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却风环的风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20514阅读:27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冷却风环的风包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风包,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吹膜设备的冷却风环的风包。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塑料薄膜的产量约占塑料制品总产量的20%,塑料薄膜是塑料制品中产量增长较快的类别之一。国内现有的塑料薄膜成型加工方法包括压延法、流延法、吹膜法和拉伸法。其中,吹膜是指将塑料粒子加热融化再吹成薄膜的加工工艺。常规的吹模工艺生产线包括加料、熔融塑化、挤出膜管、吹胀、定型、夹平、牵引、卷取及薄膜制品等部分。其中,膜管刚从机头挤出时温度较高(160°C以上),呈半流动状态。 膜管从吹胀到进入牵引夹辊的时间较短,仅为几秒钟到一分钟左右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膜管需要达到一定的冷却程度,这单靠自然冷却是不够的,必须进行强行冷却。否则膜管不稳定,薄膜厚度和折径很难均匀,由此牵引、卷取时薄膜易粘连。冷却风环是在吹膜生产线上用以强行冷却膜管的常用装置,它从出风口喷出冷却空气从而带走膜管的热量。但是,常用的冷却风环往往存在出风不均匀的问题,这将使得膜管的冷却快慢不一致,从而造成形成的薄膜厚度的不均匀。这可以通过对冷却风环提供均匀的进风而得到改善。因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致力于开发一种冷却风环的风包,为冷却风环提供风速均匀的进风,从而提高冷却风环的出风的流速均匀性。

实用新型内容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冷却风环的风包,通过设置箱体、主进风管和出风管以及使用蜂窝板,实现了为冷却风环提供风速均匀的进风。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冷却风环的风包,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主进风管、多个出风管、第一蜂窝板和第二蜂窝板;所述箱体、所述主进风管和所述出风管皆为圆柱形,所述主进风管与所述箱体同轴,所述多个出风管围绕所述主进风管并关于所述主进风管的中心轴线对称分布,所述主进风管和所述出风管从所述箱体的顶部插入所述箱体,所述第一蜂窝板和所述第二蜂窝板安装在所述箱体的内部。进一步地,所述出风管的数量是2到4个。进一步地,所述主进风管与所述出风管的侧壁皆紧密地固定于所述箱体的所述顶部。进一步地,所述主进风管的直径大于所述出风管的直径。进一步地,所述主进风管的底部到所述第一蜂窝板的距离小于所述出风管的底部到所述第一蜂窝板的距离。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蜂窝板与所述第二蜂窝板皆平行于所述箱体的底部。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蜂窝板与所述第二蜂窝板的边缘皆紧密地固定于所述箱体的侧壁。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蜂窝板到所述第二蜂窝板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二蜂窝板到所述箱体的所述底部的距离。在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中,提供了一种具有一个主进风管和四个出风管的冷却风环的风包。该风包具有圆柱形不锈钢箱体以及圆柱形主进风管和出风管,主进风管和出风管皆为耐高温软管。其中,主进风管的直径大于出风管的直径。主进风管和出风管从箱体的顶部插入箱体,其侧壁皆通过焊接及卡箍紧密地固定于箱体的顶部。主进风管与箱体同轴,四个出风管围绕主进风管并关于主进风管的中心轴线对称分布。该风包还包括安装在箱体内部的第一及第二蜂窝板,两个蜂窝板皆平行于箱体的底部且其边缘皆通过焊接紧密地固定于箱体的侧壁。主进风管的底部到第一蜂窝板的距离小于出风管的底部到第一蜂窝板的距离,第一蜂窝板到第二蜂窝板的距离大于第二蜂窝板到箱体的底部的距离。在使用时,将本实用新型的冷却风环的风包的主进风管连接到外界风源,将四个出风管连接 到冷却风环的四个进风口。由此,气流从主进风管进入箱体,并依次穿过第一及第二蜂窝板到达箱体的底部并从箱体的底部返回,返回气流从箱体的底部依次穿过第二及第一蜂窝板到达出风管,并从出风管进入冷却风环。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的冷却风环的风包通过采用同轴设置的箱体和主进风管管以及围绕主进风管并关于主进风管的中心轴线对称分布的出风管,实现了关于主进风管的中心轴线的对称式的构造,从而为实现均匀的出风创造了条件。并且,本实用新型的冷却风环的风包采用了两个蜂窝板对进入气流及返回气流进行两级气流整理,从而进一步地提高了出风的均匀性。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图I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的实施例的冷却风环的风包的横截面图,其中AA'为剖面线。图2是图I所示的冷却风环的风包沿图I中的剖面线AA'方向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I和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的冷却风环的风包具有一个主进风管20、四个出风管31-34、箱体10、第一蜂窝板41和第二蜂窝板42。