升降时,抓料手142被同步带动上下移动。请结合图1、图4和图5来看,所述传送装置20用于将前述机械手10取出的工件 30输送到特定的收集筐中,该传送装置20包括输送带21和皮带支撑架22,所述皮带支撑架22由两个间距排列的“H”形机架连结而成,各机架主要是由两个竖立的空心管组成,该皮带支撑架22底部的四个脚上安装有轮子222,轮子上设有轮子盖223 ;该皮带支撑架22 顶端分别设有可上下伸缩地收纳于空心管内的滑动架224,于滑动架224与皮带支撑架22 连接的一端设置有一高度调节机构对4。所述高度调节机构244包括两横板M5、一螺杆 225和一调高摇手226,该两横板245平行设置,其中一横板245固定在滑动架2 上,另一横板M5固定在皮带支撑架22上,该螺杆225上下贯穿两横板M5,该调高摇手2 套设在两横板245之间的螺杆225上。除此之外,于其中一个滑动架2M上设有电源箱227、马达2 和链条229,滑动架224的各个杆上套有旋转支架230。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两滑动架2M高度不同,从而使被支撑在滑动架2M顶部的输送带21形成利于工件30传送的倾斜结构。另外,针对输送带21的安装还配设有一传送带架体M,该传送带架体M两端均设有轴孔对1,轴孔241中穿设有传送带主轴M2,传送带主轴242外套设有滚轮M3,该输送带21套设在两滚轮243上,其中一传送带主轴242与前述链条2 连接,工作时,马达2 施加驱动力由链条2 配合传送带主轴242通过滚轮243带动输送带21移动。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机械手10安装在电木成型机机台102上, 并接线连接到机台102的机械手控制程序中,通过机台102的控制程序带动机械手10上的电磁阀118,等开模后,电磁阀118带动各气缸伸展夹取工件30放置在输送带21上,由输送带21将工件30传送到指定位置。本实用新型的设计重点在于,其在传统电木成型机上增设机械手和传送装置,采用机械手自动从模腔中拿取工件,无需打开安全门,从而使模具的模温不受外界温度影响, 同时工件放置在传送装置上进行传送,在传送过程中对工件自然冷却,保证产品成型品质; 且机械手和传送装置配合使用能实现一人同时操作两台机器,产能值有效提升,一方面能减轻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另一方面还能提高生产效率。[0093]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电木成型机的改良结构,包括机架和设置于机架中的注射系统、合模系统、液压传动系统、电气控制系统以及加热及冷却系统,所述机架上具有机台,机台中设有一模腔, 其特征在于于电木成型机的模腔上方设置有用于拿取工件的机械手,于电木成型机的一侧设置有一用于输送工件的传送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木成型机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装置包括输送带和皮带支撑架,该皮带支撑架主要是由多个竖立的空心管组成,皮带支撑架的顶端分别设有可伸缩地收纳入空心管中的滑动架,前述输送带被支撑在该滑动架的顶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木成型机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架与皮带支撑架连接的一端设置有一高度调节机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木成型机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度调节机构包括两横板、一螺杆和一调高摇手,该两横板平行设置,其中一横板固定在滑动架上,另一横板固定在皮带支撑架上,该螺杆上下贯穿两横板,该调高摇手套设在两横板之间的螺杆上。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木成型机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滑动架高度不同,前述被支撑在该滑动架顶端的输送带形成利于工件传送的倾斜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木成型机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手包括机械手支架和机械手臂,该机械手支架固定在电木成型机的模腔上方,该机械手臂安装在机械手支架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木成型机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手臂包括一横向臂和一纵向臂,该横向臂通过一轴心枢接在机械手支架的顶端,该纵向臂可活动的安装在横向臂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木成型机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臂包括一可绕机械手动架转动的机械手旋转架、两设置在机械手旋转架中的横滑轨、一沿横滑轨滑动的活动座和一驱动该活动座滑动的第一气缸;所述纵向臂包括一安装在前述活动座上的纵滑轨、一设置于纵滑轨下端的抓料手和一驱动该纵向臂上下活动的第二气缸;当前述活动座在第一气缸的作用下沿横滑轨滑动时,纵向臂随活动座同步移动,当纵滑轨在第二气缸的作用下沿活动座纵向滑时,抓料手被同步带动上下移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木成型机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针对抓料手还对应配有依次相互连接的垫板、转换气缸、转换接头和抓料手气缸,该垫板连接在滑轨的底部,该抓料手气缸与抓料手相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电木成型机的改良结构,包括机架和设置于机座中的注射系统、合模系统、液压传动系统、电气控制系统以及加热及冷却系统,所述机架上具有机台,机台中设有一模腔,于电木成型机的模腔上方设置有用于拿取工件的机械手,于电木成型机的一侧设置有一用于输送工件的传送装置。籍此,采用机械手自动从模腔中拿取工件,无需打开安全门,从而使模具的模温不受外界温度影响,同时工件放置在传送装置上进行传送,在传送过程中对工件自然冷却,保证产品成型品质;且机械手和传送装置配合使用能实现一人同时操作多台机器,产能值有效提升,一方面能减轻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另一方面还能提高生产效率。
文档编号B29C45/17GK202155990SQ20112022748
公开日2012年3月7日 申请日期2011年6月30日 优先权日2011年6月30日
发明者陈顺情 申请人:厦门科鑫电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