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塑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20504阅读:15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注塑模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模具,特别是涉及一种注塑模具。
背景技术
日常生产、生活中所使用到的各种工具和产品,无不与模具有着密切的关系,且绝大多数的生活消费品都是塑胶产品,该产品是通过注塑模具成型出来的。一些塑胶产品具有倒钩结构,现有的注塑模具需要通过其内部一定的机构使塑胶产品顺利脱模。上述注塑模具在产品脱模时容易造成产品变形,且结构复杂,不便于安装。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防止脱模时产品发生变形的模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注塑模具,用于成型一具有倒钩的产品,包括母模、与母模对应配合可开、合模的公模、一顶出结构及一斜顶机构。母模包括一上固定板及一固定于上固定板下方的母模板。公模包括一公模垫板、一固定于公模垫板上方的公模板及一固定于公模板内的型芯,公模板上表面向下凹设有一容置槽,公模垫板下表面向上开设有一倾斜贯穿公模垫板及公模板的限位孔,限位孔槽壁向内凸设一环形卡台。顶出结构包括一顶杆及若干固定于顶杆上方且垂直贯穿公模垫板和型芯的顶针。斜顶机构包括一斜顶块、一拉杆及一弹性件。斜顶块对应容置于公模板的容置槽中,斜顶块具有一成型部,斜顶块下表面向上对应于限位孔开设有一固定孔,斜顶块与母模板及型芯围成一型腔,拉杆可滑动的穿设于限位孔内,且上端固定于固定孔底壁,弹性件套设于拉杆上,且上端抵顶于固定孔底壁,下端抵压于限位孔内的卡台上端。合模状态时,顶杆将顶针下拉使其完全收容于型芯内,母模板将斜顶块压紧于容置槽中,弹性件在限位孔及固定孔中呈压缩状态;开模时,斜顶块斜向上运动且与顶针同时作动,斜顶块的成型部相对于产品沿水平方向脱离产品的倒钩。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注塑模具凭借斜顶机构的设计,在开模阶段斜顶机构与顶出结构同时作动,使斜顶机构的斜顶块的成型部相对于产品沿水平方向脱离产品的倒钩,从而防止开模顶出产品时发生变形,且结构简单,便于安装。

图I为本实用新型注塑模具合模时的剖面图。图2为第一图所示注塑模具开模的状态图。图3为图2所示A处的放大图。图中各附图标记说明如下。注塑模具100母模I上固定板11母模板12公模2[0014]公模垫板21限位孔211卡台2111公模板22容置槽221外侧壁222型芯23顶出结构3顶杆31顶针32斜顶机构4斜顶块41成型部411固定孔412拉杆42弹性件43产品200倒钩201。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请参阅图I至图3,本实用新型注塑模具100用于成型一具有倒钩201的产品200,包括母模I、与母模I对应配合的公模2、一顶出结构3及一斜顶机构4。母模I包括一上固定板11及一固定于上固定板11下方的母模板12。公模2与母模I对应配合,包括一公模垫板21、一固定于公模垫板21上方的公模板22及一固定于公模板22内的型芯23。公模板22上表面向下凹设有一容置槽221,容置槽221具有一倾斜的外侧壁22。公模垫板21下表面向上开设有一倾斜贯穿公模垫板21及公模板22的限位孔211,限位孔211槽壁向内凸设一环形卡台2111,限位孔211的倾斜角度与外侧壁22倾斜角度一致。顶出结构3包括一顶杆31及若干固定于顶杆31上方且垂直贯穿公模垫板21和型芯23的顶针32。斜顶机构4包括一斜顶块41、一拉杆42及一弹性件43。斜顶块41对应容置于公模板22的容置槽221中,斜顶块41具有一成型部411,斜顶块41下表面向上对应于限位孔211开设有一固定孔412。斜顶块41与母模板12及型芯23围成一型腔。