其中,图I是冷却风环的风包的横截面图,图2是图I所示的冷却风环的风包沿图I中的剖面线AA'方向的剖面图。从图I和2可见,箱体10是圆柱形,主进风管20和出风管31-34也都是圆柱形的,主进风管20与箱体10同轴,四个出风管31-34围绕主进风管20并关于主进风管20的中心轴线对称分布。其中,出风管3 1-34具有相同的结构尺寸,主进风管20的直径大于出风管31-34的直径。在本实施例中,箱体10的直径为650mm,主进风管20的直径为250mm,出风管3 1-34的直径为150mm。箱体10的材料为不锈钢、主进风管20和出风管31-34皆为耐高温软管,但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冷却风环的风包的其它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使用其它材料的箱体10、主进风管20和出风管31-34,例如铝合金等。[0021]主进风管20和出风管31-34从箱体10的顶部插入箱体10,主进风管20和出风管31-34的侧壁皆紧密地焊接固定于箱体10的顶部。箱体10的内部的第一蜂窝板41和第二蜂窝板42皆为铝合金材料的蜂窝板,它们与箱体10的底部平行,边缘皆焊接固定于箱体10的侧壁。第一蜂窝板41的厚度h5为4mm,第二蜂窝板42的厚度h6为4mm,在本实施例中,h5 = h6。在本实用新型的冷却风环的风包的其它实施方式中,也可以采用塑料材料的蜂窝板,而两个蜂窝板的厚度也可以不相等。主进风管20的底部到第一蜂窝板41的距离h为300mm,出风管3 1-34的底部到第一蜂窝板41的距离h2为^Omnuh1 < h2。这样,从主进风管20进入的气流将更易于进入第一蜂窝板41而较小可能直接从出风管31-34逸出。第一蜂窝板41到第二蜂窝板42的 距离h3为300mm,第二蜂窝板42到箱体10的底部的距离h4为200mm,h3 > h4。这样,第一蜂窝板41和第二蜂窝板42之间较大的空间将为其中的气流提供更充分的气流整理过程。在使用时,将本实用新型的冷却风环的风包的主进风管20连接到外界风源,将四个出风管31-34连接到冷却风环的四个进风口。由此,气流从主进风管20进入箱体10,并依次穿过第一蜂窝板41及第二蜂窝板42而到达箱体10的底部并从箱体10的底部返回,返回气流从箱体10的底部依次穿过第二蜂窝板42及第一蜂窝板41到达出风管31-34,并从出风管31-34进入冷却风环。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的冷却风环的风包是连接到具有四个进风口的冷却风环的,因此,本冷却风环的风包包括四个出风管。考虑到一般冷却风环具有2到4个进风口,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冷却风环的风包可以相应地包括2到4个出风管。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做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冷却风环的风包,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主进风管、多个出风管、第一蜂窝板和第二蜂窝板;所述箱体、所述主进风管和所述出风管皆为圆柱形,所述主进风管与所述箱体同轴,所述出风管关于所述主进风管的中心轴线对称分布,所述主进风管和所述出风管从所述箱体的顶部插入所述箱体,所述第一蜂窝板和所述第二蜂窝板安装在所述箱体的内部。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冷却风环的风包,其中所述出风管的数量是2到4个。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却风环的风包,其中所述主进风管与所述出风管的侧壁皆紧密地固定于所述箱体的所述顶部。
4.如权利要求I到3中的任何一个所述的冷却风环的风包,其中所述主进风管的直径大于所述出风管的直径。
5.如权利要求I到3中的任何一个所述的冷却风环的风包,其中所述主进风管的底部到所述第一蜂窝板的距离小于所述出风管的底部到所述第一蜂窝板的距离。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冷却风环的风包,其中所述第一蜂窝板与所述第二蜂窝板皆平行于所述箱体的底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冷却风环的风包,其中所述第一蜂窝板与所述第二蜂窝板的边缘皆紧密地固定于所述箱体的侧壁。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冷却风环的风包,其中所述第一蜂窝板到所述第二蜂窝板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二蜂窝板到所述箱体的所述底部的距离。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冷却风环的风包,包括箱体、主进风管、多个出风管、第一蜂窝板和第二蜂窝板。箱体、主进风管和出风管皆为圆柱形,主进风管与箱体同轴,多个出风管围绕主进风管并关于主进风管的中心轴线对称分布,主进风管和出风管从箱体的顶部插入箱体,第一蜂窝板和第二蜂窝板安装在箱体的内部。主进风管的底部到第一蜂窝板的距离小于出风管的底部到第一蜂窝板的距离,第一蜂窝板到第二蜂窝板的距离大于第二蜂窝板到箱体的底部的距离。本实用新型的冷却风环的风包,通过设置箱体、主进风管和出风管以及使用蜂窝板,实现了为冷却风环提供风速均匀的进风。
文档编号B29C55/28GK202528460SQ20122014138
公开日2012年11月14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6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6日
发明者江韬, 耿骥 申请人:上海普拉斯克塑料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