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调节模具内流动平衡的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11266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调节模具内流动平衡的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模模具的结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调节模具内流动平衡的结构。
背景技术
为了节约模具成本,有时我们会把两个材料相同的产品设计在同一套模具中,但是如果两个产品的重量差异较大时就会出现产品充填不平衡的现象,对产品的外观和尺寸影响较大。常规的解决方法是采用针阀式热流道系统来控制不同产品型腔的填充时间来达到模具的平衡注塑,但这样会使模具成本增加很多.而且会增加模具的总厚度,使得注塑机的吨位也要相应加大,将增加注塑成本。
发明内容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调节模具内流动平衡的结构,其确保同一套模具中的两个产品的重量差异较大时不会出现产品充填不平衡的现象、不影响产品的外观和尺寸,此外其结构简单,模具的成本、注塑成本不会增加。一种调节模具内流动平衡的结构,其技术方案是这样的其包括前模仁、后模仁、 浇口套、流道,所述前模仁、后模仁合模后形成两个型腔,两个型腔内的产品的重量差异较大,所述浇口套连通所述流道,所述流道的两侧部分别对应连通所述型腔,其特征在于通向产品重量轻的型腔的流道内设置有流道调节阀,所述流道调节阀上部外凸于所述流道, 所述流道调节阀的底端螺纹连接位于所述后模仁内部的螺纹孔,所述流道调节阀的上部外圆面紧密贴合所述螺纹孔的上部内圆面。其进一步特征在于所述流道调节阀的上端面开有内六角孔。采用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结构后,由于通向产品重量轻的型腔的流道内设置有流道调节阀,所述流道调节阀上部外凸于所述流道的高度可调,所述流道调节阀的底端螺纹连接位于所述后模仁内部的螺纹孔,通过调整流道调节阀的高度位置来控制流道的横截面大小,实现调整模具流动平衡的目的,其确保同一套模具中的两个产品的重量差异较大时不会出现产品充填不平衡的现象、不影响产品的外观和尺寸,此外其结构简单,模具的成本、 注塑成本不会增加。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见图1、图2,其包括前模仁1、后模仁2、浇口套3、流道4,前模仁1、后模仁2合模后形成两个型腔5、6,两个型腔内的产品的重量差异较大,型腔6内的产品重量大于型腔5内的产品重量,浇口套3连通流道4,流道4的两侧分别连通型腔5、型腔6,通向产品重量轻的型腔5的流道4内设置有流道调节阀7,流道调节阀7上部外凸于流道4,流道调节阀 7的底端螺纹连接位于后模仁2内部的螺纹孔8,流道调节阀7的上部外圆面9紧密贴合螺纹孔8的上部内圆面10。流道调节阀7的上端面开有内六角孔11。 其工作原理如下型腔5、型腔6的产品的重量比可知,开模状态下,用扳手插入内六角孔11调整流道调节阀7的高度位置来控制流道4的横截面大小,之后合模,正常注塑。
权利要求1.一种调节模具内流动平衡的结构,其包括前模仁、后模仁、浇口套、流道,所述前模仁、后模仁合模后形成两个型腔,两个型腔内的产品的重量差异较大,所述浇口套连通所述流道,所述流道的两侧部分别对应连通所述型腔,其特征在于通向产品重量轻的型腔的流道内设置有流道调节阀,所述流道调节阀上部外凸于所述流道,所述流道调节阀的底端螺纹连接位于所述后模仁内部的螺纹孔,所述流道调节阀的上部外圆面紧密贴合所述螺纹孔的上部内圆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调节模具内流动平衡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道调节阀的上端面开有内六角孔。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调节模具内流动平衡的结构,其确保同一套模具中的两个产品的重量差异较大时不会出现产品充填不平衡的现象、不影响产品的外观和尺寸,此外其结构简单,模具的成本、注塑成本不会增加。其包括前模仁、后模仁、浇口套、流道,所述前模仁、后模仁合模后形成两个型腔,两个型腔内的产品的重量差异较大,所述浇口套连通所述流道,所述流道的两侧部分别对应连通所述型腔,其特征在于通向产品重量轻的型腔的流道内设置有流道调节阀,所述流道调节阀上部外凸于所述流道,所述流道调节阀的底端螺纹连接位于所述后模仁内部的螺纹孔,所述流道调节阀的上部外圆面紧密贴合所述螺纹孔的上部內圆面。
文档编号B29C45/30GK202225393SQ20112037573
公开日2012年5月23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28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28日
发明者张卫 申请人:凡嘉科技(无锡)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