拉杆42可滑动的穿设于限位孔211内,且上端固定于固定孔412底壁,下端可滑动的抵顶于卡台2111下端。弹性件43套设于拉杆42上,且上端抵顶于固定孔412底壁,下端抵压于限位孔211内的卡台2111上端,在本实施例中,弹性件43为弹簧。请参阅图I,本实用新型注塑模具100在合模状态时,母模I与公模2闭合,顶杆31将顶针32下拉使其顶端完全收容于型芯23内。由于母模板12将斜顶块41压紧于容置槽221中,因而此时弹性件43在限位孔211及固定孔412中呈压缩状态。请参阅图2及图3,本实用新型注塑模具100在开模时,母模I相对公模2向上运动,母模I上升到一定距离时,顶出结构3的顶杆31向上推动顶针32,顶针32将产品200推离型芯23的过程中,斜顶机构4的弹性件43由压缩状态恢复到自然状态过程中产生一推力,使斜顶块41沿容置槽22外侧壁222斜向上运动,直至拉杆42下端抵顶于卡台2111下端。此时,由于斜顶块41斜向上运动且与顶针32在开模方向上同时作动,因而斜顶块41的成型部411相对于产品200沿水平方向脱离产品200的倒钩201,之后,顶针32将产品200完全推离型芯23,至此完成脱模。[0031 ]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注塑模具100凭借斜顶机构4的设计,在开模阶段斜顶机构
4与顶出结构3同时作动,使斜顶机构4的斜顶块41的成型部411相对于产品200沿水平方向脱离产品200的倒钩201,从而防止开模顶出产品200时发生变形。
权利要求1.一种注塑模具,用于成型一具有倒钩的产品,包括母模、与母模对应配合的公模及一顶出结构;母模包括一上固定板及一固定于上固定板下方的母模板;公模包括一公模垫板、一固定于公模垫板上方的公模板及一固定于公模板内的型芯,公模板上表面向下凹设有一容置槽,公模垫板下表面向上开设有一倾斜贯穿公模垫板及公模板的限位孔,限位孔槽壁向内凸设一环形卡台;顶出结构包括一顶杆及若干固定于顶杆上方且垂直贯穿公模垫板和型芯的顶针,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斜顶机构,包括一斜顶块、一拉杆及一弹性件;斜顶块对应容置于公模板的容置槽中,斜顶块具有一成型部,斜顶块下表面向上对应于限位孔开设有一固定孔,斜顶块与母模板及型芯围成一型腔,拉杆可滑动的穿设于限位孔内,且上端固定于固定孔底壁,弹性件套设于拉杆上,且上端抵顶于固定孔底壁,下端抵压于限位孔内的卡台上端;其中,合模状态时,顶杆将顶针下拉使其完全收容于型芯内,母模板将斜顶块压紧于容置槽中,弹性件在限位孔及固定孔中呈压缩状态;开模时,斜顶块斜向上运动且与顶针同时作动,斜顶块的成型部相对于产品沿水平方向脱离产品的倒钩。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为弹簧。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注塑模具,用于成型一具有倒钩的产品,包括母模、与母模对应配合可开、合模的公模、一顶出结构及一斜顶机构。母模包括一上固定板及一母模板。公模包括一公模垫板、一固定于公模垫板上方的公模板及一固定于公模板内的型芯。顶出结构包括一顶杆及若干顶针。斜顶机构包括一斜顶块、一拉杆及一弹性件,斜顶块具有一成型部。本实用新型凭借斜顶机构的设计,在开模阶段斜顶机构与顶出结构同时作动,使斜顶机构的斜顶块的成型部相对于产品沿水平方向脱离产品的倒钩,从而防止开模顶出产品时发生变形,且结构简单,便于安装。
文档编号B29C45/26GK202572829SQ20122014078
公开日2012年12月5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6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6日
发明者龚文鹏, 王贤云, 黎健明, 吴小平, 黄锦照 申请人:富港电子(东莞)有限公司, 正崴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